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另类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影视,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全部選擇
反選
反選將當前選中的變為不選,未選的全部變為選中。
華北
華東
華中
華南
東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確定
招標專區
項目專區
數據市場
營銷分析
增值服務
企業服務

廣州,背刺上癮了

所屬地區:廣東 - 廣州 發布日期:2025-06-21

發布地址: 廣東

·









大家好,我是鳥叔,小鳥的鳥!


這幾天,廣州樓市發生了兩件事,大家吵得很兇。
主題詞是同一個:背刺。
本播客由扣子空間(coze.cn)一鍵生成

一件,是黃埔科學城西區時隔13年才推出的住宅用地——黃埔KXCGS-I4-8地塊,宣布終止出讓了。

要知道,這個地塊條件并不差,位置核心,學鐵商齊全,又給了10%的平臺率(面粉廠、絹麻廠同等待遇),又有低密(2.5容積率)、限高(80米內)的優勢。

起拍價1.9萬/㎡,留給開發商溢價空間也不算小。
但最終的結局,卻是這次土拍沒有開發商報名,最終導致地塊終止出讓。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已經在業內流傳了很長時間的:廣州建筑新規收緊了。
一方面,地塊早于建筑新規收緊前掛牌,此前關注地塊的開發商們針對地塊所做的產品研判與測算,基本都等于白做了。
如果按新規收緊后的規則去做產品研判與測算,時間根本來不及。
另一方面,官方收緊了飄窗、花池、天井、裝飾柱等審批的尺度之前很多偷面積的做法,行不通了。
對開發商來說,之前那些戶型使用率120%、130%的新盤都不一定好賣,現在這塊地要是只能做110%甚至100%的使用率,萬一拿了地賣不好砸手上就麻煩了。
另一件,是最近爆出來的琶洲南TOD西側地塊商改住,引發琶洲南TOD業主的強烈反對。
規自局發了一份調規公告將位于琶洲南一期西南側的珠光地塊從原來的商業、文化、體育用地調規為居住商業用地,占地5萬m2,建筑面積17.2萬m2。

這塊地緊挨著琶洲南,差不多約等于一個琶洲南一期白地的占地和建面,相當于在琶洲南隔壁通過調規加了個3期。
這塊地一出來,同片區的兩大新盤業主,周邊二手房業主,還有斥巨資在琶洲南拿地搞開發的兩大開發商,感受都是相同的:
丫的,又遭背刺了。
至于怎么個背刺法,琶洲南業主寫的那封公開信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說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廣州的樓市政策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寬松的,但市場的觀望情緒卻是最濃重的?
最大的問題,就是朝令夕改、缺乏規劃和前瞻,搞得大家失去了對于標準和節奏的判斷。預期混亂,影響的不僅是公信力,還有開發商和購房者的信心。
市場好不容易略有回暖,就又搞調規賣地這一出,搞不好會破壞樓市整體生態,導致開發商不敢拿地、大家不敢買房的局面再次出現。
1、土地天量供應,影響的是樓市預期。
根據官方發布的供地藍皮書,2025年,廣州預供應131宗宅地。

再看下過去四年的數據:
2024年,藍皮書由96宗上調到103宗,成交49宗;2023年,藍皮書77宗,成交43宗;2022年,藍皮書60宗,成交48宗;2021年,藍皮書60宗,成交84宗。
對比去年的藍皮書,供地總數暴漲近30宗;對比2021-2023年,差不多翻倍了。
要知道,即便在2021年的樓市巔峰期,廣州也從未有如此驚人的供應。
說實話,在目前樓市回暖乏力的趨勢下,如此巨量的供應,對市場的沖擊也是巨大的。
不管是核心區還是近郊,2024的新房都沒賣完,甚至2-3年前的新房都還沒清盤,新的供應、新的樓盤、新的價格戰,又打起來了。
雖然今年供地主力是天河海珠這樣的核心區,但再有錢的改善客群,再財大氣粗的房企,也有用完的那一天。
就拿天河來說,根據中原的統計,截至2024年底,天河的房子庫存已經堆到了100.8萬方,庫存量同比上漲52%;去化周期高達25個月,是海珠的兩倍、白云的1.8倍。
圖片來源: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
過去兩年,天河宅地供應已經飆到了近10年最高,在這樣的局面下,天河今年還要再供應17宗宅地。
根據在灣區的梳理,在新房瘋狂的內卷下,就連核心區板塊也紛紛降級:
老黃埔、設計之都,樓市卷到大氣層,剛需刺客層出不窮;花地灣、海珠西、天河東,從改善降級到剛改市場;連珠金琶CBD,也從豪宅轉向改善,全新盤最小戶型105m2起步。
存量+新品+新地塊供應的持續沖擊下,如何穩住價格,如何保障去化,恐怕是廣州開發商如今面臨的最大難題。
以今年最卷的海珠為例:
琶洲三兄弟旁邊,又新增了琶洲三姐妹;燕語堂悅旁邊又來了工業大道地塊,西派粵府隔壁又出讓了大干圍地塊;創新灣新增7塊地,密密麻麻的廣紙,居然又摳出了2塊地。
自媒體紫沐樓市日記吐槽,過去這5年,創新灣的配套和產業沒兌現多少,唯一超額完成的,可能只有住宅供應量了。
2、不斷突破的建筑新規,降低的是房企信心。
2023年開始,廣州建筑新規不斷調整,實用率從最開始的80%逐漸到90%,再到100%、120%。現在......最高可以干到約140%!
這些新規,也成了廣州的賣地“利器”。
截至目前,廣州已有超過10宗超新規地塊,陽臺占比高達30%,40%空中花園也出現了。
但對早先拿地的開發商來說,卻是十足的壞消息。
當年高價拿的地,戶型分分鐘就被淘汰了,這還怎么賣?
特別是那些拿了大地塊、報批早的開發商,產品想改都沒法改,這還怎么玩?
如果你是買家,同樣的錢,同板塊新出來的樓盤可以買4房2衛,但老盤還只能買3房1衛,誰還會買老的呢?
雖然現在新規收緊了,但后遺癥已經形成,黃埔科學城這塊地的終止出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3、頻繁調規,干擾的是城市發展。
天量土地供應同步的,還有越來越頻繁的調整控規。
商服用地、工業用地、行政用地、教育用地……通過調規,都可以轉變成能高價出讓的宅地。
短時間內多次調規的世界大觀板塊
比如金融城,發展了這么多年,“金融”的影子還很難看到,反而是突然冒出了好幾塊宅地。

比如老黃埔,在總建面570萬m2、開發周期10年以上的黃埔新城對面,又調出來一塊巨無霸的將軍山地塊。

再加上附近的夏園舊改、廟頭舊改,板塊總供應量超過1100萬m2。如此天量供應,誰來消化?
比如琶洲,2022年才高調宣布“嚴禁商業房地產開發”,現在通過調規,已經變出來好多塊地了。

按照這個邏輯,廣州很多高大上的產業新區規劃,最后都有可能變成“住宅區”。
再比如海珠西,賣地根本停不下來,供應多就算了,多數都是調出來的蚊型地塊,容積率一個比一個高。
買家看似選擇多了,實際上更難了,哪里都差不多,哪里都是高密度的“摩天大廈”。
用自媒體地產知識橘的話說:

控規它不是病,一調就要人命。只要有地,就可能千方百計變成宅地。只要變得起,就不會有真正的稀缺。永遠不要相信你正在為最后一個稀缺買單。

4、二手踩踏,帶來的是惡性循環。
當新盤供應源源不斷,當新房實用率還在提升,這讓廣大二手房業主,怎么活?
二手已經很慘的廣鋼,今年還有一塊巨無霸車輛段上蓋的地塊出來;同病相憐的牛奶廠,一堆新房沒賣完,一堆二手賣不掉,周邊又多了3塊地。
二手房越來越少人買,價格就很難企穩,只能繼續往下掉,反過來又會影響新盤定價和土拍:
天量供應-新房內卷-二手跟跌-市場信心下降-土拍遇冷-財政更難-加大供應。
形成惡性循環。
廣州,真的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版權聲明】1、本文版權歸「廣州買房計劃」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我平臺取得聯系。2、凡注明“來源:廣州買房計劃下”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我平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免責聲明】1、本文部分信息和圖片來源網絡,如任何個人或單位認為本公眾號轉載文章涉及著作權等問題,敬請立即通知我司,我司將第一時間核實予以更改或刪除。2、本文對項目或產品的介紹,對項目周圍環境、交通、教育資源、商業配套及其它公共設施的介紹,均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保證所有信息、文本、圖形、鏈接及其它項目的絕對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承諾。3、本文涉及面積均為建筑面積,戶型圖、效果圖等僅供讀者參考,最終以向政府報批報建的方案為準。4、本文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市場交易依據和投資建議,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以雙方簽署的買賣合同為準。5、本公眾號轉載稿件均出于公益目的,僅提供參考,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作為任何法律事務的法律依據;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公眾號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公眾號注明的“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熱點推薦 熱門招標 熱門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榆树市| 安溪县| 济宁市| 淄博市| 开平市| 纳雍县| 洪泽县| 沙湾县| 芒康县| 沐川县| 崇信县| 隆昌县| 玛多县| 云安县| 宁强县| 东城区| 兴义市| 临武县| 含山县| 蓬安县| 丘北县| 商洛市| 尚志市| 韩城市| 铜梁县| 介休市| 灵山县| 项城市| 鄯善县| 金华市| 崇左市| 武义县| 淳安县| 金华市| 长丰县| 赤城县| 远安县| 沈阳市| 喀什市|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