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山東
灌溉工程設計:農用井工程
小麥種植區灌溉設計保證率75%,蔬菜區灌溉設計保證率90%,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85。
項目區淺層地下水資源充足,地下水埋藏深度20-90m,地下水質較好,硬化度小于每升1.0克,平均成井深度小于90m,單井涌水量400-800m3/d。
1、機井設計
(1)基礎資料
根據水文勘察資料,管井水文地質情況為:上部松散層3-20m;其下石英砂巖和頁巖,?有褶皺壓性構造。地下水類型為基巖裂隙構造水和基巖裂隙巖溶水。
(2)設計出水量
①過濾管的進水能力
按照《機井技術規范》(GB/T50265-2010)規定,管井設計出水量應小于過濾管的進水能力。過濾管的進水能力,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
——過濾管的進水能力(m3/s)
——過濾管進水面層有效孔隙率,按過濾管面層孔隙率的50%;塑料管面層孔隙率取12%;
——允許過濾管進水流速,取0.015m/s;
——過濾管外徑(m),0.2;
——過濾管有效進水長度(m),按過濾管長度的85%;過濾管長度20m。
計算得
=0.019m3/s=69.22m3/h
②機井設計出水量
按照完整井穩定流承壓含水層理論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Q--管井的出水量,m3/h;
K--含水層的滲透系數,m/h
M--含水層的厚度, m?
S—抽水降落深,m?
R--管井的影響半徑, m;
r--管井的半徑, m;
計算得
=34.013/h<
=69.22m3/h
根據含水巖層的性質、厚度、水量、水質、埋藏條件及其分布規律等的調查、鉆孔、抽水試驗資料和機井經驗,設計出水量取25m3/h。
(3)結構設計
①機井深度:根據需水量和擬開采含水層的埋深、厚度、富水性及出水能力等因素,并結合項目區內成井資料、水文地質勘察資料,成井深度一般在50-90m之間,確定本項目區機井平均設計深度采用80m。
②過濾器和井壁管直徑的確定
根據項目區巖層性質和含水層裂隙發育情況,宜選用骨架過濾器,開孔率宜為12-30%。按照《機井井管標準》(SL154-2013),本項目選用塑料管,取開孔率為12%。本項目水泵選用150系列深井潛水泵,其外徑尺寸為143mm,根據安裝水泵的要求,過濾器直徑選用Φ200-9.6mmPVC-U管。
鉆井開孔采用Φ325mm,鉆進松散層至完整基巖以下2m,井壁管采用DN273-6.5mm鍍鋅鋼管;終孔直徑Φ254mm,井壁管、濾水管采用Φ200-9.6mmPVC-U管。管的質量應滿足《機井井管標準》(SL154-2013)的要求。
③井管外部封閉:井口周圍上部0.5m用混凝土澆筑封閉。
2、機井單井控制面積計算
單井控制面積計算:
?
式中:
?F0——單井控制灌溉面積(hm2)
Q——單井出水量(m3/h)
t3——灌溉期間每天開機時間(h),取22h;
T2——每次輪灌期的天數(d),根據農作物情況,取9d;
η——灌溉水利用系數,取0.85;
——干擾抽水的水量消減系數,取0.25;
m2——綜合平均灌水定額(m3/hm2),計算得543.75m3/hm2。
則:
=5.8hm2=87.05畝。
3、井距的計算
為方便管理,項目區內的機井一般靠路邊梅花形布置,機井間距可按下式計算:
?
式中:
——井距,m;
——單井控制的面積,公頃。
則:
=259m,確定項目區機井間距一般在220~280m左右為宜。
4、井數的確定
項目區根據單井控制灌溉面積和井距計算數據,規劃本項目新打配套機井68眼,管井15眼。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