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便教學為名濫訂教輔材料,高額回扣落入個人腰包,教輔變“教腐”;借“統一著裝”名義收取高額費用,將校服采購視為斂財工具……近段時間,一些地方查處涉及教輔、校服領域違規征訂、行賄受賄案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提升年”行動的通知》,劍指利用征訂教輔及購買校服謀利等侵害學生及家長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這一舉措直指積弊、切中要害,為整治相關亂象提供了行動指南。
教輔資料本是輔助學習的工具,校服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一些人卻以教育為名行不法生意之實,甚至將學生用品采購等環節異化成滋生腐敗的溫床。這些鉆進學生用品的“蛀蟲”,嚴重損害了學生和家長的利益,更踐踏了教育尊嚴。
學校不能成為一些人唯利是圖的生意場。各地教育部門應狠抓落實,修補機制漏洞,對教輔征訂、校服采購等流程展開深入排查,強化全鏈條監管,通過家長委員會、特邀監督員等方式:
(略)
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更應堅守教育底線,牢記育人使命,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堅決抵制利益誘惑。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導向,為學生成長營造純凈、積極的教育環境。
唯有以“零容忍”的態度斬斷謀利黑手,讓教育回歸本真,讓校園成為凈土,才能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讓家長安心、社會放心。
(新華社南寧6月16日電)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王智芬 |
 |
【聯系電話】 |
19235653958 |
【客服微信】 |
19235653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