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另类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影视,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全部選擇
反選
反選將當前選中的變為不選,未選的全部變為選中。
華北
華東
華中
華南
東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確定
招標專區
項目專區
數據市場
營銷分析
增值服務
企業服務

關于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所屬地區:安徽 - 銅陵 發布日期:2025-05-12
所屬地區:安徽 - 銅陵 招標業主:登錄查看 信息類型:招標預告
更新時間:2025/05/12 招標代理:登錄查看 截止時間:登錄查看
咨詢該項目請撥打:15055702333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政府信息公開首頁>市政府辦公室>規劃信息>(略)(略)/(略)組配分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發布機構:(略))主題分類:綜合政務
名稱:(略)
發布日期:(略)
有效性:有效
關于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略):43來源:(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瀏覽次數:字體:[大中小]
一、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成果,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社會大局總體穩定。
(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57.9億元,同比增長1.7%,增幅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6.2、8.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
(二)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39%,較去年同期降低1.3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提高3.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五位。
(三)財政收入完成93.5億元,同比下降9.5%,較去年同期下降16.6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提高13.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2.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4位。其中一般財政收入完成74.1億元,同比下降4.8%,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9.5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提高3.8個百分點。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7.7億元,下降5.4%,較去年同期下降13.4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提高9.5個百分點,增速低于全省平均1.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5位。
(五)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5%,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3、13.2個百分點,增速低于全省6.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6位。
(六)進出口總額完成31.8億美元,下降17%,較去年同期下降34.9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提高4.2個百分點,低于全省22.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5位。
(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1,較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下降0.7個百分點,漲幅高于全省0.3個百分點。
(八)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9.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
(九)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359.4億元,同比增長14.9%。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14.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36.3個百分點。
(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8件,同比增長37%,總量、增幅分居全省第五、第四位。
(十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同比增長3.6%,較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0.1個百分點,總量、增幅分別居全省第5位、第10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增長5.2%,較一季度提高3.4個百分點,低于全省0.3個百分點,總量、增幅分別居全省第8位、第12位。
(十二)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6%,低于控制目標0.9個百分點。
(十三)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6.4微克/立方米,低于省控目標8.6微克/立方米。
二、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一)全力抗疫情促發展,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略)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在全省率先建立交通管控“六有、三規范”標準、社區管控“一專班、兩落實”制度,狠抓“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全面筑牢疫情防線,成為全省首個“清零”(略)。分6批派出35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擊疫情,勝利完成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任務。落實國家稅費優惠政策,在全省率先出臺應對肺炎疫情幫助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16條扶持政策,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3.4億元,降低企業水電氣成本超4800萬元,擬返還重點困難企業穩崗資金1982萬元,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892萬元,下達就業補助資金等超1.2億元。全市規上工業、限上商貿、電商、資質以上建筑業、進出口企業復工率均達100%,全市工業增加值5、6兩個月當月增幅回升至全省首位。爭取國開行省內復工復產專項貸款首批27億元、第二批11.2億元,投放量分別居全省第二、第一。申報四批入庫非標債項目50個,發行新增政府債券資金29.31億元。累計爭取上級資金54.2億元,同比增長22.1%。
(二)聚焦補短板破難題,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
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多措并舉助力貧困人員務工就業,86家扶貧龍頭企業、18家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9903戶,引導支持6043戶具備條件的貧困戶開展自種自養。扶貧項目開工493個,竣工336個,開、竣工率分別達99.2%、67.6%。全力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回頭看”和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認領47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實施農業保險、農村住房保險、民生保險、困難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等“五類保險”保障,防范返貧致貧“保障線”進一步筑牢。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聚焦水清岸綠產業優,縱深推進“三大一強”攻堅行動,5個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問題完成整改3個,13個省專題片問題完成整改5個,省“N”類第五批問題清單19個問題完成整改13個,爭取長江經濟帶上級資金4.04億元。“無(略)”試點加快推進,新建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963個,金冠銅業陽極泥資源綜合利用等6個項目建成運營,海螺水泥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工程完成提產改造。樅陽(略)獲批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代環保產業示(略)。上半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3.3%,居全省第三;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6.4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五;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三。
風險防控穩扎穩打。常態化開展重點領域風險監測評估,堅持“化存量、騰空間、防風險”,政府債務償債資金統籌、隱性債務多元化解機制進一步強化。地方金融領域風險排查扎實開展,完成整改127家。加快推進重點機構和企業風險化解,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核銷不良貸款1.73億元,化解處置9.31億元。房(略)場運行平穩,全市商品住宅銷售均價保持在(略)間,商品房去化周期較上年末縮減2個月。
(三)深入抓項目擴投入,實體經濟持續回暖
“重大項目攻堅年”全面推進。按月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金譽鋁基新材料產業園、泰富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環保提升技改、有色銅冶煉渣資源綜合利用、瑞華年產10萬噸硬脂酸鹽等一批重大產業類項目開工建設,沸點年產2萬噸有機硅助劑、精達特種異型電磁線、鎵特自支撐氮化鎵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竣工投產,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6.7億元,新增謀劃5億元以上項目531個,分別占年度計劃的57.4%、106.2%。布局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31個重點產品和服務入選安徽省第一批新基建企業技術產品服務名錄,居全省第四。聚焦主導產業靶向發力招商,編制重點產業招商指南16個,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33個,其中戰新產業項目占比達65.4%,在建項目省外到位資金359.4億元,同比增長14.9%。
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明確集群3大重點板塊、14條重點產業鏈,部署實施補鏈強鏈等6大工程,入庫重點項目74個,總投資389億元。實施銅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拓展延伸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三條產業鏈。預計銅基新材料基地評估將連續4年獲A類等次。上半(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比一季度回升1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4.6%,均居全省首位。銅陵有色實現銷售收入、利潤“雙過半”。全市(略)場主體11.7萬戶,同比增長10.6%。
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深入開展,全市服務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9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8.7%。“銅官數谷”獲批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和省級電子商務示(略),入駐各類企業64家;中華銅街入選省級特色商業街。(略)獲評全省農村電商優化升級工作(略)(略)上零售額11.15億元,增長9.4%。全市省級服務業(略)(示(略))11家,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解決就業2.43萬人。
(四)堅持促創新強支撐,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三重一創”建設加快推進,大氣環境綜合立體監測產業化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電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產業工程8個核心項目實現產業化,3項產品獲今年第一批安徽省新產品認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39%,居全省第五。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深入實施,(略)入選省發展數字經濟成效明(略)。標準化工作領跑全省,工信領域標準化立項數累計達105個,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略)在國家2019年度資源枯(略)轉型績效評價中居良好等次,城市轉型真抓實干獲省政府通報表揚。
創新驅動持續強化。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4支,新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作為全省唯(略)成功入選“科創中國”首批試(略)。市政府與江南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簽訂,江南大學(銅陵)(略)揭牌成立。5項科技創新成果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藍盾光電子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合作研發的《工(略)有毒有害氣體光學監測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8件,同比增長37%,總量、增幅分居全省第五、第四。
金融支撐不斷完善。積極落實金融機構穩企業保就業信貸政策,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發放“稅融通”貸款8.36億元,發放“科技貸”金額4040萬元,安排續貸過橋資金1.18億元,簽約政銀擔業務424筆,擔保金額19.28億元;發放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497.18億元,同比增長19.8%,高于本外幣各項貸款平均增速6個百分點。推動企(略)“破冰”,藍盾光電子將在深圳創業(略),銅冠礦建完成IPO報會,潔雅生物通過安徽證監局輔導驗收。全市到位直接融資57.49億元,綜合發行利率4.07%,同比降低2.7個百分點。
(五)持續促改革擴開放,經濟活力持續釋放
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積極促進銅陵兢強電子國有股權標識工作,(略)(略)完成三輪注資,(略)治理結構加快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完成394個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337個村“三變”改革。信用監管體系加快完善,(略)行政許可數據全面對接,幫助企業完成信用修復947次。清理償還拖欠賬款2416.86萬元,實現現有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全面清零。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積極構建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格局,(略)絡端2484個事項、自助端260個事項、手機端321個事項隨時申辦,實現部分政務服務事項在商圈、(略)就近辦理。優化“一門”功能,非工程類212個事項納入“統一幫辦”專窗,工程類13個事項納入工程建設類審批綜合窗口。在全省率先開展個體戶簡易注銷試點,全面推行企業開辦“一表”填報制度,實現“一日辦結”。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對接,省“四送一服”平臺問題辦結率達93%。
外資外貿促穩提質。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家,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居全省第四;實現對外投資1847萬美元,企業投資“(略)”沿線國家拓展到9個。銅陵(皖中南)(略)(B型)基本完工,跨境電商產業園加快建設,口岸核心能力持續強化,整體通關效能提升近30%。
長三角一體化持續深化。赴滬蘇浙開展“雙招雙引”76批次,邀商來銅考察105批次。全市在建長(略)域省外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213.7億元,占省外到位資金的59.5%;新引進長(略)域招商項目71個,占新引進項目的53.4%。選派29名青年干部人才分批到長三(略)跟班學習。市第一中學與(略)松江二中,市第三中學與(略)川沙中學締結為友好學校。實現36個長三角“一網通辦”試點事項。旭陽糧食產業聯合體等4個基地入選全省第一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創建名單。
(六)全面強聯動聚合力,協調發展穩步推進
交通設施擴面升級。合樅高速、國道237(略)改建、(略)等項目開工建設,(略)專用線、國道236青通河大橋等項目提速推進,(略)(略)、東城大道與金橋大道連接線項目建成通車。一江兩岸通道建設加快推進,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略)過江通道納入國家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江(略)一期工程建設有序開展,全市引進船舶66艘、新增運力22.8萬載重噸。“(略)”建設上半年已完成全年任務的79%。
城市建設加快完善。濱江生態岸線南延伸工程二期完成步道及綠化施工,第五水廠一期工程主體基本完工,義安大道等公共停車場完工,新增停車位2321個,33(略)人行道整治提升行動穩步實施,交通條件持續改善;廉政主題公園落成,完成18(略)、3個公園游園廣場綠化補植及49個重要點位“見縫插花”。建成408個5G基站,完成年度計劃的51%。18個老(略)改造全面開工,(略)改造加快實施,魚頭等5個安置點加快建設,群眾居住環境切實改善。
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32家農業產業化企業獲評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略)天門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銅陵白姜入選全省24個“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名單;稻漁綜合種養“百千萬”工程深入推進,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新增4萬畝。長江522艘漁船退捕任務全部完成,摸排處置涉漁“三無”船舶1603艘。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廁改完成率達56.2%,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2%,32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建成19個,(略)村工程進度達40.4%。
(七)堅持保民生守底線,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民生保障不斷夯實。堅持民生工程資金優先安排、剛性保障,34項民生工程進展順利,資金撥付率已達計劃的60%以上。就業保障不斷強化,(略)3790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3671.73萬元,穩定就業崗位12.2萬個,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1987.45萬元,切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上半年,全市春節前返鄉30.2萬農民工基本實現返崗復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納入農村低保保障傾斜政策,上半年撥付城鄉低保資金1.54億元,發放特困人員補助資金2433萬元,臨時救助資金460萬元,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上半(略)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略),增長4.6%,實現與全省平均同步增長。
公共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教育布局加快完善,9所公辦幼兒園改擴建加快推進,十五中西(略)、師范附小西(略)等今年秋季正式招生,銅陵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略)
社會治理不斷優化。新一(略)治理改革成果不斷鞏固,(略)加快建設。文(略)創建成效顯著,成功蟬聯第五屆省級文(略)(略)入選省級文(略)提名,(略)(略)、郊區全部入選省級文(略)。好人銅陵建設有聲有色,評選表彰“銅陵好人”23人、市級道德模范10人,推薦胡鋒等9人當選“安徽好人”。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上半(略)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0%、20.8%。防汛保障持續強化,嚴守長江干堤、江北四大水(略)等特殊部位,有序組織江心洲等高風(略)群眾撤離轉移,全市無人因災死亡,無萬人圩口破圩,確保(略)安瀾。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面啟動。外事僑務、民族宗教、人防消防、雙擁優撫、氣象地震、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史志檔案等事業取得新進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八)堅持強規劃促引領,“十三五”發展總體穩定
“十三五”以來,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任務穩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長足進步,城鄉面貌大幅改觀,一江兩岸協調融合進一步加強,水清岸綠產業優建設成效明顯,(略)(略),連續五年榮獲全省民生工程績效評價(略)。規劃綱要確定的四大類30項主要指標,21項預計可以順利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森林發展等幾項指標受宏觀經濟下行、資源枯(略)轉型、國家“四經普”統計標準和口徑變化影響,預計完成難度較大,仍需要聚力攻堅補短板。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縱觀下半年形勢,一方面,既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和防汛抗旱的嚴峻形勢,而且還有西方國家全面遏制政策升級等外部環境變化等挑戰,經濟持續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另一方面,我市正處于轉型升級承壓期,重大項目支撐不足,工業投資持續乏力,企業所處價值鏈層次偏低,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生態治理和社會民生領域建設任務繁重,尤其是疫情汛情暴露出來的各項短板仍有不少,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較大壓力。下半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略)部署,扎實推進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奮力趕追補差,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略),奮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監測分析,全力穩預期防風險
嚴格落(略)經濟運行工作機制,堅持月度分析、定期調度,全面加強重點指標監測預警,抓好經濟運行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分析研判,確保“六穩”“六保”工作取得實效。持續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統籌推(略)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深化“四送一服”,(略)場預期和發展信心。牢牢守住不發生金融風險底線,加大類金融機構監管,重拳出擊整治金融亂象,(略)性金融風險,構建良好發展環境。高質量開展“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謀劃好未來發展方向,在危機中孕育新機,于變局中再開新局。
(二)聚焦經濟建設,聚力抓項目夯根基
堅定“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導向,深化雙招雙引暨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力促金冠銅業閃速冶煉升級改造、潤衍綠色新材料、金磊灰巖礦開發等重大項目盡快落地;加快推進富樂德半導體晶圓再生、凱斯威高端銅合金、華馳大電量高功率磁懸浮儲能飛輪等在建項目早日竣工。力爭下半年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0個以上,完成80個以上重大項目統計入庫,40個以上重大項目竣工,全市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0億元以上。完善《(略)重點產業招商指南》,強化項目預判決策、協調推進到績效評估的閉環管理,形成“以畝產論英雄、以質效配資源”的結果導向。完善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相關政策,聚集一批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吸引更多青年才俊來銅創業就業。
(三)深化創新引領,著力抓轉型促升級
強化“三重一創”平臺和體系建設,推動實施產業技術研究院掛牌和共建方案編制,爭取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和省級銅基新材料基地建設保持全省先進行列,努力再獲批1—2個省級重大工程和專項。深入推進中小企業“兩轉一保”切實保護和(略)場主體活力。推動產品創新和智能化改造,爭取全年認定“三首”產品10個、省級新產品和安徽工業精品15個、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5個。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22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35%以上。創建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爭取年底建成1000個基站,實現(略)(略)(略)域商用全覆蓋。出臺促(略)建筑業發展壯大相關政策。做好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的培育,力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規上企業數達到75家。深化與阿里云、科大訊飛、(略)等合作,推進“工業大腦”“城市超腦”等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爭創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實現梧桐花(略)年內成功創建4A(略),加速浮山創建5A(略)進程。加快實施農產品加工“五個一批”工程,力爭全年新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2家、市級龍頭企業8家以上,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15個以上。
(四)統籌城鄉融合,加速提能級補短板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爭取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年內開工,(略)專用線、江(略)一期工程建設,開工建設省道232白湖至會宮段、先行開工國道330錢鋪段,統籌推進國道236青通河大橋、省道340烏金渡大橋和國道237一期會宮至官埠橋段建設。深化江河湖泊監管,重點推進列入國家和省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實施方案項目及長江銅陵河段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略)交通、污水治理和水質提升、園林綠化、城市修補與品質提升等7大類38個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承載能力。推動(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產業(略)集聚,切實發揮(略)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領頭羊作用。對標長三角先進開(略),高起點編制澄英高科(略)專項規劃。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再創建4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5個重點示范村。深入開展“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完成2.93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全市所有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實現全覆蓋。
(五)激發發展活力,全面強改革促開放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完成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編制,把“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產品準入及壓減企業開辦和注銷手續等結合起來,不斷鞏固和擴大商事改革成果。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機構改革、垂直改革和綜合執法改革。深化教體創新改革,推動“三醫聯動”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資源規劃布局。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10月底前基本完成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長三角一體化協調推進工作體制機制,推進《(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落實,重點與江蘇(略)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制定出臺支持B保發展政策,確保9月份國家海關總署驗收后正式封關運營。進一步擴大開放,力爭全年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35家以上。
(六)強化政治擔當,切實保生態建示范
推動水清岸綠產業優35項年度重點任務有效落實,堅決打贏“5+13+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殲滅戰和長江銅陵段禁捕退捕攻堅戰。深化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全面完成32個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13個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改到位,實施5家化工企業拆除地塊土壤修復治理。強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工程,確保年度12大類178項大氣污染整治項目按時完成,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1%以上。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和工(略)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確保年度重點任務按時完成。認真開展污染地塊安全利用
率核算,確保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及時提煉總結(略)“無(略)”創建特色,確保按期完成重點領域試點任務。
(七)關切民生所盼,竭力惠民生謀福祉
全面落實各項穩就業保就業政策,強化城鄉居民醫療政策保障。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守住基本民生底線,推進實施34項民生工程。完成社會足球場地24塊年度任務,視情承辦2020年銅陵半程馬拉松賽、安徽省舉重錦標賽等,擴(略)全民健身示范品牌效應。推動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建設,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高質高效推進18個老(略)改造和魚頭、寶山等8670套安置房建設,實現“棚改三年計劃”圓滿收官。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夯實保供穩價基礎。積極抓好防汛救災,提前做好抗旱準備,精心謀劃災后重建,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深入開展新冠疫情、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消防、建筑施工等方面的隱患排查治理,提升防災減災救災水平,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附件: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上半年
完成情況
附件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主要指標上半年完成情況

指標名稱:(略)
單位:(略)
2020年計劃
上半年完成情況
是否達
序時進度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一、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好于全省實際增長水平

1.7
高于全省平均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
%
提高0.5個百分點

39
-1.3個
百分點

三、一般財政收入
億元
120以上

74.1
-4.8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7以上
157.7
-5.4

五、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8左右

-5.5

六、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31.8
-17
低于全國13.8個點
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3.5左右

104.1


八、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億美元
4.2

2.77
15.2

九、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
億元
665

359.4
14.9

十、自主創新






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15

15


十一、居民收入






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高于全省
平均水平
20261
3.6
高于全省平均0.1個點
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高于城鎮居民
8913
5.2

十二、就業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萬人
2.5

1

2.城鎮登記失業率
%
3.5以內

2.6


十三、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
微克/立方米
45及以下
完成省控目標
36.4


備注:1.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研發經費支出(略)生產總值之比、脫貧、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節能減排等5項指標為年度測算指標,故未列表中。
(略)年均濃度為逆向指標。
用微信:(略)
×
熱點推薦 熱門招標 熱門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棋牌| 平乡县| 枣庄市| 龙游县| 毕节市| 灵丘县| 九龙县| 休宁县| 湘潭市| 德惠市| 报价| 六枝特区| 桂阳县| 长乐市| 化隆| 红河县| 渝北区| 黄浦区| 安多县| 青冈县| 湖南省| 中卫市| 开鲁县| 鄢陵县| 确山县| 南昌县| 嘉禾县| 儋州市| 西宁市| 蒙自县| 台北县| 育儿| 甘洛县| 揭西县| 灵璧县| 凤城市| 洛南县| 通山县| 永平县|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