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江蘇
一、應急響應的重點物品和場所
1、易爆液(氣)體:油漆、稀料、氧氣、乙炔氣、
2、可(易)燃體:木材、瀝青、建筑垃圾
3、易發生事故作業點、場所或活動:現場電氣焊作業點、邊坡、機械操作與維修、設備安裝
4、基坑坍塌事故
5、基坑防墜落
二、應急救援系統
現場成立應急預案項目指揮部和應急專業隊,指揮部管理機構及成員為整個現場項目部人員。將應急管理人員進行職能分工,待應急方案啟動后各負其責。
三、重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報警和通訊
1)、發現或得知事故現象的公司人員應馬上向調度或者領導報警,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向消防部門報警。
2)、現場值班人員或總機在接到報警后按照預案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各專業隊各司其責,火速趕赴現場。
3)、指揮部成員根據事故類別迅速向公司主管部門、業主、公安、勞動等上級領導機關報告。
4)、報警和通訊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和相關設施;
(2)事故類型:火災、停電、觸電、人員受傷、中毒、邊坡出險;
(3)必要的補充: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2、現場險情處理要點
1)、火災事故各專業隊的任務:
(1)引導消防隊合理布置消防車和重點保護區域。
(2)醫療隊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心區受傷人員。
(3)通訊隊通過信號和治安隊員組織、引導工人進行疏散。
(4)治安隊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
(5)密切注視事故發展和蔓延情況。
2)、停電事故各專業隊的任務:
(1)屬于現場故障派搶修隊迅速進行搶修,屬于工地外故障及時了解何時能保證供電。
(2)物資供應站準備好搶險任務所需要的設備、材料。
(3)運輸隊迅速將搶修任務所需要的設備、材料送到現場。
(4)醫療隊要根據氣候和現場環境保障搶修人員的工作衛生條件,在現場隨時準備救護受傷人員。
3)、人員傷亡事故
(1)醫療隊迅速進行緊急救護,并盡快轉送受傷人員到相應醫院。
(2)安全技術部門進行現場調查和分析,確定事故原因。
4)、人員中毒
(1)立即組織搶救,并向醫療機構報警。
(2)查明中毒原因以便采取對應處理措施。
5)、邊坡出現險情
(1)本工程邊坡位移預警值按照30mm記取,如邊坡位移量超過上述警戒值則啟動應急預案,加強邊坡位移觀測,如果邊坡位移穩定則注意加強監測,如果邊坡位移持續增大且無停止的跡象則立即疏散出險邊坡附近人員及設備,切斷邊坡附近電源。
(2)分析出現險情原因,邊坡附近停止抽水施工。
四、應急方案
1、搶險人員、機械設備
1)、搶險隊伍:又現場施工人員組成搶險隊伍,人數不少于30人。
2)、搶險機械、設備
2、電纜火災事故處理
1)、在撲滅電纜火災時應戴防毒用的空氣呼吸器及絕緣手套、鞋。采用隔離滅火法,限制火災范圍。
2)、采用窒息法和冷卻法把火撲滅。
3)、分析事故原因,對于破舊或老化電纜及時更換,對于負荷功率過大的電纜可以減小電纜負荷或更換大功率電纜。
3、停電事故處理
由于本工程降水、噴錨施工均用到電,如果短時間內停電得不到恢復,應立即取動備用發電機進行發電作業,保障施工正常進行。
4、人員傷亡事故處理
人員受傷后,根據傷勢情況采取相應對策,如是輕傷可以采取簡單醫療包扎止血,如果屬于嚴重外傷則應簡單處理后立即送往醫院;對于嚴重內傷則應不移動傷員的情況下簡單處理,同時向120報警,請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處理。
6、化學品泄露事故處理
1)、油料化學品泄露發生后,先用干土清理干凈,再把帶有化學品的干土集中存放,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2)、嚴禁用水沖洗泄露的化學品,以防止污染水體或發生有害化學反應。
3)、利用化學品之間的化學反應處理一些泄露的化學品,如酸堿中和反應。
7、重大設備事故處理
1)、設備失靈后應立即切斷電源,截斷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
2)、現場人員立即采取措施糾正挽回,防止事故嚴重化。
3)、向內部報警,簡述:出事地點、情況、報警人員姓名。
4)、事故發生,在發現或接到報警后,立即組織救援隊伍,若事態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伍求助。
5)、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緊急措施。
8、邊坡險情事故處理
邊坡發生險情后及時撤離現場附近人員及機械設備、材料,在發險地段樹立圍擋、立警示牌,調集挖土機在坡底附近堆載以減輕邊坡安全隱患。
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對于邊坡附近滲漏水而導致的險情及時采取堵漏措施防止滲漏,對于坡頂超載原因導致的險情及時卸載,如本身安全性不足,則在邊坡穩定后及時采取加固措施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具體應急措施如下:
1)、首先與建設單位密切配合,了解施工場區周邊地下管線(上、下水、污水、雨水及消防等)是否有滲漏現象,及時切斷補給水源并進行補漏和堵截。
2)、增加邊坡監測次數,做好記錄并及時上報。
3)、邊坡位移發生突變,地面產生較大裂縫,位移未有收斂跡象
(1)立即封鎖該區路面,禁止各種車輛及無關人員通行,及時通知領導、設計人員及安全人員到場。
(2)判斷邊坡出險原因,如果由于邊坡荷載、滲漏等原因引起的原因,則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例如邊坡加固、坡后卸荷。如果由于樁發生較大的變形而產生的危害則根據情況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增加錨桿),在加固施工前應保證邊坡安全,可以在坡腳堆土回填或其它支撐方法減緩、阻止邊坡位移。
(3)縮短邊坡監測周期,同時盡快分析事故原因,找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避免事故繼續惡化,防止類式現象發生,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4)、周邊建筑危害性不均勻沉降處理
如周邊建筑物差異沉降大,超過警戒值則立即采取措施,措施如下:
(1)采用跟蹤注漿方法。沿沉降區域大的建筑物一端邊緣或建筑物周邊打出注漿孔,孔深根據建筑物基礎埋置深度和發生壓縮變形、下沉土層的位置確定。孔徑150mm,孔間距約2-3m,孔深應超過建筑物槽底深度。然后向孔內注入一定配比的水泥漿(水灰比0.40-0.50),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根據發生沉降的實際情況確定。注漿時應邊注漿邊觀測,防止注漿過量引起危害。
(2)當距基坑較遠的建筑物發生均勻沉降時也可采用地下水回灌的方法進行處理。即在沉降相對較大區域打出一定數量的回灌孔,下入回灌花管,回灌量和注水壓力根據沉降具體情況確定。
(3)疏通事故發生現場的道路,保證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4)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五、條件保障
1、 器材
1)、根據自身需要,確保各救援組織器材裝備應為何標準,包括通訊器材、救援器材、防護器材等。
2)、落實對防護器材、救援器材、藥品等的專人保管、定期檢查保養制度,使常處于備用狀態,并由公司相應的部門負責應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訓和檢查任。
2、經費
公司按照一定比例從工程款中提取以保證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經費。
3、人員
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救援隊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年初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對于各專業隊員的來源,要求對其權利與義務做出相關規定。
4、建立相關制度
1)、值班制度:工程項目部建立晝夜值班制度,安排管理人員值班任務。
2)、檢查制度:結合生產檢查,每月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
3)、例會制度:每星期定期召開指揮部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會議,匯報上階段的安全生產和救援工作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總結評比制度:總結評比生產時,同時總結評比救援工作,每次訓練和演習結束后應進行總結評比獎勵和表彰先進。建立總結評比辦法和對于事故處理中有功和有過人員的獎罰措施。
六、救援醫院及路線
1、醫院介紹:
。。。
2、救援路線:
。。。。。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