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建設局:
你單位:
(略)
一、
(略)生活垃圾處理場二期建設項目位于
(略),原
(略)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北側20m處,
(略)東、西、北側均為荒地,中心地理坐標:E89°35'37.532"、N46°56'21.701",項目性質為新建。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本期填埋場庫容約為55萬m3,東西長約275.99m,南北寬約228.83m,處理規模為100t/d,使用年限10年。主要建設填埋
(略)占地150m3等環保工程。
項目填埋場總占地面積約71671.3494m2,其中填埋
(略)占地均為50000m2,填埋
(略)、輔助設施等其他用地21671.3494m2。本項目總投資3800萬元,環保投資210萬元,占總投資的5.53%。
項目工藝為填埋方式:
(略)
二、
(略)編制的《
(略))文件,本項目符合《
(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阿勒
(略)生態環
(略)管控要求,在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后,項目產生的不利環境影響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我局原則同意建設項目按照《報告書》所列的地點:
(略)
三、在項目建設、運營和環境管理中要認真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并達到以下要求:
(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科學做好施工組織規劃工作,少占地,盡可能縮短工期;加強施工期間的宣傳教育工作,減少人為因素對植被的破壞。工程挖填安排在非雨季,縮短土石方的堆置時間,開挖的土石方必須嚴格限制在占地范圍內堆置,并采取草包填土圍護、開挖截排水溝、臨時攔擋等措施。填
(略)、道路等工程建設過程中須平衡土方量,嚴格控制施工邊界,嚴禁破壞
(略)域外的土壤植被。
(略)邊、建筑物附近空地進行及時綠化;填埋場封場后封場復墾綠化,封場層最上部為150mm厚營養土層覆蓋全面,以種植淺根植被,封場層總厚度約為1200mm,根據本填埋場地分
(略)設計,封場工程均為后期建設。落實
(略)氣體導排、滲濾液導排和處理、環境安全監測等工作,至
(略)穩定達標,周界設置10m寬的綠化隔離帶一圈。
(二)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避免雨季開挖作業,做好物料堆放
(略)防滲措施。混凝土保養及建材(石料)沖洗廢水通過臨時防滲廢水沉淀池,沉淀后循環使用。施工營地建設衛生廁所,定期清運給附近居民再利用。運營期加強監督管理,及時對垃圾填埋覆土。
(略)排入收集池,經管道輸送至南側200m處的
(略)餐廚垃圾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的污水處理站處置達標后通過罐車抽運至
(略)污水處理廠進行后續處理。處置后的滲濾液同時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略))表4中的間接排放標準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4中的三級排放標準。填埋場終場后及時在堆體表面覆蓋防滲膜,并進行植被恢復,種植適
(略)域生長的植被。本工程采用HDPE膜+GCL復合防滲結構,利用HDPE防滲層上的滲濾液導流層收集并將滲濾液排入調節池,須保證HDPE+GCL土工膜質量,確保膜上及膜下保護層規格滿足要求。防滲工程防滲層各指標須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略))及《
(略)工程技術標準》(GB/T
(略))規定要求。
(三)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強管理,文明施工,落實施工建設六個百分百,建筑材料輕裝輕卸;車輛出工地前清除表面黏附的泥土;運輸土方等易產生揚塵的車輛上應覆蓋篷布,施工現場地面硬化、大風天氣禁止進行土方開挖和拆除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作業;對工地場地、道路及進出口定期清掃并灑水抑塵;施工產生建筑垃圾等清運時應采取封閉遮蓋措施;施工期粉塵須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中表2無組織排放要求。運行期垃圾全部采用環保型全封閉垃圾專用汽車進行運輸,通過對車體加強防風防漏措施,做到在運輸過程中避免垃圾揚散和滲濾液的滴漏,嚴禁使用不規范的運輸工具運送垃圾。垃圾填埋場廢氣直接經導氣管外排,定期噴灑除臭劑;嚴格執行各單元逐日填埋,要求分層填埋,一層垃圾一層土,當天填埋的垃圾須當天覆蓋完畢;
(略)和垃圾填埋場定期灑水;
(略)四周設置2.5m
(略),填埋場設導氣石籠36個,排口安裝甲烷自動檢測點火裝置。填埋作業垃圾表層增鋪土工布+HDPE膜;滲濾液收集池加蓋封閉。廠界惡臭污染物濃度限值須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新改擴建二級標準要求;甲烷須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略))中甲烷排放控制要求。
(四)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加強監管,選用低噪聲、低振動機械設備,對高噪聲源采取消聲及隔聲措施,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嚴格控制夜間施工時間,垃圾運輸過程中途經
(略)域采取限速行駛、禁止鳴笛等措施。施工噪聲管理須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表6.1-1)要求。運營期廠界噪聲須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2類區標準限值要求。
(五)落實固體廢物處置和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所產生的棄土、棄渣堆存保護,用于垃圾填埋覆土。規范運輸車輛,不得隨意灑落,不能隨意傾倒堆放等。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運至填
(略)進行填埋處置,滲濾液底泥定期清運至就近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拉運至填埋場進行填埋。一般固體廢物處理須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的要求。垃圾填埋須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略))要求。
(六)落實封場后的環境管理。
(略)應控制坡度,以保證填埋堆體穩定,防止雨水侵蝕。填埋場運行、封場及后期維護與管理期內,應每三年開展一次防滲襯層完整性檢測,并根據防滲襯層完整性檢測結果以及地下水水質等信息,定期評估填埋場環境風險。
(略)須符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GB
(略))中相應要求。
(略)的建設應與生態恢復相結合。
(七)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嚴格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環境管理和監測計劃;制定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落實相關環境風險防控措施;
(略),加強地下水水質監測。定期檢測防滲襯層、
(略)完整性和有效性。制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定期組織培訓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四、強化污染源管理工作。本項目建成后,根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做好與排污許可證申領的銜接,實施排污口規范化管理;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批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單等的執行情況及其他有關內容,并嚴格按證排污。
五、在工程運營過程中,
(略),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保訴求。按相關要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六、你單位:
(略)
七、阿勒
(略))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阿勒
(略)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要加強對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工作的監督指導。
八、你單位:
(略)
2025年6月27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