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關于2025年5月15日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
(略)壓裂用石英砂支撐劑建設項目;
(略)衛生院(擴建)項目;
(略)衛生院;
(略)衛生院(擴建);
(略)綠茵湖產
(略)建材廠項目等五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5月15日-2025年5月22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5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電話:
(略)、
(略)
傳真:
(略)、
(略)
通訊地址:
(略)
(略),
(略)
郵編:558000
(略)
建設項目名稱:
(略)
建設地點:
(略)
建設單位:
(略)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建設單位:
(略)
1
(略)壓裂用石英砂支撐劑建設項目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略)-昌明鎮新安村長沖
(略)
(略)
本項目為新建項目,位于貴州省黔南州
(略)),2019年11月5日完成環保護竣工驗收。
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0萬元,占總投資的7.5%。
(一)施工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略)適時灑水抑塵,建筑材料應采用防塵布苫蓋;在運輸過程中采取灑水、篷布遮蓋、限速限載等措施;施工時應采取適時灑水除塵,及時清除建筑垃圾,清掃施工場地等措施,防止和減少施工揚塵對環境的影響,施工場地揚塵執行《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52/
(略))標準。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施工期是進行簡單裝修及各設施設備的安裝,不產生施工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已建的化糞池收集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施肥,不外排。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機械應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合理布局施工場地,噪聲設備盡量遠離敏感點,運輸車輛進
(略)禁止鳴笛。通過采取上述措施治理后,施工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1)建筑垃圾運至政府主管部門指定地點:
(略)
(2)生活垃圾統一分類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二)運營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本項目設置一條壓裂用石英砂支撐劑生產線,烘干機采用生物質燃料,燃燒廢氣經1臺袋式除塵器處理后由15m高的排氣筒(DA001)排放,顆粒物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干燥爐、窯”二級標準執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排放限值要求。
(2)脫粉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收集至1臺袋式除塵器處理后由15m高的排氣筒(DA002)排放,顆粒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顆粒物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的要求。
(3)本項目生產車間全封閉廠房(只留進出口),攪拌機、圓形搖擺篩分機、輸送帶、原料儲存罐和尾粉儲存罐采取密閉處理措施,打包過程減小物料落差,物料使用皮帶輸送時采用彩鋼全封閉,
(略)進行硬化,灑水降塵,運輸車輛加蓋篷布。
廠界無組織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1)
(略)壓裂砂項目設置的沉淀池(10m3)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2)本項目循環冷卻水經循環水池(容積20m3)冷卻后循環利用不外排。
(3)生活污水經化糞池(10m3)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施肥不外排。
(4)
(略)壓裂砂項目設置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積為80m3)回用不外排。
3.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采
(略)防滲措施,分區防滲要求如下表:
本項
(略)防滲一覽表
構建筑物名稱:
(略)
(略)
類別
防滲要求和
防滲結構
危廢暫存間
重點防滲
自上而下采用環氧樹脂防腐漆+水泥混凝土面保護層+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cm/s,
車輛清洗池
一般
(略)
等效粘土防滲層Mb≥1.5m,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7cm/s。
雨水收集池
化糞池
廠房
簡單防滲
簡單防滲,進行地面硬化
(略)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日常生產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對產生機械噪聲的生產設備應采用減振、隔聲等措施降低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
5.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1)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占地面積5m2),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
(略)
(2)生物質燃燒工序除塵器收集的顆粒物、生物質燃燒機爐渣經收集后定期外售綜合利用。車間內沉降的粉塵、脫粉工序除塵器收集的顆粒物和不合格產品(含實驗室固廢)全部進入尾粉儲存罐,尾粉全部外售綜合利用。
(3)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無
無
2
(略)衛生院(擴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略)-永和鎮垛丁街上
(略)衛生院
(略)
本項目為擴建項目,位
(略)。
(略)衛生健康局2025年3月20日出具《
(略)衛生院情況說明》,
(略)衛生院于2017年2月開工建設,同年8月投入使用,床位為17張,已于當年辦理了環境影響登記表,鄉鎮衛生院無專職檔案管理人員,原備案登記表在多次工作移交過程中已遺失。
本次擴建項目不新增占地,總占地面積仍為4788.07m2。依托原項目已建的主體工程進行優化布局,僅在原有基礎新增部分醫療設備,新增23張床位,
(略)新增5張床位,中醫館新增6張床位,
(略)新增12張床位,衛生院共計床位40張;設全科門診、住院、護理科、藥房、收費室、影像科(DR、B超、心電圖)、化驗室、中藥房、體檢室等。本次評價不包含醫學影像科核技術利用建設內容。
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1萬元,占總投資的1.133%。
(一)施工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裝運物料應及時清掃,
(略)定時灑水抑塵;對施工車輛及時清洗,減速行駛,清運車輛覆蓋帆布。施工場地揚塵執行《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
(略))標準。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抑塵灑水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現有化糞池處理后
(略)(略)排入
(略)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加強管理,文明施工,施工機械應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在施工場地邊界或產噪設備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臨時性聲障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治理后,施工噪聲能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送回收站綜合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運至政府指定的合法建筑垃圾處置場處置。裝修產生的廢油漆桶、涂料桶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
(略)
(二)運營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采用密閉式,定期投放除臭劑,垃圾定期清理,做好醫療廢物的密封、清運和消毒工作,定期消毒、噴灑除臭劑、加強通風,經空氣擴散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2)食堂油煙采用油煙凈化器處理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略))
(略)頂排放。
(3)柴油發電機廢氣由排氣管引出發電機房排放,由于備用電源使用時間較少,使用頻率低,燃油廢氣屬間歇性排放,可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無組織排放限值,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4)醫院消毒、配藥間在消毒劑及藥品的配制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異味氣體,通過加強通風,經空氣擴散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衛生院已設置污水處理站一座,處理工藝為二級生化處理+消毒,設計處理規模為30m3/d,不能滿足處理本項目產生的污廢水,需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擴建至40.0m3/d,處理工藝:好氧+厭氧+沉淀+消毒。檢驗科化驗廢水經中和處理后、食堂廢水經隔油沉淀池處理后與其他廢水(住院病人生活污水、醫務人員生活污水、陪護人員生活污水、地面清潔廢水、煎藥設備清洗廢水),廢水總量約35m3/d,經化糞池+一體化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預處理標準后
(略)(略),最終進入永和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選擇低噪聲醫療設備,合理布局,采取相應的降低噪聲措施,設置隔振墊等措施,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檢查。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醫院內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
(略))中1類標準。醫院場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1)設置醫療廢物暫存間(面積:20m2),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等要求建設。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醫療廢物及檢驗廢液暫存于醫療廢物暫存間,及時交由有資質的單位:
(略)
(2)醫藥包裝材料、輸液瓶(袋)、中藥渣,經收集暫存于一般固廢暫存間(10m2),定期由回收單位:
(略)
(3)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置。餐廚垃圾統一收集后交由有資質的餐廚垃圾單位:
(略)
無
無
3
(略)衛生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略)
(略)衛生院
(略)
本項目位
(略),項目設置有影像科、DR等輻射類設備,涉及輻射的儀器設施另行評價。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50萬元,占總投資的3.33%。
(一)施工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堅持文明施工、科學施工。施工中挖方和填方應采用濕法作業抑制揚塵,開挖土方應集中堆放,縮小粉塵影響范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料及其他建筑垃圾,應采取覆蓋防塵布,定期灑水抑塵措施,并及時清運。裝修采用新型型建筑材料及裝修材料,加強室內的通風換氣,放置吸附劑等措施。確保施工揚塵、滿足《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52/
(略))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機械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澆筑、養護、沖洗等產生的廢水,經在項目在施工場地較低處修隔油建沉淀池處理后用于施工場地抑塵、養護等,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已建化糞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
(略)(略),進入中坪鎮生活污水處理一站處理達標后外排。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產生機械噪聲,施工期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加強管理,文明施工等措施,減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開挖土石方平衡,無棄方產生。施工期產生的建筑垃圾(廢磚塊、混凝土塊、廢木料、鋼筋頭等)。分類收集,分類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清理出施工現場,運至政府指定建筑垃圾處置場所。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附近垃圾轉運點,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裝修產生的廢油漆桶、廢涂料桶,按規定收集后交由有處理資質單位:
(略)
(二)運營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惡臭
本項目惡臭主要來源于項目污水處理站、醫療廢物暫存間及生活垃圾收集點。污水處理站采用地埋式一體化處理設備,位于項目食堂南側,通過采取加蓋密封,加強周邊綠化,排放的惡臭濃度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相應標準限值要求。NH3、H2S執行《貴州省環境污染物排放標準值》相應標準限值要求。產生的一般生活垃圾采取日產日清,定期殺菌消毒并加強管理和清潔等措施,減少生活垃圾產生的異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項目醫療廢物暫存間設置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做好醫療廢物的密封、清運和消毒工作,做好暫存間的防滲漏、防鼠、防蚊蠅等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暫存間產生異味,影響周邊環境。
(2)中藥異味
本項目設置有煎藥工藝,不進行藥物的粉碎、炒制,中藥煎藥使用的煎藥機以電為能源。中藥煎藥和中藥熏蒸過程中產生的中藥異味,
(略)頂高空排放,自然擴散。
(3)油煙廢氣
本項目產生的油煙廢氣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略))相應標注限值要求后經油煙專用管道排放排放。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
(略)采取雨污分流,雨水通過項目四周已修建的雨水溝收集,
(略)邊雨水溝。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有門診廢水、病房廢水、手術廢水、化驗廢水、洗衣廢水、保潔廢水以及食堂廢水,醫院食堂廢水與醫療廢水一并匯入化糞池經預處理后,經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35m3/d)“格柵+調節池+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消毒處理工藝工藝”,出水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預處理標準后
(略)(略),匯入中坪鎮生活污水處理一站處理后達標排放。
3.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采
(略)防滲措施,重點
(略)為醫療廢物暫存間、
(略)、化糞池等,各
(略)須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滲,重點
(略)基礎必須防滲,防止廢水等滲漏污染地下水、土壤。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的噪聲源主要為一體化污水處理站、醫療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項目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較高噪聲設備安裝減振墊,加強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合理布置設備,增大噪聲衰減距離。加強進出車輛管理,車輛進
(略)減速行駛、減少鳴笛。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
5.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運營期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分類收集后,日產日清交由環衛部門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不在院內暫存,不涉及濃縮、脫水,定期委托污泥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6.環境風險
本項目環境風險源主要為化學品、污、廢水醫療廢物在收集、貯存、運輸以及危廢暫存間等事故狀態下引發的環境問題。應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減小環境事件發生風險。
無
無
4
(略)衛生院(擴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略)-天文鎮下街組
(略)衛生院
(略)
本項目位于
(略)、
(略)化
(略)救護站保障性病房、廢物暫放間等。本項目涉及醫學影像科輻射設備及放射性設備另行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1萬元,占總投資的2.07%。
(一)施工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堅持文明施工、科學施工。施工現場應設置圍欄縮小施工現場揚塵和尾氣擴散范圍。施工材料盡量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在施工現場攪拌,同時保持施工場地、
(略)以及施工車輛的清潔,通過及時清掃,禁止超載,防止灑落等有效措施,確保施工場地揚塵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相應標準要求,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產生的施工廢水、施工機械清洗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抑塵灑水或清洗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已建化糞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
(略)(略),進入
(略)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外排。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產生機械噪聲,施工期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加強管理,文明施工等措施,減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開挖土石方平衡,無棄方產生。施工期產生的建筑垃圾、廢包裝材料,
(略)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廢磚石、廢棄混凝土)運至政府主管部門指定建筑垃圾處置場處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附近垃圾轉運點,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裝修產生的廢油漆桶、廢涂料桶,按規定收集后交由有處理資質單位:
(略)
(二)運營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臭氣
本項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通過加蓋板密封,定期噴灑除臭劑等措施。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臭氣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以及《貴州省環境污染物排放標準》(DB52/
(略))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2)食堂油煙
本項目產生的油煙廢氣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略))相應標注限值要求后經油煙專用管道排放排放。
(3)消毒、配藥間等異味氣體
(略)消毒、配藥間在消毒劑及藥品的配制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異味氣體,通過加強通風,經空氣擴散等措施。
(4)醫療廢物暫存間廢氣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醫療廢物暫存間采取封閉式暫存,且暫時貯存時間不超過2天,每天進行消毒處理等措施。
(5)化糞池及垃圾收集點產生的臭氣
本項目化糞池采用地埋式設計,加蓋密封,惡臭氣體經物理阻隔等措施。垃圾專人負責、日產日清,噴灑除臭劑以及空氣擴散后對環境影響較小。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
(略)采取雨污分流,雨水通過項目四周已修建的雨水溝收集,
(略)邊雨水溝。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有門診廢水、病房廢水、手術廢水、化驗廢水、洗衣廢水、保潔廢水以及食堂廢水,醫院食堂廢水與醫療廢水一并匯入化糞池40m3)預處理后,經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50m3/d)),采取“好氧池+厭氧池+沉淀+消毒”,出水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預處理標準后
(略)(略),最終匯入天文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
3.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采
(略)防滲措施,重點
(略)為醫療廢物暫存間、化糞池、污水處理站、事故應急池等,各
(略)須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滲,重點
(略)基礎必須防滲,防止廢水等滲漏污染地下水、土壤。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的噪聲源主要為一體化污水處理站、醫療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項目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較高噪聲設備安裝減振墊,加強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合理布置設備,增大噪聲衰減距離。加強進出車輛管理,車輛進
(略)減速行駛、減少鳴笛。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
5.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運營期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分類收集后,日產日清交由環衛部門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定期委托污泥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6.環境風險
本項目環境風險源主要為化學品、污、廢水、醫療廢物在收集、貯存、運輸以及危廢暫存間等事故狀態下引發的環境問題。應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減小環境事件發生風險。
無
無
5
(略)綠茵湖產
(略)建材廠項目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略)-綠茵湖街道綠茵湖產
(略)
(略)
(略)
本項目位于
(略)綠茵湖產
(略),為新建項目,地理坐標:107°25′7.213″,26°17′58.406″,總占地面積6443m2,主要建設1條混凝土生產線,建成后年產量約15萬m3混凝土。項目總投資2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1萬元,占總投資的0.44%。
(一)施工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為施工粉塵和施工機械車輛尾氣。施工期對使用的臨時棄土和粉狀物料進行遮蓋,通過采取灑水、加強保潔等措施抑制揚塵的產生。施工運輸車輛加蓋篷布,采取密閉運輸方式:
(略)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機械設備產生的帶有油污的冷卻及洗滌用水經隔油沉淀池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三級標準后,排
(略)(略)后最終進入貨場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機械噪聲,施工期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加強管理,文明施工,減少人為噪聲等措施,減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開挖土石方平衡,開挖表土單獨堆存后,后期用
(略)綠化。產生的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不能回收利用的運至政府部門指定地點:
(略)
(二)運營期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粉料筒倉呼吸粉塵
項目水泥輸送進入筒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經各筒倉頂采用負壓吸風收塵裝置,以及每個水泥筒倉配有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目粉煤灰輸送進入筒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經筒倉頂采用負壓吸風收塵裝置,以及粉煤灰筒倉配有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水泥、粉煤灰筒倉產生的粉塵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2)攪拌粉塵
本項目攪拌過程為密閉攪拌,物料運輸采用封閉式皮帶機輸送至攪拌機,通過噴水增濕降塵,粉塵在車間內自然沉降,呈無組織排放,攪拌工序產生的粉塵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3)砂石堆棚粉塵
本項目砂石堆棚為半封閉棚架(三圍一頂)結構,砂石堆棚產生的粉塵經砂石
(略)設置的灑水裝置進行灑水降塵,產生的粉塵呈無組織排放,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4)輸送粉塵
本項目物料運輸(砂石、粉煤灰、水泥等物料)采用封閉式皮帶機輸送至攪拌機,通過降低輸送速度等措施,減少輸送產生的粉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5)筒倉放空口產生的粉塵
在物料卸料過程中,在倉筒抽料口、運輸車輛送料口進料時均采用密封銜接裝置,抽料、送料口產生的粉塵經自然沉降后回用于生產,筒倉放空口產生的粉塵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6)運輸揚塵
項目產生的運輸揚塵,通過在運輸過程用篷布遮蓋,車輛加強管理,限制車速;廠區地面進行硬化;
(略)進行灑水降塵等措施。
(7)食堂油煙
項目設置有食堂,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略))相應標準限值要求。
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車輛沖洗廢水、攪拌機沖洗廢水、
(略)場地沖洗廢水
(略)設置的三級沉淀池(150m3)收集沉淀處理(沉淀過程不添加絮凝劑)后通過清水池(200m3)回用于生產。初期雨水經初期雨水收集池(50m3)收集后,用作攪拌用水
(略)沖洗水回用。食堂廢水經隔油處理后與其他生活污水進入化糞池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三級標準進
(略)(略)排入貨場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
3.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報告表》,本項目采
(略)防滲措施,重點
(略)為危廢暫存間等,各
(略)須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滲,重點
(略)基礎必須防滲,防止油污等滲漏污染地下水、土壤。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的噪聲源主要為機械設備運營產生的噪聲,項目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較高噪聲設備安裝減振墊,加強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合理布置設備,增大噪聲衰減距離。加強進出車輛管理,車輛進
(略)減速行駛、減少鳴笛。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
5.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運營期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分類收集后,定期交由環衛部門處置。沉淀池沉渣及實驗室廢棄混凝土,送附近砂石廠破碎后作原料使用。除塵器收集粉塵回用于生產。設備維修產生廢機油,收集暫存于危廢暫存間(5m2),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6.環境風險
本項目環境風險源主要為廢礦物油泄漏等事故狀態下引發的環境問題。應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減小環境事件發生風險。
無
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燕 |
 |
【聯系電話】 |
13335654237 |
【客服微信】 |
198106409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