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四川
5月8日,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電工鋼(一期)項目生產線,工人操作設備吊運成品鋼卷。董源攝
5月8日,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電工鋼(一期)項目生產線控制室,技術員對各機組設備進行指揮調度。 董源攝
4月25日拍攝的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電工鋼(一期)項目投產下線的第一卷硅鋼。 本報記者 周聰聰攝
閱讀提示
4月18日,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電工鋼(一期)項目,在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
電工鋼,專業名稱為“硅鋼”。優異的導電性和磁導率,使其成為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超/特高壓變壓器、高端家電等產品的關鍵功能性材料。
全國首創“罩式爐+連續爐”組合生產技術、全流程數智化制造系統……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讓傳統鋼鐵產業在創新引領中煥發新生機。
作為省重點項目,該項目的投產意味著河北鋼鐵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材料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玩轉鋼鐵產品中的“藝術品”
銀灰色鋼卷靜靜矗立,明亮的金屬光澤透著精密加工特有的細膩質感。一朵橫系“腰間”的大紅綢帶花,將冷冰冰的鋼卷裝扮得喜氣洋洋。
4月25日,走進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忙碌的生產線旁,“盛裝”打扮的鋼卷格外引人矚目。
就在一周前,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電工鋼(一期)項目(以下簡稱“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在邯鄲經開區正式投產。而眼前這卷鋼,正是下線的第一卷。
電工鋼,專業名稱為“硅鋼”。因其長期廣泛應用于超/特高壓變壓器和工業變頻電機制造領域,被俗稱為“電工鋼”,是現代生活中重要的節能材料。
“簡單說,硅鋼就是一種‘會省電的鋼’。”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習民介紹,這種含硅量0.5%—6.5%的鐵硅合金,憑借其獨特的晶體結構,能大幅降低能量轉換時的損耗。
以常見的吹風機為例:普通電機工作時,大量電能會轉化為無用的熱能,導致機身發燙;如果電機采用硅鋼芯,能將更多電能轉化為有效機械能,既提升效率又降低能耗。
這種“節能基因”,也使它成為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和高端家電的核心材料。
硅鋼性能優異,但其制造工藝卻近乎苛刻。
在生產線末端,下線的硅鋼鋼帶如絲綢般勻速滑向卷取機,從側面看去,薄如蟬翼。
“這還不算最薄的。”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科科長謝達說,由于項目剛投產,產線正在調試階段,他們初步將產品厚度控制在0.5毫米。待產線運行穩定后,這里生產的最薄硅鋼僅有0.1毫米,相當于一張A4紙的厚度。
薄,僅僅是硅鋼制造的第一道門檻。
“想象一下,我們要把這種薄鋼片像千層酥一樣精確疊放幾百層來制造電機核心,會有怎樣的難度。”謝達說,任何一層出現微米級的偏差都會導致整機性能下降。更復雜的,是對磁性能的精確控制——取向硅鋼要求所有晶體“磁路”朝軋制方向有序排列,無取向硅鋼則需保證各個方向的磁性能均勻。
嚴苛的工藝要求,使硅鋼被稱為鋼鐵產品中的“藝術品”,取向硅鋼更是被譽為現代鋼鐵業“皇冠上的明珠”。
“無論是滿足行業綠色發展和對超低能耗材料的需求,還是突破高端材料制造瓶頸,從傳統冶煉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領域躍升,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無疑是戰略轉型的關鍵落子。”申習民表示,該項目的投產實現了河北省民營企業硅鋼生產零的突破。
然而,當這個項目5年前第一次被提出時,在投資方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內部引發了不小震動,很多人懷疑:一個民營企業,真的能玩轉這種高端材料嗎?
申習民坦言,雖然普陽鋼鐵在耐磨鋼、高強鋼等中厚板領域經驗豐富,但硅鋼工藝卻意味著從工程用鋼向高精尖功能材料的躍升,需要突破多項技術壁壘。
研發過程可謂“燒錢又燒鋼”。僅工藝研發就耗時兩年多,煉廢的鋼坯不計其數。為驗證工藝可行性,企業甚至租用同行生產線反復試驗,試制階段投入了幾億元。
產業升級的執著和技術創新的堅守終獲回報。
申習民介紹,公司開展了所有硅鋼牌號及各規格產品的中試和產業化測試,生產工藝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同時在鐵損、磁感、同板差、強度等關鍵指標上超過國內同類硅鋼產品,高牌號硅鋼產品甚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生產的高牌號無取向硅鋼,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相比普通硅鋼有著更高的性能要求。
高技術門檻,造就了高附加值。高牌號無取向硅鋼,每噸售價是普通鋼材的3倍-5倍,高端產品甚至超過15000元/噸。
“現在我們的產線投產了大部分,預計今年7月將全部投產。”申習民介紹,一期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高牌號無取向硅鋼50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50億元。
打造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新標桿
當帶鋼以恒定速度從爐內穿行,不到3分鐘,就要經歷從常溫到1000℃高溫,再急速冷卻至常溫的溫度“過山車”。
在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核心產線區,近400米的連續退火爐如一條鋼鐵長龍貫穿其中,爐體兩側密布的溫控儀表與燃氣管道,精確調控著一場金屬蛻變。
劇烈的“熱震”處理,使硅鋼獲得理想的微觀組織,從而兼具優異的磁性能與機械加工特性。
傳統硅鋼生產通常需要兩次這樣的高溫退火,但能耗驚人,機組每小時天然氣消耗量高達1600立方米。
改變傳統生產中單一連續爐生產工藝,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盤活已有的罩式爐設備,在全國首創“罩式爐+連續爐”組合生產工藝,使退火能耗大大降低。
謝達解釋,不同于連續退火爐的“快炒”模式,罩式爐更像個“慢燉”的燜燒杯,爐內能同時放置四五卷鋼卷。24小時內,爐內溫度緩慢升至700℃-800℃,再經過十五六個小時的恒溫“燜制”,最后自然冷卻。緩慢的加熱節奏不僅使鋼材鐵損降低10%至15%,還有助于降低鋼材內應力,優化晶粒結構。
“慢燉+快炒”的創新組合帶來雙重提升,使極薄規格硅鋼(厚度
“硅鋼本身是綠色低碳材料,我們同樣要在生產過程中踐行這種節能理念,實現從材料特性到制造過程的全鏈條綠色化。”申習民表示。
在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建設中,這種理念得到了全方位貫徹。
打造12米深的地下設備層,將液壓機、潤滑系統等全部“藏”入地下;構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立體化車間……項目累計節約工業用地40余畝,土地利用率較傳統鋼鐵項目提升30%以上。
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項目與邯鄲經開區污水處理站實現管道直連,生產用水全部采用中水。通過安裝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在廠房屋頂鋪設光伏板等,實現清潔電力供應。
高質量發展,往往意味著綠色與智能并行。
橫向厚度差3微米、縱向厚度差2微米……4月20日,拿到一份最新出爐的厚度曲線和同板差數據檢測報告,申習民難掩自豪。
同板差是評價硅鋼品質的重要指標。目前,能將硅鋼同板差控制在5微米以內的國內企業屈指可數。這得益于全流程數智化系統的深度應用。
“硅鋼的性能取決于微觀晶粒結構,需要上千個工藝參數的精確控制來實現。”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科科長杜亮表示,傳統人工調節難以滿足這樣的精度要求。
為此,項目打造了智能化生產中樞,通過工業互聯網實時采集產線數據,配合機器人取樣、激光制樣等智能裝備,構建起完整的數字孿生系統。接到不同訂單時,系統能自動給出最佳工藝方案;生產過程中,它還能動態監控生產狀態,實時給出工藝參數優化建議。
杜亮舉例,當熱軋出口溫度低于標準范圍時,系統會立即預警并推薦退火工藝的調整方案;當檢測到熱軋寬度偏差時,又能提示優化酸洗切邊機的參數設置。
“生產變聰明,讓產品質量更穩、效率更高、用料更省。”申習民介紹,接下來,他們將進一步部署應用智能安全帽、智能天車、智能倉儲系統和智能視頻監控等,朝著“黑燈工廠”的建設目標邁進,打造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新標桿。
撬動更廣闊的高端制造生態圈
從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處出發,驅車向西南行駛三四分鐘,年產千萬臺空調的邯鄲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便映入眼簾。若向東行駛,同樣不到3公里路程,就能看到美的(邯鄲)智能廚電產業園整齊排列的標準化廠房。
“近在咫尺”的產業布局,為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構建起天然的產業鏈協同優勢。
“我們年前就已經赴美的總部進行洽談了。”申習民介紹,雙方意向開展硅鋼產品試用合作,未來,中普硅鋼產品有望應用于美的兩大基地的電機、電磁元件等核心部件,預計年供應量數十萬噸,不僅能顯著降低美的的采購成本,更能為其打造更加安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
“鋼鐵結構優起來,高端制造‘立’起來。”邯鄲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彭俊杰介紹。去年,邯鄲市出臺《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向材料級產品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近期河北省又印發《河北省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工作要點》,加快鋼鐵產品由原料級向材料級轉變是鋼鐵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
在彭俊杰看來,以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為代表的一批高端項目相繼落地,推動“鋼城”邯鄲鞏固鋼鐵原料級優勢的同時,增添了材料級競爭力,使鋼鐵產品應用場景不斷拓寬,為高端制造產業鏈的建圈強鏈注入強勁動能。
以中普電工鋼一期項目為支點,邯鄲經開區還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邯鄲經開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薛光輝介紹,邯鄲經開區正在加速構建“兩高兩新”產業新格局,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今年明確重點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電子信息、低空經濟等產業項目落地。
“無取向電工鋼是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核心材料。”薛光輝介紹,近期,邯鄲經開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對接了質子、中興、賓利、程力、日野等多家汽車企業。在對接洽談中,邯鄲正逐步形成“基礎用鋼+核心材料”雙重供應鏈優勢、“從車身到電機”的全產業鏈配套能力,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
不僅如此,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邯鄲經開區落戶企業——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的合作,正在積極推進。
未來,硅鋼帶動的產業鏈還會更多。彭俊杰介紹,目前,邯鄲經開區已經未雨綢繆,在產業用地等方面,為上下游配套企業預留發展空間。
按照規劃,中普電工鋼二期項目將主要生產高磁感取向硅鋼,其在配電變壓器、電力變壓器、風力發電機、光伏逆變器、充電樁等領域應用廣泛。
“不同的產品序列,又將撬開一個全新的招商領域。”對此,薛光輝充滿期待。
記者手記
一個“快”字,折射營商環境之變
一個工作日完成“五證齊發”,一年實現從開工到投產……作為落地邯鄲經開區的首個超百億元重大產業項目,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電工鋼項目以130億元的大體量,跑出了令人驚嘆的“加速度”。
“快”是中普(邯鄲)電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習民同記者反復提及的高頻字。
一個“快”字,不僅為企業帶來效率提升,更是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優化的生動縮影。
針對項目工期緊、申報資料多等實際情況,邯鄲經開區成立項目推進專班,安排專人全程幫辦代辦。
2024年3月8日,推進專班協調區行政審批局、區自規局信息共享、并聯審批,僅用一個工作日就完成項目備案、用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審批,五證同發提升了項目開工時效。
開工快只是第一步,項目建設的高效推進,離不開各項保障措施的精準發力。
供水、供氣、供電,這些看似基礎卻往往讓企業“跑斷腿”的環節,在邯鄲經開區成了政府主動兜底的“分內事”。
在供水環節,針對企業需要跨區對接市級自來水公司的復雜流程,經開區主動協調對接,將原本需要半年的自來水接入流程壓縮至與項目建設同步完成。
在供氣方面,為保障項目設備調試用氣的按時供應,經開區與趙都天然氣公司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在設備烘爐調試的關鍵窗口期,特事特辦進行夜間施工,搶在去年冬天上凍前完成供氣,避免設備因低溫受損。
電力保障方面的情況更為復雜。由于電網容量不足,無法滿足企業的用電需求,邯鄲經開區跨區域協調,從邯鄲市永年區專門架設供電專線,并配套建設11萬伏變電站,不僅解決了該項目的用電需求,還為后續產業發展預留了空間。
“過去配套建設總要‘追著部門跑’,現在政府主動‘圍著企業轉’。”申習民說,這種轉變讓企業能專心干好“主業”。
真正的親商、優商,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制度創新為突破,真正讓企業輕裝上陣謀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邯鄲經開區行政審批局正在開展“局長、科長走流程”活動,要求干部下沉窗口一線,以辦事員身份沉浸式體驗,查問題、優服務。
優質服務是最好的招商名片,制度創新是強大的發展動能。當“政府思維”真正轉向“企業視角”,“加速度”便水到渠成。(記者周聰聰、劉劍英)
來源:金臺資訊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