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十四五”以來
印刷業活力無限的發展圖景
鼓舞人心、提振信心
“十四五”創新實踐專題
繼續聚焦印刷行業各領域
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
創新實踐新模式
在印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風云變幻的當下,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在印制質量提升、數智化建設推進、市場拓展及產業鏈延伸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現,穩步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展現出強大的企業活力與競爭力,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標桿。
近5年來,安徽新華印刷先后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2024年度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項目科技與標準應用單位、全國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印刷示范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連續5年入選全國印刷包裝企業百強榜。《梅文鼎全集》(1—8冊)、《不列顛百科全書》、《辭海》分獲第八屆、第九屆中華印制大獎的金、銀獎。公司先后取得綠色印刷認證、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標準化良好行為4A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兩化融合3A及C9資質。
安徽新華印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持續探索印刷智能化發展新途徑,逐步搭建了由ERP、MES、APS、數字資源庫、客戶資源服務組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由智慧云印、設備數字采集直連、智能制造產線柔性配置、印刷工業互聯網、智慧能源管理、智能消防管理、可視化生產導航、“5G+Wi-Fi”智能工廠組成的智能化生產經營管理系統,不斷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其中,智能制造“產線柔性配置”場景應用榮獲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委授予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優秀場景應用項目;5G+MEC虛擬專網技術應用印刷融合創新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2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范項目;獲得2021年度中國工業互聯網杰出應用獎和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2022年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級二級”認證。
安徽新華印刷始終將印制質量視為企業生命線,通過標準化建設、科技賦能和全過程管控,構建起覆蓋全流程的質量管理體系,為教材、主題出版物印制等核心業務提供堅實保障。
標準化引領,夯實質量基礎。作為全國印刷標準化研發試驗基地,安徽新華印刷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勇擔責任,結合企業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綠色創新發展,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42項,擁有各類發明專利55項、著作權12項。安徽新華印刷始終將質量管理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先后制定《質量提升方案》《教材產品制作標準化流程》等制度,明確質量標準與操作規范,編訂《產品質量印制判定手冊》,發放至各車間、機臺,層層簽訂《質量承諾書》,強化責任落實,確保教材質量“零差錯”。
科技賦能,提升質量精度。安徽新華印刷引入色彩管理系統,連續通過國際權威的G7、C9認證,實現印刷色彩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在平張印刷機加裝在線檢測設備,實時監控印刷品質;在裝訂環節配置圖文識別系統和拉力測試儀,確保裝訂牢固度。憑借高精度色彩還原和零缺陷裝訂工藝,獲得客戶高度評價。
全過程管控,筑牢質量防線。安徽新華印刷實行“三級六檢”質量管控模式,即通過公司、車間、機臺三級,自檢、互檢、專檢、巡檢、出廠檢、季度評檢等六檢,建立質量臺賬和動態通報機制。安徽新華印刷通過“人防+機防”,實現退換率低于百萬分之一,在人教社全國教材質量評比中位列前茅。
技術人才培養,提升質量意識。安徽新華印刷黨委堅持“黨管干部人才”原則,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等措施,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注重在生產一線和急難險重任務中發現、培養和選拔人才,將黨小組長選拔與師徒幫帶相結合,黨小組“前沿陣地”關鍵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制定《內部技師評聘辦法》《后備梯隊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對一線高技能人才培養,多名員工榮獲國家和省部級勞動模范、印刷業“十大工匠”、全國和安徽省技能大獎、安徽工匠等。深入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利用生產淡季集中開展培訓活動,創建“湯浩藍領創新工作室”,開展勞動競賽、技能競賽,探索開展在職職工學歷教育、“新華冠名班”定向培養,著力加強高素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安徽新華印刷現擁有高技能職工人才83人,占比20%。
早在2018年首次舉辦的中國印刷業創新大會上,安徽新華印刷智能化建設便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印刷業智能化發展報告(2018)》,彰顯了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2020年,安徽新華印刷聯合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建成圖書印刷智能制造生產線,為企業的智能化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安徽新華印刷在數字化融合創新方面更是亮點頻出。“5G+MEC技術與印刷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項目”入選2020年度合肥市工業互聯網優秀應用案例,并獲e-works數字化企業網2021年度中國工業互聯網杰出應用獎;聯合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智慧云印”安徽新華印刷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安徽省經信廳2021年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資金支持項目;“圖書印刷智能制造數字化建設”項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廳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支持;入選2021年度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范項目;“產線柔性配置”項目入選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5G + MEC虛擬專網技術應用印刷融合創新”成功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2年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范項目“科技創新成果類”示范項目。這一系列榮譽的獲得,充分體現了安徽新華印刷在數字化建設領域的卓越實力和創新能力。
為實現精品圖書、重大主題出版物印刷的高質量發展,安徽新華印刷從多個維度入手,加快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步伐,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效顯著。
智能制造測試線:打通數據脈絡,構建統一標準。安徽新華印刷與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建設的“一本圖書印刷智能制造測試線”,成功打通了膠訂機、稱重機、三面刀、打捆機與機械手臂的數據通道。通過實現不同廠商設備的統一通訊接口和通訊標準,提升了設備數據接口兼容性,同時發掘并協同解決了智能生產線實際運行中的技術難題。該測試線與公司現有的ERP、MES系統實現數據貫通,可實現工單信息傳遞及數據分析,為生產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產線數字化改造:數據驅動生產,提升管理效能。在印刷設備產線數據采集方面,安徽新華印刷積極探索多種技術路徑。通過與設備廠商協調開放通信協議、并接信號點位自主加裝PLC處理、自主加裝傳感器等方式,實現了數據的有效采集。數據采集的應用實現了數據驅動生產,一方面設備數采接入MES自動報工,實現產量反饋和半成品交接信息條碼掛單打印;另一方面利用數據采集實現大屏看板應用,實時分析機臺運轉情況,為生產決策提供了直觀依據。
卷筒紙管理數字化:“碼上管紙”,實現全流程追溯。隨著業務量增加,紙張庫存管理需求日益迫切。安徽新華印刷利用5G + MEC虛擬內網,建設“WMS+碼上管紙”卷筒紙出入管理數字化場景,實現一卷一碼、出入掃碼、按卷管紙。自2023年起,從紙張入庫到生產應用的全流程掃碼管理,將單據與實物、產品完全綁定,為產品溯源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有效提升了紙張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卷筒紙張一卷一碼管理以及教材(圖書)產品追溯系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紙張質量工作會議上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演示。
印刷車間數字化:試點先行,破解管理難題。安徽新華印刷將輪轉印刷車間作為數字化車間建設試點,推動深度數字化管理。通過拓展輪轉機臺數據采集范圍,實現機臺自動報產、半成品棧板化及條碼化管理、計件工資自動核算和卷筒紙用紙追溯,有效解決了設備運行監控、半成品管理、工資核算和紙張追溯等方面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平印印刷車間在實現設備數據采集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基于數采的報工、棧板反饋、掛單打印和平印機臺數字孿生,為智能物流奠定了基礎。通過對平張印刷和折頁半成品的數字化管理,實現了半成品的快速定位和查找,同時利用算法和配送策略,實現了裁切和折頁工序的排產及AGV自動配送,提升了生產協同能力和物流效率。
采購與外協信息化:陽光采購,優化供應鏈。安徽新華印刷重點打造的物資采購與外協生產詢比價平臺,將線下采購行為遷移至線上,實現了采購流程的數字化和規范化。通過平臺進行招標、投標、評標等工作,使采購信息更加公開透明,采購過程可追溯。詢價、競價機制的引入降低了采購成本,平臺沉淀的數據為優化供應鏈提供了依據,有助于淘汰履約能力差的供應商和服務商,提升采購質量和效率。
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安徽新華印刷堅持“內外雙循環”策略,深耕主業、拓展外延,形成以教材為核心、多元業務協同發展的格局。
鞏固教材印制“基本盤”。作為國有印刷企業,安徽新華印刷堅持以保障重大主題出版物、中小學教科書印制為首要職責,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不提條件、不打折扣、不計得失,特別是在教材生產周期不斷縮短、質量要求愈加嚴格的形勢下,著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勵員工積極投身生產一線,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政治印制任務圓滿完成。安徽新華印刷被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三科教材出版印刷發行先進集體”,被人教社授予“教材印刷示范企業”。
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在鞏固教材教輔主業的同時,安徽新華印刷拓寬經營思路,主動融入市場,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重點加大對省外市場開拓力度,全面提升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逐步形成了以集團內部、大客戶、社會類以及外貿業務為主的四大板塊業務,“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紙令數1000余萬令。
加快走出去步伐。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主動出擊,積極尋求走出去的發展道路,以尋求新的增長點。安徽新華印刷積極加快走出去步伐,旗下安徽新德國際印務有限公司連續多年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安徽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被列為“安徽省基地文化貿易龍頭企業”,外貿業務涉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產業鏈延伸,實現印刷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安徽新華印刷以印刷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工業旅游項目。“兩館一體”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先后榮獲合肥市首批“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安徽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市研學旅行基地、合肥市第一批市級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等一系列稱號。自2021年建成以來,累計接待中小學生4萬余人,服務中小學校50余個,惠及安徽合肥、淮南、蚌埠、馬鞍山等多個地市,以及北京、上海、新疆、西藏和國際留學生等國內外游客,已成為安徽省中小學研學游、親子游的首選基地。安徽新華印刷與合肥市廬陽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一本書的面世史》”工業實踐教育活動。活動歷時20余天,每天接待參觀者約800人次,共計接待1.8萬人次,創下了安徽新華印刷開展研學游以來接待人數的新紀錄。
項目申報,多渠道為企業爭取資金保障。安徽新華印刷始終把跑項目、爭資金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以政府獎補項目為抓手,狠抓項目篩選論證、前期準備等環節落實,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標準制定、高新技術企業、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等方面獲得了資金支持。近年來,安徽新華印刷成功申報眾多項目,獲得各類資金獎補數千萬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綠色應用,全方位繪就低碳環保新畫卷。在持續推進設備更新的同時,安徽新華印刷利用廠房屋面建設了光伏電站項目,建設規模約12000平方米,裝機容量約2.61MW,綠色用電達到企業總用電量約50%。實施集中供氣、供水、供墨系統改造,對噪聲、溫度降低、節能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油墨使用得到了極大改善,環保效果非常明顯。2024年,安徽新華印刷又投入50余萬元對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擴建升級,并且建立了原材料檢驗、教材首印評估機制,對所用紙張和原輔材料進行評估性試生產,確保教材印制符合環保要求。后續安徽新華印刷將通過采用清潔能源、源頭綠色材料替代、工藝改造創新、設備升級、數字化應用等等,持續推進綠色化發展。
安徽新華印刷在提升印制質量、推進數智化建設、市場拓展以及產業鏈延伸等方面的杰出表現,充分展現了其作為國有書刊印刷企業的實力與擔當。未來,安徽新華印刷將繼續秉持創新驅動、質量至上、市場導向的理念,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為印刷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向著更高的發展目標邁進,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電話:010-87622041
郵箱:zgysdk@163.com
//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