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清
***總書記去年10月考察福建時強調,要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建好長汀、寧化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闡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積極推進移風易俗。這就要求我們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福建依山傍水、山海交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際遇相互作用,哺育了眾多璀璨的文化明珠,形成了獨特的本土文化特色。新時代新征程,推動福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建設新福建、奉獻新時代激揚精神力量,是當下福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福建地處東南邊隅,全省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植被豐富,山水交融,海岸曲折,良港眾多,歷來是中原人口躲避戰亂、開基立業的理想之地。受兵燹影響,千余年來中原四次大規模人口遷徙入閩,讓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百越先民的古樸遺風、客家族群的堅韌傳統等,在此持續碰撞交融,共同熔鑄出福建文化開拓拼搏、包容多元的傳統底色。海岸綿長、良港眾多,使福建成為歷史上漂洋過海討生活、跨越重洋做生意的出發地。數百年來的海洋貿易與對外移民,讓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在此不斷激蕩,既延續著土地滋養的厚重,又注入了向海而生的活力,進一步淬煉出福建文化兼容并蓄、敢為人先的獨特氣質。近百年來的星星之火與革命實踐,讓革命精神深深融入福建文化,既激發了傳統文化的底蘊,又增添了紅色文化的力量,孕育出福建文化堅韌不拔、敢于斗爭的精神內核。最終形成了包括朱子文化、船政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等在內的具有重要影響力、有代表性的福建地方特色文化形態,為推動福建乃至全國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福建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精神特質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一脈相通。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先后被國家確定為21
(略)(略)、生態文明先行
(略)、國家生態文明
(略)、自由貿易
(略)以及兩岸融合發展
(略)。偉大征程呼喚責任擔當,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要進一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福建文化,以愛國愛鄉的情懷涵養奉獻精神,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擁抱世界,以敢拼會贏的激情激發奮斗激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更強大精神力量。
一是精心守護福建文化遺產,傳承延續歷史文脈。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是記憶所系、精神原鄉。守護文化遺產,維系心靈所系,方能知從何處來、向哪里去,進而更好地凝聚奮斗力量。要堅持規劃先行,針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難點問題因地制宜制定保護規劃,明確不同形態不同屬性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單位:
(略)
二是因地制宜推動福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福建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創作優秀文藝產品,打造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的傳統文化品牌。以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產業,探索傳統文化+科技、傳統文化+旅游、傳統文化+動漫等方式:
(略)
三是深挖福建文化時代價值賦能高質量發展。要持續深化研究廣泛宣傳“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漳州“110”群體等精神文明建設有關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群體,弘揚福建文化崇德向善、樂于奉獻等精神品德。鼓勵企業和創業者發揚敢拼會贏的進取精神,勇于創新突破,積極融入產業升級浪潮,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取得更大進步。秉持海納百川的包容胸懷,契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福建可憑借
(略)召,賡續紅色文化精神,依托紅色教育基地,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從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中汲取力量。將紅色精神融入干部培訓體系,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在工作中勇于擔當、主動作為,以實際行動為新福建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為閩江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
(略)一般項目“‘習文知理’:推動福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研究”(
(略):FJ2023XZB066)研究成果]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孫榮華 |
 |
【聯系電話】 |
18601025068 |
【客服微信】 |
18601025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