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河北
根據讀者的反饋,發現還有不少行業外的人士,對“工程公司”和“建設公司”的區別不太清楚,同時也希望對行業內的“建設公司”多一些了解。其實,從業務結構上來說,雖然都在石油化工行業討生活,工程公司和建設公司之間的區別還是不小的。悟以往、知來者。這篇文章,我們從發展演變的角度來看下這兩者的區別。壹|工程公司的發展歷程工程公司一般是從原來的設計院發展、重組而來。目前石油化工行業的設計院,大多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國家出于對石油化工等重要產業進行規劃和建設的需要,成立了大量的設計單位和基建單位,主要承擔為相關建設項目進行設計規劃的任務。設計院當時一般作為事業單位存在,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隸屬于國家部委。
原中石化北京設計院改革開放后,國家對設計單位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要求設計單位實現自收自支、企業化管理。自此開始,設計院便在一系列內外因素的推動下,脫離事業單位的屬性,轉向企業化運營。部分頭部設計院,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開始嘗試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以拓展業務范圍,增加收入來源——它們不僅提供傳統設計服務,還涵蓋了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多個環節的業務。而在此過程中,設計院通過整合資源、擴大業務范圍等方式,逐漸發展成為工程公司。
如今的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貳|建設公司的發展歷程同樣,如今的建設公司,則多從當時的基建單位演變而來。其中撫順煉油廠建設工程公司(撫順煉建)的演變,對于了解建設公司的發展歷程,具有非常典型的參考意義。撫順煉建最初為成立于1953年的石油管理局石油煉建工程處。1954年,組建成為中國?第一個煉油廠建設專業性公司——東北石油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后又從蘭州煉油廠安裝公司、?錦州?五公司?調入部分人員?,規模?達?8700人??。六十年代,由于當時國家三線建設的需要,撫順石油煉建人員開始頻繁調動,?支援?各地石油工業建設,成為許多建設公司的前身:去湖南參加長嶺煉油廠建設施工的隊伍,后來與同樣到此參加建設的大慶煉建部分職工,合并組建成為石油部第四建設公司。后又轉戰天津,參加大港油田煉油廠工程,逐漸演變為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到河南建設戰備油庫的一支,現在河南洛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去廣西建設戰備油庫,與茂名石油公司抽調的數百人,合并為廣西石油化工安裝公司。1978年?改名為石油部第六工程公司,現?在廣西?桂林,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有限?公司??。赴山東參與勝利煉油廠建設的人員,施工結束后,又調往河南宜陽縣,與紅旗煉油廠籌建處及撫順設計院部分人員合并組成石油部工程建設紅旗總隊。后改稱燃料化學工業部第一石油化工公司,1975年開始承建浙江煉油廠工程,進駐寧波——這是中國石化集團第三建設公司前身,后與蘭州設計院合并,現在浙江寧波,名為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而在撫順,當年有部分人員成立了留守處,后來演變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八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八建設有限公司叁|目前中石化旗下的煉化工程公司和建設公司介紹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成立后,不斷對其下轄的工程和建設公司進行改革、重組。目前,中石化旗下的工程公司和建設公司,都整合在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旗下。從外部市場發展上來看,煉化工程集團是獨立的經營主體;而從內部組織架構上,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將其視為與作為甲方管理部門的中國石化工程部對應的工程、建設乙方主體。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SEG)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在國內主要有12家下屬分(子)公司,包括五家工程公司,三家建設公司。此外還有起重運輸公司、洛陽研發中心、節能技術服務公司、信息科技分公司等。這里主要對五家工程公司和三家建設公司進行介紹。
SEG組織機構圖(來源:http://www.segroup.cn)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EI)SEI是目前國內最為知名的煉化工程公司之一,業內人稱“宇宙第一大院”。其前身成立于1953年,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咨詢甲級、工程監理甲級等資質證書,在全國勘察設計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百強排名中多次排名第一,綜合實力在國內行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市場中具備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美譽度。“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一名稱,本身就反映出SEI的“野心”和江湖地位,比后來的“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更為簡單和直接,并且還是“國字頭”。
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GPEC)
GPEC的稱呼較為年輕,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洛陽院(LPEC),再往前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石油工業部撫順設計院。洛陽院在煉油技術上有著深厚的積累和沉淀,市場份額約占全國煉油工程設計市場的半壁江山,業績遍布全國各地。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SSEC)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醫藥工業設計院”,成立于1953年,是國內最早從事石油化工、醫藥、化工工程設計和工程總承包的大型綜合性工程公司之一。2000年12月從國家醫藥管理總局整體劃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2002年6月,以上海醫藥工業設計院為核心,聯合中石化上海金山工程公司和上海高橋石化設計院進行重組,并于2003年4月更名為“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按照“煉化工程板塊重組上市”部署,更名為“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SSEC目前其主要業務分為三大類,一是石化、化纖、煉油化工等,二是醫藥化工和生物能源化工等,三是環保、電子、輕紡食品、天然氣儲運工程等。近年來化工項目較多,SSEC前期開發積累的品種得以開花結果;同時SSEC近年的海外項目也有不小突破。

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SNEC)
SNEC于2003年,由原蘭州設計院和中石化第三建設公司重組合并而成。2005年,中石化集團將原屬上海石化總廠的上海石化機械制造公司與寧波工程公司合并重組,打造中石化集團在江浙滬地區的大型設備制造基地。2006年,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寧波設立研究院,旨在加快石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能源、環保技術的進步。
從結構上看,SNEC是目前為數不多的覆蓋了從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檢維修服務等各類業務的“垂直一體化”工程公司。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SNEI)
SNEI是由中石化南京設計院和第二建設公司于2009年重組成立的。其業務涉及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煤電一體化、碳一化工及延伸產品、工業民用建筑等,同時具有較強的施工及施工管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工程公司深耕海外市場多年,在沙特設有項目執行中心。海外項目盈利能力較強。

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
四建成立于1963年,前身是大慶煉建指揮部;1965年參加“三線建設”遷至湖南長嶺;1974年參加天津250萬噸/年煉油廠建設,落戶天津濱海新區。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成立于1963年1月1日,前身是大慶煉廠建設施工指揮部,簡稱大慶煉建指揮部,是以蘭州煉油廠工程隊、安裝四大隊、建筑四大隊為主、1700人的專業施工隊伍,承擔大慶100萬噸/年煉油廠主體工程的建筑安裝任務。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思想指導下,黨中央決定集中力量建設“三線”工程,1965年4月,撫順煉建組成了一支近300人的隊伍來到湖南臨湘參加長嶺煉油廠工程的建設,也就是6501工程,這支隊伍命名為“6501生產隊”。1966年4月,大慶煉建職工也分批調往長嶺與“6501”生產隊一起奮戰,兩支隊伍由長嶺煉油廠建設指揮部統一領導。1970年,“6501生產隊”和“大慶煉建”兩支隊伍合并,劃歸總后勤部化工生產管理局管理,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348工程指揮部五七總隊”。1973年4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2348工程指揮部五七總隊劃歸燃料化學工業部管理, 6月1日正式組建燃料化學工業部第四建設公司。1974年,圍繞天津煉油廠的建設,公司由湖南轉戰天津,開始扎根天津大港,并逐漸站穩腳跟,成長為國家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1975年4月,國家撤銷燃料化學工業部,組建石油化學工業部,公司隸屬石油化學工業部,更名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四石油化工建建設公司”。1978年8月,國家撤銷石油化學工業部,組建石油工業部和化學工業部,公司劃歸石油工業部建制,更名為“石油工業部第四石油化工建建設公司”。1983年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7月15日,公司劃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管理,更名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第四建設公司”。1998年10月24日,公司劃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更改為“中國石化集團第四建設公司”。
圖片來源:http://seg-pfcc.sinopec.com
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五建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是大連機電安裝工程公司,隸屬于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負責大連化學廠、大連堿廠建設。1955年公司搬遷至吉林,主要負責吉林化工區的恢復及建設工程,建成了新中國第一個化肥廠、第一個電石廠、第一個染料廠。1956年公司移師蘭州,建設蘭州化工廠,為中國石油化工的“長子”蘭州石化,奉獻了自己舉足輕重的力量。1999年7月1日,公司正式劃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成為直屬施工企業,更名為中國石化集團第五建設公司。2010年遷往廣州市。目前的五建公司正在進行業務轉型升級。
圖片來源:http://fcc.sinopec.com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十建于1953年成立于山西太原,前身為重工業部化學工程管理局太原工程公司,1965年2月更名為化工部第二化工建設公司。1970年10月一分為二,分建山東部分成立山東省化學石油建設公司,1978年10月更名為化學工業部第十化工建設公司。1983年8月劃入中國石化,先后更名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第十建設公司、中國石化第十建設公司、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2014年8月由淄博遷址青島。
圖片來源:http://stcc.sinopec.com說明:以上文字整理自網絡信息,如有疏誤,歡迎批評指正。轉自:搬起shi頭 ? ?

01
會議概況
會議名稱:
2025煉油與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大會暨數智化綠色低碳技術研討會
會議時間:
2025年6月18日報到,6月19日、20日開會。
會議地點:
浙江·寧波(詳細地址見會前報到通知)
主辦單位: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
承辦單位: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石油化工技術裝備專業委員會
邀約單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中國石油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中國石化化工事業部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中化能源有限公司 ? ?延長石油煉化公司支持單位: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02
會議交流內容
(一)煉化轉型升級技術大會
1.新形勢下我國煉油化工轉型發展的技術方案;2.煉化一體化技術與解決方案;3.原油制化學品與材料技術、石化原料輕烴化技術;4.重劣質原油深加工技術;5.減油增化向下游高端化延伸方向;6.煉化企業轉型發展的加氫技術新進展;7.高端聚烯烴技術發展;8.苯產業鏈的技術應用及發展;9.新能源電池材料技術及裝備;10.綠色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產技術;11.新能源與煉化的耦合發展;12.煉化用新型催化劑技術。(二)綠色低碳技術分會1.煉化企業低碳轉型戰略與管理;2.煉廠綠色降碳節能減排技術;3.碳捕集與利用技術,多能互補耦合技術;4.綠氫制、儲、運、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與裝備;5.安全環保與清潔生產技術;6.風光儲在石化行業節能降碳中的應用;7.VOCs排放處理與控制技術;8.源頭污染控制與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技術;9.廢(污)水治理與提標改造技術;10.污油泥減量化工藝技術應用;11.廢塑料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三)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分會1.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典型案例與成果;2.煉化企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技術;3.煉化行業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研究;4.數字化交付與智慧運維 ;5.工業網絡安全管理與技術解決方案;6.AI+工業互聯網在石化安全生產中的應用;7.煉化企業數字化信創系統的應用升級與再造;8.石化行業預測性維護、智能決策方案應用;9.無人機智能巡檢助力石油化工數字化轉型;10.物資供應鏈物流體系化應用與發展;11.5G+工業互聯網在煉化企業中的應用實踐;12.數字孿生、三維可視化技術、智能監控機器人。(四)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展臺與展板展示
03
征稿要求
1.應征稿件應觀點明確、主題突出、論據充分、公式正確、圖表清晰、數據準確可靠、論述嚴謹、結論明確、文字簡練。2.論文請列出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參考文獻,格式符合出版規范。3.來稿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學位、技術職稱、簡歷以及研究課題等)、基金項目編號、單位及所屬部門全稱、地址、傳真、及郵編等。4.會議評選優秀論文,擇優在大會上安排主題交流發言,對優秀論文頒發證書并推薦至核心期刊。5.論文接收電子稿投稿,投稿電子郵箱為:rlj_cppeiorg@163.com6.征文截止日期為2025年5月31日。
04
展覽展示
? 現場展位火熱預訂中 ?先定先得,售完為止!歡迎有意向參會參展的企業來電咨詢!13683316420
05
會議亮點
1.行業巨頭引領對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能源、延長石油等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參與。
2.前沿技術集中展示:聚焦重劣質原油深加工,展示最新的高效轉化工藝,將以往難以利用的重劣質原油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提升資源利用率。
3.數智化全景呈現:全方位展示數智化在煉油與石化全產業鏈的應用。
4.產學研深度融合:眾多科研院校專家帶來前沿研究成果,與企業實際需求緊密結合。
5.綠色低碳實踐分享:展示煉廠綠色節能降碳的成熟案例。

06
往屆精彩回顧












07
往屆參會名單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煉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化分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中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 ?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技術研發中心蘭科化工(張家港)有限公司上海藍方化工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中石化股份公司濟南煉化分公司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勝利煉油廠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總廠中國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中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分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葫蘆島設計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齊魯石油化工公司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化工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上海高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研究院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大慶中藍石化有限公司中國石油規劃總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海油(北京)工程咨詢中心有限公司中化弘潤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洛陽森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東營聯合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中機國能煉化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庫爾勒中泰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海工英派爾工程有限公司ExxonMobil Gatalysts&Licensing揚子石化-巴斯夫有責任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廣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華東設計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建長石化有限公司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湖南長嶺石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金誠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匯豐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明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山東海右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昌邑石化有限公司山東天弘化學有限公司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山東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富宇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勝星化工有限公司山東中海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齊潤化工有限公司山東神馳化工集團山東萬通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山東尚能實業有限公司山東濱化濱陽燃化有限公司山東普利龍壓力容器有限公司山東大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華銳波紋管有限公司山東海科化工集團山東工匠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雙涵石化裝備有限公司山東東潤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方宇潤滑油有限公司山東齊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康魯節能設備有限公司利華益利津煉化有限公司正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鑫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中鋼天澄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盤錦遼河油田大力集團有限公司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寧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四川盛馬石化有限公司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緣泰石油有限公司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佳化化學(上海)有限公司大連錦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盤錦浩業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海油煉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壽光市聯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東營市亞通石化有限公司中節能萬潤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