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
(略)
建設地點:
(略)
建設單位:
(略)
環評編制單位:
(略)
項目概況:根據項目環評結論,在企業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且不突破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僅從環保角度分析,項目在擬建地址:
(略)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一)在設計、建設和運行中,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定位和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的理念,
(略)線和設計方案,強化各裝置節能降碳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確保項目的生產工藝、設備以及污染物排放和資源利用效率、清潔生產水平等均應達到同行業國際先進水平。
(二)嚴格落實各項水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廢水主要為地面清潔廢水、純水制備濃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地面清潔廢水、純水制備濃水經廢水收集槽(含隔油)處理后
(略)(略)送
(略)廢水收集池,初期雨水
(略)(略)、初期雨水池收集送
(略)廢水收集池,
(略);生活污水依
(略)(略)、
(略)。廢水污染物pH、COD、SS、氨氮、總氮、總磷、石油類、全鹽量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4中三級標準及污水廠接管要求,詳見《報告表》表3-9。
(三)嚴格落實各項廢氣治理措施。項目產生的有組織廢氣主要包括裝卸入罐廢氣、投料廢氣、調和攪拌廢氣、灌裝廢氣。項目裝卸入罐廢氣、投料廢氣、調和攪拌廢氣經管道收集,灌裝廢氣經集氣罩收集,以上收集后廢氣經“干式過濾+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最后通過23米高排氣筒DA001排放。本項目DA001對應的活性炭吸附裝置一年更換12次。項目有組織非甲烷總烴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中表1限值;臭氣濃度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4554-93)表2限值。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中表2標準,非甲烷總烴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中表3標準;臭氣濃度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限值,詳見《報告表》表3-7至3.8。
(四)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有效的減振、隔聲、消聲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3類標準。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
(五)嚴格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按“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收集、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固體廢物在廠內的堆放、貯存、轉移應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略))、《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和相關管理要求,防止產生二次污染。
(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實《報告表》中提出
(略)防滲設計要求。根據《工業企業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HJ
(略)),制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方案,對新建項目
(略)域設置監測點位,嚴格落實土壤、地下水跟蹤監測計劃。
(七)強化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環境風險。落實《報告表》提出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要求,定期開展環境應急演練。嚴格執行“三落實三必須”、“一圖兩單兩卡”制度,建立常態化隱患排查制度和隱患清單,預防突發環境事件。配備環境應急設備和物資,
(略),確保事故廢水不進入外環境。
(八)按要求規范設置各類排污口及其標志。按污染源自動監控相關管理要求,建設、
(略)。按《報告表》提出的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實施日常環境管理與監測,監測結果及相關資料備查。
公眾參與:建設單位:
(略)
公示時間:2025年5月14日—2025年5月20日;
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略)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告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上述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申請聽證。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