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項目背景
(略)產品簡介
(略)為信息載體的通信方式:
(略)
光通信鏈條包括光纖、光器件、
(略)收發模塊三個主要產業,以及與之相關聯的芯片制造、檢測和封裝。項目擬在中韓(長春)國際合作
(略),依托
(略)光電信息產業優勢,建設光通信設備產業園項目,吸納光通信設備產業企業入駐,推動產業集聚,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略)市場前景
(1)
(略)場現狀分析
光
(略)場在2023年保持穩步增長,并且呈現出一些關鍵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塊等作為光通信的基礎和核心,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略)徑持續革新。
據數據顯示,在2022年到2023年期間,全球光傳輸
(略)場保持低速增長,達到約18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高速DWDM系統的銷售將成為主要驅動力。DWDM系統商的相干波長出貨量以12%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根據行業分析數據,在2021年到2022年期間,全球光傳輸設備保持低速增長,2021年
(略)場規模達到960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約15.5%,到2022年
(略)場規模繼續增加至109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約13.5%,總體來看全球光
(略)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預測到2028年將超過1500億元,期間年平均增長率達到6.3%。
(略)分布來看,亞
(略)是全球最大的光傳輸
(略)場,占
(略)場份額的40%左右,其中中國是亞
(略)乃至全球最大的光傳輸設備消費國和制造國。
從應用領域來看,
(略)、
(略)絡。其中,
(略)絡,需要高速、高密度、高靈活性的光傳輸設備。
(略)是連接
(略)(略)絡,需要低成本、低功耗、低時延的光傳輸設備。
(略)(略)絡,需要大覆蓋、多業務、多模式的光傳輸設備。
(略)用戶數量的持續增長,光
(略)場將面臨快速增長的需求。
(略)、云計算、5G移動通信、
(略)等領域對高速、高帶寬的光通信解決方案的需求將
(略)場的發展。
在高速光通信領域,400G和800G技術將成為主導趨勢。
(略)和網絡運營商對更高速率的需求不斷增加,400G和800G光模塊將成為關鍵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更大的帶寬和更高的傳輸效率。光通信器件行業處于光通信產業的上游,光通信器件的先進性、
(略)(略)的技術水
(略)場競爭力,
(略)絡設備制造商對光通信器件的性能要求較高。
(略)和網絡設備的規模不斷擴大,對光模塊的小型化和高密度化要求也越來越高。未來,光模塊制造商將繼續推出更小尺寸、更高端口密度的光模塊,以適應緊湊空間和高密度部署的需求。未來有望向高速率、高集成、大容量發展,利用新工藝和更高的解決方案,持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2)
(略)場現狀分析
光通信(OpticalCommunication)是以光波為載波的通信方式:
(略)
根據傳輸介質:
光纖通信:利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進行通信;自由空間光通信:
(略),如激光通信、衛星通信等;
根據傳輸方式:
(略)
點對點光通信:
(略)的傳輸;多點光通信:
(略)的傳輸,
(略)絡;
根據傳輸速率:
低速光通信:傳輸速率較低,一般在幾百Mbps以下;中速光通信:傳輸速率在幾百Mbps到幾Gbps之間;高速光通信:傳輸速率在幾Gbps以上,如10Gbps、40Gbps、100Gbps等;
根據應用領域:
長途光通信:用于遠距離通信,如國際、國內長途通信;短距離光通信:用于近距離通信,
(略)、
(略)等;
根據光源類型:
激光光通信:利用激光作為光源進行通信;LED光通信:利用LED作為光源進行通信。
(略)為信息載體的通信方式:
(略)
光通信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芯片、陶瓷套管、陶瓷插芯、光纖適配器、轉化器等零部件;中
(略);下游為光通信設備商、
(略)絡運營商、
(略)及云服務提供商等。
2023年1-2月中國光傳輸設備出口數量為1453.89萬臺,進口數量為29.50萬臺。隨著5G
(略)擴容的推進,中國對高速、高容量、高可靠性的光傳輸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6月末,
(略)總長度達到6196萬公里,比上年末凈增238.1萬公里;光纖接入(FTTH/O)端口10.6億個,比上年末凈增3855萬個,
(略)絡服務能力的10GPON端口數達2029萬個,比上年末凈增506.5萬個;5G基站總數達293.7萬個。
(3)光通信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及預測
光通信設備行業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光通信設備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光通信設備主要包括光纖光纜、光器件、光傳輸設備等,這些設備在寬帶通信、
(略)、云計算、
(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目前,全球光通信
(略)場規模不斷擴大,其中
(略)場占據了重要地位。中國光通信
(略)場規模逐年增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
(略)場之一。在
(略)場上,華為、中興通訊、烽火通信等企業在光通信設備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
(略)場上,由于5G網絡的建設和發展,對光通信設備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此外,云計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的普及應用也將進一步推動光通信設備行業的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光通信
(略)場規模約為485.63億元,其中,光有源
(略)場規模約為394.48億元;光無源
(略)場規模約為91.15億元。未來,隨著光芯片、光器件的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光通信器件行業有望保持持續增長。因此,中國光通信
(略)場前景十分廣闊。
光通信設備行業發展趨勢:
高速率、大容量成為主流。
(略)的不斷擴大和云計算的普及,對高速率、大容量的光通信設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400G、800G等高速率光模塊將
(略)場主流,
(略)等應用場景的需求。
(略)絡化趨勢明顯。
(略)技術的發展,
(略)絡化成為光通信設備行業的重要趨勢。智能化可以提高設備的自主管理和運維能力,網絡化可以實現設備的遠程管理和控制,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產業鏈協同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光通信設備行業涉及多個領域和環節,包括光纖光纜制造、光器件制造、光傳輸設備制造等。企業需要在產業鏈上加強合作和協同,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
(略)場需求。
國家政策將繼續支持光通信產業的發展。為了推動光通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國家將繼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光通信產業的發展。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抓住政策機遇,提高自身競爭力。
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技術的不斷發展,
(略)、云計算等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對光通信設備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因此,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光通信
(略)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技術創新將
(略)場競爭的關鍵。在光通信設備行業中,技術創
(略)場競爭的核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以
(略)場的需求和變化。產業鏈協同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光通信設備行業涉及多個領域和環節,包括光纖光纜制造、光器件制造、光傳輸設備制造等。企業需要在產業鏈上加強合作和協同,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
(略)場需求。
國家政策將繼續支持光通信產業的發展。為了推動光通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國家將繼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光通信產業的發展。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抓住政策機遇,提高自身競爭力。
總之,中國光通信設備行業面臨著廣
(略)場前景和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激
(略)場競爭和技術創新的挑戰。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以
(略)場的需求和變化。同時,產業鏈協同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將對光通信
(略)場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略)技術分析
(1)硅基光收發芯片
硅基光收發芯片的制造過程相對復雜,需要采用一系列特殊工藝。首先,通過氧化物法在硅基芯片上形成二氧化硅薄膜,用于隔離光電器件和電子器件。然后,在二氧化硅薄膜上生長多晶硅層,并通過離子注入和退火等工藝形成PN結合金屬電極,從而實現光電轉換功能。最后,通過光刻、蒸發和化學機械拋光等工藝,完成芯片的制造。
(2)波分復用-
(略)絡(WDM-PON)芯片
WDM-PON芯片主要包括復用器/解復用器、光放大器、波長選擇開關等器件。復用器/
(略)(略)(略)。
(略)以提高傳輸距離和容量。
(略)進行傳輸或接收。
WDM-PON芯片的制造過程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如光學、材料科學、微電子學等。制造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如分子束外延(MBE)、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離子交換等。
(3)
(略)處理器(DSP)芯片
DSP芯片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高速的運算能力和靈活的編程能力。DSP芯片通常采用哈佛結構和流水線技術,能夠實現快速的乘法和累加運算。此外,DSP芯片還具有豐富的外設接口和存儲器資源,方便與外部設備進行數據傳輸和控制。
DSP芯片的制造過程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如微電子學、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等。制造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如CMOS工藝、深亞微米工藝等。
(4)
(略)(OTN)芯片(N100G/N400G)
OTN
(略)接口單元、交叉連接單元、管理控制單元等器件。
(略)的發送和接收功能。
(略)的交換和連接功能。管理控制單元用于實現芯片的控制和管理功能。
OTN芯片的制造過程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如光學、材料科學、微電子學等。制造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如分子束外延(MBE)、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離子交換等。
(5)硅光子和光電集成芯片技術
硅光子和光電集成芯片技術是一種將光子器件和電子器件集成在同一硅基芯片上的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電子芯片已經無法滿足高速、大容量、低功耗的數據傳輸需求。而光子芯片作為一種新型的芯片技術,可以利用光的特性實現高速、大容量、低功耗的數據傳輸,成為未來信息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硅光子和光電集成芯片技術的制造過程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如光學、材料科學、微電子學等。制造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如分子束外延(MBE)、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離子交換等。
(略)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略)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我國“十四五”時期信息化發展作出部署安排。
《規劃》提出,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略),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略)推進,堅持安全和發展并重。到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備,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數字社會建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數字民生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數字化發展環境日臻完善。
《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完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材料-器件-系統-應用的全技術研究鏈條。《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要“提升激光產品產業支撐能力。以技術優勢帶動激光材料、激光設備、激光器件等產品研發生產。加快開發面向工業、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新型激光器產品”。《吉林省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圍繞“芯、光、星、車、網”五大領域,以光電子、汽車電子、新型元器件為基礎,做大電子信息制造業。《
(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謀劃打造“光學材料、光學元器件→高、中、低功率激光器→激光切割、焊接、打標、雕刻、顯示等激光成套設備及應用”的全產業鏈。
(略)政府高度重視光電產業的發展,積極出臺了一系列專項支持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旨在加快光電產業的發展,構建千億級的新興產業集群。
政府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土地政策等多個方面。通過這些政策的實施,
(略)相應提高了企業的發展激勵和保障力度,吸引了更多的光電企業投資和落戶。
(2)區位交通優勢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
(略)線、
(略)、哈大客運高鐵站點都已納入
(略)城市總體規劃。
(3)產業優勢
產業基礎雄厚:
(略)是中國光通信技術的發源地之一,擁有眾多光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這些企業在光纖光纜、光器件、光模塊等領域擁有較強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為
(略)光通信設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原材料資源豐富:
(略)地處東
(略),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原材料供應渠道。這些資源和渠道為
(略)光通信設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保障。
科研實力強大:
(略)擁有一批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這些機構和院校在光通信技術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這些科研機構和院校與企業密切合作,推動光通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
(略)光通信設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產業鏈完善:
(略)光通信設備產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光纖光纜、光器件、光模塊到光通信設備整機制造,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這有利于企業之間的協作和資源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4)人才優勢
(略)人才優勢突出,依托長春光機所、長春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長春
(略)、長
(略)的光電信息產業發展,近年來
(略)已經積累了光電信息產業相關的各項核心技術,為開展光電子檢驗檢測、產品中試、資質認定、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1.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項目占地規模10平方公里,建筑面積4000萬平方米。主要以基礎性芯片和光接入通信設備為發展重點,引入5G
(略)設備、移動終端、移動終端芯片等新一代無線移動通信設備制造企業。發展超低損光纖、特種光纖,高速光接入設備制造、光交換設備制造等基礎設備制造企業。硅基光收發芯片、波分復用-
(略)絡(WDM-PON)芯片、
(略)處理器(DSP)芯片、
(略)(OTN)芯片N*100G/N*400G、硅光子和光電集成芯片技術等光芯片制造。光電測控設備、高端CMOS芯片、功率放大器(PA)等光電精密設備制造。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略)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250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70,000萬元。
(略)資金籌措
企業自籌。
1.4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略)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2164,502.2萬元,利潤714,285.7萬元,投資回收期4.5年(稅后,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9%。
(略)社會評價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產業政策,屬于國家鼓勵和扶持發展的產業項目。項目的建設有利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材料、新能源研發、生產、應用產業集群,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術,完善國內大循環產業鏈。對提升當地產業鏈和技術水平,拉動當地經濟、貢獻稅收、提升就業具有很好地促進作用,經濟社會效益明顯。
1.5合作方式:
(略)
合作、獨資等
1.6需外方投資方式:
(略)
資金、設備、技術
1.7項目建設地點:
(略)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
(略)
1.8項目進展情況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2.合作方簡介
2.1基本情況
名稱:
(略)
地址:
(略)
2.2概況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
(略),總面積為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面積210平方公里,
(略)包括隸屬于長
(略)的長德經濟
(略)、空港經濟
(略)。
(略)的戰略定位為東北
(略)區域經濟合作的
(略)、中韓多領域、多方位合作的
(略),吉林省乃至東
(略)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略)在推動產業鏈協同合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圍繞產業發展積極謀劃包裝項目,以數字經濟為指引,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和智能制造、健康食品、醫藥醫療、光電信息四大主導產業,積極引進韓國技術和人才,加快
(略)建設。
(略)加強創新和人文合作,推動教育科學合作,擴大中韓兩國高級人才培養和研究機構合作。制定了高層次人才、科研人才、外籍人才獎勵政策,
(略),
(略)人才提供一流工作和生活環境。
2.3聯系方式:
(略)
(略)合作單位:
(略)
聯系人:
(略)
聯系電話:
(略)
(略)項目
(略)(州)聯系方式:
(略)
聯系單位:
(略)
聯系人:
(略)
聯系電話:
(略)
傳真:+
(略)590
電子郵箱:
(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