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廳擬對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作出批復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7月18日-2024年7月24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
(略)
通訊地址:
(略)
(略)
項目名稱:
(略)
建設
地點:
(略)
建設
單位:
(略)
環評
單位:
(略)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1
塔里木油田東河塘油田東河1CⅢ油藏1-2砂層組開發調整項目
塔里木油田東河塘油田所屬項目,位于阿克
(略)(略)境內
(略)
(略)
1.部署新鉆水平井3口;2.新建氣舉采油井3口(DH1-H22井、DH1-H23井、DH1-H25井),注氣轉采油井1口(DH1-1GH井),采油井轉注氣井1口(DH1-H13井);3.新建集油管線11千米,新建氣舉管線2.4千米,新建注氣管線2.2千米,新建天然氣外輸管線0.5千米;4.東河天然氣站擴建100萬立方米/天天然氣處理裝置;5.配套建設儀表、電氣、通信、防腐、建筑、結構等相關輔助設施;6.環保工程包括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環境風險等污染防治工程。
1.生態影響及擬采取的主要保護措施
施工期嚴格控制
(略)域,避讓植被較
(略)域,對井場永久性占地進行礫石鋪墊,減少風蝕量;對占地范圍
(略)域嚴禁機械及車輛進入、占用;合理選擇管線走向,盡量減少對周圍植被的破壞;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增強環保意識,特別是對自然植被的保護;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對施工人員進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教育,嚴禁施工人員驚擾、獵殺野生動物;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溝回填和平整,嚴禁隨意堆置;
(略);管溝施工過程中實施“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的措施,
(略),并定期灑水抑塵;加強施工期環境監理;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進行場地平整,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建設單位:
(略)
運營期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為:對于井場永久占地內地面上部實施礫石覆蓋措施,減少風蝕量;在管線上方設置標志,以防附近的各類施工活動對管線的破壞;定時巡查井場、管線等,及時清理落地原油,降低土壤污染;開展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設置“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等警示牌。
服
2.大氣環境影響及工程擬采取的主要措施
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主要是測試放噴廢氣、施工揚塵、焊接煙氣、車輛尾氣等。通過加強設備和運輸車輛的檢修和維護,保證設備正常穩定運行,燃用合格的燃料;合理規劃臨時占地,控制臨時占地范圍;避免在大風季節施工,盡可能縮短施工時間;施工現場設置圍擋,采取灑水抑塵措施可減緩施工廢氣對
(略)域大氣環境的影響。
運營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油氣開采、集輸及處理過程中揮發的無組織烴類氣體及甲醇。油氣開采、集輸及處理全過程采用密閉工藝,并對井場內的設備、閥門等進行定期檢修,無組織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少。各場界無組織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滿足《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邊界污染物控制要求,無組織甲醇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中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天然氣
(略)內無組織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略))表A.1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
3.水環境保護措施及環境影響
(略),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備,不外排。管道分段試壓,采用無腐蝕性的清潔水,循環使用,試壓結束后
(略)域灑水抑塵。酸化廢水不落地直接排入回收罐中,加堿中和后運至哈拉哈塘油田鉆試修廢棄物環保處理站處理。生活污水依托東河
(略)公寓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
運營期廢水主要為采出水和井下作業廢水。采出水隨采出液經管道輸送至哈六聯合站處理,滿足《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技術要求及分析方法》(SY/T
(略))標準后回注地層;井下作業廢水采用專用廢水回收罐收集,運至哈拉哈塘油田鉆試修廢棄物環保處理站處理。
4.固體廢物影響
施工期間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溝回填,無棄方,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1.
(略)進行固液分離后,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備,固相收集后排入巖屑池,經檢測各污染物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略))中的相關限值,同時石油烴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略))中表2第二類用地篩選值后,
(略)鋪設、井場鋪墊。
(略)進行固液分離后,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備,固相拉運至哈拉哈塘油田鉆試修廢棄物環保處理站處理。2.廢機油、廢燒堿包裝袋、廢防滲材料(屬于HW08類危險廢物)暫存鉆井場地配套的臨時撬裝式危廢貯存庫內,定期委托有相應處置資質單位:
(略)
項目運營期不新增勞動定員,不新增生活垃圾。
運營期危險廢物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安全處置。本項目危險廢物貯存、轉移必須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和《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
(略))的相關要求,危險廢物應交由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理單位:
(略)
5.聲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噪聲源主要是各類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其源強范圍為90~110分貝。主要噪聲防治措施為:選取噪聲低、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加強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長時間使用高噪聲設備;施工運輸車輛在過村莊時控制車速、禁鳴,加強車輛維護,
(略)線;在敏感點附近施工采取變動施工方法措施和控制施工時間,靠近敏感點一側設置圍擋。施工期噪聲源均為暫時的,只在短時期對局部環境造成影響,待施工結束后隨之消失。
運營期產生的噪聲主要包括采油樹、注醇撬等設備噪聲,噪聲源強在80~90分貝。對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措施,選用低噪聲設備。經采取措施后,井場、站場廠界噪聲預測值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的2類聲
(略)環境噪聲限值要求。
6.環境風險分析
運營期應加強對地下水、土壤的監測,對環境污染隱患做到及早發現、及時處理。集輸管線應設置截斷閥、遠程控制等措施。結合工程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事故狀態下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理措施,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理能力,嚴防污染事故發生,定期開展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建設單位:
(略)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規定,
(略)上公示、兩次刊登報紙公示和張貼告示等方式:
(略)
2
瑪北油田瑪7井區百口泉組、夏72井區克下組、瑪101井區百口泉組、夏子街油田瑪49井區風城組油藏8口井開發地面工程
位于瑪101井區、夏72井區、瑪49井區、瑪7井區、瑪2井區。
(略)百口泉采油廠
核工業二0三研究所
1.主體工程:部署8口采油井(均為評價井轉產能井),新建單井出油管線756m,新建集輸管線20.171km,新建計量站1座,更換集油支線400m。2.公用輔助工程:配套供配電、自動控制、通信、消防、防腐等工程。3.環保工程:主要包括廢氣、廢水、噪聲治理、固體廢物處置、生態恢復、防滲等工程。4.依托工程:主要包括百口泉注輸聯合站、瑪131轉油站、瑪2轉油站等
1.生態影響及擬采取的主要保護措施
施工期合理規劃管線布局,盡量避讓植被較
(略)域,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寬度;管線施工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原始地表與天然植被,劃定施工活動范圍,嚴格控制和管理車輛及重型機械的運行范圍,所有車輛采用“一”字型作業法,
(略),以減少風蝕沙化活動的范圍;管溝開挖,需做到土壤的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類回填,特別是表層土壤應分層堆放,在施工完畢后回鋪于地表,減輕對土壤結構的破壞,以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復和生長;在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對荒漠植物生存環境的踩踏破壞,避免破壞荒漠植物,嚴格規定各類工作人員的活動范圍,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教育工作,杜絕破壞植被、造成沙化的行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對施工人員進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教育,嚴禁施工人員驚擾、獵殺野生動物;工程結束后,建設單位:
(略)
運營期定期檢查管線,如發生管線老化、接口斷裂,及時更換管線;定時巡查井場的閥門、設備,防止“跑、冒、滴、漏”的發生;
(略)和輸油管線沿線生態環境的檢查,及時發現隱患,提前采取防治措施;事故情況下造成的原油外泄事故采取防火、及時控制擴散面積并回收外泄油等措施。
2.大氣環境影響及項目擬采取的主要措施
施工期廢氣主要包括施工揚塵、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產生的燃油廢氣,以及管道焊接、防腐廢氣等;施工揚塵采取進出車輛減速慢行、物料遮蓋的措施;運輸車輛定期檢修,燃用合格油品;焊接作業時使用無毒低塵焊條。
運營期油氣集輸采用密閉流程,并對管線、設備、閥門等進行定期檢查、檢修,污染物排放量較少。
3.水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廢水主要為管線試壓廢水及生活污水。管線試壓廢水試壓完成后
(略)域灑水抑塵;生活污水依托生活基地內既有設施處理。
運營期無人值守,無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產生。運營期廢水主要為井下作業廢水及采出水。井下作業廢水經專用廢液罐收集后拉運至百聯站,采出水管輸至百聯站,
(略)處理達到《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技術要求及分析方法》(SY/T
(略))中Ⅴ級水質標準后回注油藏。
4.固體廢物影響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施工土方、生活垃圾、施工廢料以及拆除管線等。本項目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溝回填;施工結束后生活垃圾清運至烏
(略)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理;施工廢料集中收集清運至烏
(略)建筑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理;拆除管線經吹掃、蒸汽清洗后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送至百口泉物資管理站集中管理處置。
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為含油污泥、落地原油、廢潤滑油、廢防滲膜及廢壓裂液。壓裂返排液經專用廢液罐收集后拉運至百聯站壓裂返排液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后部分用于壓裂液的復配,部分用于回注油藏;其余屬于危險廢物,經收集轉運至百聯站危廢貯存場所后交由具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5.聲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噪聲等,采取使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并加強保養維護、對高噪聲設備做好基礎減震,輸車輛進出工地時應低速行駛,少鳴笛或不鳴笛。施工噪聲影響隨施工結束而消除。
運營期噪聲主要為井場、井下作業、巡檢車輛等噪聲。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來降低噪聲影響
6.環境風險分析
修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將本項目環境風險及防范措施納入現有《
(略)百口泉采油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中,對現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必要的完善和補充;定期對管線進行超聲波檢查,對壁厚低于規定要求的管段及時更換,避免爆管事故發生;定期對集輸管線上的安全保護設施,如截斷閥、安全閥、
(略)等進行檢查,使管道在超壓時能夠得到安全處理,在管道破裂時能夠及時截斷上下游管段,以減少事故時油氣的釋放量,使危害影響范圍減小到最低程度;嚴禁在管線兩側各50米范圍內修筑工程,在管線上方及近旁嚴禁動土開挖和修建超過管道負荷的建筑物。井下作業時要求帶罐操作,最大限度避免落地原油產生,原油落地侵染土壤交由有相應處理資質的單位:
(略)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規定,
(略)上公示、兩次刊登報紙公示和張貼告示等方式:
(略)
3
塔里木油田克拉蘇氣田克深31區塊白堊系巴什基奇克組試采項目
位于克拉蘇氣田
(略)塊內,行政隸屬于阿克
(略)(略)。
(略)
(略)
1.鉆前工程:井場場地平整,建設應急池、巖屑池、主副放噴池、活動房等;2.鉆井工程:新鉆井3口;3.儲層改造工程:若儲層為I類儲層采用酸化或酸壓改造工藝;若儲層為Ⅱ類或III類儲層采用大規模酸壓或加砂壓裂改造工藝;4.站場工程:新建采氣井場3座;5.油氣集輸工程:新建采氣管道8.7千米,242清管站內新建接入閥組2套,克深31井新建接入閥組1套;6.公用工程:配套建設供配電、自控、通信、防腐等公用工程。
1.生態影響及擬采取的主要保護措施
施工期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為:嚴格控制臨時占地,盡量避讓植被較
(略)域。
(略)域嚴格控制管線施工作業帶在8米范圍內,采用管溝分層開挖、分層回填等措施;基本
(略)域嚴格控制
(略)作業帶寬度(小于6米)和填埋深度(不小于2米),管溝分層開挖、分層回填。施工完畢,應對施工營地、管線周邊的臨時占地進行平整,恢復原有地貌,基本
(略)域進行復墾,植被恢復和復墾應充分利用施工前期的表土覆蓋于臨時占地表層,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使占地造成的影響逐步得以恢復。
運營期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為:對施工跡地表面覆以礫石,以減少風蝕量;在管線上方設置標志,以防附近的各類施工活動對管線的破壞;加強對管線、設備的管理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防止泄漏事故的發生;設置“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等警示牌;對泄漏的落地油應及時清理,徹底回收,防止污染擴大蔓延;油氣集輸管線和井場涉及凝析油和天然氣,項目事故狀態下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因此必須對事故風險嚴加防范和控制。
2.大氣環境影響及工程擬采取的主要措施
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主要是施工揚塵、焊接煙塵、柴油發電機廢氣、機械設備和車輛廢氣、測試放噴廢氣等。通過采取灑水抑塵、車輛減速慢行、物料苫蓋;
(略)檢修,
(略)供應,燃用合格燃料,減少尾氣排放;科學測算放噴時間,減少天然氣點火放空造成的環境污染;施工地點:
(略)
運營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油氣集輸過程中揮發的無組織烴類氣體及甲醇加注過程產生甲醇廢氣。油氣集輸全過程采用密閉工藝,并對井場內的設備、閥門等進行定期檢修,無組織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甲醇排放量較少。無組織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滿足《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邊界污染物控制要求;無組織甲醇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中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
3.水環境保護措施及環境影響
施工期鉆井廢水連同鉆井泥漿、
(略)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體回用于現場鉆井液配備,完井后運至下一工程使用;酸化壓裂返排廢液在井場中和后在收集罐內暫存,送至克拉蘇鉆試修廢棄物環保處理站妥善處理;本項目管道分段試壓,試壓用水采用中性清潔水,試壓水排出后進入下一段管線循環使用,試壓結束后就地潑灑抑塵;生活污水排入井場撬裝設施暫存,就近拉運至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
運營期不新增勞動定員,無新增生活污廢水;生產廢水主要為采出水和井下作業廢水,采出水隨天然氣一起進入克深天然氣處理廠處理,滿足《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技術要求及分析方法》(SY/T
(略))標準后回注地層;井下作業廢水采用專用廢水回收罐收集后送克拉蘇鉆試修廢棄物環保處理站處理。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施工期開挖土方在管溝一側堆積,施工完畢后多余土方用于回填管溝及場地平整,不外運;施工廢料首先考慮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拉運至克
(略)天然固廢填埋場處理;泥漿巖屑采用“振動篩+除砂器+除泥器+離心分離”使泥漿和巖屑分離,液相進入泥漿罐循環使用,不外排;膨潤土聚合物泥漿鉆井巖屑處理達到《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略))中相關要求、石油烴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略))中表2第二類用地篩選值后,用于鋪
(略)內的井場、道路等;
(略)收集后,拉運至克拉蘇鉆試修環保站妥善處置,或在井場進行無害化達標處置,在各項指標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略))中綜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石油烴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略))中表2第二類用地篩選值后,用于鋪
(略);
(略)收集后,
(略)進行處理;廢機油、含油廢物、廢燒堿包裝袋等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落地油、廢防滲材料。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落地油屬于(HW
(略))危險廢物,廢防滲材料屬于(HW
(略))危險廢物,暫存于克拉采油氣
(略)已建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5.聲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采用選用低噪聲設備、基礎減振、臨近
(略)施工時設置不低于2米高臨時聲屏障、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等措施控制施工噪聲對周圍的不利影響。施工期噪聲源均為暫時的,只在短時期對局部環境造成影響,待施工結束后隨之消失。
運營期產生的噪聲主要包括采油樹、電磁加熱器等設備噪聲,噪聲源強在75~85分貝。選用低噪聲設備、基礎減振等降噪措施,井場、站場廠界噪聲預測值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的2類聲
(略)環境噪聲限值要求。
6.環境風險分析
建設單位:
(略)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規定,
(略)上公示、兩次刊登報紙公示和張貼告示等方式:
(略)
4
新疆伊犁州
(略)切特薩爾布拉克水庫工程
(略)切特薩爾布拉克村
(略)水利管理站
(略)
本項目為新建水庫工程,位于
(略)切特薩爾布拉克村,壩址位于
(略)境內的薩爾布拉克河支流切特薩爾布拉克溝上,切特薩爾布拉克水庫總庫容為724.1萬m3,其中死庫容186.8萬m3,興利庫容488萬m3,調洪庫容49.3m3。死水位1229.60m,正常蓄水位1252.95m,設計洪水位1254.05m,校核洪水位1254.69m。工程為IV等小(1)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4級,次要建筑物為5級。工程任務以灌溉為主,兼顧供水。工程涉及生產安置人口24人。水庫主要由主體工程(攔河大壩、溢洪道、導流兼放空洞及放水洞)、輔助工程、儲運工程、公用工程和環境保護工程組成。本項目施工工期31個月。本項目總投資40927.3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360.03萬元,約占總投資的0.88%。
一、地表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運行期水庫全年采取放水洞進行生態基流下泄,根據壩址下游綜合用水需求,4~7月生態基流下泄量為年均徑流的30%、8月~次年3月生態基流下泄量為年均徑流的10%,4~7月生態基流下泄量為年均徑流的30%(0.204m3/s)、8月~次年3月生態基流下泄量為年均徑流的10%(0.07m3/s)。水庫年內各月下泄流量均滿足生態流量要求。保證壩址下游生態用水及河道形態,
(略)。采用分層取水,減緩低溫水對下游環境的影響。劃定切特薩爾布拉克水庫水源
(略),嚴格執行水源
(略)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三條紅線”用水總量要求,
(略)域水資源配置方案,保證生態流量下泄,不增加灌溉面積,不增加工業供水,避免超額引水。強化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嚴格控制流域社會經濟總用水量,保證生態用水。本工程建設對水質的主要影響源是施工期的生產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以及運行期管理人員產生的少量生活污水。
(略)廢水采用混凝沉淀法處理后回用;混凝土拌和廢水采用沉淀+砂濾工藝處理后回用;禁止在
(略)及河道范圍內進行車輛及機械沖洗;隧洞廢排水經收集后,通過排水管排出洞外沉淀池收集,嚴禁以任何形式排入河道;生活污水經防滲化糞池收集后,定期清運至
(略)污水處理廠。運行期生活污水進入防滲化糞池,定期清運至
(略)污水處理廠。
二、地下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采用防滲帷幕對壩基及壩肩進行防滲處理,減少壩址處的水量滲漏;當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隧洞突水問題時,應盡可能地采取堵斷措施,避免采用引流措施,以確保工程建設對地下水量的影響程度減至最小。施工期間,薩爾布拉克鎮切特薩爾布拉克水源地供水范圍內的人畜飲水可通過切特薩爾布拉克村(三村)七組地下水井作為應急水源井,可滿足三村人畜供水要求。應急水源井現狀為抗旱灌溉機井,
(略)連接至水廠,
(略),并配備水泵。建設單位:
(略)
三、生態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陸生生態保護措施:施工期應明確施工用地范圍,禁止施工人員、車輛進入非施工
(略)域,減少對植被的破壞;施工結束后應對取土跡地進行削坡、平整、壓實等恢復措施;臨時占用草地以播撒本地草種為主進行恢復;占用
(略)域施工前剝離耕植土,施工完成后對臨時
(略)進行清理、平整,有
(略)域修筑種植槽;優化方案,盡量避讓公益林,占用的各級公益林依法辦理審批手續。按照規定采取補償措施,由當地林業部門具體負責“占一補一”異地恢復,優先以
(略)域優勢種為主,選擇符合公益林要求的林木進行恢復栽植。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
(略)施工結束后將篩分廢料、剝離層均回填于開挖基坑內,要求剝離層平鋪于篩分廢料的表層,將剝離層回填平整后播撒草籽。運營期開展陸生生態監測,及時優化生態保護措施;加強管理站房
(略)域的管護,盡快恢復自然植被。
水生生態保護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盡量選擇切特薩爾布拉克河枯水期進行施工,減少工程對水生態及魚類活動的影響;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態的恢復工作;加強環保宣傳,保護
(略)周邊水生生物不受施工破壞,嚴禁捕撈
(略)周邊魚類;增殖放流新疆高原鰍2000尾,放流地點:
(略)
新疆果子溝國家森林公園:優化工程施工布置,盡可能減少國家森林公園內臨時占地;嚴格劃定國家森林公園內施工界限,禁止越界施工和破壞征地范圍外植被的行為,以防施工機械設備隨意碾壓等。
天山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進一步優化方案,減少生態保護紅線的占用;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要求,開工前辦理生態保護紅線征占相關手續,未取得手續不得開工建設;嚴格按照征地范圍施工,禁止越界施工;施工期間加強棄渣場防護;加強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排放管理,避免造成水體水質污染;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打擊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等。
四、大氣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施工期環境大氣污染物主要來源于施工揚塵、機動車輛和施工機械排放的燃油尾氣,主要污染物有TSP和NOx等;運營期管理站房采用電采暖,無廢氣排放。合理規劃施工工期;劃分建筑材料
(略),有序堆放,加蓋棚布,并定時灑水抑塵,運輸車輛應采取加蓋棚布并定期沖洗;加強機械、車輛的管理和維修;施工前制定控制工地揚塵方案,施工期間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執行建筑施工場地的相關規定。
五、聲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工程施工噪聲源主要為各類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等,產生短期、局部影響,施工結束后消失,施工噪聲環境影響較小。運營期噪聲主要為水泵產生的機械噪聲。
選用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標準的施工機械;高聲源設備盡量封閉作業,縮短設備使用時間;對施工工人進行防護。泵房采用隔聲裝置、選用低噪聲設備;增加安裝減震墊。
六、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項目產生的建筑垃圾主要為:渣土、廢鋼筋、廢鐵絲和各種廢鋼配件、各種裝飾材料的包裝箱等,以及鉆井過程產生廢泥漿、鉆渣。項目建筑垃圾的隨意丟棄將影響周邊環境。
施工營地生活垃圾若處理不當,隨意堆放,其中有機質會腐爛變質,發出惡臭,成為蚊蠅的孽生地,傳播疾病,對施工營地的衛生狀況危害嚴重。此外垃圾中的有害物質還可能滲入地下,污染環境。
本項目應嚴格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加強固體廢物的分類管理,危險廢物嚴禁隨意堆放。危險廢物收集、儲存、轉移必須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和《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
(略))的相關要求,應交由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理單位:
(略)
土壤環境嚴格限定施工擾動范圍;施工前對占地范圍內的有肥力土層進行剝離,集中堆放并用于后期恢復植被或臨時工程設施用地的復耕;對可能發生土壤鹽漬
(略)域定期進行地下水水位監測,合理調度運營,加強對可能發生土壤鹽漬
(略)域地下水水位的控制;注意農田排灌工程配套,
(略),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增施有機肥,培肥熟化土壤,合理進行秸稈還田;種植高蓋度植物,增加地表植被覆蓋,減弱地表蒸騰作用,減少鹽分在地表積聚;如出現鹽漬化比較嚴
(略)域可以引種鹽地先鋒植物,生物排鹽。
八、環境風險及措施
施工期環境風險主要來自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油料的儲運;施工期生產廢水與生活污水對周圍地表水體水質造成污染、運營期超量引水的風險。
風險防范措施:加強工程管理,確保可能泄漏的機械設備油料集中收集,禁止排入水體;定期和定點對
(略)周圍地表水體進行監測;加強對廢(污)
(略)管理人員的培訓,定期對廢(污)
(略)進行詳細的檢修,使系統處于良好狀態運行;合理規劃流域水資源配置,嚴格控制流域用水總量;加強地下水動態監測,準確掌握地下水動態變化情況;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等。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的規定,
(略)上公示、兩次刊登報紙公示和張貼告示等方式:
(略)
5
海宇紡織科技集團(新疆)
(略)3000臺噴水織機60臺加彈機3億米梭織布印染及60萬件(套)家紡項目
阿
(略)
海宇紡織科技集團(新疆)
(略)
(略)
本項目位于新疆維吾爾
(略)、3#倒班宿舍以及4#倒班宿舍等。公用工程包括給水、
(略)、
(略)。環保工程包括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工程和環境風險防范工程。項目總投資208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7208萬元,占比3.47%。
一、大氣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為施工揚塵和車輛運輸揚塵。采取施工現場設置圍欄,灑水抑塵,避免在大風天氣進行大量土石方施工作業,物料運輸、堆放加蓋篷布等措施后,可減緩揚塵對
(略)大氣環境的影響。
營運期一期、三期以及四期織造加彈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由集氣管道收集,經“冷凝+高壓靜電吸附除油裝置”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分別經15m高排氣筒排放。一期廢絲、廢布料造粒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經“活性炭吸附+脫附蓄熱催化燃燒裝置”處理后滿足《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4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二期、四期定型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非甲烷總烴,經集氣管道收集,采用“水噴淋+間接冷卻+靜電”
(略)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二期調漿、制網、印花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甲苯、二甲苯、顆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經集氣管道收集,采用“水噴淋+間接冷卻+靜電”
(略)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二期蒸化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甲苯和二甲苯,經集氣管道收集,采用“水噴淋+間接冷卻+靜電”
(略)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四期印花、調漿、制網、培烘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甲苯、二甲苯、顆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經集氣管道收集,采用“水噴淋+間接冷卻+靜電”
(略)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四期燒毛廢氣經自帶的收集裝置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一期、三期織造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集氣經“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二期、四期印染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經“次氯酸鈉氧化+堿液噴淋”裝置進行處理。處理后廢氣的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表2標準限值后,分別經15m排氣筒排放。
項目使用的冷凝+高壓靜電吸附除油裝置非甲烷總烴處理效率≥70%;水噴淋+間接冷卻+
(略)對非甲烷總烴、甲苯以及二甲苯的去除率≥80%,對顆粒物的去除效率≥83.98%;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吸附裝置對非甲烷總烴的去除效率≥65%;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對惡臭的去除效率≥60%;次氯酸鈉氧化+堿液噴淋對惡臭的去除效率≥90%。
項目無組織廢氣主要為有組織未收集廢氣和染色醋酸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非甲烷總烴、甲苯、二甲苯、硫化氫、氨氣以及醋酸廢氣。有組織收集效率≥90%,醋酸廢氣產生量較小,染色使用過程中應對醋酸及時加蓋密封,減少無組織排放。
二、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運營期廢水處理措施主要為:一期和三期廢水為噴水織機產生的織造廢水、車間地面沖洗廢水、廢絲、廢布料造粒工序脫水機產生的廢絲脫水廢水,一期建設一座10000m3/d的污水處理站,處理工藝選用“混凝+氣浮+過濾”處理后,織造工序90%的織造廢水可回用于織造生產,約10%廢水和廢絲脫水廢水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略))(園區污水處理廠納管標準)排
(略)20000m3/d的污水處理站。廢水按照“清濁分流、分質回用”的處理方式:
(略)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為:廠區采
(略)防滲措施,重點
(略)主要包括重點
(略)為印染車間、
(略)全部構筑物、危險廢物暫存間、污泥暫存間和事故水
(略)域,防滲層的防滲性能不應低于6.0米厚、滲透系數為1.0×10-7厘米/秒黏土層的防滲性能;一般
(略)主要包括織造車間、廢絲、廢布料造粒車間、
(略)和庫
(略)域,防滲層的防滲性能不應低于1.5米厚、滲透系數為1.0×10-7厘米/秒黏土層的防滲性能;簡單
(略)主要為家紡縫制車間、
(略)、廠區辦公
(略)域;危廢暫存間防滲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的相關要求。
三、聲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噪聲,產生短期、局部影響,施工結束后消失。
運營期噪聲源主要為加彈機、噴水織布機、粉碎機、造粒機、磨毛機、氧漂機、溢流染色機、水洗機、脫水機、定型機、打包機、培烘機、制網機、印花機、蒸化機以及各種泵及風機等,噪聲源強70~105dB(A)。采取的噪聲防護措施主要為: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用隔聲、消聲、個人防護,廠房隔聲等措施。廠界晝、夜環境噪聲預測值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3類聲
(略)限值。聲環境保護目標處噪聲預測值晝、夜間均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
(略))相應
(略)標準要求。
四、土壤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土壤環境影響主要為:落實各項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途徑,確保100%妥善處置。危險廢物在廠內貯存應當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相關要求設置危廢暫存間,做好防滲措施,確保無跑冒滴漏。針對各類廢(污)水的性質和產生途徑,
(略),并對各類水池進行防滲處理;對于可能因泄漏造成地表漫流的污水管道,要求各類管線在施工過程中選用符合規范的材料,防止各類廢(污)水泄漏至外界土壤,從源頭上防治各類污染物外泄污染土壤;在運行過程中強化廢氣治理措施的管理,減少因廢氣治理設施故障造成的超標排放,
(略)進行巡查,防止各類廢(污)水泄漏至外界土壤;按規范設置土壤環境跟蹤監測點,定期開展監測。
五、固體廢物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及生活垃圾。(1)一般固廢。加彈廢絲、織造殘次品、織造廢絲、縫制車間邊角料以及廢布料(印染)均可用于一期廢絲、廢布料造粒工序;廢離子交換樹脂由供應廠家回收;普通廢包裝材料和廢布料(棉印染)外售利用;
(略)收集粉塵和織造污水處理站污泥,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至垃圾填埋場。(2)危險廢物廢催化劑、加彈油劑包裝桶、加彈廢油劑、加捻油劑渣、廢機油、廢包裝材料(沾染化學藥劑)、廢氣治理設施廢油、廢刮色板、廢網、絲網邊角料、廢膜、廢活性炭。以上危險廢物經收集后分類暫存
(略)危險廢物暫存間,最終交由相應處置資質單位:
(略)
六、環境風險
本項目涉及的環境風險物質主要為保險粉、冰醋酸、天然氣、鹽酸以及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硫化氫、氨等。變壓器油。在切實落實初步設計、安全預評價、設計和本環評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加強風險管理的基礎上,可定性判定本項目環境風險可防可控,防范措施是有效的。
采取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主要為:各地塊分別建設一座應急事故池以應對可能存在的廢水排放事故;使用的染料與助劑貯運必須嚴格執行《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
(略))》以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正)》中的要求;設置專職的環保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環保管理人員,建立巡檢制度;編制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項目環境風險可接受。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的規定,
(略)上公示、兩次刊登報紙公示和張貼告示等方式:
(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擬做出批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決定要求聽證。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