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黑龍江
隴原風光送千里,齊魯發展增綠能。5月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隴東—山東工程”)竣工投產,標志著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運。
▲隴東—山東工程山東段黃河跨越及線路。徐可 攝
隴東—山東工程起于甘肅省慶陽市慶陽換流站,途經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山東五省,止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換流站,輸電距離915千米,總投資202億元。工程實現了能源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緩解了華北地區能源短缺與西部資源富集的矛盾,對于推動能源轉型、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發展海上風電,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為我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履行國家戰略使命的國有重點企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電力骨干企業、服務國計民生的公用事業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深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彰顯大國重器的責任擔當。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智剛表示,隴東—山東工程是我國又一條西電東送能源大動脈,工程投產將有力支撐“沙戈荒”大基地建設和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有力服務山東、甘肅兩省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有力帶動電工裝備制造升級和產業煥新,對于促進新能源集約開發、集成發展,推動山東、甘肅兩省經濟增長和區域協調發展,帶動我國裝備向高端邁進以及建設現代電力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隴東—山東工程山東段黃河跨越及線路。徐可 攝
這條輸電大動脈,是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首個一次性全容量投產的特高壓直流工程,首個探索并應用“雙八百”(即±800千伏額定電壓、800萬千瓦額定容量)特高壓直流標準化成果的示范工程,首個應用國家“1025”專項攻關成果突破特高壓“卡脖子”技術的示范工程。
工程于2023年2月獲得國家核準,當年6月開工建設。為積極應對特高壓“大規模集中建設、高強度創新攻關、高質量轉型升級”多重挑戰,國家電網公司舉全公司之力、聚全社會之資推動特高壓工程超常規建設,數萬名工程技術人員與建設團隊以“六精四化”理念為引領,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建設隴東—山東工程。
▲隴東—山東工程山東段黃河跨越施工。徐可 攝
歷經2年克難奮進,從隴東塬上到齊魯大地,打造出一條蜿蜒千里、橫亙東西的能源大通道,書寫出中國特高壓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隴東—山東工程配套電源145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1050萬千瓦,并首次在送端基地配置儲能105萬千瓦,將風、光、火電打捆外送,可實現多能互補,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
工程建成投運,將有力支撐甘肅能源大基地綜合開發,保障超過10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可靠送出,助力甘肅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工程每年可向山東輸送電能36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600萬噸,提升區外受電能力至38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超50%,保障山東安全綠色用能,滿足度夏高峰期用電需求。
▲隴東—山東工程山東段黃河跨越及線路。徐可 攝
記者從國家電網公司了解到,工程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電網公司依托“揭榜掛帥”、“1025”等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成功研制了基于自主化拓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換流變有載調壓分接開關和基于全國產芯片的直流控制保護等“卡脖子”裝備,并在本工程中率先示范應用。
調試期間,這些國產新裝備經受了高電壓、大電流的嚴格考驗,性能穩定、指標優良,實現我國電工裝備自主可控新的突破,有力提升了我國高端輸變電裝備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控制力。
在甘肅,慶陽換流站實現基于國產芯片的直流控制保護系統的首次應用,助推我國高端電力裝備跨越式發展;
在陜西,該工程首跨黃河,成為陜西境內首個特高壓大跨越工程,為全國特高壓工程建設積累了經驗;
在山西,國網山西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投用了新能源張力機,實現架線施工零排放、零污染;
在河北,河北省送變電有限公司研發砼溫智繪管家,精準養護澆筑后的鐵塔基座,建設精品工程;
在山東,國網山東建設公司攻破東平換流站建設中的“巖溶+流砂”地質挑戰,積累了關鍵技術。
▲隴東—山東工程東平站施工。徐可 攝
工程的優質高效建成,實現了國家電網公司今年投運“兩交五直”特高壓工程的開門紅,打造了新時期特高壓建設的新標桿,標志著特高壓邁入了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依托工程實踐,探索形成一系列“雙八百”特高壓直流標準化成果,形成標準化文件550余套、典型設計圖紙5500余張,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行業標準9項,企業標準100項,為后續特高壓工程大規模、高質量建設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投運“22交17直”39項特高壓工程,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特高壓輸電網絡,為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記者:周倜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