發布地址: 北京
請將公眾號設為“星標”,可第一時間看到推送
金秋九月,清風送爽,新學期的畫卷徐徐展開。為讓廣大家長、學子及社會各界更清晰地認識、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經開區中小學的辦學特色、育人成果與發展風貌,融媒體中心特策劃推出“學在亦城?經開校韻”開學巡禮系列報道,全面展現區內中小學的辦學實績,為區域教育事業的優質發展增添助力。
北京亦莊實驗中學是由北京十一學校與北京經開區聯合開辦的一所完全中學,集初中、高中和國際部于一體。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87人,碩士、博士教師占比高達94%,其中博士30人,在校學生2524人。近年來,學校憑借鮮明的“數理·智能”辦學特色和系統的科學教育體系,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等,其“南海子科創營”等創新實踐更被教育部多次推廣。
北京亦莊實驗中學。
作為一所以“創造未來的卓越學校”為愿景的現代化中學,北京亦莊實驗中學充分發揮理工科教師占比大、經開區高新產業集聚的雙重優勢,在“分層分類、選課走班”的教學模式下,大力推進跨學科學習、項目研究、校企合作與社會實踐,基本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創新人才培養生態。
在課程建設方面,學校以“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為原則,系統開發出豐富多樣、可選擇的課程體系,涵蓋國家學科課程146門,技術類課程37門,藝術類課程21門,體育類課程21門,人文類課程17門,并支持102個學生社團運作。每學期設置2周“小學段”,組織師生開展50余項跨學科項目學習,鼓勵學生從真實問題出發,綜合應用知識、大膽想象、實踐創新,真正實現“讓學習變得有意思、有意義、有可能”。
學生體驗射擊運動。
為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學校投資1200余萬元建設物理、化學、生物高端實驗室及動量盒子等學習空間,開設21門高端項目研究課程,配備30余位博士、碩士教師擔任導師,常態化帶領學生開展科研訓練。同時學校設立“名家講堂”學術課程,邀請院士、行業專家等來校講座,2023年以來已舉辦102期,有效拓展學生視野,涵養科學精神。
學生正在上實驗課。
學校高度重視資源整合與平臺搭建,與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7所高校,及中芯國際、金風科技、中科宇航、小馬智行、奔馳、小米等21家高新企業建立深度合作,每年開展30余期社會實踐課程,形成校企社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學生通過參觀京東亞洲一號等園區,衍生出“機械臂”“智能快遞分揀機”等跨學科項目成果。此外,學校還開發了覆蓋19個省區、22條線路的研學課程,讓學生走進敦煌莫高窟、貴州天眼、三峽大壩等科技與工程現場,在真實場景中激發創新夢想。
北京亦莊實驗中學參觀小米汽車工廠。
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推手,學校聘請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擔任科技校長,創建“南海子科創營”,面向全區中小學生開展科普講座、科學夏令營及科研項目,打造“沒有圍墻”的科學中學。每年12月舉辦校園科技節,引入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水下機器人等前沿科技展示與競賽活動,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
這一系統、深入的科學教育新生態正持續結出碩果。2020年至今,學校僅5屆高中畢業生中已有24人考入清華、北大;39人次獲得五大學科競賽北京市一等獎;在藝術、技術、體育等各類比賽中獲獎超過2500人次。北京亦莊實驗中學正以扎實的探索與實踐,成為一所以創新為底色、面向未來的卓越學校。
來源:北京亦莊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