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甘肅
再迎觀摩!
7月11日,2025年浙江省市政行業智能建造經驗交流暨現場觀摩會在中鐵一局杭州機場高鐵3標項目部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浙江省市政行業協會主辦,杭州機場高鐵3標項目部承辦,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建筑行業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助推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現場
浙江省市政行業協會副會長袁剛、秘書長唐小軍、副秘書長夏磊剛及全省市政建設、設計、施工等企業技術負責人,協會專家庫相關專家共計100余人參加現場觀摩會。
會議專題交流環節
會議伊始,浙江省市政行業協會副會長袁剛為大會致開場詞,他強調了智能建造在當前建筑行業發展中的重要性,鼓勵各參會單位積極交流經驗,共同推動浙江省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隨后,會議進入專題交流環節。相關專家就“新質生產力下項目智慧建設和智能建造”展開深入探討,詳細闡述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智慧建設的核心理念、關鍵技術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鼓勵各參會單位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建設效率和工程質量。
與會人員認真討論
在“橋梁工程智能建造和標準化施工應用案例”分享中,中鐵一局杭州機場高鐵3標項目部以《聚焦過程管控 優化工裝應用 強力推進杭州機場高鐵橋梁“精品工程”建設》為題作經驗交流分享,詳細匯報了在創建橋梁精品工程過程中通過智能建造與“五小四新”應用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目前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有力推動工程品質與建設效率的雙提升。
與會代表們分享各自在實踐中的心得體會和問題解決方案
專題交流結束后,與會代表們圍繞智能建造技術的應用、行業發展趨勢和瓶頸等內容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分享了各自在實踐中的心得體會和問題解決方案。
江東特大橋43#墩智慧造橋機施工現場
交流會最后,參會人員前往杭州機場高鐵3標項目橋梁施工現場進行觀摩。在江東特大橋43#墩智慧造橋機施工現場,觀摩團一行首先觀看了工藝工裝和智慧造橋機應用專題匯報視頻,視頻圍繞項目橋梁精品工程建設,介紹了工程概況,重點展示了統籌臨建策劃、革新36項工藝工裝、引入智慧造橋機和掛籃智能監控系統等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建立四級安全監督體系落實“四個穿透”管控等內容,體現了項目在精品工程建設上的舉措與成效。
項目技術負責人借助 3D 模型和信息化系統可視化演示
隨后,項目技術負責人借助 3D 模型和信息化系統可視化演示,詳細介紹了智慧造橋機的創新應用:在施工精度控制上,結合信息化終端實時反饋數據,確保梁體線形、高程等參數精準達標;在結構穩定性監測方面,智能控制系統與信息化檢測系統實時監測承重桿件應力、位移等關鍵指標,一旦接近限值便自動預警;在自動化作業上,可視化演示清晰呈現行走系統的移位、模板系統的整體開合等流程。觀摩團實地感受了智能化建造帶來的高效與便捷,對項目團隊在工藝工裝創新應用、智慧化建造探索等方面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觀摩團先后參觀了存梁區、養護區、鋼筋加工區等核心區域
在南沙梁場施工現場,觀摩團先后參觀了存梁區、養護區、鋼筋加工區等核心區域。存梁區內,預制箱梁整齊排列,科學規劃的臺座布局節省了空間。養護區配備了自動化養護設備,通過定時噴淋和覆蓋保溫材料,保障混凝土強度穩定增長,相比人工養護,效率提升明顯。
統籌臨建策劃
筑牢精品工程根基
項目部認真落實國鐵集團《鐵路建設標準化管理實施意見》,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開局、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科學制定臨時工程標準化建設方案,保障臨時工程規模合理、布局科學、功能齊全、質量可靠,助力精品工程創建。建立智慧拌和中心,六大系統實現混凝土生產集約管控;鋼筋加工廠設備配置智能化,精確控制生產參數;中心試驗室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配備溫濕度信息顯示與信息化終端系統,實時監測分析數據。
臨建工程標準化
革新工藝工裝
提升橋梁工程品質
項目部堅持“工裝保工藝、工藝保質量、質量保安全”的指導思想,改進橋梁樁基、承臺、墩臺、連續梁施工工藝工裝共計36項。在橋梁樁基施工中,改進應用裝配式泥漿箱、護筒防下沉裝置、樁頭鋼筋PVC包裹保護等6項工藝工裝,助力質量提升。完善制定樁基“十嚴禁”制度、推行“樁基長”負責制,實施過程管理與樁檢結果雙考核,有效提升樁基工程質量水平。開工以來,樁基檢測3547根,Ⅰ類樁3543根,占比99.9%。在橋梁承臺施工中,強化基坑作業標準化,改進應用承臺鋼筋定位工裝、墩身預埋筋定位工裝、混凝土蓄水養護等5項工藝工裝,制定基坑施工“五確認”、鋼筋施工“兩驗收,四不準”制度,承臺施工質量顯著提升。在墩臺施工中,改進應用墩身鑿毛圓端型輪廓尺、墩身一體化工作平臺、拉桿孔封堵工裝、墊石施工安全防護工裝、水能量保濕膜養護等6項工藝工裝。制定《墩身外觀質量驗收標準》,實行“班組首件制”“一墩一考核”制度,真正實現工程質量“內實外美”。在現澆梁施工中,改進應用連續梁端頭作業平臺、波紋管接頭熱縮密封工藝、梁面三墻預埋鋼筋定位工裝、預應力智能張拉壓漿工裝自動噴淋養護系統等16項連續梁工藝工裝,過程管理實行“節段驗收評價”制度,定期召開質量分析例會,不斷克服質量通病。
改進橋梁樁基、承臺、墩臺、連續梁施工工藝工裝共計36項
深化科技創新
賦能精品工程建設
項目部積極探索鐵路建設智能建造應用,在江東特大橋(40+72+40)m連續梁引進智慧造橋機,該設備集液壓傳動、智能操控、信息化監測等多項技術于一體,主要包括承重桿件系統、液壓調節系統、模板系統、行走系統、作業安全防護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和信息化檢測系統,相比于傳統掛籃設備,大幅降低安全風險,橋梁建造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生產效率明顯提高。掛籃智能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基于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能對掛籃錨固力、錨桿拉力等七個方面進行在線監測。科學設定各構件力學限值預警值,掛籃桿件受力達到預警值,系統發出預警提示,便于管理人員實時掌握施工情況,有效提高掛籃安全管控水平。
項目部積極探索橋梁智能建造
強化安全管控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項目部積極落實國鐵集團安全穿透式管理要求,在現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基礎上,建立以“項目經理、安全總監、安監專務、網格安全員”為架構的安全生產監督體系,通過狠抓“四個穿透”落實,不斷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組織穿透”規范監督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管理穿透”明確安全監督檢查標準,關鍵作業安全確認,促使各級人員各司其職;“考核穿透”制度先行,激勵約束并重,統籌考核基金,強化結果應用;“培訓穿透”堅持統一規劃、培考分離、分類實施原則,認真落實“一實二抓三重”培訓思路、培訓資料“一人一檔”管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通過全面落實“四個穿透”管理舉措,為精品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項目部狠抓“四個穿透”落實
2025年浙江省市政行業智能建造經驗交流暨現場觀摩會的成功舉辦,為施工單位和專家學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了智能建造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推廣與應用,加快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步伐,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邁向新的臺階,同時也為提升一局質建、推動品牌強企、建設百年一局提供全新視野和創新動力。
“智”造精品,“慧”聚品牌 ?| 杭州機場高鐵3標“橋梁精品工程”建設迎來百人團觀摩
通 ?訊 員:梁曉東 ?汪道華
本期編輯:閆 ? 娜 ?梁曉東
審 ? ? ?核:張少鵬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