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合同節水管理項目
項目業主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校園占地11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933人,注冊學生1.6萬人。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實施前,學校年均用水量130.48萬立方米,標準人數人均用水量為76.6立方米/(人·年)。
節水服務企業廣州綠眾水務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綠眾水務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440101321049737F。
案例內容項目改造前,學校部分地基沉降拉伸,管道老化,爆管、跑冒滴漏現象多頻次發生。同時,學校專業技術設備和人員配備不足,地下管道發生跑冒滴漏時,不能及時發現和維修。學校每年都要聘請專業探漏技術團隊探測排查,但爆管還是會反復發生,節水效果不持續。部分水龍頭、花灑不是節水型器具,個別學生用水習慣不夠好,主動節水意識不強。
學校通過公開招標引進廣州綠眾水務公司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采用節水效益分享型模式。項目分技術建設期和運營管理期兩個階段,2021年1月—3月實施系統節水技術改造,2021年4月進入運營管理期,目前項目運行穩定有效,用水量明顯下降。
節水改造具體內容
利用先進技術精準探漏。運用專業地下管網物探技術,對校區占地范圍內地下供水管網進行勘測確認,精準掌握管網的走向、埋地深度和水閥門控制區域,繪制完善管網供水運行CAD圖和計量網絡圖,建立科學管理基礎。通過實時監控平臺采集用水數據進行分析,對應區域進行漏損探測精準定位及維修,減少跑冒滴漏現象。
搭建數字化實時監控平臺。根據不同用水功能,把項目區域劃分為教學區和生活區兩大用水管理區,并進一步按照用水功能細化為學生用水、辦公用水、教學用水、飯堂用水、綠化用水及基建用水等進行管理;把細化功能區用水的流量、流速、壓力導入節水云平臺,24小時在線監控,對異常用水情況實時報警提示,移動互聯一體,24小時掌控用水動態,監與管快速互動響應,實現分區分類管理。
深入優化調整系統供水平衡。基于每個用水單元流量和壓力的動態變化,優化調整系統供水平衡,減少水錘沖擊對管道的影響,保障節水系統穩定性。
開展雨水中水收集循環利用。利用校園內碧桂園湖收集雨水及游泳池日常更換水,經自然沉淀凈化后,用于日常綠化,確保水資源綜合利用。
建設節水宣教基地。面向師生開展常態化節水宣傳,集中展示節水節能技術和實時實效節水數據。同時,開展節水科普進課堂等活動,增強學生節水意識。
節水效益項目改造前,學校年均用水量約為130.48萬立方米,標準人數人均用水量為76.6立方米/(人·年);項目實施后,學校年均用水量89.9萬立方米,節水率達31.1%,標準人數人均用水量為58.6立方米/(人·年),低于廣東省規定的高等教育用水定額通用值。學校兩年共節水84.52萬立方米,折算節省水費293.28萬元,預計合同期8年可節約水量338萬立方米,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學校歷年用水量情況
商業模式本項目采用節水效益分享型模式,合同期為8年,自2021年4月1日至2029年3月31日,學校與節水服務企業的節水效益分享比例為1:9。合同期滿后,雙方滿意合同順延;如不續約,節水服務企業將全部運轉正常的設備及改造工程無償贈送給校方所有。
投資額及融資渠道本項目預算投入438萬元,全部由廣州綠眾水務公司負責籌資。
案例亮點兩年多的合同節水管理實踐,充分證明校園節水是一項系統性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合同節水管理模式能充分調動市場的主動性和創新性,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項目的實施豐富了校園節水的技術路徑和內涵,把數字化節水科學管理和思政育人有效融合,探索出一套長效節水經驗,即組建一支專業技術團隊、搭建一個節水數字化云平臺、建設一個節水宣教基地、完善一套節水管理制度、編寫一本節水宣傳動漫、舉辦一系列節水科普活動、拍攝一個節水宣傳視頻。
來源 |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
責編 |?許晨陽
校對 | 閆笑梅
審核 | 車小磊
監制 | 楊勤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