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天津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制造業立市”和“產城融合”戰略指引下,近日,天開高教科創園津南園北部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引入城市合伙人合作正式發布中標候選人公示,作為天津市重點城市更新工程,該項目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產業賦能”為原則,通過引入“城市合伙人”機制,將聯合中交一公局集團等龍頭企業,打造集科技創新、醫療產業、生態宜居于一體的現代化科創新城。
項目概況:賦能津南產業升級
項目由天津天開津南園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占地面積73.88公頃,總投資約13.23億元,涵蓋五大核心工程:
老舊園區改造:提升景觀風貌、慢行系統及排水設施,優化園區營商環境;
低效資產盤活:激活麗港園4456平方米閑置載體,釋放產業空間;
公共服務升級:新建6.37萬平方米綜合性綠植空間,構建生態休閑網絡;
醫療產業載體:新建5.3萬平方米醫療產業基地,助力大健康產業集群發展;
友好社區建設:打造6.04萬平方米高品質人才社區,實現“職住平衡”。
項目選址天開津南園成果轉化引領區,毗鄰發港南路、禿尾巴河等交通與生態節點,區位優勢顯著,將成為津南區“科技+產業+生活”三位一體的示范樣板。
城市合伙人機制:聚合資源,共建共贏
第一名: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
第二名: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名:石家莊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為破解資金、運營與產業導入難題,項目創新采用“城市合伙人”模式,聯合中交一公局集團等央企及社會資本,形成“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合作:
后期中標單位將依托其基建全產業鏈優勢,主導片區整體開發;
產業運營商將引入醫療健康、智能科技等領域企業,確保載體高效利用;
金融機構提供長期信貸支持,降低資金成本。
通過風險共擔、收益共享,該模式可加速片區煥新,預計帶動區域年產值增長超20億元。
項目亮點:科技引領與可持續發展
產業賦能:聚焦醫療與科創產業,與天開園高校資源聯動,推動“產學研用”轉化;
綠色更新:保留禿尾巴河生態基底,植入海綿城市技術,綠化覆蓋率提升至35%;
智慧園區:集成5G、物聯網技術,打造數字化管理平臺,提升運營效率。
展望:打造津南城市更新典范
項目計劃2025年下半年啟動建設,2027年全面投運。建成后,將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助力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落地。未來,津南園北部片區有望成為京津冀城市更新與產業升級的“新名片”。
天開津南園城市更新項目以“合伙人”模式破題,不僅是一次空間重構,更是產業生態與城市功能的系統性升級。在多方協作下,這片73公頃的土地將煥發新生,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近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河東分局發布“(河東區)關于02-16單元01街坊、02-17單元01、02、03、05、06街坊部分地塊(大直沽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草案的公示”,根據公示,修改范圍系河東區大直沽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四至范圍是東至津塘村道,南至現狀小區,西至大直沽西路,北至廣瑞西路。
基本情況:修改范圍涉及河東區02-16單元01街坊和02-17單元01街坊、02街坊、03街坊、05街坊、06街坊部分用地。四至范圍是東至津塘村道,南至現狀小區,西至大直沽西路,北至廣瑞西路。
修改原因:為優化后臺地區路網布局、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推動大直沽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對現行控規進行修改。
修改內容:一是道路網修改,修改直沽街和旺達道規劃線位。二是功能布局和配套設施修改,遷出大直沽垃圾轉運站,將公交場/站和公共停車場/庫遷至原垃圾轉運站位置,津塘路地鐵站所在地塊增加1處公交場/站,結合直沽街線位修改,將原規劃公園綠地位置調整至直沽街東側。三是用地性質修改,02-16-01-02地塊用地性質由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修改為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四是控制指標修改02-16-01-02地塊容積率由0.3修改為1.7,02-17-06-01地塊容積率由2.5修改為2.2。
新聞鏈接:
此外,區域內老舊小區改造也將同步啟動,包括后臺等在內13個小區、75棟居民樓。
6月9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公示了天津市耀華中學紅橋學校新建高中教學樓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圖、耀華中學紅橋學校周邊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津紅(芥)2024-12號地塊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圖。
耀華中學紅橋學校新建高中教學樓
根據公示圖,耀華中學紅橋學校新建高中教學樓總用地面積11451.4平方米。
天津市耀華中學紅橋學校位于紅橋區中環線紅旗路與芥園道交口西南側,是一所由紅橋區教育局與耀華中學合作共建的面向市內六區招生的公辦高中學校。2023年8月招收了第一屆優秀初中畢業生140人,分為4個班,實行小班化教學。
紅橋區表示,今年啟動耀華中學紅橋學校東校區建設。東校區建設總投資1.1億元,建筑面積1.36萬㎡,24個教學班規模。
耀華中學紅橋學校周邊地區城市更新項目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紅橋區)關于耀華中學紅橋學校周邊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津紅(芥)2024-12號地塊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圖的公示》。根據公示圖,芥園道與紅旗路交口將建設一酒店/商業,緊鄰耀華中學紅橋學校和人民醫院,總用地面積6192.8平方米。
2024年7月,耀華中學紅橋學校周邊城市更新項目開工建設,這是紅橋區內首個城市微更新項目。
來源 |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 美麗紅橋
日前,位于紅橋區的天津曾公祠歷史文化載體盤活項目正式啟動
6月5日,曾公祠歷史文化載體盤活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紅橋區舉行。此次簽約標志著曾公祠歷史文化載體盤活項目正式啟動。
作為紅橋區三岔河口的歷史文化建筑,曾公祠位于三岔河口地區,天津之眼摩天輪紅橋入口一側,是清末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曾國藩的祠堂。曾公祠是清政府為表彰曾國藩而修建的,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5),為磚木結構宮殿式建筑。出于海河兩岸綜合開發需要,原建曾公祠已拆除,并按照“原拆原建”方式重建,恢復原貌。
該盤活項目將打造以曾氏國學家書文化展示為主,以非遺展覽、茶飲文化、文創IP等內容為補充的沉浸式歷史文化藝術院落,同步開放花園廣場,實現文商旅深度聯動,推動文旅消費提質。
目前,項目修繕改造工程即將啟動,預計于今年暑期實現開門納客。
近日,河西區城市管理委、住建委以及民政局的相關負責同志,向群眾匯報今年民心工程的落實情況。
2025年,河西區共計改造100個老舊小區,主要包括啟動西南樓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以及友誼路、衛津南路等沿線的老舊小區提升改造。打造6個口袋公園,并新建2個社區型養老服務綜合體和1個智慧化養老服務綜合體,打造4個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2025年,河西區100個老舊小區改造
河西區把實施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納入今年的民心工程,主要包括啟動西南樓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以及友誼路、衛津南路等沿線的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全年共計改造100個老舊小區。
截至目前,西南樓片涉及的11個小區,自今年3月份進場施工以來,已經完成了將近90%的施工內容;其余老舊小區的提升改造,自5月份以來,已經組織各參建單位與屬地街道,完成了現場查勘和工作對接,已有18個小區全面進場施工,其余小區正按照原有施工計劃,有序進場施工。
河西區物業服務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冬表示,今年改造項目,范圍更廣,內容更全,改造標準更高。改造范圍涉及祥和里、先進里等100個老舊小區;改造總面積48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6萬余戶;改造內容涵蓋住宅樓單體、管網設施、社區環境等3大類40多項內容,一小區一方案,精準解決居民生活需求。
河西區6個口袋公園完工
河西區今年要提升改造6個口袋公園,整修友誼路、黑牛城道等19條道路部分沿街建筑立面,補植補種行道樹1000棵等。
目前,河西區6個口袋公園的提升改造、整修沿街建筑立面等工作已經完成,分別為:臺兒莊路和臺兒莊支路交口口袋公園、南華里口袋公園、雅致里口袋公園、南通里口袋公園、九華山路與珠江道交口口袋公園、微山路與雙水道交口口袋公園。
在對口袋公園提升改造的過程中,注重適兒適老設施的建設,在坐凳旁、步道的拐彎處等,增加了適老扶手,開辟特定的區域,布設兒童娛樂設施。為了讓市民在口袋公園里三季看花、四季見綠,特別補植了柏樹、松樹、云杉以及部分多彩葉的樹種。
河西區
新建2個社區型養老服務綜合體和1個智慧化養老服務綜合體
打造4個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河西區今年將新建2個社區型養老服務綜合體和1個智慧化養老服務綜合體,打造4個示范型老人家食堂,培訓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等。
河西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欣介紹,新建的兩個社區型養老服務綜合體,分別落戶在陳塘莊街道的宸塘錦苑和太湖路街道的瑞湖雅苑兩個小區,智慧化養老服務綜合體將在尖山街道的津鐵澤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落地,目前正在按照計劃推進,4個示范型老人家食堂已經基本建成,在食堂里增加了顯示大屏,后廚的切菜、洗菜、烹制等過程,都可以直觀看到,讓老百姓能夠心明眼亮,吃得放心。
近日,天津市東麗區發布關于對《2025年東麗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的公告,公布了東麗區2025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此外,東麗區行政審批局發布關于萬新街道2025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初步設計(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涉及3個小區,28棟住宅樓。
2025年東麗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關于制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任務的函》有關要求,我區計劃在2025年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涉及萬新街昆侖公寓、昆侖北里A區、昆悅里3個小區,共28棟樓、1193戶居民、建筑面積9.89萬平方米。
計劃改造內容涉及昆侖北里A區1#~12#;昆侖公寓1#~8#;昆悅里1#~8#。三個小區住宅樓外檐、屋面防水、雨水管、小區道路、室外排水系統、圍墻、無障礙設施、小區綠化和路燈的維修和新建。
東麗區行政審批局關于萬新街道2025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初步設計(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
一、建設地點
項目位于昆侖北里A區1#~12#、昆侖公寓1#~8#、昆悅里1#~8#,共計3個小區,28棟住宅樓。其中昆侖北里A區東至萬新菜市場、南至程昆道、西至昆侖路、北至成林道;昆侖公寓東至昆侖路、南至程昆道、西至月牙河東路、北至月牙河東路;昆悅里東至天山南路、南至鴻福道、西至昆侖路、北至昆侖里。
二、建設規模和主要建設內容
項目總改造面積約9.89萬平方米,具體改造內容如下:
1.昆侖北里A區
維修翻新外檐涂料墻面8050平方米、混凝土散水80平方米、砌體圍墻650平方米、面包磚及瀝青鋪裝7488平方米、混凝土路緣石1500米,更換φ100UPVC雨水管2300米、斷橋鋁外窗11.88平方米、鋁合金成品屋面檢修孔蓋板12個,維修及更換鑄鐵井蓋240個,維修混凝土井圈30個、φ200-300HDPE排水管700米、48W節能路燈27套、鐵藝圍墻及大門170米,新增太陽能路燈24套、不銹鋼無障礙扶手65米、PVC塑木長椅5個、PVC塑木桌椅1套、健身器材5套,疏通排水管道2300米等。
2.昆侖公寓
維修翻新外檐涂料墻面5600平方米、混凝土散水30平方米、水泥抹面臺階120平方米、砌體圍墻450平方米、面包磚及瀝青鋪裝4100平方米、混凝土路緣石300米,更換斷橋鋁外窗5.445平方米、鋁合金成品屋面檢修孔蓋板7個、φ100UPVC雨水管1280米,維修及更換鑄鐵井蓋88個,維修混凝土井圈5個、φ200-300HDPE排水管200米、鐵藝圍墻及大門177米,新增不銹鋼無障礙扶手25米、鐵藝門頭1個、健身器材5套、PVC塑木長椅5個、4立方成品玻璃鋼隔油池1個、磚砌雨水井1個、冬青綠籬45平方米、西府海棠6棵,綠化補種220平方米,疏通排水管道660米等。
3.昆悅里
維修翻新外檐涂料墻面17535平方米、屋面瀝青及涂料防水12120平方米、不銹鋼變形縫蓋板55米、水泥抹面臺階115平方米、面包磚及瀝青鋪裝5540平方米、混凝土路緣石950米,更換斷橋鋁外門窗18平方米、鋁合金成品屋面檢修孔蓋板8個、φ100UPVC雨水管1180米,維修及更換鑄鐵井蓋150個,維修混凝土井圈20個、不銹鋼樓梯欄桿220米,新增不銹鋼無障礙扶手24米、鋁板樓名牌16個、鋼制防盜單元門27套、太陽能路燈4套,疏通排水管道1500米等。
三、項目建設工期
項目建設工期4個月。
四、工程概算與資金來源
項目總概算為949.85萬元,其中工程費用835.75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68.87萬元、預備費為45.23萬元。資金來源為中央補助資金、區財政一般基建支出。
五、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規章、規范招標投標行為。
六、工程建設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景育民工作室新作《四海同心》于天津機場大道落成!
《四海同心》現場實景
陽光下,剛毅石材與輕柔繩結穿插交融,力與美渾然一體,偉岸恢宏;
·《四海同心》夜間現場實景
夜幕中,LED燈光流轉變幻,賦予傳統符號夢幻般的科技魅力,霓虹彌漫。
作品深植于中國文化根脈,巧妙轉化了“同心結”這一傳統文化符號,用當代藝術的表現語言,生動傳遞出天津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命運共同、和平友好、繁榮發展的文明理念。以“絲帶”意象造型,展現具有深厚城市文化底蘊的國際化大都市天津,繼承中華民族“絲路”傳統、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城市態度。同時流暢的線條和靈動的形態隱喻著因水得名的濱海津城,海納五湖百川、喜迎世界賓客的開放格局與包容胸懷。
·《四海同心》設計圖
《四海同心》設計圖
《四海同心》完美融入機場大道中央綠帶周邊的品質環境中,將人文、生態、科技的城市發展理念與公共藝術的空間形式巧妙融合。是天津打造高品質宜居城市,持續提升市容環境水平,滿足市民文化時代訴求,進一步對標國際化大都市的身份標準的發展戰略與民心工程。磅礴的氣勢與藝術的美感不僅彰顯出新時代、新天津的文明水平與城市氣質,更成為天津城市環境中引以為傲的文化景觀。
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交流研討會在棉3創意街區舉辦
6月18日,由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政府、渤海銀行總行主辦的“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交流研討會在棉3創意街區舉辦。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與北京朝陽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天津市河東區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辦公室合作,共建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天津中心。通過“政府支持、協會主導、政企協作、市場運作”模式,建設文化資源對接轉化、科技數字創意創新、文化創投金融服務、津派文化傳播推廣、數創文化智庫指導等五大平臺,鏈接京津冀三地文化產業優質資源,為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與津派文化傳承探索實踐路徑和創新模式。
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在主旨演講中聚焦保護利用工業遺存,強調挖掘存量資源價值對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他指出,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在工業遺產活化利用、老舊城區功能重塑等方面形成文化新質生產力,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任吉東則立足河東區深厚文化底蘊,探討了津派文化的精神內核與當代傳承,提出將津派文化融入城市發展格局,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路徑。
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總經理胡鋒以“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的實踐為切入點,系統闡釋了數字技術賦能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傳承的發展新路徑,通過文旅智能大模型和專業智能產品的賦能,讓游客能夠更便捷、更沉浸地融入“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這一中式審美驅動的文化休閑度假體之中,享受稱心、舒心、開心的文化休閑體驗。
在項目推介環節,西安昭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子洋介紹了大直沽片區城更項目整體方案,該項目將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賦能,推動城市文脈的活態傳承。
渤海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劉哲解讀了大直沽片區等城更項目的金融解決方案,為項目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津融集團招商管理中心負責人高博介紹了棉3創意街區提質升級改造項目和集團旗下資產盤活項目進展情況,展示了以文化為內核的存量盤活模式。
近日,備受關注的天津地鐵4號線東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廳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正式轉入開通運營籌備階段。
該項目位于南開區繁華的東馬路與南馬路交口,建設過程中發現明清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這一重大發現實證了天津衛城的始建年代,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為破解工程建設與文物保護的矛盾,項目創造性地提出了“地鐵+博物館”的保護利用方案,對珍貴的城墻遺址實施了原址原位保護,開創了國內地鐵建設與重要歷史遺跡保護融合的先例。
目前,項目團隊正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全力推進項目開通前的各項運營籌備工作,力爭讓承載著天津建城歷史的明清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展廳早日向公眾開放,成為市民了解城市起源、觸摸歷史記憶的文化新地標。
來源:天津廣播
6月11日,津投資本所屬天津城市運營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運發展”)在濱海新區漢沽四緯路158號舉行漢友百貨提升改造項目開工儀式。濱海新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住房城鄉建設委、茶淀街道,津投資本及所屬城運發展,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一化建”)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儀式。
漢友百貨商場坐落于漢沽四緯路158號,作為漢沽片區重要的商業地標,承載著幾代漢沽居民的美好記憶,曾為區域商業繁榮和消費升級作出積極貢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消費需求升級,傳統商業百貨亟待通過改造煥發新生。漢友百貨升級改造項目是落實市委、市政府“三新”“三量”工作部署,推進城市更新、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商業布局的重要舉措,城運發展將從業態升級、環境優化和服務提升等多個維度,打造集現代商業與人文記憶于一體的新型消費空間,為市民提供更優質、更智慧的消費體驗,進一步激活區域商業活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杭州道街供銷·新合府鐵路體育休閑公園,它從曾經承載著無數人出行記憶的廢舊車站,搖身一變成為現代化公園的幸福新境,演繹著一場令人矚目的城市更新故事。
實拍圖
杭州道街供銷·新合府鐵路體育休閑公園的原址,其占地1.8公頃,曾作為濱海客運總站泰達站,是濱海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承載著濱海新區人民過往的交通記憶,是重要的交通落點,見證了無數人的離別與重逢,鐫刻著城市發展的時代印記。每日,這里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見證著城市的繁華與變遷,也鐫刻著人們奔赴夢想的匆匆腳步。
隨著城市發展浪潮的奔涌向前,產業結構優化與城市空間布局調整的需求日益凸顯,這片土地迎來了歷史性的轉型契機。曾經繁忙的濱海客運總站泰達站,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實拍圖
在杭州道街道的精心擘畫與統籌推進,及新合作集團國匠擔當的建設下,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規劃用地內的經營散戶有序遷離,建筑設施完成妥善拆遷清理,曾經肩負交通重任的舊址,自此踏上向現代化公園華麗蛻變的征程。鐵路體育休閑公園應運而生,集運動健身、休閑娛樂、生態涵養于一體,成為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公園內,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居民們在此盡情享受生活的愜意,真正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愿景,民生福祉在此得到了生動詮釋。
?
《天津市國有劃撥土地上房屋轉讓繳納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發布
6月10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天津市國有劃撥土地上房屋轉讓繳納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自2025年6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辦法》明確:
國有劃撥土地上住宅房屋因買賣、贈與、繼承、析產等發生轉讓的,受讓人應當按照實際成交金額的1%繳納土地出讓金,每轉讓一次,繳納一次土地出讓金。實際成交金額參照計稅依據確定。
住宅房屋因交換發生轉讓的,轉讓雙方應當按照計稅依據的1%分別繳納土地出讓金。
住宅房屋轉讓部分份額的,按轉讓份額部分計收土地出讓金。
定向安置經濟適用住房首次轉讓的,暫不繳納土地出讓金,再次轉讓的按照上述規定辦理。
《辦法》全文如下↓
第一條? 為規范國有劃撥土地上房屋轉讓土地出讓金收繳工作,根據《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天津市城鎮私房交易繳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劃撥土地上房屋包括住宅房屋和非住宅房屋。
第三條?國有劃撥土地上住宅房屋是指在國有劃撥土地上建成的平房和單元式樓房(以下簡稱“住宅房屋”)。不包括在國有劃撥土地上建成的獨幢式住宅房屋。
國有劃撥土地上非住宅房屋是指在國有劃撥土地上建成的除住宅房屋以外的房屋(以下簡稱“非住宅房屋”)。
第四條??住宅房屋因買賣、贈與、繼承、析產等發生轉讓的,受讓人應當按照實際成交金額的1%繳納土地出讓金,每轉讓一次,繳納一次土地出讓金。實際成交金額參照計稅依據確定。
住宅房屋因交換發生轉讓的,轉讓雙方應當按照計稅依據的1%分別繳納土地出讓金。
住宅房屋轉讓部分份額的,按轉讓份額部分計收土地出讓金。
第五條??定向安置經濟適用住房首次轉讓的,暫不繳納土地出讓金,再次轉讓的按照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辦理。
第六條?各不動產登記經辦機構在辦理住宅房屋(獨幢式住宅除外)不動產轉移登記時,代為收取土地出讓金。
住宅房屋轉讓,涉及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在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時,《不動產權證書》“權利性質”欄中土地部分對應內容記載為“出讓”,“使用期限”欄從首次繳納土地出讓金時點起,按土地用途法定最高出讓年限計算,并記載“自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附記”欄注記“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再次轉讓的,上述記載內容不變。轉讓部分份額的,“權利性質”欄中土地部分對應內容記載為“出讓”,“附記”欄注記“私房補交? %份額土地出讓金。”?
第七條??獨幢式住宅房屋和非住宅房屋因買賣、贈與、繼承、析產、交換等發生轉讓的,申請人應當向房屋所在區規劃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后,再向各不動產登記經辦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
在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時,應當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出讓底價,出讓底價不得低于市場價格的30%。
利用地下空間建設的項目,涉及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土地出讓金按地上市場價格的15%繳納。
第八條??房屋權利人未取得土地權屬證書,需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的,區規劃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登記簿查詢結果或房地權屬來源文件為申請人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
第九條?本辦法自2025年6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市規劃資源局關于印發天津市國有劃撥土地上房屋轉讓繳納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津規資發〔2020〕1號)同時廢止。
項目名稱:紅橋區天津西站西片區(京津冀同城商務區一期)城市更新項目1標段設計施工總承包
建設單位:天津市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城市更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天津市紅橋區
建設規模:一、改造提升區實施內容包括:(1)整社區補短板:疏通排水管網2萬平方米,修復破損路面20處,梳理架空線路20處,維護處露管道20處,提升社區慢行系統2000平方米,完善社區無障礙設施50處,景觀綠化提升2萬平方米,增加升級社區設施50處,邊角地改造口袋公園2000平方米,建設物業管理服務平臺1套,建設社區警務智慧安防系統150套。(2)公建改造:完善兩處社區綜合服務站1600平方米,兩處托兒所400平方米,兩處老年服務站700平方米,工業廠房1.33萬平米。(3)老舊小區改造:改造總建筑面積56.29萬平方米,涉及4個社區、5個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包括維修住宅外檐、女兒墻壓頂修復、更換下水管、屋面漏雨處理、樓道公共區域刷新規整、樓梯扶手修復、翻修居委會、居民同意情況下加裝電梯等。(4)完善道路交通設施:改造現狀道路煤建東大道,道路長度340米,道路面積0.54萬平方米;改造增加社會公共停車場3處。二、新建工程:區域內拆除新建部分,拆除規模11.1萬平方米(不涉及居民拆遷),新建總建筑面積31.1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4.77萬平方米,商業6萬平方米,幼兒園及配套1萬平方米;地下面積9.42萬平方米。
中標單位: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人)
天津城建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
中標規模:562900平方米
中標標價:141081898.09元
中標工期:2025-06-20至2028-06-19
項目名稱:河北區外院附中站周邊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新建區A、E地塊土壤修復EPC工程總承包
建設單位:天津金河城市更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天津市
建設規模:外院附中站周邊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新建區A、E地塊緊鄰地鐵6號線外院附中站B出入口,未來規劃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南側地塊(E地塊)上壤修復量為89022立方米,北側地塊(A地塊)土壤修復量為127394立方米、地下水治理面積為9457.48平方米。主要工作內容:河北區外院附中站周邊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新建區A、E地塊土壤修復EPC工程總承包,需對A、E地塊內污染土壤及A地塊地下水制定修復治理方案并進行修復治理,工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染土壤修復和地下水治理方案制定、污染土壤修復與地下水治理深化施工圖設計、污染土壤修復與地下水治理的實施、地上附著構筑物拆除、項目實施過程中環境污染控制、二次污染防治及監測、地下水治理效果自驗收監測、風險防范和應急預案,協助監理及第三方修復效果評估單位完成驗收、效果評估及污染地塊移出污染名錄等相關工作。具體要求詳見招標文件。
第一名:天津市聯合環保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山東省環科院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體
投標報價:122507255元
第二名: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聯合體
投標報價:116660000元
第三名:天津華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體
投標報價:122981012元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