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地址: 江蘇
1
路 面 施 工 材 料 選 用序號 | 部位 | 選 用?材 料 |
1 | 機動車道 | 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SBS改性瀝青,摻0.3%的聚酯纖維 |
5cm中粒式瀝青混合料(AC-20C) | ||
7cm粗粒式瀝青混合料(AC~25C) | ||
撒15#釘子石 | ||
20cm水泥穩(wěn)定碎碎石(5%水泥含量) | ||
20cm水泥穩(wěn)定碎碎石(3.5%水泥含量) | ||
15cm石灰土(12:88) | ||
15cm石灰土(12:88) | ||
2 | 非機動車道 | 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C) |
6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 | ||
20cm水泥穩(wěn)定碎碎石(5%水泥含量) | ||
20cm石灰土(12:88) | ||
3 | 人行道 | 8cmC30彩色混凝土磚 |
3cm水泥砂漿(1:3) | ||
15cm厚6%水泥穩(wěn)定石屑 | ||
4 | 路緣石 | 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外側設置立緣石,采用花崗石材預制,側石外露高度20cm,外形尺寸(寬×高×長)為(18×30×99)cm,車行道一側的路緣石頂面設置R=2cm的圓倒角。人行道外側設置平緣石,采用花崗巖石材預制,外型尺寸(寬×高×長)為(10×15×50)cm。 |
5 | 排水管 | 管徑d≤500的污水管時采用HDPE管,環(huán)剛度等級不得低于12.5kN/㎡;管道基礎采用砂石基礎;d>500污水管如敷設深度較深,采用頂進用鋼筋混凝土管(Ⅲ級);如較淺采用開槽施工,其敷設要求同雨水。雨水管道及雨水口連接采用鋼筋混凝土管(Ⅱ級),橡膠圈接口,管道基礎采用砂石基礎。 |
2
道 路 總 體 施 工 三 維 流 程1、地表清理 | 2、排水管網施工 |
3、道路路基施工 | 4、道路路面基層級配碎石施工 |
5、道路路面基層水泥穩(wěn)定碎石施工 | 6、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 |
7、道路附屬工程施工 | 8、道路附屬工程調試 |
3
道 路 路 基 施 工 方 案3.1、路基概況
本項目新修道路工程路線較多,路基施工控制點多,地形整體較為平坦。由于本項目道路均為新建工程,施工期間對原有交通影響較小。且路基多為填方路基,少部分存在半填半挖和挖方路基。因此,本項目路基施工期間,采用沿道路縱向全斷面施工,盡量確保施工一次性完成。本標段的路基施工重點是高填方路基的壓實與邊坡穩(wěn)定和深挖方路塹的坡面防護施工。本項目路基工程包括填方路基、挖方路基、邊坡防護等工程。本項目路基工程施工期間,采取因地制宜,盡可能就地取材,減少二次倒運,方便施工。序號 | 工程類型 | 做法要求 |
1 | 填方路基 | 填方邊坡高于8m的采用折線坡率,上坡率1:1.5,下坡率1:1.75;邊坡高度小于8m時,邊坡坡率為1:1.5。 |
2 | 挖方路基 | 本項目挖方普遍不高,全線均小于8m,挖方邊坡坡率采用1:1。 |
3 | 路基護坡 | 當邊坡高度小于3m時采用鋪草皮,當邊坡高度大于3m時,采用六棱花飾護坡,六棱花飾內種植草皮。 |
3.2、工藝技術流程
土方路基挖方施工工藝技術流程 | 填方路基施工工藝技術流程圖 |
3.3、施工工藝技術
3.3.1、土方路基挖方施工工藝技術
本項目土方開挖施工期間,采用分層開挖的施工方式,挖方的順序為沿道路縱向分段開挖,每段挖方長度為100m。
本項目土方挖運采用機械施工,用反鏟挖掘機和土方自卸運輸車輛配合完成。
序號 | 工藝名稱 | 施工工藝技術 | |
1 | 測量放樣 | (1)根據項目基準點布置測量控制網。 (2)放樣標記出路基邊線。 (3)根據開挖地段的路基中線,標高和橫斷面,精確定出開挖邊線。 | |
2 | 清理地表 | 開挖前將種植土和不適宜填方的土方、樹根先清挖干凈,運至棄土場。 | |
3 | 土方開挖 | (1)土方開挖以機械為主,分段進行。 (2)每段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并及時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整刷邊坡。 (3)對不便機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力開挖。 | |
4 | 挖至設計標高 | (1)根據設計要求,挖方標高應按照設計標高開挖避免超挖。 (2)嚴謹一次挖到設計標高,防止對底層造成擾動。 | |
5 | 壓路機碾壓 | (1)若挖方路床以下土質不良時,將按圖紙所示或監(jiān)理工程師指示的深度和范圍,采取挖除,換填或其它措施進行處理并壓實。 (2)對于開挖完成的路基,應根據壓實度檢測結果,進行碾壓,滿足設計要求。 (3)挖好的土石方路塹30cm范圍內的壓實度以重型擊實試驗標準進行檢驗,其壓實度均不應小于圖紙設計量。 | |
施工示意圖 |
3.3.2、土方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技術
本項目土方填筑施工期間,采用分層填筑的施工方式,沿道路縱向全斷面分段填筑,根據填筑的材料,每次填筑厚度不超過30cm,單次填筑長度不大于100m。本項目土方填筑采用機械施工,主要由50挖掘機、推土機、土方自卸運輸車輛、刮平機共同配合完成。
序號 | 工藝名稱 | 施工工藝技術 | |
1 | 測量放樣 | 基底處理后,進行測量放線。每20m一個斷面,恢復中樁,測量高程,然后放出邊線。打上標示樁,在標示樁上標出需要松鋪的厚度。 | |
2 | 清理地表 | 施工前沿征地界開挖排水溝,疏干地表水。清除表土層,清表厚度根據設計要求確定?;讐簩嵍炔恍∮?/span>90%。 | |
3 | 分層填筑 | (1)上料前,必須將基底面灑水潤濕,以利于增加填料與地面的粘結度。 (2)根據自卸車運量、松鋪厚度、理論松鋪系數(shù)計算單位面積的用土量,用灰線標出方格網每一方格內鋪筑一車固定土方數(shù)。 (3)現(xiàn)場有專人指揮,每排卸土分布相互錯開以便推土機攤鋪。 (4)為保證路基邊緣壓實度,路基填方寬度每側超填不小于50cm。路堤應分層填筑,均勻壓實。 | |
4 | 推土機攤平 | (1)在路基上每間隔20m,橫斷面上根據每層的松鋪厚度設置紅白30㎝間隔的填筑控制桿(三桿),作為控制填方材料松鋪厚度的標準。 (2)用推土機或裝載機按路基上“三桿”控制的填筑高程大致推平,凸凹不平的部分人工配合機械找平,然后測出與同樁位的標高h。 (3)根據運土車平均裝載方量的大小和初擬松鋪厚度30cm,定出灰線格。填前標高每斷面測4點。 | |
5 | 平地機整平 | (1)料堆打開粗平后應用平地機快速精細整平,以防填料水分過度蒸發(fā)。 (2)精平后的填料面應平整,平整度應控制在5cm以內,并形成2%的橫坡以利排水。 | |
6 | 壓路機碾壓 | (1)待平地機整形夠30m左右時,壓路機緊隨其后進行碾壓作業(yè)。 (2)碾壓依次向前推進,形成流水作業(yè)。振動壓路機弱振碾壓5遍,每碾壓1遍均檢測壓實度。然后用光輪壓路機碾壓3遍,每碾壓1遍均檢測壓實度。 (3)檢測人員測壓實度,若未達到設計要求再次碾壓,達到設計要求后,檢測填后路基標高。 (4)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兩邊后中間、先靜壓后振壓的原則。 | |
7 | 檢測 | (1)通過試驗檢測當路基壓實度達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后,壓路機進行靜壓光面,直至表面無顯著輪跡。 (2)每次碾壓完畢后,立即進行壓實度檢測。采用灌砂法壓實度每1000㎡檢測不少于2個點,并記錄。測量放線,恢復中樁,寬度、橫坡及標高,合格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 | |
施工示意圖 |
| ||
|
3.4特殊路基處理工藝技術
3.4.1.橋頭路基處理、臺背回填
本項目每處橋梁的橋頭和臺背均需要采用沙礫進行回填。對于不方便壓路機碾壓的部位,采用其它小型碾壓設備進行施工作業(yè),確保滿足壓實度要求。
序號 | 工藝名稱 | 施工工藝技術 |
1 | 橋頭路基處理 | (1)填筑砂礫按施工技術規(guī)范夯實,橋頭頂面搭板以下40~100cm范圍內鋪設階梯形5%水泥穩(wěn)定砂礫,根據搭板長度分別每2m錯臺高度30cm。 (2)當橋頭處理厚度>6m時,鋪設土工格柵。 |
2 | 臺背回填 | (1)橋梁臺背完成后,做好防水層和砌筑出入口建筑及附屬工程,沉降縫貫穿整個斷面。 (2)當砌體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在臺身背面左中右三處,從基底開始間隔15cm用紅漆標出填筑層位,臺背回填底寬不小于2m然后按1:1放坡至涵頂平面。 (3)水平分層對稱填筑天然砂礫,每層壓實厚度不大于15cm用振動壓路機壓實,邊角處采用小型打夯機夯實,壓實度要求達96%以上。涵頂填料超過50cm內采用輕型壓路機壓實。 |
施工示意圖 |
3.4.2.路基填挖交界處施工
根據場地地形條件,路基工程施工時,如存在半填半挖的交界處,應將交界處開挖成臺階狀,確保路基整體的穩(wěn)定性。
序號 | 工藝名稱 | 施工工藝技術 |
1 | 原地面處理 | (1)橫、縱向填挖交界處應將原地面開挖成臺階狀。 (2)臺階寬2m,內傾坡度4%。縱向填挖交界處路基應向挖方側超挖10m后再統(tǒng)一回填。 |
2 | 加強處理 | (1)填方區(qū)填至下路床頂面后,應將填方邊坡高度大于等于10m的路段進行壓實,同時在挖方側3m寬范圍超挖30cm,在下路床頂面鋪設一層塑料格柵。 (2)與填方部分一同鋪筑上路床,在上路床頂面再鋪設一層塑料格柵。鋪設長度為13m。 |
3 | 鋪設要求 | (1)鋪設時采用搭接法,順路方向搭接,搭接寬度不小于30cm。 (2)鋪設土工格柵時,對格柵應進行有效的錨固,錨釘采用Ф10鋼筋彎制而成。 (3)在挖方段錨固鋼筋長度不小于20cm,錨固間距為1m×1m,對于部分陡坎路段可適當增加格柵數(shù)。 (4)格柵采用單向塑料土工格柵,拉伸強度≥180kN/m,2%伸長率時拉伸強度≥64?kN/m,5%伸長率時拉伸強度≥130?kN/m,屈服伸長率≤10%。 |
施工示意圖 |
3.4.3.含水量大地區(qū)路基
經現(xiàn)場調查線路,部分道路修建位于農田、河道附近,地下水較豐富存在淺層軟土。軟土地基的處理,先對在軟土地基上修建公路可能遇到的地基問題進行分類,再對公路工程中常用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分類,然后按地基問題采用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法。主要處理方法有如下幾種:
序號 | 工藝名稱 | 示意圖 | 施工工藝技術 |
1 | 換填土層法 |
| (1)對于處置深度不大于3m的淤泥、淤泥質土、素填土、雜填土地基及暗溝、暗塘等的淺層處理采用換填土層法。 (2)采用人工、機械等,將基底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軟土層挖除,回填強度較高、穩(wěn)定性較好的砂礫。 |
2 | 強夯置換 |
| (1)適用于黏性土、碎石土、粉土、砂土、雜填土、素填土、可液化砂土及濕陷性黃土等軟土地基,處置深度為10~20m。 (2)先整平施工場地,然后鋪設50cm碎石(砂礫)墊層,再進行施工。 (3)夯孔的施打宜采用隔孔分序跳打的方式進行,夯坑深度控制在1.5~2.0m,夯實分3遍進行。 |
3 | 塑料排水板法 | (1)適用于處理含水量較大,土層較厚淤泥、淤泥質土和沖填土等飽和黏性軟土地基。 (2)豎向排水板處理軟土地基,是采用了排水固結的原理,即用塑料排水板通過毛細作用將地基中的水排除。 |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