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廣東
資料解讀:中學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
詳細資料請看本解讀文章的最后內容
前瞻性的智慧校園建設藍圖
這份《中學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現代化教育的數字化圖景,其設計思路體現了前瞻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方案從發展的角度進行建設,充分考慮到未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求,為學校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全面而系統的規劃。
作為基礎性建設項目,該方案特別強調全面考量的重要性,為后期建設預留了充分的擴展接口。考慮到學校初創的實際情況,規劃采用了分階段實施的策略,確保建設過程有序推進。在技術選型方面,方案注重性價比原則,綜合考慮性能、價格、維護等因素,選擇成熟可靠的產品,同時確保系統易于維護和方便管理。
基礎網絡:智慧校園的神經系統
基礎網絡系統作為整個智慧校園的"神經系統",被賦予了極高的建設標準。方案采用單模多芯光纖作為主干,六類網絡布線系統支持千兆至桌面,為數據傳輸提供了高速通道。網絡設計分為核心層和接入層,全部采用可網管交換設備,確保網絡的穩定性和可管理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系統被設計為多業務承載平臺,可以同時支持上網、監控、廣播、電話等多種業務。方案中詳細規劃了562個信息點的配置,包括教室、辦公室、宿舍等各個區域的網絡接入需求。網絡架構設計考慮了互聯網接入網、業務承載網、數據業務服務網和對外服務網等多個功能層次,并配備了完善的網絡安全措施。
智能化應用系統的全面布局
方案中規劃的智能化應用系統覆蓋了校園管理的各個方面:
視頻監控系統采用200萬像素高清設備,存儲周期達到公安要求的30天。系統設計兼顧了公共區域治安監控和教室教學監督的雙重需求,并支持分級分權限查看和家長付費觀看功能。初中教室每間配置2臺攝像機,跑班教室每間1臺,體現了差異化設計思路。
數字廣播系統采用全IP網絡化架構,具備分散式和集中式兩種管理模式。系統功能設計十分全面,從常規的定時打鈴、背景音樂播放,到緊急消防廣播、考試英語聽力播放等教學需求,再到領導講話、分區控制等管理功能,一應俱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系統設計了聽力備份功能,當網絡出現故障時可自動切換至模擬備份線路,確保聽力考試的可靠性。
安防報警系統包括緊急報警、周界防范、重點區域防范及數字巡更四個子系統??紤]到學校采用全寄宿制的特點,方案建議暫不配置緊急報警系統,但保留了周界報警和數字巡更功能,體現了務實的設計理念。
多媒體教學的現代化升級
多媒體教學系統是方案中的重點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多媒體教室系統、精品課堂系統和智慧教室系統。本次建設以多媒體教室系統為主,為后兩種高級形式預留了接口。
多媒體教室的標準配置包括短焦投影機、電子白板、實物展臺、中控一體機等設備,方案對各類型教室進行了差異化設計:
·19間初中教室按照標準交互式多媒體教室配置
·13間跑班教室不配置實物展臺
·5間普通教室各配置1臺50寸液晶電視
·多功能廳配置2×2超窄邊液晶拼接屏和專業音響
·階梯教室配置4000流明投影機
·實驗室配置70寸電視機接駁實物展臺
這種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進行的差異化配置,既滿足了教學需要,又避免了資源浪費。
一卡通系統的集成化管理
校園一卡通系統是智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案規劃了多個功能子系統:
·消費管理子系統:支持多種消費模式和斷電保護功能
·門禁管理子系統:在學校門口設置人臉識別門禁
·電梯管理子系統:實現對電梯使用權限的控制
·打印管理子系統:提供自助打印復印掃描服務
·圖書借閱子系統:實現圖書管理和相關收費管理
·智能柜管理子系統:支持一卡通寄存物品
考慮到實際需求,方案對水控管理、洗衣管理和訪客管理等子系統做了暫不配置的處理,體現了務實的設計思路。
數字信息與無線管控系統
數字信息發布系統包括班牌系統、LED顯示系統和學生查詢系統。班牌系統不僅能顯示班級信息,還能實現刷卡考勤及視頻考勤功能。LED顯示系統分別安裝于教學樓入口和風雨操場,后者還配備了專業的計時計分系統。
無線管控系統包括WIFI覆蓋和手機信號控制兩部分。WIFI覆蓋主要針對教學樓及公共活動區,手機信號控制則通過自動管理系統實現上課時段屏蔽、下課時段開放的功能,既保障了教學秩序,又不影響正常通訊。
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
綜合管理平臺將監控、廣播、一卡通等系統進行聯動,實現一體化管理,同時整合了教務系統、OA辦公系統和網管系統,為學校管理提供了統一平臺。
機房系統位于教學樓一層,面積約45平方米,配置了UPS和專用空調設備,為整個智慧校園系統提供穩定的運行環境。
學生實踐系統包括校園電視臺和廣播站,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電視臺采用IP流媒體方式發布內容,學生可通過電腦觀看,體現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結語
這份《中學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全面而系統地規劃了現代化中學的數字化建設,從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到具體的技術實施方案,從基礎網絡建設到各應用系統的功能設計,都體現了專業性和實用性。方案既滿足了當前的教育教學需求,又為未來的發展預留了空間,是一份值得深入研究的智慧校園建設指南。
接下來請您閱讀下面的詳細資料吧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