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
(略)
永益
(略)固體廢物治理項目
建設地點:
(略)
(略)(略)口向前180m
建設單位:
(略)
(略)
環評機構
(略)
建設項目
概況
(略)成立于2025年3月25日,經營范圍包
(略)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清運)、道路貨物運輸(不含危險貨物),固體廢物治理,環境衛生管理,廢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等。
(略)一棟3680m2廠房進行建設,主要進行建筑施工廢棄物處置及綜合利用。
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3680m2,總投資15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0萬元,占總投資的13.3%。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
措施
一、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略)一棟3680m2廠房進行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生產車間、
(略)、倉儲及其他輔助工程,施工期具體影響分析如下:
1、廢氣
施工期廢氣主要為各類燃油機械在作業時產生的廢氣,主要含CO和NOx等廢氣;出渣裝卸、原材料運輸作業中產生的粉塵,車輛運輸產生的二次揚塵等。此外,施工人員的生活所用天然氣燃燒將會產生少量廢氣。因此施工單位:
(略)
2、廢水
產生混濁的施工廢水;燃油動力機械是施工作業的主要機具,在沖洗和維護時,將產生少量含石油類和SS的廢水;此外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也會產生生活污水。主要有COD、SS、NH3-N等污染物,施工廢水污染物主要為SS和石油類。施工單位:
(略)
3、噪聲
施工期噪聲主要是各類機械設備噪聲和物料、設備運輸的交通噪聲以及敲打產生的短時間的強大噪聲,噪聲值約82~90dB(A)之間。施工單位:
(略)
4、固廢
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本項目場地開挖無余方、借方,少量建筑棄渣送指定渣場填埋處置。施工棄渣不允許隨意堆放、傾倒,運輸過程不得沿途漏、撒。對環境影響小;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不危害環境。同時,禁止向河流泄洪通道排放廢水,傾倒固廢、雜物等。
二、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1、廢氣源強及措施分析
1、廢氣
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廢氣主要有投料粉塵、破碎篩分粉塵、運輸車輛揚塵、堆場揚塵、裝卸揚塵及食堂油煙。
(1)破碎粉塵
本項目破碎粉塵擬采用負壓收集+布袋除塵器處理,綜合處理后通過排氣筒排放廢氣排放可滿足
(略)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
(略))標準限制要求。
(2)投料、裝卸及堆放粉塵、運輸車輛動力揚塵處理可行性
本項目投料、裝卸及堆放粉塵控制措施包括封閉式堆場、物料使用篷布遮蓋;
(略)面、車間霧化噴淋降塵裝置、加強運輸管理等措施來控制。廢氣排放可滿足
(略)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
(略))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同時項目作業期間,要求企業進行車間灑水降塵,進行有效噴淋,進一步對車間無組織粉塵進行控制,有效降低車間粉塵無組織逸散量。
(3)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由高于屋頂的煙道排放,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略))相關標準限值,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2.廢水
(1)噴霧降塵
降塵用水全部帶入物料或蒸發損耗,在此過程中無廢水產生,原料含水率為<5%,降塵用水不影響項目產品質量含水率要求。
(2)車輛沖洗廢水
車輛水洗廢水收集于沉淀池,廢水經沉淀后回用于洗車,廠區地面灑水抑塵,不外排。
(3)生活污水
本項目外排廢水為生活污水,
(略)現有化糞池預處理后,
(略)(略)排入
(略)第一污水處理廠內進行處理。
3.噪聲
項目噪聲周邊200m無醫院、學校等敏感目標。
本項目應嚴格按照工作制度進行生產運營,嚴禁夜間加工生產及成品運輸。在設備選型上,選用低噪音設備,從源頭上進行噪聲防治。合理布置設備安裝位置,以降低設備噪聲對廠界的影響。
(略)風機選用低噪節能優質產品,高噪聲設備配置減振座架、軟接頭、吸音罩等,減少對外界的影響。
本項目營運期對廠界預測點晝間貢獻值較低,對廠界噪聲本底值影響較小,項目在采取環評提出的降噪措施后,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3類標準。
4.固體廢物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收集的粉塵、篩分輕質和重質物料、
(略)沉淀渣、廢布袋以及職工生活垃圾。
收集的粉塵混入生產骨料中一并外售。
(略)沉淀渣,定期打撈后混入生產骨料中一并外售。
篩分重質物料,暫存于一般固廢倉庫,
(略)綜合利用。
篩分輕質物料,打包后暫存于一般固廢倉庫,
(略)綜合利用。
廢布袋交由生產廠家回收利用。
廢含油抹布及手套,獨收集,不可混入生活垃圾。廢潤滑油及包裝桶暫存于危廢暫存間,交由有危廢資質單位:
(略)
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處理。
5.地下水、土壤
本項目正常工況下,無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徑。在項目建設時,和
(略)對可能造成滲
(略)域進行防滲處理,運輸
(略)域地面全部用混凝土硬化,
(略)邊緣設計滿足防滲防腐要求的污水收集溝槽,將工藝中的跑、冒、滴、漏等全部收集并送事故廢水池。通過采
(略)防滲措施后,項目對地下水和土壤環境影響較小。
6、生態
項目用地范圍內無自然
(略)、風景
(略)等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