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江蘇
工廠招工難?養老護工缺?危險活兒沒人干?別愁!一群“鋼鐵打工人”——人形機器人正摩拳擦掌,準備上崗了!這可不是科幻片,而是一條正在爆發的十萬億級黃金賽道。全球老齡化+人力成本飆升,讓“機器替人”的需求比任何時候都迫切。今天,咱們掰開揉碎,看看人形機器人機會在哪,誰在領跑?
圖:全球和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億美元)
為啥這么火?三大引擎助推:
人不夠用了,還貴了:老齡化不是說著玩的,工廠缺年輕力壯的,養老院缺護工,危險活兒更是沒人愿意干。機器人,特別是能干人活兒的“人形”機器人,成了救星。
技術憋大招,終于憋出來了:以前實驗室里的機器人走路都踉蹌,現在不一樣了!AI大模型(相當于機器人的“大腦”)突飛猛進,讓機器人能“看懂”環境、“聽懂”指令、甚至“學習”新技能。材料、電機、傳感器這些“筋骨皮”也強大了。
國家也下場“催生”:去年國家專門發布文件《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目標很明確:2025年要批量生產,還要培養出2-3家世界級企業!各地政府也紛紛掏錢、給政策、給場地,這產業想不火都難。
關鍵節點:2025年,量產元年!
特斯拉Optimus、國內優必選Walker、宇樹G1這些明星產品,都在加速測試、改進,就等著量產沖線。
國產硬核玩家宇樹科技G1機器人,核心零部件100%自己搞定,自研“大腦”(大模型UnifoLM),參數高達1750億!這技術底氣,杠杠的。
價格要“跳水”了!特斯拉放話,Optimus量產后目標價2萬美元(現在原型機成本還很高)。想想當年智能手機、新能源車的普及過程,規模化一上來,成本蹭蹭往下掉,市場就炸了!人形機器人也正在這條路上狂奔。
機器人要造得好,關鍵看“內功”——上游的材料和零部件。以前很多被國外卡脖子,現在國產力量正強勢突圍!
核心環節 | 優勢在哪? | 國產尖子生 | 未來有多肥? |
---|---|---|---|
輕量化材料 | 碳纖維:讓機器人“身輕如燕”(減重30%),還更穩!PEEK塑料:關節里的“特種兵”,耐操! | 中復神鷹、光威復材、中研股份、凱盛新材 | PEEK需求未來可能暴增10倍! |
高性能電機 | 機器人的“肌肉”!宇樹自研電機:巴掌大(310g),力氣賊大(45Nm扭矩)! | 鳴志電器、雷賽智能、臥龍電驅 | 一臺機器人身上得裝40多個! |
精密減速器 | 關節里的“精密齒輪箱”,動作準不準全靠它!精度達0.01度! | 綠的諧波、中大力德 | 全球市場新增900-2100億大蛋糕! |
3D傳感 | 機器人的“眼睛”!激光雷達、深度相機,讓機器人看清世界。 | 奧比中光、速騰聚創 | 未來80%以上機器人得裝“激光眼”! |
腱繩/柔性件 | 模仿人類肌腱,讓動作更柔順自然。 | 同益中、大業股份、長盛軸承 | 仿生是趨勢,需求看漲! |
小貼士:?特斯拉Optimus使用14個國產綠的諧波的諧波減速器!這說明啥?國產替代,真香!
例如:靈巧手產業鏈解析?
上游造“器官”,中游就是造“整人”的了!國際巨頭和國內新銳,打得那叫一個熱鬧:
1. 國際大佬秀肌肉:
特斯拉Optimus:不光會走路,2024年直接秀出“絕活”——徒手接雞蛋!輕輕捏住還不碎!這精細操作,驚掉下巴。
Figure AI:來頭不小,微軟、OpenAI直接砸了10億美元!目標明確:造通用勞動力機器人,啥活兒都能學!
2. 中國力量崛起:
優必選Walker S:已經真刀真槍在比亞迪工廠干活了!實現全球首個多臺人形機器人和AGV小車、無人叉車協同作業的案例,打通工廠物流自動化“最后一環”。
宇樹G1:電機、減速器、控制器、激光雷達,全棧自研!1750億參數的“大腦”UnifoLM讓它更聰明。風頭正勁,2025年IPO!
華為入局:不直接造機器人,但提供最核心的“機器人之腦”——專用AI芯片和大模型平臺,走“Huawei Inside”路線(參考汽車領域的HI模式),賦能整個行業。
中游不只造整機:還有一群“幕后英雄”,專門給機器人裝“大腦”(控制系統)、裝“眼睛耳朵”(感知系統)、甚至提供現成的“胳膊腿”(模塊化關節)。比如奧比中光給宇樹裝“3D眼”,達闥科技搞“云端大腦”控制一群機器人。生態協作,才是王道!
機器人造出來,得有用武之地!四大黃金場景:
工業制造(最先賺錢!):
比亞迪工廠實測:人形機器人干搬運,效率能提升3倍!富士康也在試點用機器人裝配,據說能省下40%人力成本。想想那些重復、枯燥、累人的流水線工作,以后可能就是機器人的主場了。優必選Walker在車廠和AGV配合的案例,就是未來智能工廠的雛形!
醫療康養(意義重大!):
日本很現實:直接政府掏錢買護理機器人,填40%的護工缺口!咱們中科大搞的19自由度仿生手,抓東西精度達到0.1毫米,給上肢殘疾人士帶來新希望。未來,機器人幫忙翻身、送藥、陪聊、做康復訓練,甚至心理疏導,都不是夢。
應急救援(剛需!):
火災、化工廠泄漏、核事故......人進去太危險!消防機器人能扛著水槍沖進1000℃?的火場;核電站檢修機器人對輻射的忍耐力是人的100倍以上!它們是真無名英雄,社會價值巨大。
家庭服務(未來最大!):
終極夢想:家里有個機器人管家,做飯打掃帶娃陪聊......想想就美!但要普及,關鍵看價格。業內共識:單價降到1萬美元左右,家庭市場才可能真正爆發。另外,教育陪伴機器人增長飛快,年增速65%(Juniper預測),可能最先走進千家萬戶。
路線圖:機器人上崗,也得一步步來:先在工廠試點→擴展到更多行業(B端企業、政府購買)→最后飛入尋常百姓家(C端)。?這過程中,需要廠家和用戶一起摸索。
十萬億賽道,機會肯定有!普通投資者/從業者可以關注這幾條主線:
材料革命(賣“布料”的):
PEEK樹脂(關節神料):盯緊中研股份(正在擴產)、凱盛新材、中欣氟材
UHMWPE纖維(超級“肌腱”):看看同益中(占國內1/4市場)、南山智尚
電子皮膚(讓機器人有“觸覺”):祥源新材、福萊新材
核心部件(賣“器官”的):
減速器(關節核心):綠的諧波(行業龍頭)、中大力德(跟宇樹深度綁定)
傳感器(眼睛耳朵):奧比中光(3D視覺國內No.1)、漢威科技(搞柔性觸覺傳感,讓機器人“摸”得著)、速騰聚創(激光雷達大佬)
電機(肌肉):鳴志電器、雷賽智能(技術派)、臥龍電驅(老牌大廠,也投了宇樹)
整機&應用(造“人”或用“人”的):
整機新貴:關注即將上市的宇樹科技(現在估值就180億了!)、已經在港股上市的優必選。相關供應商(比如給宇樹供軸承的長盛軸承、供絲杠的浙江榮泰)也值得留意。
華為生態鏈:華為布局機器人“大腦”,誰可能進它的供應鏈?多留意相關合作消息。
場景落地高手:比如工業自動化老手拓斯達、埃斯頓,懂工廠痛點,和人形機器人結合能提供整體方案;或者有安防渠道的公司,可以提前布局安防巡邏機器人(文中假設的“寶舵股份”是例子)。
重要提醒:人形機器人現在還是“小學生”階段,技術、成本、應用都還在摸索。短期波動風險不小!但想想當年的新能源車,從被質疑到滿街跑也就十幾年。這個產業爆發,大概率也得走完這幾步:技術突破 → 成本打下來 → 政策再推一把 → 生態成熟。現在,我們可能正站在黎明前!
當特斯拉Optimus在流水線上精準組裝零件,當優必選Walker穩穩地為老人遞上一杯水,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科技的炫酷,更是一場深刻改變人類工作與生活方式的革命。GPT大模型給機器人注入“靈魂”,靈巧手實現毫米級的精細操作——人類正在親手打開“科技造人”的潘多拉魔盒。
就像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伯特說的:“人形機器人的終極意義,是把人類從重復枯燥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去追求更有價值、更富創造性的可能。”
十萬億賽道的大門已經開啟,浪潮奔涌而至。你,準備好迎接“鋼鐵伙伴”遍地的未來了嗎?
數據來源參考:?高盛《人形機器人投資藍圖》、麥肯錫《未來的自動化勞動力》、中國電子學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各企業公開技術公報及融資公告、行業知名咨詢機構Juniper Research預測等。
免責聲明:?文中提及個股僅作產業鏈分析舉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
創新項目路演
汽車產業熱點研判
產業供應鏈對接
有意參與AUTO HUB共創活動的創業企業請聯絡創新加速營班主任--成老師,聯系電話:13151199369,18662499991。
創業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為世界創造價值|加速營走進奇瑞精彩回放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AUTO HUB創新加速營
▼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