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生態環境局審查以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現公告有關環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5年5月13日—2025年5月19日。環評文件查詢方式:
(略)
反饋意見受理方式:
(略)
(略)
項目名稱:
(略)
建設地點:
(略)
建設單位:
(略)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相關部門意見
建設單位:
(略)
1
東石線A段、新峽渝線管道外部安全隱患治理
(略)長石村、
(略)長
(略)德勝村
(略)重慶氣礦
(略)
項目屬遷建性質,共涉及4處安全隱患,遷改輸氣管道水平長度共計約1.797千米,其中東石線A段輸氣管道水平長度約1.102千米、新峽渝線輸氣管道水平長度約0.695千米。其中,東石線A段隱患位置1位于
(略)截斷,依托西彭站清管發球、九宮廟站清管收球收集清管廢渣,
(略)處理事故放空廢氣。項目施工期約6個月,施工期設占地1.82公頃施工作業帶、占地0.055公頃堆管場,不設施工營地、取土場、棄渣場、施工便道等。
項目總投資753.82萬元,其中環保投資95萬元,占總投資12.6%。
(1)生態影響。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8755公頃,占地類型以耕地、林地、交通運輸用地等為主,開工前應按照規定辦理天然林、永久基本農田征占用相關手續。評價范圍內未發現國家和
(略)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古樹名木分布,
(略)植被類型以常見種為主,對
(略)內陸生植物及植被影響小;施工噪聲等活動對陸生動物造成短暫干擾影響,動物可遷徙至
(略)域替代生境,對陸生動物的短期影響有限。評價范圍不涉及魚類“三場一通道”,項目涉水施工期短,對水生生態的影響小。擬采取的主要生態保護措施:施工期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寬度。管道溝槽開挖盡量減少對林地的占用,減小土壤擾動和地表植被破壞范圍,施工堆管場禁止占用天然林。管道施工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施工完成后及時開展植被恢復,
(略)線兩側5米范圍內種植淺根系植被,林地穿越段按要求開展林地補償恢復或依法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明挖段管溝采取防雨布覆蓋或編織土袋臨時攔擋等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高噪聲作業避開晨昏時段,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培訓。加強管道涉水施工環境管理,河流涉水施工段盡量安排在枯水期,禁止捕撈魚類等水生生物。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建設的生態影響可接受。
(2)地表水環境影響。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試壓廢水、生活污水等。施工廢水單段產生量約2立方米/天,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
(略)灑水抑塵;試壓廢水總產生量約168立方米,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抑塵或周邊綠化;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利用周邊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期不新增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建設對地表水的環境影響可接受。
(3)地下水及土壤環境影響。施工期試壓廢水沉淀池采取防滲措施,運營期輸氣管道埋地敷設且密閉輸送,采用外防腐層和強制電流陰極的聯合保護方式:
(略)
(4)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施工揚塵、施工機具尾氣、焊接煙塵、少量施工期管道置換放空廢氣。擬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過程推廣濕式作業,施工
(略)采取灑水降塵措施,施工散料堆放采取密閉圍欄及覆蓋措施;加強施工機械設備維護保養;焊接選用優質環保焊條;施工期管道氮氣置換過程中東石線A段管道內天然氣依托大嵐埡站2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新峽渝線管道內天然氣依托九宮廟站3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較小。運營期天然氣在埋地輸氣管道內密閉輸送,正常工況下無生產性廢氣排放。事故狀態放空廢氣及定期清管檢修放空廢氣均依托上下游站場放空火炬點燃排放,其中,東石線A段隱患位置1、隱患位置2事故放空廢氣,分別依托大嵐埡站、新盛站2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新峽渝線事故放空廢氣依托西彭站3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東石線A段清管檢修放空廢氣依托大嵐埡站2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新峽渝線清管檢修放空廢氣依托九宮廟站3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采取上述措施后,運營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可接受。
(5)聲環境影響。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挖掘機、推土機、吊管機等設備噪聲,源強為83~95分貝。擬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和工藝,加強施工設備的維護保養;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禁止夜間施工作業,施工場地四周設置圍擋隔聲;施工運輸車輛采取限速、禁鳴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對聲環境的影響可接受。運營期管道采用埋地敷設方式:
(略)
(6)固體廢物環境影響。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施工廢料、河溝淤泥、廢棄原管道標識樁等。其中,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01噸/天,交由環衛部門處理;廢焊條、廢包裝材料等施工廢料產生量約0.37噸,外售回收利用;河溝或溝渠開挖淤泥產生量約5立方米,
(略)回填;廢棄原管道標識樁等回收后用于改建管道地面標志樁等標識設置,原管道注氮封存后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采取必要安全防護措施,并及時報綦江、九
(略)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備案。運營期不新增固體廢物,東石線A段、新峽渝線清管廢渣分別依托下游大嵐埡站、九宮廟站收集后,由江北
(略)定期交由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場處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7)環境風險。環境風險主要為天然氣泄漏引發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擬采取的主要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設計階段管線已避讓不良
(略)緊急截斷閥,
(略),管道沿線設置標識樁、警示牌等;按照企業事業單位:
(略)
(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項目(項目代碼:
(略)-
(略))
項目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要求進行了公眾參與,公眾在環境保護方面未提出反對意見。
2
綦南線管道外部安全隱患治理工程
(略)(略)(三江街道黃荊村2組、石角鎮下灣村一社)、
(略)萬盛經濟技術
(略)(萬東鎮新田村)
(略)(南平鎮清
(略)4組、西城街道長
(略))
(略)重慶氣礦
(略)
項目屬遷建性質,共涉及5處安全隱患,遷改輸氣管道水平長度共計約2.15千米,其中,隱患位置1、隱患位置2分別位于
(略)(略)。項目施工期約3個月,施工期設占地1.695公頃施工作業帶、占地0.2公頃堆管場、長度250米施工便道,不設施工營地、取土場、棄渣場等。
項目總投資839.02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53萬元,占總投資30.15%。
(1)生態影響。項目總占地面積約2.24公頃,占地類型以耕地、林地、交通運輸用地等為主,開工前應按照規定辦理天然林、永久基本農田征占用相關手續。評價范圍內未發現國家和
(略)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古樹名木分布,
(略)植被類型以常見種及廣布種為主,對
(略)內陸生植物及植被影響小;施工噪聲等活動對陸生動物造成短暫干擾影響,動物可遷徙至
(略)域替代生境,對陸生動物的短期影響有限。評價范圍不涉及魚類“三場一通道”,項目無涉水施工,對水生生態的影響小。擬采取的主要生態保護措施:施工期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寬度,
(略)槽開挖盡量采用人工開挖,盡量減少對林地的占用,減小土壤擾動和地表植被破壞范圍,施工堆管場禁止占用天然林。管道施工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施工完成后及時開展植被恢復,
(略)線兩側5米范圍內種植淺根系植被,林地穿越段按要求開展林地補償恢復或依法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施工
(略)、臨時防護等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高噪聲作業避開晨昏時段,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培訓。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建設的生態影響可接受。
(2)地表水環境影響。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試壓廢水、生活污水等。施工廢水產生量約5立方米/天,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抑塵;試壓廢水產生量約125.8立方米,在分段試壓末端沉淀后回用于灑水抑塵;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產生量約5.4立方米/天,利用周邊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期不新增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建設對地表水的環境影響可接受。
(3)地下水及土壤環境影響。施工期試壓廢水沉淀池采取防滲措施,運營期輸氣管道埋地敷設且密閉輸送,采用外防腐層和強制電流陰極的聯合保護方式:
(略)
(4)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施工揚塵、施工機具尾氣、焊接煙塵、施工期管道放空天然氣。擬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過程推廣濕式作業,施工
(略)放空火炬排放。采取上述措施后,運營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可接受。
(5)聲環境影響。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挖掘機、推土機、頂管機等設備噪聲,源強為98~102分貝。擬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和工藝,加強施工設備的維護保養;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禁止夜間施工作業;合理規劃頂管作業和碰口作業時間,頂管
(略)域和
(略)域周邊的敏感點設置硬質圍擋隔聲,施工運輸車輛采取限速、禁鳴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對聲環境的影響可接受。運營期管道采用埋地敷設方式:
(略)
(6)固體廢物環境影響。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施工廢料、頂管施工廢泥漿、廢棄原管道標識樁等。其中,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01噸/天,交由環衛部門處理;焊渣、廢焊條、廢包裝材料等施工廢料產生量約0.55噸,外售回收利用;頂管施工廢泥漿產生量約3.1立方米,在泥漿干化池內處理后循環利用,剩余泥漿干化后運往附近磚廠綜合利用;廢棄原管道標識樁等回收后用于改建管道地面標志樁等標識設置,原管道注氮封存后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采取必要安全防護措施,并及時報
(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略)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萬盛
(略)改革發展局備案。運營期不新增固體廢物,清管廢渣依托南川站、萬盛站及大嵐埡站收球裝置收集后,由江北
(略)定期交由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場處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7)環境風險。環境風險主要為天然氣泄漏引發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擬采取的主要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設計階段管線已避讓不良
(略),輸氣管道采取防腐和陰極保護設計;運營期定期清管及管線巡檢,居民集中
(略)加大巡線頻次,依托上下游緊急截斷閥,
(略),管道沿線設置標識樁、警示牌等;按照企業事業單位:
(略)
(略)(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發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項目代碼:
(略)-
(略)),
(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項目(項目代碼:
(略)-
(略))
項目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要求進行了公眾參與,公眾在環境保護方面未提出反對意見。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孟娟 |
 |
【聯系電話】 |
19720413970 |
【客服微信】 |
197204139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