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廣東
1、項目概況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前灣新區濱海四路 55號。本項目由制冷設備生產基地升級改造項目四期、年產 130 萬臺制冷設備技術改造的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兩個子項目構成,已分別取得《浙江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賦碼)信息表》(項目代碼:2303-330252-04-01-730191)、《浙江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賦碼)信息表》(項目代碼:2412-330252-07-02-262829)。
本項目總投資 46,061.00 萬元,其中建設投資 39,576.00 萬元,包含工程費用 37,939.00 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484.00 萬元,預備費 1,153.00 萬元;鋪底流動資金 6,485.00 萬元。項目建設期 24 個月,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將新增年產299 萬臺制冷設備的制造能力。
2、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前灣新區濱海四路 55 號,預計項目建設投資總額為 46,061.00 萬元,無新增土地。本項目由制冷設備生產基地升級改造項目四期、年產 130 萬臺制冷設備技術改造的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兩個子項目構成,已分別取得《浙江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賦碼)信息表》(項目代碼:2303-330252-04-01-730191)、《浙江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賦碼)信息表》(項目代碼:2412-330252-07-02-262829)。
本項目擬購置國內外先進的生產制造設備及相應配套設施,對公司現有制冷設備生產基地進行改造升級,通過①對現有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和制造能力,減少人員投入,提升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公司制冷產品質量性能,為公司未來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②擴建現有廠房并在現有廠區空地上新建廠房,新增 4 條生產流水線,擴大制冰機和冰柜產品產能,解決產能瓶頸問題,以滿足下游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③利用公司原有廠房,通過增加隔層,新增倉儲空間,提升公司倉儲物流能力。本項目是在公司現有制冷設備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的技改擴產項目,擬通過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更新和引進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來達到提高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的目的。
本項目將在現有產能的基礎上,調整產品方案,并調整優化全廠各類生產設備設施配置,最終新增產能 299 萬臺/年。
3、項目實施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1)提升公司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的需要
公司現有生產基地建廠較早,生產所使用的設備尚存在優化空間。近年來,公司通過不斷優化生產工序,持續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已具備一定的自動化生產基礎,在焊接、抽真空、制冷劑加液等環節已實現生產自動化,但仍有部分環節需要大量人工參與,存在生產效率較低,產能提升空間有限的問題,難以適應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
同時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進一步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制約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公司亟需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加大自動化設備的投入,進一步優化生產工序,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公司經濟效益。本項目擬購置數控加工中心、數控折彎機、數控沖床、裝配流水線、庫卡機器人、全智能加水機等新型自動化設備提升公司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和耗材成本,進而增強在行業競爭中的成本優勢,提高公司效益。
(2)提升公司整體產能,承接更大市場需求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用冰習慣的養成與相關文化的普及,制冰機等制冷設備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公司須牢牢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擴大制冰機、冰柜等熱門產品的產能,鞏固和提高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然而,公司現有廠房場地有限,生產線布局相對緊湊,產能利用率已趨于飽和,隨著公司訂單量的增加,產品交貨能力與快速增長的訂單需求矛盾進一步凸顯。
本項目將在對現有產線進行技術改造的同時,通過新建生產車間、購置先進生產制造設備新增生產線,并進一步提高產線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公司制冷設備的生產制造能力,以充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有效解決公司的產能困境,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規模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行業地位。
(3)提升公司倉儲物流能力,滿足業務增長需要
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經營規模逐步擴大,訂單量的不斷增加對公司的倉儲物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受早期發展規劃影響,現有倉庫面積較小,已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且各生產車間位置較為分散,產品出入庫距離較長,使得公司倉儲物流難以實現高效的集中化管理。本次項目現有產線升級改造和新增產線建設完成后,產能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公司現有倉儲能力與預期倉儲需求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被放大。
因此,本項目將利用公司現有廠房,通過增加隔層,新增倉儲空間,有效緩解現有倉庫面積不足的問題,同時減少原有各生產車間產品因入庫距離長造成的效率低下與成本浪費,提升公司的倉儲能力和物流管理效率。此外,雖然公司現有倉庫作業配備了電腦、搬運設備以及相關操作軟件,但未來隨著訂單量增加與產品型號的多樣化,公司庫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庫內作業效率還有待提高。本項目將新建自動化立體倉庫,充分利用倉庫的垂直空間,有效提升倉儲效率,大幅提高物流效率和整體管理水平。
(4)提升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當前,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加速向制造業融合滲透,正成為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的重要力量。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十分重視對信息化管理的建設,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在生產管理、企業運營中的應用。目前公司已上線 ERP 系統、OA 系統、人事系統、售后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財務系統、供應鏈進銷存系統等,初步實現了業務端的數據收集和信息管理,但生產端的信息化建設還比較滯后。
隨著公司制冷設備業務經營規模的穩步擴大以及信息資源的持續積累,公司亟需鞏固并深化信息化建設,搭建公司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平臺,以實現各業務板塊的互聯互通,以及包括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在內的整個業務流程的智能化計劃、管控和執行。
本項目的實施將實現公司對現有信息化系統架構的升級,豐富信息化管理系統功能,有效串聯研發、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業務流程一體化的管理,使各項信息化功能更加貼合公司實際需求,提升公司生產運營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5)強勁的研發創新實力為項目提供技術保障
公司在制冷設備行業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研發和生產經驗,經過多年的產品研發、技術積累和創新,形成了眾多制冷產品的技術儲備和產品研發能力。在技術儲備方面,公司的研發成果在產品品類、性能、安全、能耗、環保等方面具備先發優勢,逐步掌握了冰厚智能控制、溫度均勻技術、缺水檢測、快速自動脫冰、高溫連續制冰等核心技術。
在人才儲備方面,公司核心成員深耕制冷設備領域多年,擁有多年的生產管理經驗,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有利于幫助公司實現產品技術的持續改進以及管理和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確保公司技術領先和可持續發展。公司生產工藝領先、技術儲備深厚、人才隊伍經驗豐富,使公司能夠批量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并保證產品穩定供應,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技術保障。
(6)優質的全球客戶資源助力項目產能消化
公司長期專注于制冷設備行業,對海內外國家及地區的市場需求有深刻理解和前瞻性認知,能以高品質產品來滿足海內外客戶的需求變化,使得公司能夠快速獲取客戶的信賴與認可,在市場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海外客戶主要為大型連鎖超市、國際知名的進口商、跨境電商、品牌商以及區域性領袖企業。
目前,公司已成為?Electrolux(伊萊克斯)、MCAppliance?等國際知名品牌商制冰機產品的核心供應商,產品進入?Walmart(沃爾瑪)、The Home Depot(家得寶)、Costco(好市多)、Sam's Club(山姆)、Best Buy(百思買)、LIDL(歷德)、Lowes(勞氏)等海外大型連鎖超市,銷售區域覆蓋中國、美國、加拿大等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長期磨合,公司已與客戶形成了穩定、雙贏的合作模式,隨著本次項目的實施,公司自動化水平和生產規模將得到極大提升,公司在制冷設備領域積累的優質客戶資源有利于項目產能消化。
(7)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產品品質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自創立以來始終重視產品品質,并以客戶需求為產品導向,以產品質量贏得口碑,擁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認證體系。公司主要客戶位于歐美地區,在與國際客戶合作的過程中,公司的品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優化,產品均能夠滿足出口目的地的相應認證、各項化學品測試和食品等級測試標準。
根據產品銷售最終目的地國家的相關要求,公司產品已獲得國際 CB、歐盟 CE、美國 UL、美國 ETL、澳洲 SAA、德國 GS、日本 PSE、中國 CCC?等安全認證,美國 FDA、德國 LFGB、法國 DGCCRF?等食品衛生認證,美國 DOE 和能源之星、歐盟 ERP 等能耗認證,RoHS、REACH 等環保認證,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ISO45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等多項資質認證,產品質量優勢突出,深受客戶認可。
4、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及能源的供應情況
本項目主要原材料包括鋼材、銅材等基礎原材料以及壓縮機、冷凝器、制冷閥門、制冷系統配件等零部件等。本項目燃料動力主要為水、電、燃氣和蒸汽。項目用水主要為生產、辦公及生活用水;項目用電主要為生產及生活用電;項目用燃氣、蒸汽為生產用燃氣、蒸汽。
5、環境保護措施
(1)廢氣
項目建設期間,限制車輛行駛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潔以減少車輛行駛揚塵,同時施工場地每天灑水 4-5 次;采用濕式作業、選擇合適的卸(出)料裝置(如帶袋式過濾系統的全部或部分封閉卸料裝置),以減少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采用全部封閉(儲料倉)或部分封閉(防風屏障)來防止堆場直接的風蝕和分散作用;裝修中應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室內裝飾和裝修材料,降低裝修造成的室內污染。
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做好項目廢氣污染防治工作。噴塑廢氣經二級濾芯回收除塵處理后排放,固化廢氣及天然氣燃燒廢氣經水噴淋+活性炭吸附處理后排放,排放標準均執行 DB33/2146-2018《工業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 限值,涉及天然氣燃燒廢氣的排氣筒同時執行 GB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表 2 相應限值和 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并滿足《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環大氣[2019]56 號)文件規定限值;
發泡廢氣經活性炭吸附處理后排放,并設置一套離線脫附催化燃燒裝置用于脫附飽和活性炭,脫附廢氣收集后排放,排放標準均執行GB31572-2015《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 5 限值;上述有組織廢氣均通過不低于 15 米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排放須符合 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中規定的要求。做好項目無組織廢氣污染防治工作,無組織廢氣排放須符合相應標準中規定限值。
(2)廢水
項目建設期間,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嚴禁隨地排放,使用流動廁所;地下涌水、滲水和施工泥漿經臨時沉淀池沉淀處理后排放。項目建成后排水實行雨污分流。生產廢水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預處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生活污水經隔油池、化糞池等預處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接管標準均執行 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和 DB33/887-2013《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中相應限值。冷卻水循環使用,不外排。
(3)噪聲
項目建設期間,施工產生的噪聲對環境是有一定影響的,施工應該根據周圍情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用隔聲、消聲、減振等措施,盡可能避免大量噪聲設備同時施工,避開周圍環境對噪聲的敏感時間,夜間禁止施工,盡量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盡量選用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對動力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養護,閑置不用的設備應立即關閉,運輸車輛進現場應減速并減少鳴笛。項目建成后,選購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高噪聲設備,并落實隔聲降噪減振措施。公司將嚴格遵守執行環保部門對建筑施工的有關規定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二類標準的要求,以減輕施工及投產后噪聲對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棄物
施工過程中丟棄的包裝袋、廢建材等工程垃圾,施工單位應該加強管理,嚴禁隨便堆放;對廢建材要盡量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渣土運往相應指定位置處理;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集中處理;危險廢物交由有相關資質單位回收外運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及時回收利用,及時委托相關部門處置。按規范要求設置危險廢物暫存倉庫,廢槽渣、廢液壓油、廢油桶、廢原料桶、廢抹布、污泥、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按規范依法處置。
6、項目效益測算
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 25.26%,項目動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7.19 年。
此報告為完整版摘錄公開部分。定制化編制政府立項審批備案、國資委備案、銀行貸款、產業基金融資、內部董事會投資決策等用途可研報告可咨詢思瀚。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1.1 項目概況
1.1.1 項目名稱
1.1.2 項目建設性質
1.1.3 項目擬建地址
1.1.4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1.5 項目建設工期
1.1.6 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1.7 項目生產規模
1.2 企業概況
1.3 編制依據及研究范圍
1.3.1 編制依據
1.3.2 研究范圍
1.3.3 編制原則
1.4 主要結論和建議
1.4.1 主要結論
1.4.2 建議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需求分析及產出方案
2.1 項目背景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產業發展完善
2.2.2 項目建設是公司規模擴展,全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2.3 增加產能,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2.2.4 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2.2.5 提升生產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為業務發展和高效管理賦能
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2.3.1 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的發展
2.3.2 公司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及良好品牌認可度
2.3.3 行業經驗豐富,技術協同優勢顯著
2.3.4 優秀的人才隊伍和管理體制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基礎保證
2.4 市場需求分析
2.4.1 市場需求分析:通過量化目標市場的消費需求,預測產品的潛在銷售量及增長趨勢
2.4.2 市場供給分析:評估現有及潛在競爭者提供的同類產品數量,識別供給缺口或過剩
2.4.3 市場競爭分析:研究行業競爭格局,包括市場份額分布、主要競爭對手策略及進入壁壘
2.4.4 項目產品分析:結合產品特性(如價格、質量、功能)與市場需求匹配度,判斷其競爭力
2.4.5 市場綜合分析:整合供需、競爭及產品數據,形成對項目整體可行性的判斷
2.5 項目建設內容、規模和產出方案
2.5.1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2.5.2 項目產出方案
2.6 項目商業模式
2.7 項目對我國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影響分析
第三章 項目選址與要素保障
3.1 項目選址方案
3.1.1 項目選址的原則
3.1.2 項目選址需求
3.1.2 選址方案的初步擬定
3.2 項目建設條件分析
3.2.1 概況
3.2.2 政治
3.2.3 經濟
3.2.4 項目投資地營商的主要優勢
3.2.5 投資激勵
3.2.6 經貿情況
3.2.6 法律法規
第四章 項目建設方案
4.1 技術方案
4.1.1 原料路線確定原則
4.1.2 生產工藝技術路線確定原則
4.1.3 技術先進性
4.1.4 生產工藝流程
4.1.5 主要原輔材料耗量
4.2 設備方案
4.3 工程方案
4.3.1 給排水工程
4.3.2 變配電工程
4.3.3 消防工程
4.3.4 火災報警及消防控制系統
4.3.5 通信工程
4.3.6 室外管網等配套工程
4.4 數字化方案
4.4.1 工業化生產可靠性分析
4.4.2 技術管理及特點
4.4.3 建筑智能化
4.5 建設管理方案
4.5.1 項目建設期管理
4.5.2 公司注冊及審批流程
4.5.3 項目審批流程
4.5.4 項目申報
4.5.5 ASME認證
4.5.6 UL認證
4.5.7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第五章 項目運營方案
5.1 生產經營方案
5.1.1 采購模式
5.1.2 生產模式
5.1.3 銷售模式
5.1.4 研發模式
5.1.5 影響公司經營模式的關鍵因素
5.1.5 燃料動力供應保障
5.2 安全保障方案
5.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 安全措施方案
5.2.3 消防設施
5.3 運營管理方案
5.3.1 人力資源配置
5.3.2 人員培訓
5.3.3 員工退場
第六章 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
6.1 投資估算
6.1.1 投資估算范圍
6.1.2 項目投資估算
6.1.3 資金使用和管理
6.2 盈利能力分析
6.2.1 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
6.2.2 編制依據
6.2.3 收入測算
6.2.4 成本核算
6.2.5 利潤核算
6.2.6 財務評價分析
6.3 財務可持續性分析
6.3.1 不確定性分析
6.3.2 償債能力分析
6.3.3 評價結論
第七章 項目影響效果分析
7.1 經濟影響分析
7.2 社會影響分析
7.3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7.3.1 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7.3.2 營運期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7.3.3 環境保護的建議
7.3.4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7.4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7.4.1 項目能耗情況
7.4.2 節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4.3 管理節能措施
7.4.4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結論
第八章 項目風險管控方案
8.1 工期風險
8.2 質量風險
8.3 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8.4 市場波動風險
8.5 政策風險
8.6 政治風險
第九章 思瀚產業研究院結論與建議
9.1 主要研究結論
9.2 建議
附件:財務分析過程
·官方網站:?Chinasiha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