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略)/
(略)公開方式:
(略)
發布
(略)經濟和信息化局成文日期
(略)
點擊查看源文件點擊查看政策解讀點擊查看政策圖解點擊查看政策視頻解讀
九三
(略)委會、陳可樂委員:
您提出的210號《關于加強科教人一體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該建議緊扣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
(略)產業轉型升級實際,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提出了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寶貴意見,
(略)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經研究,現結
(略)工作實際,就有關事項答復如下:
一、2025年工作進展
(一)強化統籌協調,完善“一委三辦”運行機制
一是強化組織架構。基于“一委統領、三辦協同、整體推進”組織體系,進一步明晰架構,健全機制,秘書處已步入常態化運轉階段,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二是健全工作體系。已完成《
(略)),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二)聚焦要素保障,增強產業轉型驅動力
一是深化低效用地整治提升。以市場化手段推動“騰籠換鳥”,低效整治提升專班、區經信局和蓮都
(略)等部門開展企業入園協議履約管理。今年以來,已促成藍天制筆對凱希諾、博峰銅業對迦藝金屬兼并重組,申華環保租賃國投集團閑置廠房,甬麗科技租賃萬眾閥門等4宗土地的盤活利用,合計面積78.12畝,有序推進勇安軸承(79.4畝)法拍程序,加快限期騰空交房進度。二是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根據工業重點領域、電子信息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結合《
(略)工信領域推動設備更新及優質產品供給實施方案》,通過全量排摸在庫技改項目和謀劃中的項目,指導企業申報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最終
(略)級層面審核項目7個,通過省級層面審核并向國家發改委推薦項目3個。恒大電氣、茗葉科技、實利電機3個項目已入選2025年度省生產制造方式:
(略)
(三)夯實創新基礎,
(略)
一是推進科技強基工程建設。全力推進白橋美麗健康創新港項目建設,總投資23.6億元,
(略)投資7.3億元,即將投入使用,作為科研成果轉化、
(略)。二是實體化研究院建設成果顯著。浙江工商大學綠谷食品健康產業研究院一季度解決企業技術難題3項,新增橫向合作項目1個,5月舉辦“麗九味”特色食品技術開發培訓暨成果對接會,聯動40余家蓮都企業推進產品創新升級。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簽訂戰略協議,謀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子協議內容,
(略)和綜合科創體系。三是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略)麗水示范基地建設,
(略),推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果“節水抗旱稻”研究及產業化。走深走實以“147”為特色的“浙麗轉”
(略)徑,按照“一縣一業一院”合作模式,
(略)實現科技服務規上企業全覆蓋,今年以來,聯合高校進行深入走訪,累計走訪企業100余次,征集企業技術需求53項,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個。協助企業
(略)標準化項目1項,起草團標1件,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四)突出產業提質,強化主體培育攻堅
一是主體培育成效顯著。今年以來,已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5家、省專精特新企業2家(三正箱包、小毛驢);推薦申報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6家。二是產業集群加速構建。美麗健康產業鏈培育縱深推進,納愛斯生態產業園項目于5月奠基開工,翰爾西健康科技、白橋數字健康智造等重點項目同步持續推進。蓮都閥門產業進一步建強,特色細分領域精密球閥,成功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三是綠色和智能建設雙輪驅動。
(略)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麗水研究院,
(略)建設。引導企業開展低碳綠色轉型,6月份已組織企業積極申報省、市級綠色低碳工廠,推薦省級綠色低碳工廠3家,
(略)級篩選并向省廳申報1家,已
(略)級低碳工廠6家。持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梳理數字化車間、未來工廠培育庫企業12家,新增省級數字化車間1家。
(五)堅持需求導向,構建精準化人才生態
一是聚焦企業需求引入人才資源。聚焦企業普遍反映的“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問題,依托行業主管部門和助企服務專員全量摸排企業需求,針對性形成人才引育“一企一方案”,以“客戶經理:
(略)
二、下步工作計劃
(一)精準定位產業創新,構筑“1+2+3+X”產業體系
一是明確產業定位。深入貫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蓮都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就人工智能、美麗健康、智能閥門等八大重點產業制定“一產業一方案一政策”。同時,做好空間連片整合,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優化功
(略)布局、
(略)建設,全面提
(略)產業承載力。二是精準布局人工智能賽道。聚焦“AI+制造”,大力謀劃人工智能場景,以場景引育產業項目,聚焦功率器件、光電芯片、傳感器等領域關鍵零部件,集聚特色半導體等上下游配套企業,精準切入智能終端賽道。
(略),積極培育省級未來工廠和智能工廠,未來工廠試點企業實現零突破。三是做好產業集群體系建設??茖W謀劃產業發展細分領域和空間布局,為招商引資工作賦能添翼,在壯大美麗健康、智能閥門兩大支柱產業上持續發力,提速納愛斯、翰爾西等鏈主型項目建設,加速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串珠成鏈。謀劃籌備美麗健康產業大會,擦亮“美麗健康創新港”名牌。充分發揮納愛斯集團植物提取、華智生物農業合成生物、高仙機器人等企業和項目資源優勢,系統謀劃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X個前瞻產業,以合成生物方向申報省未來產業
(略),力爭今年入選籌備期名單。
(二)深化產創融合,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一是聚焦項目攻關,共促成果轉化。依托中國計量大學等高??蒲性核?,加大對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
(略)的建設力度,聚焦重點產業科技創新需求,推行“揭榜掛帥”等科研攻關模式。走深走實以“147”為特色的“浙麗轉”
(略)徑,按照“一縣一業一院”合作模式,加快完善技術需求池與成果轉化庫。試行“先用后轉”“以需定轉”等靈活機制。二是院校駐點搭臺,服務產業發展。持續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
(略)、瀾藍匯·
(略)兩家省級眾創空間,將白橋美麗健康創新港打造成為未來大健康、
(略)。深化與浙江工商大學、麗水學院等大院名校合作,建設好綠谷食品健康產業研究院、美麗健康創新研究院等實體化研究院,切實抓好科技創新“小切口”賦能產業發展。加快謀劃特色資源與中藥標準研究院、通濟實驗室建設,推動麗水特色資源物質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三是企業內生蝶變,數智引領轉型。探索通用大模型、工業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應用,借助
(略)精密球閥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契機,支持智能閥門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奮力打造浙西南中高端閥門的第一集聚高地。大力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推廣節能技術裝備,實施節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項目,鼓勵企業自研設備、自創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淘汰落后裝備和生產工藝,組織企業申報節水型企業和自愿清潔生產企業。
(三)以教引才育匠,構筑雙創發展底座。
一是“以業聚才”助力產業破題。全面排摸新招引落地企業和重點企業人才需求,建立重點企業人才引育“一企一策”清單,積極做好國家、省級重點人才培育,綠谷英才等項目的申報。鼓勵人才流動共享,扎實推動“希望之光”組合式人才幫扶團工作,進一步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間的人才流動壁壘,通過“百博入百企”“科技副總”“產業教授”等形式,促進人才在產學研間的靈活流動。二是深化校地協同育才強基。深化“訂單班”培養模式創新,持續推進萬控、納愛斯等訂單班,在閥門產業推行“校企委培”等多元化機制。重點聚焦新業態和數字制造產業等領域,組織“蓮都工匠”系列等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聯合“浙江開放大學蓮都學院”,打造蓮都新產業工人教育示范基地。依托“蓮都工匠學院”,打造“1+14+N”技能實訓基地。三是創新機制激發人才活力。積極探索“企業認定、政府認賬”人才授權認定、專家舉薦認定、按薪認定、實用型人才評價“積分制”、區域互認等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確保人才評定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略)(暫定),聚焦雙招雙引、基金管理、飛地運營等板塊業務,為
(略)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四)優化創新生態,厚植產業發展沃土
一是強化產業空間保障。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鼓勵優質企業以兼并重組、土地入股、協商轉讓等方式:
(略)
(聯系人:
(略)
(略)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5年8月29日
附件:
附件: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經理 |
 |
【聯系電話】 |
15055702333 |
【客服微信】 |
15055702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