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核心觀點
轉債市場復盤:
4月權益市場下跌3.2%,轉債市場跟跌1.3%。4月權益市場受月初美國對等關稅沖擊先快速下行、隨后小幅回升后橫盤,轉債與正股趨勢同步收跌,抗跌屬性下跌幅較窄。當月萬得全A指數收于4956.1點(環比-3.2%);中證轉債指數收于421.9點(環比-1.3%)。4月初特朗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轉債跟隨全A指數快速下行至7日低點。中央匯金增持A股ETF后市場放量回升,資金在關稅博弈中轉向內需及自主可控主線,推動行業輪動與高低切換行情展開。隨22日特朗普對關稅態度邊際緩和,疊加業績密集披露,偏權市場指數橫盤企穩。轉債ETF規模環比收縮5.0%至413億。交易成交方面,偏權市場活躍度震蕩回落,略低于年初水平。價格方面,4月轉債平價回落至年初位置,環比下跌7.4%至86.9元,處23年以來中位數水平。估值方面,百元平價溢價率(MA5)環比+2.8pp至25.3%,回升至23年以來中位數水平。行業方面,當月漲少跌多,傳媒、農業轉債領漲,通信、計算機、電力設備轉債較正股抗跌。風格方面,4月中價、小盤、高評級轉債占優。
轉債市場展望:
關稅利空沖擊階段性收尾,貨幣寬松下左側超跌布局。1)2024全年轉債正股業績總體相對承壓,多數行業盈收增速下滑。以行業營收和利潤平均增速均為正衡量,非銀、汽車、銀行、食飲、交運、紡服行業表現較好,社服、農業過半正股實現“雙增”。2025年一季度正股業績邊際改善,農業、有色和非銀等行業表現突出,過半正股公司平均營收、凈利增速均超10%,Q1傳媒、計算機、電子行業盈利顯著回升。2)海外營收占比兩成以上標的4月較行業平均仍超跌3%,隨關稅博弈緩和或有修復空間。3)條款方面,去年以來三成進入進度的轉債最終實施強贖,45%觸發條款的轉債發行人選擇實施強贖。強贖博弈中早期進度的轉債表現更優,前15個交易日至公告日累計漲幅均值8.2%,勝率70%。流動性方面,節后貨幣政策寬松預期落地。5月7日央行宣布降準50BP并降息10BP,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轉債策略展望:
業績為底,超跌標的與條款機會為矛。綜合考慮1)大盤寬基(4成)。分子端2024年報偏弱、2025年一季報邊際改善相關利空因素已釋放完畢,關稅沖擊對基本面的實質性影響可能在2季度逐步體現(如4月PMI再度回落收縮區間),底倉標的以業績支撐能有效防范組合凈值大幅回落風險;?2)超跌修復(3成)。分母端國內降準降息落地+關稅階段性緩和,前期由于事件沖擊導致出海相關超跌轉債或有修復機會;3)強贖條款機會(3成)。轉債“老齡化”問題逐步凸顯,強贖作為轉債退出的常見方式,我們在強贖進度券中擇優博取上漲機會。具體配置策略見正文。銀河固收主觀策略4月績效錄得-0.9%,相對中證轉債超額0.4%。5月推薦轉債組合包括溫氏轉債、宏發轉債、南銀轉債、旺能轉債、愛瑪轉債、法蘭轉債、川恒轉債、景23轉債、恒輝轉債、柳工轉2。
量化策略績效及策略推薦:
4月中波策略重新占優,高波策略跑輸基準。4月(4.1-4.30)低價增強策略、改良雙低策略、高價高彈性策略分別錄得0%、1.3%、-2.2%(同期基準-1.3%)。今年以來,三類策略績效分別為2.2%、11.8%、17%(同期基準1.8%),累計超額0.4%、10.0%、15.2%。
風險提示:1. 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風險;2. 海內外政策超預期風險;3. 轉債估值壓縮風險;4.正股股價超預期波動風險;5.樣本統計不完全風險。
目錄
核心圖表
風險提示
1. 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風險;2. 海內外政策超預期風險;3. 轉債估值壓縮風險;4.正股股價超預期波動風險;5.樣本統計不完全風險。
如需獲取報告全文,請聯系您的客戶經理,謝謝!
相關報告
///固收專題///
2025/5/7?規模整體回升,高波策略占優—“固收+”基金1季報分析
2025/4/25?債市熊平,久期打底,信用適度下沉策略績優
2025/2/6“固收+”基金規模微縮,轉債基金表現突出 ——“固收+”基金四季報持倉分析
2025/2/6債市牛平,久期策略仍占優—2024Q4債券基金季報分析
2025/1/10?詳解REITs分析框架—REITs專題系列一
2024/12/30?波瀾再起,蓄勢待發——2025年固收年度策略
2024/11/5?固收+”基金規模再回落,高波產品表現亮眼—“固收+”基金三季報持倉分析
2024/10/31?債基規模回落,久期策略仍占優—Q3債券基金季報分析
2024/8/6?TLAC非資本債券發行,提升我國金融系統穩健性
2024/7/30?“固收+”基金規模增長轉正,低波、中低價風格占優—二季報持倉分析
2024/7/26二季度債基規模繼續擴大,久期策略相對績優—Q2債券基金季報分析
2024/6/28?2024年中期策略:把握定力,順勢而為—經濟展望篇
2024/6/28?2024年中期策略:行情中繼,靜待時機—策略篇
2024/6/27?資產荒驅動下的債牛通道—固收專題報告
///固收策略系列報告///
2025/4/27轉債策略更新 |?偏權市場止跌回升,中波策略重新占優
2025/4/11轉債策略更新 |?關稅政策升級,低波策略重新占優
2025/3/27轉債策略更新 | 權益市場高位調整,高波策略持續占優
2025/3/14轉債策略更新 |?權益市場持續走牛,高波策略年內超額16%
2025/2/27轉債策略更新 | 權益市場持續上漲,高價高彈性策略延續占優
2025/2/16轉債策略更新 | 權益市場上漲,高價高彈性策略占優
2025/1/22?轉債策略更新 |權益市場回暖,改良雙低策略重新占優
2025/1/12?轉債策略更新 | 權益市場持續調整,低價增強策略占優
2024/8/1?久期策略如何在當前場景進行應用?—固收策略系列專題報告之二
2024/2/27?債市騎乘策略的邏輯與應用—固收策略系列專題報告之一
///固收月報///
2025/4/29?利率 |?供給高峰將至,把握超調機會—5月利率展望
2025/3/31?轉債 | 穩健防御下的類紅利轉債替代—4月轉債策略展望
2025/3/30?利率 |?震蕩格局下逢高增配—4月利率展望
2025/3/6?利率 | 轉債階段性防御,如何配置?—2月復盤兼3月策略展望
2025/3/4?利率 | 配置性價比已現,把握兩會關鍵窗口—3月利率展望
2025/2/10?轉債 | 轉債市場又迎關鍵配置時點 —1月復盤兼2月策略展望
2025/2/5?利率丨節后資金面或轉松,關注配置機會—1月債市回顧及2月展望
2025/1/6?轉債 | 開年轉債怎么配——12月復盤兼1月策略展望
2024/12/4?轉債估值回升,關注政策拉動—11月可轉債復盤兼12月展望
2024/12/4?等待大會政策定調,跨年行情搶跑下,債市需有份謹慎—11月債市回顧及12月展望
2024/11/13?上行斜率走緩,把握政策主線—10月可轉債復盤兼11月展望
2024/11/5?等待財政增量靴子落地,關注配置機會—10月債市回顧及11月展望
///固收簡評///
2024/12/13?大會延續積極表態,債市謹慎參與——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
2024/12/10?表態“積極有為”,短期或有股債雙牛—12月政治局會議點評
2024/11/19?大漲過后,如何看待轉債強贖—可轉債點評
2024/9/30?外資持續流入,規模占比上升,或成為債市潛在定價要素—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簡評
2024/9/26?會議時點和力度超預期,債市利空擾動增多—9月政治局會議簡評
2024/9/24?國內降息可期,債市順風—9月美聯儲降息及9月OMO和LPR利率未調降點評
2024/9/24?央行重磅組合拳的背后與眼前—9月降準降息點評
2024/8/28?如何看待轉債跌破面值個數持續增多—可轉債點評
2024/7/26?央行操作數箭并發,意義幾何?—央行降息簡評
2024/5/14?供給壓力緩釋,資產荒邏輯再回歸—特別國債發行計劃簡評
2024/4/30?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五個要點—2024年4月政治局會議簡評
本文摘自:中國銀河證券2025年5月7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業績為底,超跌標的與條款機會為矛——5月轉債策略展望》
分析師:劉雅坤 S0130523100001
研究助理:郝禹
評級標準: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6到12個月行業指數(或公司股價)相對市場表現,其中: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北交所市場以北證50指數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
行業評級
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10%以上。
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10%之間。
回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
公司評級
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20%以上。
謹慎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20%之間。
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回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眾訂閱號為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證券”)研究院依法設立、運營的研究官方訂閱號(“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國銀河宏觀”“中國銀河策略”“中國銀河總量”“中國銀河科技”“中國銀河先進制造”“中國銀河消費”“中國銀河能源周期”“中國銀河證券新發展研究院”)。其他機構或個人在微信平臺以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義注冊的,或含有“銀河研究”,或含有與銀河研究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其他訂閱號均不是銀河研究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不是銀河證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臺,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均來自于銀河證券研究院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本訂閱號所摘錄的研究報告內容經相關流程及微信信息發布審核等環節后在本訂閱號內轉載,本訂閱號不承諾在第一時間轉載相關內容,如需了解詳細、完整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參見銀河證券研究院發布的完整報告,任何研究觀點以銀河證券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
本訂閱號旨在交流證券研究經驗。本訂閱號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訂閱人做參考之用,訂閱人須自行確認自己具備理解證券研究報告的專業能力,保持自身的獨立判斷,不應認為本訂閱號的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并不構成對訂閱人的投資建議,并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銀河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發布的任何內容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訂閱號所提及的任何證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風險,訂閱人需自行承擔依據訂閱號發布的任何內容進行投資決策可能產生的一切風險。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代表銀河證券研究院在相關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結果及預測結論,會根據銀河證券研究院后續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預先通知的情況下做出更改,敬請訂閱者密切關注后續研究報告的最新相關結論。
本訂閱號所轉發的研究報告,均只代表銀河證券研究院的觀點。本訂閱號不保證銀河證券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給出與本微信公眾號所發布研報結論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資意見,敬請訂閱者留意。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訂閱號發布的本圖文消息僅面向銀河證券客戶中的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圖文消息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并非銀河證券客戶中的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的版權歸銀河證券所有,銀河證券對本訂閱號保留一切法律權利。訂閱人對本訂閱號發布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復制、轉載,均需注明銀河研究的出處,且不得對本訂閱號所在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