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關于〈牙哈腐蝕管線隱患治理環境影響報告書〉申請審批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
(略)牙哈腐蝕管線隱患治理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
(略)牙哈凝析氣田所屬項目,位于阿克
(略)(略)境內,中心地理坐標:東經83°27'52.2756",北緯41°42'31.9673"。本項目建設性質為改建,項目建成后集輸管道集輸能力不變。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1.主體工程,對牙哈處理站內現有管線部分管段進行更換,共更換管線0.6千米;對牙哈凝析氣田現有管線部分管段進行更換,共更換管線11.65千米。2.輔助工程:配套自控、通信、防腐等輔助設施。3.環保工程:廢氣、廢水、噪聲治理、固體廢物處置、地下水保護、環境風險防范、生態恢復、防沙治沙等工程。4.依托工程:牙哈固廢填埋場等。本項目總投資733.68萬元,其中環保投資50萬元,占總投資的6.8%。
二、
(略)編制的《牙哈腐蝕管線隱患治理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的評價結論、
(略)關于《報告書》的技術評估意見(新環評估〔2025〕054號),本項目符合阿克
(略)生態環
(略)管控的要求,符合《
(略)塔里木油田“十四五”發展規劃》及其規劃環評要求。項目
(略)域臨時占用基本農田,建設單位:
(略)
三、在工程設計、建設和環境管理中要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并達到以下要求:
(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施工機械不得隨意行駛、碾壓永久基本農田;管溝施工過程中實施“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措施,苫布覆蓋臨時
(略);加強施工人員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禁止捕殺野生動物,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運營期在管線上方設置警示等標志,定時巡查管線,設置“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警示牌等。本項目應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水土流失和防沙治沙措施。退役期管線內進行吹掃,確保管線內無殘留,管線兩端使用盲板封堵。
項目占地及補償應按照地方有關工程征地及補償要求進行,經相關部門許可后方可開工建設。
(二)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在大風季節施工;工地采取圍欄、定期灑水抑塵、加蓋篷布等有效措施抑制施工揚塵;加強設備和運輸車輛的檢修。運營期管線密閉輸送,加強設備檢修和維護,及時發現問題,消除事故隱患。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管道試壓廢水試壓結束后用于灑水降塵;生活污水依托牙哈公寓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加強地下水監測,發現防滲功能下降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及時處理。
(四)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選取噪聲低、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做好施工人員培訓,加強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運輸車輛盡量減少鳴笛,禁用高音喇叭鳴笛。運營期選用低噪聲設備,定期保養,對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措施。
(五)加強固體廢物分類管理。施工期開挖土方全部用于管溝回填,無棄方;施工廢料盡可能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送牙哈固廢填埋場填埋處置;現有管線清掃作業產生的清管廢渣桶裝收集后和廢舊管道送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六)加強項目環境風險防控。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將本次建設內容納入《
(略)迪那采油氣
(略)牙哈凝析氣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中,修訂現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將本項目環境風險納入現有環境風險應急管理范圍內,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大管線、閥門等設施設備的日常巡檢和保養,及時檢修和更換有安全隱患的易損及老化部件,防止泄漏事故發生;加強作業管理,遵守管線作業安全規定,加強操作、維修人員培訓,明確應急事故狀態下處置流程;加強對
(略)域的防滲措施,按照標準建立地下水、土壤環境監測監控體系,定期開展監測,對地下水和土壤環境污染隱患做到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七)本項目管線臨時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相關要求,在開工前辦理相關手續。
四、工程運營排放污染物前,要按照有關規定申領(變更)排污許可證,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經批準的《報告書》中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單等的執行情況及其他有關內容,并嚴格按證排污。
五、在工程施工和運營過程中,
(略),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保訴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六、開展工程環境監理。在施工招標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監理合同文件中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編制和報備施工期環境監理實施方案,定期提交監理報告,并將環境監理情況納入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范圍。
七、工程建成后3至5年內,須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重點關注項目建設的生態、土壤和地下水環境影響,根據后評價結果,及時補充完善相關環保措施。
八、你公司應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以新帶老”整改措施,確保投運前完成各項整改措施,推動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建成后,須按規定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如項目發生重大變動,環評文件須報有審批權的生態環境部門重新審批。自環評文件批準之日起滿5年,工程方決定開工建設,環評文件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
九、阿克
(略))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
(略)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要加強對“三同時”及自主驗收工作的監督指導。
十、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書》分送阿克
(略)生態環境局、阿克
(略)生態環境局
(略)分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新疆維吾爾
(略)生態環境廳
2025年4月22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