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陜西
宇石空間成立于2024年,于5月29日宣布已籌集超過1億元人民幣(約合1390萬美元),部分資金用于開發其AS-1(Astronstone-1)不銹鋼甲烷-液氧可重復使用發射載具,并采用“筷子”系統進行第一級回收。據公司聲明,這些資金將用于火箭產品研發和生產測試基地建設,加速可重復使用的不銹鋼液發火箭產品的成熟。宇石空間表示,火箭回收的技術方案與埃隆·馬斯克的SpaceX “完全一致”。
?3.?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六號衛星?5月29日12時12分,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一飛沖天,隨后成功將實踐二十六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踐二十六號衛星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所屬航天東方紅和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聯合研制,主要用于國土普查、環境治理等領域,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信息服務。該衛星主要用于國家土地調查、環境管理等領域,為支持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服務。?4.?實現安全打撈: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完整返廠,狀態良好?2025年5月29日4點42分05秒,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首次海上回收并準確濺落至預定海域。按照《海上回收箭體處理及返廠大綱》規定,經過箭體自主鈍化、模擬搜尋定位、打撈固定、拖行起吊、上岸清洗、返廠檢查6個階段,歷經18個小時,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成功完成打撈清洗并轉運至廠房。經初步檢查,不銹鋼箭體未出現破損和泄漏,尾艙內發動機及電氣產品狀態良好。至此,箭元科技首次挑戰完成了從發射回收、精準濺落、打撈清理、返廠檢查的全流程閉環實戰檢驗,為海上回收處理積累了經驗和安全數據,為元行者一號運載火箭的“首飛入軌 + 回收”任務打下基礎。后續將對產品進行分解檢查,對貯箱、發動機、伺服機構、閥門、氣瓶等關鍵產品進行返廠檢測及評估,進一步驗證回收產品的復用性。??5.?眉山天府新區將建四川省最大衛星地面站?據環天智慧,環天星座衛星地面站項目已正式獲批,即將在視高街道龍池寺水庫旁啟動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四川省規模最大的商業衛星測運控站。根據規劃,環天星座衛星地面站總用地面積872平方米,包含211平方米的天線塔基和94平方米的輔助用房。其核心設施——直徑13米的天線,將顯著提升衛星數據的收發能力與穩定性。目前,新區已擁有衛星星座(環天星座)、中國西部衛星產業園、衛星測運控中心。該地面站是新區空天產業布局的最后一塊拼圖。隨著地面站落地,新區將成為全國唯一同時具備衛星研發、測控、應用、數據收發全鏈條能力的城市,形成“研發-運營-應用”的閉環生態。?6. 環天智慧與蜀天信息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算力+空天”融合生態?四川雅投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蜀天信息公司與環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構建四川省云計算服務體系為目標,聚焦“算力+空天技術”融合,整合優勢資源,攜手開拓多領域協同發展新路徑,為區域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衛星運營商回聲星(EchoStar)公司已選定其即將發射的"回聲之星26號"高功率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主承包商。這顆衛星計劃為全美及波多黎各地區的DISH TV用戶提供直播到戶服務。該公司周一確認選擇Maxar太空系統公司負責設計這款基于Maxar 1300平臺的新型航天器。Maxar太空系統公司表示,將于2028年向回聲星(EchoStar)公司交付回聲之星26號衛星。該衛星將設計為雙軌道槽位運行模式,使回聲星(EchoStar)公司具備在必要時調整覆蓋范圍的能力。
?13.?Apex公司的新型“彗星”衛星平臺專為星座構建和國家安全需求而設計?衛星制造初創企業Apex推出名為"彗星"的新型衛星平臺產品,作為其產品線中最大型號,專為商業星座和"金穹頂"等國家安全架構設計。Apex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伊恩·西納蒙向《Via Satellite》透露,該公司在觀察到低地球軌道新型通信星座的巨大需求后研發了"彗星"衛星平臺。這款衛星設計功率超過5千瓦以滿足特定鏈路預算要求,其質量與結構設計可實現標準5米整流罩內"最大化裝載"的發射方案。
?14.?日本擬修改宇宙計劃寫明力爭一年發射30次火箭?日本政府5月30日召開宇宙開發戰略總部會議,敲定了面向年底修改《宇宙基本計劃》進度表的重點事項。其中寫入了目標,將官民共同推進火箭開發,力爭2030年代前半期使火箭發射能力達到現在的6倍,即一年約30次。
?15.?日本Space One公司與Space BD公司將為日本軍方發射遙感衛星?5月28日,日本國防部宣布選定日本民營火箭制造商太空一號公司(Space One)和發射服務商Space BD公司為其發射1顆由佳能電子公司(Canon Electronics)研制的對地觀測小衛星。此次任務由Space BD公司提供發射服務,太空一號公司使用四級固體燃料火箭凱洛斯(Kairos)從日本紀伊航天港(Spaceport Kii)執行發射,合同金額與具體發射時間未公開。這是Space BD公司首次承接專屬衛星發射服務,此前該公司曾提供拼車發射服務與國際空間站衛星部署服務。?16.?韓國批準SpaceX在韓提供衛星通信服務?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5月30日宣布批準關于外國低軌衛星通信運營商在韓提供相關服務的3份協議。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子公司星鏈韓國簽署《關于跨境提供通信服務的協議》,全球低軌衛星通信公司“一網”(OneWeb)分別與韓國軍工企業韓華系統、衛星服務商KTSAT簽署相同協議,這三份協議均獲韓國科技部批準。
?17.?獵鷹9火箭創履約新紀錄 3個月內為美天軍發射GPS衛星?5月30日,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從卡角天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美天軍第3代GPS衛星SV-08發射任務。這是繼去年12月第3代GPS衛星SV-07發射任務后,美天軍第2次將原定由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火神”火箭執行的第3代GPS衛星發射任務轉交由獵鷹9火箭執行。美天軍于3月7日正式提出SpaceX公司執行第3代GPS衛星SV-08發射任務,距發射時間不足3個月,遠短于國防任務常規18~24個月的發射服務履約周期。
?18.?SpaceX圓滿完成Starlink12-19發射任務?6月3日12時4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卡納維拉爾太空軍基地SLC-40,使用Falcon 9 Block.5運載火箭,成功將G12-19的23顆Starlink v2 Optimized送入預定軌道(包含13顆DTC直連Starlink)。一級成功降落在JRTI上,這是一級B1077的第21次飛行。本次發射是Falcon運載火箭家族的第500次發射,包含5次Falcon 1,484次Falcon 9和11次Falcon Heavy。
?19.?Rocket Lab 向軌道發射私人地球觀測衛星?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6月2日為BlackSky公司發射了一顆地球觀測衛星。美國東部時間6月2日晚上7點57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0點57分或新西蘭當地時間6月3日上午11點57分),一枚 Electron 火箭從 Rocket Lab 的新西蘭站點升空,搭載了一顆“Gen-3”衛星,用于弗吉尼亞州的BlackSky 前往近地軌道(LEO)。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項被火箭實驗室稱為“Full Stream Ahead”的任務將把航天器送至距離地球292英里(470公里)的圓形軌道。?20.?姿控故障+模擬載荷部署失敗!美國星艦第九次試飛中解體?北京時間2025年5月28日7:30,美國星艦第九次試飛,首次重復使用的超重助推器按計劃未回收,在空中炸毀;星艦飛船衛星釋放艙門未打開,因此未部署8顆星鏈衛星模擬器;推進劑貯箱泄漏導致姿態控制故障,星艦飛船炸毀。?21.?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推出“AI Fight Club”來測試戰爭算法?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正在發起一項名為“AI Fight Club”的新計劃,這是一個虛擬戰場,公司可以在其中測試其人工智能算法以用于軍事應用。洛克希德公司技術和戰略創新高級副總裁約翰·克拉克 (John Clark)于6月3日宣布了該計劃,旨在為空中、陸地、海上和太空運營的人工智能系統創建一個數字試驗場。克拉克在由特殊競爭研究項目(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主辦的人工智能會議上透露了這一舉措,該項目是一個專注于美國先進技術競爭力的非營利組織。該計劃是在五角大樓努力加速人工智能采用之際推出的,因為軍事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在自主武器系統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戰爭能力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22. Maxar 與 Saab 簽署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地理空間數據的國防應用?Maxar Intelligence 宣布與瑞典航空航天公司 Saab 達成協議,開發使用衛星數據的戰場情報產品,包括 Maxar 的新型基于地形的導航技術,該技術允許無人機在沒有 GPS 的情況下運行。根據協議,Saab 將利用 Maxar 的地理空間情報產品進行國防應用。地理空間情報是指通過分析衛星圖像和地理數據獲得的信息,軍隊通常使用這些信息來了解地形、跟蹤運動和規劃行動。這筆交易使 Saab 能夠獲得 Maxar 的衛星圖像、3D 數據、技術專長和 Maxar 的 Raptor——一種基于視覺的導航技術,作為 GPS 的代理。?23.?Impulse Space 籌集了 3 億美元用于擴張和新技術開發?
Impulse Space 在一輪“搶占”融資中籌集了3億美元,使這家太空運輸公司能夠擴展和開發電力推進技術。Impulse Space 于6月3日宣布完成 3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由新投資者 Linse Capital 領投。另一家新投資者 DFJ Growth 以及許多回歸投資者也參與了本輪融資。Impulse Space是由SpaceX首位工程師湯姆·穆勒于2021年創立的美國太空運輸企業,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該公司專注于為低地球軌道(LEO)及深空任務提供運輸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衛星軌道運輸、有效載荷托管和空間資產定位服務。Impulse Space與Relativity Space達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實現商業火星著陸項目。2022年與Relativity Space宣布合作開發火星登陸器,計劃在2024年前實現商業火星探測任務突破。其技術布局涵蓋自主研發的Rigel推進器、Mira太空拖船及Helios重型運輸系統,并通過參與NASA承包商資產競標拓展月球運輸能力。?24.?商業航天公司將根據40億美元的合同為發射范圍升級提供資金?
美國太空軍授予 Jacobs Technology 一份為期10年價值高達40億美元的合同,為美國主要的太空發射場提供工程和技術服務,因為軍方正在尋求在商業太空活動激增的情況下對老化的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并提高容量。總部位于田納西州塔拉霍馬的 Jacobs Technology 現在是位于弗吉尼亞州尚蒂伊的國防承包商 Amentum 的一部分。Amentum 于2024年9月與 Jacobs 合并。太空系統司令部于5月31日選擇該公司簽訂所謂的“太空部隊靶場合同”,該合同涵蓋到2035年的東西部靶場的維護、維護、系統工程和集成服務。東部靶場在佛羅里達州的帕特里克太空部隊基地(Patrick Space Force Base)作戰,而西部靶場(Western Range)則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太空部隊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作戰。?25.?Rocket Lab 發射 BlackSky 衛星?6月2日,Rocket Lab Electron 成功將 BlackSky 高分辨率成像衛星送入軌道。Electron 火箭于美國東部時間晚上 7 點 57 分從新西蘭的 Rocket Lab 1 號發射場升空。它的有效載荷是 BlackSky 的 Gen-3 成像衛星,52 分鐘后從火箭的發射階段部署到 470 公里高度的圓形軌道上。?26.?美國太空軍授予 BAE Systems 價值12億美元的導彈跟蹤衛星合同?美國太空軍 (U.S. Space Force) 授予 BAE Systems 一份價值 12 億美元的合同,為中地球軌道的一個星座提供 10 顆導彈跟蹤衛星。太空系統司令部在 6 月 2 日的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合同于 5 月 29 日通過固定價格的其他交易授權 (OTA) 協議授予 BAE Systems Space and Mission Systems。該計劃被稱為彈性導彈警告跟蹤紀元 2,它標志著太空軍在中地球軌道 (MEO) 開發導彈跟蹤網絡計劃的第二階段。該星座旨在幫助防御不斷演變的導彈威脅,特別是已成為美國國防規劃者重點的高超音速武器。?27.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采樣返回之旅?5月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后,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后,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取樣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對主帶彗星311P開展科學探測。小行星2016HO3是人類目前發現的地球準衛星之一。天問二號任務工程目標一是突破弱引力天體表面取樣、高精度相對自主導航與控制、小推力轉移軌道設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二是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學研究提供探測數據和珍貴樣品。?28.?鵬鵠物宇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北京鵬鵠物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鵬鵠物宇)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無錫梁溪科創產業母基金及無錫梁溪空天創投基金領投。本輪融資將用于衛星物聯網運營商及解決方案商的全球布局,以及5G IoT NTN衛星物聯網系統的研發和部署。鵬鵠物宇成立于2021年9月,是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高新企業,專注于非地面網絡(NTN)通信技術,通過自研的5G NTN衛星物聯網通信協議,為全球客戶提供天地融合網絡及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已實現全球首個基于3GPP R17的5G NTN在軌測試,并申請了60余項發明專利。其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已賦能多個行業,并在海外15個國家實現規模化部署,截至2024年底,已實現數千萬合同規模。
?29.?星辰光電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獲“Pre-A輪”融資,金額數千萬人民幣?5月25日消息,天眼查融資歷程顯示,星辰光電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近日獲得“Pre-A輪”融資,涉及融資金額數千萬人民幣,投資機構為元航資本,毅達資本,茵聯資本。資料顯示,星辰光電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趙瑞,成立于2022年,位于蘇州市,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2825萬人民幣,并已于2025年完成了Pre-A輪,交易金額數千萬人民幣。
?30.?中國首枚10公里級中學生氣象探空火箭發射成功?5月27日15時09分,“飛燕一號”火箭在青海冷湖騰空而起。1分鐘后,遙測數據顯示,火箭最高飛行高度為海拔10555.7米,地面接收站成功收到計劃采集的氣象數據,火箭發射圓滿成功。據悉,“飛燕一號”是中國首枚10公里級中學生氣象探空火箭。火箭長度1.52米、飛行高度可達到8千米以上、最大飛行速度約2馬赫,由氣動結構分系統、航電載荷分系統、發動機分系統和地面站分系統組成。其研制始于2024年6月。彼時,來自深圳、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的中學生航天愛好者,開展集中學習、方案論證和設計。經過近1年的努力,按照火箭研制的規范流程,他們系統完成了火箭的設計、實驗、加工、集成、裝配和測試等工作。
?31.?緊急調度衛星!航天科技集團助力貴州畢節大方縣山體滑坡救援?5月22日,貴州畢節市大方縣發生山體滑坡,造成人員被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有關單位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助力救援。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四維緊急調度新一代商業遙感衛星系統開展影像拍攝。其中,兩顆雷達衛星四維高景二號03、04星憑借不受天氣條件影響的成像能力優勢,在第一時間成功獲取滑坡區域災后雷達衛星影像(聚束、條帶模式兩類模式),光學衛星正在持續觀測災后衛星影像。同時,中國四維收集整理了四維高景三號01星拍攝的災前光學衛星影像。
?32.?天都一號探月衛星成功變軌進入地月空間3:1共振軌道?2025年5月22日,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研制的“天都一號”地月通導技術試驗星在近地點成功實施關鍵變軌操作,順利完成從地月往返軌道向地月空間3:1共振軌道的精準轉換。據介紹,此次軌道機動標志著天都一號成為首個進入地月空間3:1共振軌道的探測器,其飛行數據將為復雜引力環境下航天器的軌道維持與控制、自主導航等技術攻關提供重要支撐。地月空間3:1共振軌道具有特殊的軌道力學特性,探測器在此軌道運行期間每繞地球三圈即與月球完成一次軌道共振。該軌道具備周期性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往返的特性,且維持能耗需求低,對未來地月空間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九州云箭(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龍云發動機真空版通過系列熱試車考核。據悉,九州云箭是一家專注于液氧甲烷重復使用火箭動力技術開發和服務的商業航天企業。該公司智能裝配和測試基地坐落在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有完整的高低壓液氣流試驗條件和發動機整機熱測試臺、火箭子級動力系統試車臺。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成功服務各類客戶十余家。
?34.?實驗成功!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來自該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日前成功開展新型星地通信地面技術的實驗,實現X頻段單通道最高每秒2100兆比特的通信速度,將微波通信碼速率提升了75%。
這是目前國內X頻段單通道星地通信的最高速度。目前,國內民用衛星主要使用X頻段進行數據傳輸,單通道的傳輸速度一般在每秒450兆比特至每秒1200兆比特之間。“然而,這些速度已經無法滿足海量空間探測數據的傳輸需求,影響了衛星的使用效率。”實驗項目負責人、空天院高級工程師張雨濛說。為破解這一難題,科研人員提出了微波技術下的高階體制高碼率數據傳輸方案。該方案在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的地面設備的情況下,通過升級調制解調器等關鍵設備的技術能力,大幅提高了衛星與地面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
?35.?天兵科技天龍三號遙一火箭完成總裝?我國商業航天企業天兵科技(Space Pioneer)自主研制的天龍三號液體運載火箭完成總裝,后續將進行靜點試驗。按照計劃,該公司將在年內進行3次天龍三號火箭發射試驗。天兵科技去年6月30日在河南鞏義市綜合試驗中心進行天龍三號一子級九機并聯動力系統熱試車(靜態點火)試驗時,火箭意外升空飛行,最后墜落在附近一個山坡爆炸,所幸無人員傷亡。?36.?航天科技一院211廠總裝的長二F遙二十二火箭預計9月出廠?長征二號F遙二十二火箭進入全箭總裝測試階段,計劃于今年9月出廠執行后續神舟飛船發射任務。該發產品在延續型號高可靠性特征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涉及產品關鍵特征的重點關注項目,提升總裝過程產品質量保證能力。總裝過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211廠團隊嚴格落實一體化工藝文件,共同梳理總裝關鍵項目,通過實物及多媒體記錄確保各項操作結果符合要求,確保火箭以最好狀態出廠。?37.?哈工大為航天領域“國之重器”打造高可靠“神經元”?哈爾濱工業大學牽頭取得的高可靠長壽命航天電器研究成果,于2025年5月27日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被認為總體技術水平國際先進,航天電器可靠性、全壽命周期質量一致性等關鍵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將典型航天電器產品壽命從2萬次提升至20萬次,關鍵性能參數和壽命一致性提升36%。?38.?罕見!“中國天眼”有重要發現?基于“中國天眼”(FAST)的觀測數據,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顆罕見的毫秒脈沖星。這顆脈沖星與伴星每3.6小時就互相繞轉一圈,且伴星會周期性地遮擋它,形成類似日食或月食的掩食現象,每次遮擋持續0.6小時。這一發現對研究恒星演化理論、致密星吸積物理及引力波產生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23日在線發表于《科學》雜志。2025年5月23日,中國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連理島海上液體火箭固定式發射1號工位項目》招標公告。該項目位于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是我國首次建設固定式液體發射工位,總投資5億元,占地18萬平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米。海陽東方航天港是我國唯一的火箭海上發射母港,自2019年以來已保障16次海上發射任務。此前海陽發射的火箭均為固體型號,采用發射船方式在海上組織實施。此次液體火箭發射工位的建設,將填補海陽液體發射的空白,提高東方航天港的發射保障能力,提升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射頻次、靈活性和國際競爭力。
?40.?獵鷹9”火箭將24顆“星鏈”衛星送入極地軌道?當地時間5月27日上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將24顆“星鏈”衛星送入極地軌道。據介紹,太平洋夏令時27日9時57分(北京時間28日0時57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利用“獵鷹9”可回收火箭,將24顆“星鏈”衛星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約8分鐘后,火箭助推器成功降落于該公司部署在太平洋上的無人平臺上。這是該火箭的第13次飛行。根據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射文件,此次任務被命名為“星鏈”17-1,目標是把寬帶互聯網衛星部署到軌道傾角為97度的極地軌道。這將使“星鏈”衛星能夠為高緯度地區提供更多覆蓋,包括阿拉斯加部分地區、加拿大北部以及“星鏈”衛星此前未能覆蓋的其他極地地區。
2025年第一季度,衛星技術公司SatixFy通信公司營收實現翻倍增長,目前該公司正處于被MDA航天集團收購的交易進程中。SatixFy公司第一季度營收達490萬美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58%。財報顯示,其中400萬美元來自開發服務與預生產業務,90萬美元來自產品銷售收入。該公司第一季度毛利也增加了290萬美元,較2024年同期的160萬美元增長了82%。
?43.?SpaceX加速“星艦”火箭研發,力爭明年啟動火星任務?5月26日消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公司正調動人員和資源,集中力量研發其新型重型火箭,力爭明年推進和實現火星任務。消息稱SpaceX正全力押注其新型火箭“星艦”(Starship),目標是將其打造為通往火星的交通工具,這款火箭在發射時高達約400英尺,目前仍在實驗階段。
?44.?俄羅斯聯邦空天軍圓滿完成Soyuz 2.1b Cosmos 2588發射任務?5月23日16時36分,俄羅斯聯邦空天軍在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43/4號發射點,使用Soyuz 2.1b/Fregat-M執行編號為Cosmos 2588的未知機密有效載荷任務。這是全球年度112次軌道發射,俄羅斯第6次。
?45.?星座科技運營公司與歐洲航天局合作推出歐洲天基5G連接?未來天基連接服務提供商——星座科技與運營公司(CTO)近日與歐洲航天局(ESA)簽署意向備忘錄,將合作開展近地軌道(LEO)聯合實驗。這項名為"早期測試"的項目將聚焦全球首個在5G毫米波頻段運行的星載再生式有效載荷,該設備計劃搭載于2025年6月發射的衛星。該協議彰顯了雙方共同強化歐洲在太空創新與競爭力領域地位的雄心。當前衛星通信市場主要由中美巨頭主導之際,星座科技與運營公司力推一項彰顯"歐洲制造"精神的創新方案——打造共享、中立且獨立運營的太空基礎設施,使電信運營商能夠提供高速低延遲的太空互聯網服務,與地面網絡形成互補。
?46.?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啟動程序 擬開放逾2萬兆赫頻譜用于衛星通信?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周四投票決定啟動一項程序,該委員會稱此舉可為衛星寬帶釋放超過2萬兆赫茲的頻譜資源。衛星工業協會對此舉表示支持。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5月22日投票通過一項擬議規則制定通告,就擴展四個頻段(12.7GHz頻段、42GHz頻段、52GHz頻段以及包含92GHz至114.25GHz部分頻譜的W頻段)的衛星連接服務征求公眾意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布倫丹·卡爾指出,這部分頻譜資源"超過了當前衛星系統可用頻譜資源的總和"。5月21日消息,德國發射服務商Exolaunch與SpaceX公司簽署發射服務協議,在2025~2028年間使用獵鷹9火箭執行太陽同步軌道、中傾角傾斜軌道、高傾角傾斜軌道和晨昏軌道多次小衛星發射任務。在3月的Transporter-13拼車發射任務中,Exoluanch公司部署了27個有效載荷,質量超過1500千克。在即將到來的Transporter-14任務中,公司將部署近50個有效載荷。未來Exolaunch將在每次獵鷹9拼車任務中發射1000~2000千克衛星。Exoluanch公司的各型星箭分離裝置可支持從立方星到1000千克級衛星的部署。
?48.?吉利近期將發射“千里浩瀚”等多顆衛星?5月27日消息,吉利將于近期進行多顆衛星的發射,其中包括“千里浩瀚”衛星。今年內,吉利還將進行密集發射,完成星座一期衛星的組網部署。屆時,吉利將實現覆蓋全球的實時衛星通信服務。?49.?馬斯克回應星艦第九次試飛失敗:比上一次有了很大進步?
北京時間2025年5月28日7:30,美國星艦第九次試飛,首次重復使用的超重助推器按計劃未回收,在空中炸毀;星艦飛船衛星釋放艙門未打開,因此未部署8顆星鏈衛星模擬器;推進劑貯箱泄漏導致姿態控制故障,星艦飛船炸毀。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稱,比上一次飛行有了“很大的進步”。馬斯克表示,星艦按計劃完成了飛船發動機的停機,比上一次飛行有了很大的進步。將加快接下來三次飛行的節奏,大約每3至4周一次。
?50. 英國天網6A軍事衛星完成模塊集成,空客推進下一代軍用通信能力?
澳“每日太空網”5月21日報道,英國國防部(MOD)下一代軍事通信衛星“天網6A”(Skynet 6A)已完成通信模塊與服務模塊集成,由空客(Airbus)在英國斯蒂夫尼奇和樸茨茅斯基地制造,并于牛津郡哈韋爾的國家衛星測試設施(NSTF)完成關鍵節點。空客計劃在斯蒂夫尼奇基地完成最終基線測試后,于2025年晚些時候返回NSTF進行環境測試。作為全強化型衛星,天網6A通信容量達現役“天網5”星座的3.5倍,預計2027年服役,將通過創新技術滿足現代軍事通信需求。NSTF首次承接此類項目,已完成天網6A天線的電磁兼容驗證,為后續更多同類衛星項目奠定基礎。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宣布將大幅擴展衛星通信可用頻譜,計劃釋放超過20,000MHz的頻段資源,以支持低軌衛星(LEO)和下一代衛星寬帶服務的發展。這一舉措旨在解決商業航天和衛星互聯網行業面臨的頻譜緊缺問題,尤其針對SpaceX星鏈等大規模星座系統的需求。FCC對頻譜政策的態度的重大轉變,勢必給衛星通信領域注入一劑強心劑,推動衛星通信領域“軍備競賽”進一步升級。
美國太空軍已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訂購了另外兩顆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這份價值 5.097 億美元的合同涵蓋 GPS III 衛星21和22,它們是先進的 GPS III 后續星座的一部分,旨在為全球民用和軍用用戶提供增強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GPS IIIF 系列代表了全球定位系統的最新升級,該系統為全球超過60億用戶(包括軍事、商業和民用用戶)提供必要的地理定位服務。較新的 IIIF 衛星提供增強的抗干擾能力、更高的精度以及升級的核爆炸檢測有效載荷和下一代搜救包等附加功能。
5月21日12時05分,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將搭載的泰景三號04星、泰景四號02A星、星睿十一號衛星、星跡源一號衛星、立方108 001星、西光壹號02星共6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的第7次飛行。
?63.?國家航天局與巴西科技創新部簽署關于共享空間數據的聯合意向聲明?在***主席和巴西總統盧拉見證下,中國國家航天局單忠德局長與巴西科技創新部盧西亞娜·桑托斯部長于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期間共同簽署《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巴西科技創新部關于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享空間數據的聯合意向聲明》。
按照該聯合意向聲明約定,雙方將向拉共體國家共享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并提供相關能力建設與培訓支持。中國與巴西已聯合研制并成功發射了5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為兩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高科技領域“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巴兩國向拉共體國家共享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利用航天技術服務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農林監測、環境保護、災害預警、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是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拉共體國家航天合作,推動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
?64.?首顆大型湖泊生態環境監測遙感衛星入軌?5月17日,江西省首顆自主發射的生態環境監測衛星“南昌航空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作為全國首顆專門針對大型湖泊生態環境監測設計的遙感衛星,其成功發射標志著江西省在空天信息技術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該衛星的發射和應用,將構建起一個覆蓋環保、水利、農業等八大領域的遙感大數據服務體系。
?65.?我國成功發射中星3B衛星?北京時間2025年5月20日19時5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3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廣播電視傳輸業務。
?66.?躍遷一號液體運載火箭配套研制的輔助動力系統整機協調性試車圓滿成功近日,躍遷一號液體運載火箭配套研制的輔助動力系統完成整機協調性試車考核,取得圓滿成功。本次試車驗證了輔助動力系統技術可行性及產品可靠性,并正式進入批產階段,為國內首型“筷子夾”塔架回收可重復使用液體火箭——躍遷一號首飛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試車圓滿成功,標志著大航躍遷自主研發的輔助動力系統已具備飛行交付條件。目前,躍遷一號液體運載火箭已進入工程研制階段,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首飛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商業航天低成本大規模進入空間的能力。天回航天自主研發的85噸級分級燃燒抽氣循環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巧龍一號”(QL-1)在天回航天銅川試驗基地順利完成200秒整機長程試車,此次試車全面考核了發動機長時工作可靠性。此次試車成功,標志著天回航天團隊全面掌握了分級燃燒抽氣循環設計技術和結構融合設計技術,為接下來發動機批產奠定堅實基礎。
?68.?“四維耘田”助力智慧新農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四維農業團隊依托于四維云平臺數字基座的高效數據處理能力和平臺服務能力,打造了面向涉農用戶的輕量級農業遙感平臺——“四維耘田·時空一張圖”。
“四維耘田·時空一張圖”擁有種植管理、災害評估、農業氣象、智慧物聯、即時影像五大核心服務板塊。通過耕地地塊及作物種類的智能識別、作物長勢及成熟度的動態監測、作物收獲期及產量的精準預測、作物災害的快速評估、農業氣象災害的快速預警,實現“影像一鍵通查、農情一圖統攬”,助力涉農用戶降低農業風險,優化種植策略,提升農業效益。
?69.?探月工程再傳喜訊,鵲橋二號中繼星取得階段性進展?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19日消息,鵲橋二號中繼星目前已在軌穩定運行14個月,其攜帶的3臺載荷在完成在軌測試后,相繼開展了科學探測,包括對地球等離子體層和磁層進行了大尺度成像觀測、地月系統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試驗觀測等,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截至目前,鵲橋二號中繼星攜帶的極紫外相機獲得了國際首幅83.4nm波段電離層全景圖像,為太陽活動對等離子體層的影響等研究提供了重要觀測數據。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獲取了高分辨率的磁層能量中性原子圖像數據,特別是地球磁層平靜期間、磁暴期間及亞暴期間的探測數據,為開展地球磁層在不同太陽活動期間的能量粒子變化等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觀測數據。月球軌道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試驗系統,通過與上海65米天馬望遠鏡等測站開展月地聯合觀測,首次將物理觀測基線延長至38萬公里,成功觀測射電源A00235、嫦娥六號軌道器等深空目標,觀測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70.?5700億元、4.1億臺、日均40億公里……中國北斗,服務全球?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5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4年我國以北斗為核心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7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9%。白皮書還顯示,隨著北斗產業發展的快速推進,我國衛星導航專利年度申請量持續增長,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已突破12.9萬件,同比增長4.8%,繼續保持全球領先。?71.?天問二號探測器順利轉入發射區?5月18日,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按計劃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加注等工作后,順利轉入發射區,后續將按計劃開展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計劃5月底擇機實施發射。此前,執行天問二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遙一一〇運載火箭,于5月14日順利由技術區轉入發射區,并完成吊裝、對接等工作。?72.?關于開展天問三號任務有效載荷研制意向征集工作的通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公告稱,天問三號任務計劃在2028年前后發射實施,其目標是探尋火星潛在的生命痕跡,探研火星地質和內部結構特征,探查火星大氣循環與逃逸過程,取得類地行星宜居性演化研究等科學發現。為充分發揮各方優勢,進一步擴大科學產出,該中心面向有關單位,對天問三號任務有效載荷開展研制意向征集。北京紫微宇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紫微科技”)預計7月底發射的迪邇五號(B300-L02)小型貨運飛船已經完成服務艙總裝集成。
迪邇五號飛船由服務艙、載荷艙、錐段(交會對接段)構成,而本次完成總裝集成的服務艙則由電源分系統、綜控分系統、姿控分系統、推進子系統、通信分系統構成;為飛船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及動力輸送,滿足精確的導航控制及軌道機動,同時也保證了飛船在軌穩定運行的安全性。迪邇五號服務艙總裝集成的完成作為迪邇五號研制的關鍵環節,加速了迪邇五號的型號研制,為后續迪邇五號的發射運營奠定了基礎。
?74.?文昌將建成瑤光火箭發射觀禮臺?文昌瑤光火箭發射觀禮臺正在火力全開推進建設,將打造航天文旅新地標。瑤光火箭發射觀禮臺項目位于文昌市東郊鎮,是海南首個以“火箭發射觀禮”為核心定位的綜合性旅游平臺。瑤光火箭發射觀禮臺項目占地約1.9萬平方米,地平臺面積約3500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以上,毗鄰文昌航天發射場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近距離觀賞火箭發射的絕佳場所。
北京極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星通”)完成超億元人民幣的A++輪戰略融資,由北京市級引導基金--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彬復資本、寧波前灣新區甬商雅榕創投、光谷金控共同投資,長江資本等多家老股東持續加碼。普華資本于2024年投資其A+輪融資。資金將重點用于公司規模化產能提升、下一代前沿產品的持續研發以及核心技術團隊的進一步壯大。
?77.?特朗普宣布1750億美元“金穹”導彈防御系統計劃?當地時間20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發布了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展規劃,稱該系統計劃在3年內“全面運轉”。項目由太空軍高級將領領導 希望“任期結束前投入使用”。特朗普稱,已選定“金穹”防御系統架構,將包含天基攔截器。特朗普表示,“金穹”防御系統的設計將與美國現有的防御能力相結合,并有望在特朗普任期結束前全面投入使用。因此,美國將在大約三年內完成。
?78.?“老二”收購“老大”,衛星通信行業將如何洗牌??國外媒體近日報道稱,世界排名第二的歐洲通信衛星運營商歐洲衛星公司宣布,將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衛星運營商國際通信衛星公司。
歐洲衛星公司成立于1985年,總部位于盧森堡,運營著地球同步軌道和中地球軌道的70顆通信衛星,服務范圍覆蓋歐洲、非洲、亞洲、美洲等地,支持電視廣播、互聯網接入、數據傳輸,以及企業和政府的關鍵通信需求。國際通信衛星公司創立于1964年,最初為政府間組織,2001年私有化后,成為世界最大的衛星服務公司。其目前運營著近百顆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面向全球提供廣播電視傳輸、航空海事通信、政府及軍事通信等服務。
?79.?美國Venus Aerospace公司成功完成旋轉爆震火箭發動機首次飛行測試?據space網站5月18日消息,美國Venus Aerospace公司成功完成旋轉爆震火箭發動機(Rotating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RDRE)的首次飛行測試,標志著美國在高超音速飛行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RDRE是一種利用旋轉爆震波進行推進的發動機,與傳統的燃燒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燃燒效率和推力。RDRE設計緊湊,成本相對較低,適用于從常規跑道起飛的飛行器,目標是實現馬赫數4至6的飛行速度。
?80.?印度PSLV發射EOS-09雷達衛星失利?當地時間5月18日5時59分,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從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EOS-09對地觀測衛星。火箭因三級出現故障,未能將重1696千克衛星送入高度597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失敗。這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第101次發射任務,也是PSLV系列火箭執行的第63次任務,PSLV-XL構型火箭執行的第27次任務。英國初創公司SatVu發射了其首顆熱成像衛星HotSat-1,在軌運行僅六個月后就提前失敗。但是由于HotSat-1獲得的中波紅外數據具有重要價值,SatVu公司已與客戶簽約了價值600萬美元的HotSat-2預訂單,計劃下半年發射。與使用可見光捕捉圖像的其他地球觀測衛星不同,SatVu的HotSat衛星使用熱像儀探測地球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通過探測地球的熱圖像,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地貌、建筑物和基礎設施的溫度水平。在競爭激烈的衛星圖像市場中,SatVu在高分辨率中波紅外(MWIR)傳感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空間分辨率優于3.5米,能夠對單個建筑物和基礎設施進行詳細分析。
?82.?美火箭實驗室公司成功發射一顆日本雷達衛星?5月17日消息,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 Lab)電子火箭在新西蘭1號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日本太空先驅研究所公司(iQPS)的QPS-SAR-10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送入高度575千米、傾角42度的圓軌道。太空先驅研究所公司計劃2027年前部署24顆衛星,最終運營由36顆SAR衛星組成的星座以提供高分辨率雷達圖像。今年2月,太空先驅研究所公司與火箭實驗室公司簽訂了8次電子火箭發射服務合同,計劃2025年發射6次,2026年發射2次。此次是是電子火箭第3次發射iQPS公司衛星,也是電子火箭執行組批發射合同的第2次任務,今年6月將執行下一次發射任務。
?83.?SpaceX圓滿完成Starlink12-15發射任務?
2025年5月21日11時1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SLC-40發射臺,使用獵鷹9號執行Starlink Group 12-15任務,將23顆星鏈v2迷你衛星(包括13顆直連功能)送往LEO。助推器B1095第1次飛行,計劃降落在海上無人回收船JRTI,這是全球年度第110次軌道發射,SpaceX第60次。
?84.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258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
據SpaceLaunchSchedule網站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于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發射258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8542顆,包括38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目前,大約有7420顆“星鏈”在軌。據統計,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57次發射任務,也是微版“星鏈”v2.0衛星的第168次發射。
據SpaceNews網站5月16日消息,挪威與美國簽署《阿爾忒彌斯協定》,成為加入該協定的第55個成員國。挪威是自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簽署《阿爾忒彌斯協定》的第3個國家,于本國完成了協議簽署,為開放、負責任與和平的太空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礎。《阿爾忒彌斯協定》旨在為美國及其盟友在月球探測和月球礦產開發過程中提供一系列準則,為太空資源開發利用等活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近日,美國總統唐納德·J·特朗普造訪沙特,期間他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在利雅得宣布,NASA與沙特航天局簽署協議,將在"阿爾忒彌斯2號"(Artemis II)試飛任務中搭載沙特立方衛星。
沙特航天局的立方衛星將用于測量地球不同距離上的空間天氣特征,在"獵戶座"飛船搭載四名宇航員安全自主飛行后,該衛星將通過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的航天器適配器部署至高地球軌道。除沙特外,NASA還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和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KARI)達成協議,將在"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中搭載兩國的立方衛星升空。
北京時間2025年5月13日02時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多頻段、高速率衛星通信技術驗證。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75次飛行。
?97. 發動機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研制的140噸級重復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完成首次整機試驗,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百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
14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開式液氧甲烷發動機,將為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提供關鍵核心動力,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可重復使用運載器及大運力火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98.?智能機中心研制出天基大模型星載智能計算機?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集群/巨型星座應用的衛星平臺技術”課題“集群/巨型星座協同計算架構與網絡操作系統”的階段匯報會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作為課題承擔單位,介紹了其研制出的極光天基大模型——JigonGPT和星載智能計算機載荷系統。截至2025年5月10日,JigonGPT已在軌運行超過100天。天基大模型、智能體和星載智能計算機將賦予衛星感知-判定-決策-行動的能力,為實現遙感數據解析、情報信息生成、天基控制指揮以及即時響應的太空應用服務體系提供了核心技術基礎。
?99.?閔行已集聚航天企業百余家,將打造千億級航天航空集群?2025年“中國航天日”主場系列活動在上海世博中心落幕。閔行區作為上海重要的航天產業聚集區,在此次盛會上舉行了一系列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彰顯了聚焦商業航天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的決心與行動力。近年來,閔行區已集聚航天企業超120家,包括50余家鏈主與高成長性企業、20余家央企國企以及1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形成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生態圈。根據《閔行區聚焦商業航天 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4—2026年)》,莘莊工業區、上海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江川航天產業基地被列為上海商業航天主要承載區,促進商業航天集聚發展,并力爭到2026年,形成年產50發商業火箭、200顆商業衛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
?100.?中國首個商業航天共保體成立,17家財險機構參與組建5月12日消息,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5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金融監管總局推出多項試點措施支持科技創新有關情況時表示,今年3月底,我們在北京成立了首個商業航天共保體(下稱“共保體”)。共保體由北京金融監管局等多部門指導,17 財險機構等共同組建。5月14日消息,中國電信今日官宣,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老撾發布會將于2025年5月16日在老撾萬象舉行。天通衛星系統是中國首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并由中國電信獨家運營。自2016年首顆衛星“天通一號01星”成功發射以來,該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應急通信、海洋通信以及偏遠地區的通信保障,覆蓋范圍包括中國及周邊地區、中東、非洲,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部分海域。
?102.?8.04億造10顆衛星 商業航天公司預中標環天衛星星座項目?5月9日,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網公示“環天衛星星座建設項目”標段中標候選人,第一中標候選人為北京微納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8.04億元。公告顯示,該項目研制發射10顆遙感微小衛星,其中包括4顆光學衛星,6顆SAR衛星,最高投標限價為8.74億元。
?103.?中俄就共建月球核電站簽署合作備忘錄?據國際文傳電訊社5月12日消息,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Roscosmos)與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8日簽署了一份關于建設月球核電站的合作備忘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發電站將對中俄牽頭的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項目做出重大貢獻,科研站預計將于2036年完工。聲明還稱“該站將進行基礎空間研究,并測試ILRS的長期無人操作技術,展望人類在月球上的存在。”此前,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4月向路透社表示,“國際月球科研站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電力供應,而俄羅斯在這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在核電站方面,特別是將其送入太空方面,俄羅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領先于美國。”吳偉仁還表示,過去兩國有關太空反應堆的談判進展甚微,“我希望這次兩國能夠將核反應堆送上月球”。?104.?紫微科技B300-L02產品組合真空熱試驗圓滿成功,總裝集成按計劃進行?紫微科技(AZSPACE)自主研發的B300-L02小型商業貨運飛船在江蘇無錫完成產品組合真空熱試驗。此次試驗依托長三角產業協同優勢,聯合江蘇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省質檢院)共同完成。真空熱試驗全面模擬了太空極端環境,驗證產品在極端高低溫環境下的可靠性與穩定性。該試驗作為飛船總裝集成的一個環節,為后續工作按計劃推進奠定了基礎。?105.?西班牙推出月球導航系統:目標使探索月球像操作地圖App一樣簡單?據路透社10日報道,西班牙科技公司GMV發布了一項名為LUPIN的月球導航系統,功能類似GPS,旨在讓月球探索變得像用導航地圖App在城市中開車一樣簡單直觀。這一系統是歐洲航天局的一項研發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測試全新的定位、導航與授時技術。隨著科學研究、月球采礦前景乃至太空旅游熱度升溫,人類對月球探索的興趣正迅速回升。?106.?美國太空軍斥資1760萬美元打造“聯合天線市場”,破解軍事衛星通信瓶頸?美“航天新聞網”5月12日報道,美國太空軍太空系統司令部近日宣布,向美國Auria Space和Sphinx Defense兩家國防公司授予總計1760萬美元合同,用于建造“聯合天線市場”云技術原型,旨在解決軍事衛星運營中衛星多、地面站少的通信瓶頸,為老化的衛星控制網絡(SCN)擴容。該市場將作為數字信息交換中心,整合商業及政府地面基礎設施,納入基于云的調度系統,以動態安排衛星與天線通信時段,減少聯絡延遲。此前商業衛星運營商呼吁軍方利用閑置商業資源,此舉可緩解政府資產壓力。此外,美國太空軍還將通過價值14億美元的衛星通信增強資源(SCAR)計劃采購新相控陣衛星天線。為應對新興太空威脅,美太空軍近日開始征集太空作戰和網絡安全技術方面的研究概念。主要涵蓋五大課題:一是尋求利用作戰彈性提高太空系統生存能力,涉及統一商業標準、數據流和信息共享、冗余以及快速重建等方向。二是聚焦太空態勢感知技術,涉及低成本彈性地面系統、小尺寸/輕量化/低功耗裝備、地面/天基氣象傳感器以及光學技術等。三是開發太空攻防技術,涉及作戰能力差距研究、網絡安全能力、主被動現象學以及衛星服務等。四是聚焦提升作戰管理指揮控制和通信效率,涉及用于大型數據集和網絡的空間數據分析工具及用于太空作戰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系統等。五是探索演習、試驗和訓練方法,涉及太空“拼車”跨域解決方案,以及小型衛星的星間鏈路等。
?108.?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增加對固體火箭初創公司X-Bow Systems的投資?制造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初創公司 X-Bow Systems 在 B 輪融資中額外籌集了 3500 萬美元,使本輪融資總額達到 1.05 億美元。最新一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牽頭,該公司還與該公司簽訂了戰略協議。這家總部位于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的公司專門從事固體火箭推進和小型運載火箭。它計劃利用新資金擴大生產,并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郊外完成一個新的“能源園區”的建設,該工廠旨在使用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參與標志著人們對確保固體火箭發動機替代來源的興趣日益濃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部件對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在內的各種美國導彈系統越來越重要。這項投資是在洛克希德公司收購 Aerojet Rocketdyne 的嘗試被聯邦貿易委員會以反壟斷為由阻止三年后進行的。Aerojet 后來被 L3Harris Technologies 收購,使洛克希德沒有垂直整合的推進供應商。
?109.?SpaceX第一枚28手獵鷹9號誕生,刷新火箭復用次數紀錄?5月13日消息,美國東部時間凌晨1時02分(北京時間13:02),SpaceX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使用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28顆星鏈互聯網衛星送入近地軌道。發射后8分鐘,獵鷹9號成功降落在大西洋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無人回收船上。此次任務中使用的一級助推器編號B1067,此次發射標志著該枚火箭完成第28次復用任務,突破了它上月剛創下的27次復用記錄。本次任務所搭載的28顆載荷對應其第28次發射任務,同理上個月第27次發射也搭載了27顆載荷。此次發射是SpaceX兩天內的第二次任務。5月12日晚間,另一枚獵鷹9號火箭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成功部署26顆星鏈衛星。?110.?美中子火箭將為美空軍提供全球快速貨運服務?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 Lab)宣布,中子(Neutron)火箭將于2027年開始為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執行“火箭貨運”(rocket cargo)全球快速貨運能力驗證任務,測試該火箭穿越大氣層后安全、精準部署貨物的能力。
3月27日,火箭實驗室公司與斯托克航天公司(Stoke Space)入選“美國國家安全太空發射計劃”(NSSL)第三階段“第1通道”發射服務提供商名單,可與SpaceX公司、藍源公司、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在2025~2029財年期間共同完成至少30次、總計56億美元的NSSL任務。目前公司已獲得美天軍授予的500萬美元首次任務合同。中子火箭為中型可復用火箭,近地軌道運力13噸,計劃2025年下半年首飛。該火箭的箭體生產、阿基米德發動機和全尺寸組件測試均按計劃進行。公司位于弗吉尼亞州沃洛普斯島的專用發射臺也預計于數周內完工。
?111.?國際衛星通信公司和Cubic3完成車輛衛星連接測試?國際衛星通信公司和Cubic3完成了一項車載衛星連接測試,兩家公司表示,該測試證明了國際衛星通信公司的衛星與Cubic3軟件平臺之間的集成能力。周三宣布的這項測試是國際衛星通信公司、Cubic3和軟銀公司合作的一部分,旨在為陸地移動行業創建蜂窩和衛星網絡連接解決方案。去年,國際衛星通信公司與軟銀簽署了一項協議,共同致力于實現連接汽車、船只和無人機的“無處不在的網絡”概念。現在,國際衛星通信公司與Cubic3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Cubic3是一家專注于汽車和農業領域的連接解決方案公司,由軟銀控股。
?112.?Ramon.Space為歐洲通信衛星公司OneWeb衛星提供數字信道化器?歐洲通信衛星公司集團與Ramon.Space簽訂了一份為OneWeb衛星擴建提供數字通信信道化器的合同。Ramon.Space最初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提供70套基于NuComm產品線的數字通信信道化器系統。該公司表示,這些將升級歐洲通信衛星公司OneWeb現有的模擬信道器,預計將集成到衛星中,并于2026年底開始發射。
此前,歐洲通信衛星公司于12月從空中客車防務與航天公司訂購了OneWeb星座的100顆衛星更新。Ramon.Space信道化器的設計包括數字濾波、任意到任意切換、在軌可編程性以及在在軌時添加其他軟件定義的解決方案等功能。
?113.?Arabsat簽署Telesat光速容量池協議?Arabsat已與Telesat簽署了一份條款清單,內容涉及Telesat Lightspeed連接服務的Gbps容量池。阿拉伯衛星組織計劃將Telesat光速低地球軌道(服務)整合到其多軌道衛星生態系統中。這些公司周三在迪拜舉行的CABSAT 2025活動期間宣布了條款清單,并預計將在2025年12月前達成最終協議。兩家公司表示,該協議將使Arabsat能夠為企業、電信、政府和移動行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寬帶連接解決方案,并承諾信息速率(CIR)和服務水平協議(SLA)。
?114.?DIU在試點前將衛星運營商添加到混合空間架構工作中?美國國防創新部(DIU)周一表示,在其現有的幫助為混合空間架構(HSA)奠定基礎的公司網絡的基礎上,它已向新公司授予了額外的合同,以幫助在2026年將這一努力推向利用商業和政府系統的運營試點。Viasat周一宣布,Viasat在共享衛星任務中搭載的一對北極衛星上的GX10A和GX10B衛星有效載荷現已可用。GX10A和GX10B安裝在挪威太空公司的北極衛星寬帶任務(ABSM)航天器ASBM-1和ASBM-2上。該任務于去年8月發射,是國際商業和政府合作伙伴之間獨特的伙伴關系。這些位于高橢圓軌道(HEO)的衛星還為美國太空部隊提供有效載荷。這些新的有效載荷為Viasat的Global Xpress網絡增加了專門的覆蓋北極地區的衛星容量。Viasat去年年底成功完成了有效載荷的在軌測試,現在可以提供政府服務。公司預計商業海事和航空服務將于2026財年內陸續推出。所有服務均兼容現有及未來的GX終端設備。
116.?MDA Space向投資者保證Canadarm3,指出星座機會?MDA Space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68%,因為該制造商加大了Telesat和Globalstar衛星星座項目的工作力度。首席執行官Mike Greenley在周四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談到了關稅情況和進一步的星座機會,同時希望向投資者保證MDA Space的Canadarm3合同。
特朗普總統于5月2日發布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預算提案旨在終止網關計劃,該計劃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成為月球的長期軌道前哨。MDA Space與加拿大航天局簽訂了合同,將建造Canadarm3,這是國際空間站Canadarm2機械臂的繼任者,將安裝在Gateway上。Greenley強調,MDA的合同是與加拿大航天局簽訂的,而不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MDA Space的合同沒有變化。他還強調,這是預算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最終預算。MDA Space的項目進展正常。
?117.?隨著Starlink擴展到沙特阿拉伯,Arabsat尋求Telesat Lightspeed容量?
5月14日,總部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地球同步運營商 Arabsat 簽署了一項協議,收購 Telesat 擬議的近地軌道星座的寬帶容量,此前一天,SpaceX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宣布批準向該地區的海事和航空客戶銷售 LEO 服務。Telesat 表示,它已經與 Lightspeed 就每秒數千兆位容量的條款清單進行了談判,SpaceX 計劃于明年開始發射該網絡,該網絡由 198 顆衛星組成。
?118.?核電池初創公司Zeno Power籌集了5000萬美元,用于太空和海上擴張?
5月14日,由風險投資支持的開發用于極端環境的核電池初創公司Zeno Power表示,該公司在B輪融資中籌集了5000萬美元,以加快其在太空和水下能源系統方面的工作。本輪融資由 Hanaco Ventures 領投,專注于太空和國防的投資者包括 Seraphim、Balerion Space Ventures、JAWS、范德堡大學、RiverPark Ventures、Stage 1 Ventures、7i Capital、Beyond Earth Ventures 等。
Zeno 的旗艦產品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電力系統(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稱為 RPS),可將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量轉化為可用的電能。這項技術長期以來一直被 NASA 用于深空任務。Zeno 是少數幾家私營公司之一,目前正在競相實現方法的現代化和擴展,以實現更廣泛的部署,包括軍事和商業用例。
?119.?Varda Space 再入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完成高超音速研究任務?5月13日,Varda Space在南澳大利亞成功著陸了 W-3 再入艙,標志著其第三次任務的完成。W-3 專注于為軍事高超音速研究收集數據。
瓦爾達航天工業公司(Varda Space Industries)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是一家太空制造初創公司,它表示該太空艙攜帶由創新科學解決方案公司(ISSI)為美國空軍開發的慣性測量單元(IMU),降落在南方發射公司運營的庫尼巴測試靶場。
?120.?美意簽署太空安全合作諒解備忘錄?美“太空軍官網”5月9日報道,美國太空部隊(USSF)太空作戰部主任錢斯?薩爾茨曼將軍與意大利空軍參謀長盧卡?戈雷蒂中將,在羅馬2025年航空航天力量會議期間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擴大雙方在太空安全領域的合作。雙方重申保護太空領域的共同承諾,強調太空對威懾和國防的重要性。面對太空安全形勢變化,該備忘錄聚焦增強美國太空部隊與意大利空軍的互操作性,并鞏固兩國基于軍事人員交流計劃的雙邊合作,未來雙方將互派專家團隊,提升專業能力,共同促進太空領域的集體安全。
在Valour Consultancy最新發布的《星鏈航空:深度解析 - 2025》報告中,Valour Consultancy 預測,星鏈的低軌道衛星通信(IFC)服務將在2034年前連接超過一萬架飛機。這一服務正在徹底改變航空連接行業,星鏈以其高性能的IFC服務、獨特的市場進入策略及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迅速贏得了行業的注意。
?122.?衛星行業繼續保持溫和的收入增長趨勢?衛星工業協會(SIA)于5月13日發布了年度衛星行業狀況報告,該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衛星行業收入達到 2930 億美元,比 2023 年增長 3%。這大致與通貨膨脹持平。SIA 總裁 Tom Stroup 在發布該報告的活動中表示,在高價值政府任務的推動下,衛星制造收入從 2023 年增長了 17%,達到 200 億美元。由于軌道發射數量創下歷史新高,發射收入增長了 30%,達到 93 億美元。得益于網絡設備以及衛星導航設備和芯片組,地面設備收入增長 3% 至 1553 億美元。然而,到 2024 年,衛星服務收入下降 2% 至 1083 億美元。這是由消費視頻的持續下降推動的,隨著人們從線性電視轉向流媒體服務,這是衛星行業以外的更大趨勢的一部分。衛星寬帶收入增長了近 30%,達到 62 億美元,而包括海事和航空連接在內的“托管服務”增長了 23%,達到 90 億美元。?123.?未來3到5年,我國商業航天將迎來高密度發射期?《人民日報》刊發題為《我國商業航天將迎來高密度發射期》一文,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天梁在文中表示,“未來3到5年,我國商業航天將迎來高密度發射期,對發射場的支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計劃在一年半里完成發射場二期工程建設,預計2026年底實現發射。屆時,發射場的4個發射工位,年發射能力有望突破60次。”文章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商業航天發展駛入快車道。在政策的有力引導下,大量社會資本涌入,各地布局加速。當前,我國商業航天方興未艾,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產業生態加速形成。火箭與衛星制造、發射服務與衛星運營、終端應用與服務,產業鏈各環節共同發力。近年來,全球航天業進入加速變革期,到2035年總體規模預計達1.8萬億美元。?124.?七部門聯合發布《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聯合發布《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旨在落實《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促進和規范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規定》對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技術產業發展與促進、設備設施與服務管理、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等作出了規定,為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工作提供了具體指引。《規定》明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以及生產、組裝、提供和銷售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直連衛星服務的終端設備的適用本規定。提出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規定》提出,支持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技術研究、衛星通信與地面移動通信融合發展,探索技術融合新應用新業態,構建系統完備的產業體系。鼓勵通過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提高我國網絡覆蓋水平,促進其在防災減災救災、安全生產、野外作業和搜尋救援等領域應用,支持相關數據依法開發利用,鼓勵平等互利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規定》要求,向境內提供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終端設備接入境內公用電信網和在境內使用無線電頻率的,應當依照相關規定取得相應許可和核準。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活動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和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
?125.?傳華為今年將推低軌道衛星通信 可數據傳輸與語音通話?有數碼博主爆料稱,華為計劃于今年推出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支持手機與衛星直連,實現數據傳輸與語音通話功能。結合多方信息,這一技術動向或與華為在6G領域的布局及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商用進展密切相關。據報道,華為與中國星網合作推進低軌衛星互聯網建設,系統測試已啟動,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啟眾測。海通證券指出,中國計劃2027年前發射約3900顆低軌衛星,2030年總數突破 6000顆。這一規劃與全球競爭態勢相呼應——SpaceX計劃2025年將手機直連衛星功能擴展至語音通話與數據傳輸,并與多國電信商合作。華為若如期推進,將在全球低軌通信市場占據先機。
?126.《四川省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30年)》發布?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四川省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30年)》(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以“快速制造—快速響應—快速發射” 能力為牽引,規劃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打造技術創新支撐平臺,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10個以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個以上;構建“雙核(成都都市圈、涼山州)引領、多地(綿陽市、宜賓市、瀘州市、南充市、自貢市、遂寧 市、內江市等)協同” 的空間布局,形成多業態融合的商業航天產業體系,推動空天信息規模化應用,形成30個以上典型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力爭2025年航天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2030年航天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培育百億級企業2—3家,50億級企業3—5家,10億級企業10家以上,打造商業航天創新發展新高地。
?127.?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五)運載火箭近期擇機發射5月6日,星河動力航天發文宣布,將于近期擇機實施“谷神星一號海射型 (遙五)”商業運載火箭發射任務,任務代號“槐序緋棠”。目前,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五)運載火箭徽章已發布。?128.?中科星圖出售星圖深海35%股權,私募大佬入局?4月30日,中科星圖(以下簡稱“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方式,以 2984.1835 萬元的交易價格出售所持控股子公司中科星圖深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圖深海”)35%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星圖深海的股權比例由 65%下降至 30%,且僅向其董事會提名董事 1 人(星圖深海董事會成員共 3 人),星圖深海由公司控股子公司變更為參股公司,星圖深海及其下屬子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資料顯示,星圖深海前身為銓銓信息,成立于2014年4月,總部位于杭州市。2023年7月,中科星圖耗資1436.84萬元收購銓銓信息65%股權,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2023年8月,銓銓信息更名為星圖深海,主要從事深海感知裝備研制、深海“三查”服務及深海數據服務。
?129.?注冊資本8億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雄安成立新公司?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商業衛星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之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近日在雄安又成立一家新公司。從股東信息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持股62.5%、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持股37.5%。
?130.?馬斯克星艦基地將升級為城鎮?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制造與發射基地所在的得克薩斯州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于當地時間5月3日投票,決定是否將當地升級為一座名為“星艦基地”的城鎮。目前,有173票贊成,4票反對。只需143票贊成就算通過,“星艦基地”成為城鎮已成定局。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火箭制造與發射基地位于得州南部的博卡奇卡,面積僅3.9平方公里,靠近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2021年最初提出在此建立城鎮的想法。?131.?提高發射頻率!美國星艦獲批每年發射25次?據2025年5月6日報道,美國FAA批準SpaceX公司每年在星艦基地進行多達25次星艦發射,這一數量是此前的5倍。除了這次批準,SpaceX公司還申請了其他在多個地點開展的新發射活動或增加發射頻次。2025年3月,FAA批準了SpaceX提出的將范登堡太空軍基地4號航天發射場(SLC)的獵鷹9號火箭年發射次數從36次增加到50次的請求。美國空軍已啟動另一項環境評估,以便SpaceX每年能從4號和6號航天發射場進行多達100次獵鷹系列火箭發射,SpaceX正在對6號航天發射場進行改造,用來支持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的發射。
?132.?特朗普大刀砍航天,NASA預算一夜回到1980年?2025年5月2日,美國政府公布了2026財年預算提案,其中NASA預算被削減60億美元,從248億美元降至188億美元,降幅達24%,回到1980年水平。這一削減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對NASA資金的最大一次削減。航天技術項目的預算被砍了一半,涉及“失敗的空間推進項目”,可能包括核推進研究項目。此外,NASA的“任務支持”工作資金減少11.34億美元,要求NASA簡化運營、提升效率。總體來看,該預算案聚焦月球和火星任務,弱化研究類項目,同時大幅削減NASA資金,而美國國防預算則激增13%,創下歷史新高。?133.?SpaceX 星艦 S35 靜態點火測試異常?SpaceX 的星艦 S35 靜態點火測試在最近一周內經歷了先成功后失利的波折。4月30日,S35 成功完成了單引擎靜態點火測試,驗證了在軌點火能力。然而,5月1日進行的6臺引擎靜態點火測試在36秒時突發異常,飛船底部起火,測試被迫中止。分析認為異常可能始于第五號引擎,與之前 S33 和 S34 的失敗模式相似。此次測試異常對星艦第九次軌道級飛行測試(IFT-9)構成了重大挑戰,可能打亂原定計劃。修復時間、潛在設計調整、監管審查以及時間壓力等因素都可能使 IFT-9 的發射窗口超出當前的5月時間范圍。盡管 SpaceX 仍希望維持原定發射計劃,但測試異常和監管審查使得按時發射幾乎不可能。如果問題較小,SpaceX 可能在5月21日前發射;如果問題嚴重,發射可能推遲至6月甚至更晚。與此同時,星艦基地以97%的支持率成為自治市,第二座發射臺建設接近尾聲,這將為 SpaceX 的長期太空探索目標提供支持。?134.?NASA 的 SPHEREx 空間望遠鏡正式開始其 3D 宇宙測繪任務?NASA的SPHEREx空間望遠鏡正式開始其3D宇宙測繪任務。該望遠鏡于2025年3月11日發射,經過六周的調試和系統檢查后,現已全面投入運行,每天拍攝3,600張紅外圖像,以創建詳細的宇宙地圖。聯合發射聯盟(ULA)為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星座完成了第一個全規模的發射任務,開始了亞馬遜與對手Starlink和OneWeb競爭的部署階段。亞馬遜此前預計將于2024年開始發射柯伊伯衛星,該公司面臨著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最后期限,即在2026年7月之前發射3232顆衛星星座的一半。柯伊伯項目是低地球軌道(LEO)上的一個衛星寬帶星座,旨在為幾乎沒有寬帶接入區域提供互聯網服務。通過首批27顆衛星,亞馬遜希望驗證其端到端網絡連接,包括通過衛星、地面基礎設施和用戶終端發送互聯網數據的能力。
?136.?美國宇航局多個重大項目恐被取消?在白宮剛剛公布的2026年預算提案中,將大幅削減美國宇航局的預算,包括:在完成阿爾忒彌斯-3載人登月任務后,取消SLS重型火箭和獵戶座載人飛船;取消火星采樣返回任務和門戶月球軌道空間站;將減少國際空間站美國航天員數量和運營支出;取消下一代Landsat地球觀測遙感衛星、氣候監測衛星項目。不過,該提案需由美國國會表決通過,博弈仍存變數。
?137.?NASA“蜻蜓”核動力飛行器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8年將啟程探索土衛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蜻蜓”(Dragonfly)號任務近日成功跨越關鍵障礙,通過其關鍵設計評審(Critical Design Review),為2028年發射至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Titan)鋪平道路。該汽車大小、核能驅動的旋翼飛行器旨在調查土衛六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潛力。任務耗資33.5億美元,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設計和建造,APL的伊麗莎白·特特爾擔任首席研究員。盡管面臨延誤和成本超支,但科學家們認為研究土衛六至關重要,因其可能孕育外星生命。該任務計劃不早于2028年7月,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搭乘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展開近七年的深空之旅,目標是在土衛六寒冷多樣的地表上開展超過三年的研究,利用相機、傳感器和采樣器評估其宜居性,尋找前生命化學物質及潛在生命跡象。?138.?多艙段小型商業貨運飛船組合體“首秀”受關注,現場簽約多家企業?以“海上升明月,九天攬星河”為主題的2025年中國航天大會(CSC2025)在上海市舉辦。作為國內首家民營太空飛船公司,紫微科技(AZSPACE)攜帶多艙段小型商業貨運飛船組合體(無人商業空間站1.0)首次亮相展會獲廣泛關注。多艙段小型商業貨運飛船組合體是紫微科技(AZSPACE)自主研制的商業空間站1.0版本,由軌道艙、節點艙(含交會對接機構)及返回艙組成,運行在高度343km、傾角41.5°的近地圓軌道。軌道艙設計在軌運行1年,返回艙設計在軌運行1個月,組合體任務結束后,軌道艙和返回艙分別獨立運行,并擇機開展交會對接試驗和太空返回試驗。
?139.?力箭二號滿載起豎試驗取得成功?中科宇航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滿載起豎試驗取得成功,火箭落位發射臺,此次試驗模擬了從技術廠房到發射場坪的關鍵流程,驗證了從運輸、對接,到起豎、回平的關鍵指標,為真實箭體的轉載及起豎回平等提供了有效數據。
據NASA披露,本次貨運飛船攜帶的生活物資達1468公斤,較2024年3月SpX-30任務的545公斤與2024年11月SpX-31任務的961公斤均明顯增加。
?140.?獵戶座飛船交付完成,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穩步推進?2025年5月1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式向NASA交付了用于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的獵戶座飛船,標志著該任務按計劃推進,預計于2026年4月發射。NASA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接收了飛船,隨后獵戶座將被送往處理設施裝載推進劑、水和氧氣,并安裝發射中止系統,最終與正在組裝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集成。
?141.?歐洲維加C火箭發射歐空局生物量碳監測衛星?歐洲維加C火箭(Vega C)從法屬圭亞那航天中心發射歐空局的生物量衛星(Biomass)。火箭起飛近1小時后將質量1250千克的Biomass衛星送入高度666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Biomass衛星由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研制,搭載P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該雷達采用L3哈里斯技術公司研制的12米可展開天線,可監測森林、冰川和沙漠的碳儲量及動態變化。衛星將工作5.5年,前18個月觀測森林內部結構,后續4年持續監測森林生物量變化,還將用于監測冰川和沙漠。歐空局將以該衛星數據交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將發射的L波段NISAR雷達衛星數據。
?142.?美亞馬遜公司部署柯伊伯星座首批業務衛星 布局軍政安全通信服務?美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宇宙神5 551火箭(Atlas V)從卡角天軍基地41號工位升空,發射亞馬遜公司(Amazon)代號KA-01(Kuiper Atlas 1)的柯伊伯(Kuiper)低軌寬帶衛星星座的首批業務衛星。?143.?Skylo 與Syniverse合作為Verizon客戶帶來衛星雙向短信服務?Skylo Technologies與Syniverse合作,通過衛星向Verizon客戶提供雙向短信服務。Skylo將Syniverse Evolved Mobility解決方案擴展為無縫集成的方法,允許Verizon等移動網絡運營商在不改變架構、解決方案或硬件的情況下,通過非地面網絡(NTN)集成SMS。Skylo于2025年4月28日宣布了合作關系。Syniverse Evolved Mobility for Messaging和Skylo使用相同的diameter協議進行集成,這是移動網絡運營商在與其地面網絡集成中所熟悉的技術。Skylo表示,此次合作表明,移動網絡運營商可以通過衛星向客戶提供短信,同時使用與目前相同的基礎設施和技術。
?144.?Viasat交易后,Telesat低軌衛星星座積壓訂單接近11億加元?Telesat在4月份與Viasat簽署容量協議后,其Lightspeed Low-Earth Orbit(低軌衛星星座)星座的積壓訂單規模目前接近11億加元(8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Telesat報告Lightspeed積壓訂單規模約6億加元,表明該運營商自3月下旬以來已簽署了約5億加元的新訂單。Telesat首席執行官Dan Goldberg在5月6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者,他樂觀地認為Telesat將在今年獲得更多訂單,這將使Lightspeed的積壓訂單量超過靜止軌道衛星的服務積壓訂單量。Viasat計劃將Lightspeed容量用于航空、海事、企業和國防市場。Viasat最近宣布,正在為航空市場開發一種名為Viasat Aera的新的專有電子導航天線(ESA)終端,以實現單天線跨多個軌道的雙波束連接。
?145.?Ursa Major贏得2850 萬美元美空軍合同?
美國火箭推進初創公司Ursa Major Technologies贏得了一份價值2850萬美元的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合同,將對其Draper發動機進行首次飛行測試。該發動機專為高超音速導彈應用設計,推力達4000磅,使用可儲存的非低溫推進劑(煤油和過氧化氫),與傳統依賴液氧的火箭發動機形成鮮明對比。測試計劃于2027年初完成,旨在提升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能力,特別是在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中。Draper發動機的飛行演示和集成工作將支持五角大樓的高超音速武器開發計劃,包括為金頂導彈防御架構設想的快速發射能力。Ursa Major總部位于科羅拉多州,已于2024年完成該發動機的地面測試。
?146.?歐洲開始以競爭為由調查SES與Intelsat的合并?
歐洲監管機構已對盧森堡衛星運營商SES收購美國國際通信衛星組織(Intelsat)的計劃啟動初步審查,歐盟委員會設定6月10日為關鍵期限,決定是否批準該交易。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也于本月啟動審查,初步結果定于6月12日公布。SES預計交易完成時間將早于此前預測的2025年下半年,但英國監管機構的深入審查可能將交易最終完成時間推遲至2025年底或2026年初。SES目前面臨傳統媒體業務萎縮的壓力,2025年第一季度,受巴西客戶Oi破產影響,其媒體收入同比下降10.6%至2.06億歐元,而網絡業務因出行和政府需求增長8.4%至3.02億歐元。這一趨勢與歐洲通信衛星公司近期財報顯示的行業轉型方向一致,凸顯衛星通信從廣播向數據服務的戰略轉移。
來源:中國的航天、我們的太空、金融界、北青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IT之家、九州云箭、科技日報、全球航天事件、央視新聞、衛星通信觀察、華爾街日報、Space頻道、華爾街見聞、三言科技、航天快響、物聯網智庫、Space News、C114通信網、環球時報、泰伯網、新華社、躍遷一號官微、天回航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光明日報、國家航天局、紫微科技AZSPACE、文昌發布、太空與網絡、《中國航天報·飛天科普周刊》、航小宇、太空調查局、航天五線譜、OneMicroSpace、都市現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今日閔行、新航天觀察、觀察者網、國防科技要聞、科技豐臺、CNMO科技、四川省人民政府網、星河動力航天、空天動力瞭望、國際火箭發射、深空探測實驗室、坤產業投資、中國航空新聞網、眉山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箭元科技官微、格隆匯、界面、上證報中國證券網、環天智慧官微、36氪、航天科普小組、航天動態、空間動力瞭望▌聲明:空天界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最近微信平臺推薦機制調整了,沒有標星的朋友們可能會錯過空天界的推送或是看不到封面,歡迎新老朋友給【空天界】點個星標,以免錯過更多精彩!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