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河北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建于1935年,寧夏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歷史沿革】醫院前身是由寧夏衛生實驗處(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前身)負責組建的寧夏省立醫院。1951年更名為寧夏省人民醫院;1954年更名為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1958年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1962年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1973年更名為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2008年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
【基本情況】醫院占地248.22畝,建筑面積265485平方米。設心腦血管病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3家直屬分支機構。2012年成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醫院集團,現有會員單位45家。醫院編制床位3500張。醫療服務量和效率居寧夏之首。2023年總診療325.5萬人次,出院19.9萬人次,手術8.3萬人次。平均住院日降至6.4天,為全區領先水平。連續五年穩居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級,2022年排名第68位。
【人才隊伍】醫院現有職工為5698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972人,有高級職稱1178人,博士200人,碩士1372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專業技術杰出人才1人,國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5人;自治區特殊津貼16人,寧夏塞上英才4人,塞上名醫14人,寧夏青年科技獎4人,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55人。獲批自治區人才小高地7個。
【學科建設】醫院擁有1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含建設項目):ICU、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呼吸內科、普通外科、急診科、腫瘤科、骨科、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神經內科;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8個:骨科、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科、燒傷整形美容科、兒科、消化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3個:神經病學、臨床檢驗診斷學、普通外科學;自治區重點學科1個:骨科。先后引進達芬奇機器人、MAKO機器人等先進醫療設備,機器人手術開展突破千例。
【科研工作】醫院大力推進醫學科技創新,加強臨床研究。建有生物芯片中心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精子庫、科研設備管理中心及外科學研究室等多個科研平臺。獲批建設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寧夏臨床病原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寧夏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寧夏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神經系統疾病診療工程技術中心;14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包括神經系統疾病、骨科與運動康復、心血管疾病、口腔、呼吸疾病、消化疾病、婦產科疾病、惡性腫瘤診治、肝膽胰腺外科疾病、腎臟疾病、精神心理疾病、醫學檢驗、圍術期醫學、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獲批自治區創新團隊12個、創新中心5個。近五年來,獲各級各類科研立項1690項(其中國基金91項),獲得科研經費合計3.49億元。發表SCI論文1546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74.699。獲批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3項。授權職務專利432項,發明專利21項。
【教學工作】作為大學直屬附屬醫院,醫院現有研究生、本科和專科3個教育層次,承擔19個學系、20個本科專業的教學任務。設學位點42個,住培專業基地33個。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1個、國家虛擬教研室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個。有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3個、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4個、自治區級一流教研室3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4個,獲評自治區級一流課程2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8門。建有國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獲批國家重點住培專業基地2個。臨床醫學ESI連續7年進入全球前1%。
【公益職責】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強化責任擔當,先后派出17批醫療隊102名隊員赴貝寧共和國開展援外醫療任務。在三年抗疫中,醫院始終將保障人民健康作為首要任務,承擔多次新冠疫情防控外派支援任務,先后派出1500余名醫護人員赴湖北武漢、襄陽,海南海口以及中衛、石嘴山、寧東等地,協助當地完成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等工作。在應急常態化向“乙類乙管”平穩過渡階段,醫院多措并舉,堅持全院一盤棋整體調度醫療資源,實施“四保”措施,擴容重癥病房,建立多學科聯合診療團隊前置急診科,全面兜牢兜實醫療救治底線,傾全院之力保障重癥救治。
在全院黨員、干部職工的努力下,醫院先后榮獲醫療扶貧貢獻獎、全國人文愛心醫院、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公立醫院黨建示范醫院等集體榮譽。普胸外科、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門急診藥房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疫三八紅旗手、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等省部級個人表彰。
醫院將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大、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患者滿意、職工滿意辦院宗旨,以“建設西北一流醫院”戰略目標為指引,以醫院全面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疑難危重疾病臨床診療能力提升和科技創新突破為重點,持續深化“三個轉變”,加快建設“八大體系”,扎實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竭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為實現“健康寧夏”戰略貢獻總院力量。(2024年1月數據)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93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是寧夏醫科大學附屬自治區人民醫院暨第三臨床醫學院、北方民族大學非直屬關系附屬醫院。同時,也是寧夏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核心單位。
醫院總占地面積604.46畝,建筑面積33.01萬平方米。下設院本部、西夏分院、寧夏醫療急救中心、寧夏眼科醫院和寧南醫院五個院區,編制床位數2630張。現有職工3669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795人,研究生導師115人,享受國務院、自治區政府特貼53人次。擁有直線加速器、3.0T核磁共振及各種內窺鏡等大型醫療設備上千臺(件)。醫院是國家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五級單位。建成了基于全成本核算等一院多區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和以支付結算為紐帶的互聯網醫院平臺,實現五個院區一體化管理模式。
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眼科、麻醉科、臨床護理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脾胃病科為國家中醫重點專科。設有自治區專科區域醫療中心7個、自治區級臨床診療中心15個。是寧夏眼科、創傷骨科等12個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是全國首批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第二批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專科培訓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醫院服務范圍涉及陜、甘、寧、蒙等省區1300多萬人口。2022年完成總診療量216.66萬人次、出院患者10.51萬人次、手術量5.06萬臺次,平均住院日7.41天。
醫院是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寧夏臨床醫學研究所掛靠單位。近五年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1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20項科研成果獲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一等獎2項。
醫院是國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是全國文明單位,曾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醫療扶貧貢獻獎、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人文愛心醫院等榮譽稱號。2022年榮獲全國消除瘧疾工作先進集體。與北京、上海、湖南、天津等地醫療衛生機構以及美國、法國、德國、以色列、日本、新加坡、英國及阿拉伯國家醫學界保持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專家推薦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為銀川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57年的銀川市衛生所,1984年更名為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寧夏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住院醫師新生兒專培基地、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全國臨床合理用藥示范基地。2014年獲批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院,2015年獲批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濱河新區)綜合醫院,2020年獲批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2022年牽頭成立興慶區醫療健康集團總院。
醫院是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及社區醫療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目前形成院本部-康復醫院-濱河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1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發展布局,以及高職-本科-住培醫師-碩士-博士醫學教育工作體系。總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200張,現有職工22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408人,教授、副教授62人,碩博導60人,碩博士233人,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及國家級專家99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自治區“313人才”、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省市級塞上名醫46人,自治區級專業學科主任委員21人。現有臨床科室37個、醫技醫輔類科室9個、教研室16個。年門、急診量110余萬人次,擔負著銀川市及周邊省市人民群眾的醫療及預防保健服務。
近年來,醫院強化內涵建設,注重學科發展,獲批了國家級醫學中心/基地8個、省級醫學中心/基地17個,國家級、自治區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7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新生兒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內分泌科、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科)、自治區質控中心6個(寧夏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質控中心、寧夏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心、寧夏新生兒質量控制中心、寧夏周圍血管疾病質量控制中心、寧夏健康體檢質量控制中心、寧夏中醫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中心),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2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內分泌科)、自治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4個(寧夏兒童康復與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寧夏代謝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寧夏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寧夏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市級重點專科、質控中心27個。
多年來,醫院致力于推動智慧醫院建設,探索創新“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建立寧夏處方審核流轉中心、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銀川市國家級專家遠程診療中心、銀川遠程影像診斷中心、銀川市遠程超聲中心、銀川市遠程胎心監測中心、銀川市遠程數字睡眠服務中心、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中心、互聯網+區域檢驗中心、互聯網+5G遠程病理診斷中心、互聯網+區域精準藥學服務中心、互聯網+區域消毒供應中心等,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國家領導人視察我院“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寧夏被國家衛健委批準為首個國家級“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為醫院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醫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自治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自治區五一巾幗標兵崗、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互聯網+醫療健康”項目榮獲國家衛健委全民健康信息化應用發展典型案例、全國藥學服務經典案例推廣案例、中國醫院質量管理最佳實踐案例等榮譽。
醫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轉觀念、提能力、強學科”為發展戰略,以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為抓手,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中心,持續創新“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全面統籌醫、教、研、管各項工作,不斷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以全新的姿態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專家推薦銀川市婦幼保健院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文化西街56號,成立于1986年,是銀川市衛生局直屬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婦幼保健機構。建筑面積3.5萬平米,專業技術人員490人,高級職稱81人、博士1名、研究生17名,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名,銀川市拔尖人才1名,自治區313人才2名。編制床位240張,實際開放床位310張。年門診量53萬余人次,年住院病人1.3萬余人次。設有門診部、住院部。急診科、保健部和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重點科室有:產科、新生兒科、婦科、普兒科、乳腺外科、小兒康復科、不孕不育專科。其中:人類輔助生殖醫學中心是區級重點專科,產科、新生兒科,小兒康復科是市級重點專科。
醫院堅持“立足銀川、面向全區。輻射周邊、爭創一流”的戰略方針,秉承“原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辦院理念,緊跟醫學前沿,不斷拓展和完善診療技術,堅持以微創為特色,擁有CT、進口實時三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小兒高壓氧艙級生殖中心全套進口實驗器材等一批高、精、尖醫療設備,為患者疾病的診療提供了更加準確。可靠的保證,為醫院的專科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專家推薦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醫院、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研究院(簡稱: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于1986年由政府批準建設,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人員開展工作,隸屬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中醫藥人才師承培養、文化宣傳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
醫院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決策部署,作為寧夏中醫藥衛生健康工作龍頭單位,我們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以中醫藥為主,堅持中西醫并重強院方向。堅持以***總書記指出的“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為宗旨,為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中醫藥衛生事業不懈努力。
堅持中西醫并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醫院目前占地面積36500平方米(55畝),建筑面積56000平方米,編制床位700張,可開放床位800張,設有46個臨床、醫技業務科室和18個職能管理部門。現有在崗職工929人,返聘外聘老專家、柔性引進專家團隊、為寧夏醫科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培養的中醫臨床專業碩士研究生、為全區培養的規培住院醫師、基層進修生、各學校實習生、全科醫師班等每年有900余人,外包的物業公司、食堂等后勤保障服務人員有200余人,共計2000余人。
醫院學科特色突出、人才梯隊合理、技術力量雄厚。現有高級職稱152人,全國名中醫3名、自治區名中醫9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5人,寧夏優秀中醫臨床人才33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27人,自治區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10人,院內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46人。擁有中醫師承博士專業學位導師4名,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碩士合作指導老師37名,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155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少數民族醫藥工作表現突出個人、自治區政府特貼專家、塞上英才、塞上名醫、“313”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衛生健康行業經濟管理領軍人才等50余名。
醫院建設配備有綜合導管室、遠程心電診斷中心、遠程影像診斷中心、內窺鏡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層流潔凈手術室、血液透析室、核磁、128排高端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彩色多功能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CR實驗室等先進的診療基礎設備和儀器設施,建有全區最大的醫院中藥制劑中心。是國家臨床合理用藥示范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全國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基地、全國治未病建設基地、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國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和寧夏中成藥臨床驗證基地“九大基地”和寧夏中醫骨傷推拿治療中心、寧夏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寧夏治未病指導中心、寧夏中醫康復中心、寧夏中醫醫療質量監測中心、寧夏中醫藥數據中心、寧夏中藥原料質量監測技術服務中心、寧夏中藥制劑中心、寧夏中醫病案質量控制中心、寧夏中醫重點專科質量監測中心“十大中心”所在地。
是寧夏中醫腎病研究所、寧夏醫科大學附屬自治區中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寧夏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定點醫院。是寧夏中醫醫院醫療集團、寧夏區域中醫(針灸)專科聯盟、寧夏區域中醫(婦科)診療中心專科聯盟、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醫療聯合體和銀川市西夏區醫療健康總院牽頭單位。獲批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院士、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工作站10個,每年均入站支持、幫助、指導工作等。
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醫院黨委為五星級黨組織,下設黨支部28個,其中,五星級6個、四星級8個、三星級10個,現有黨員306名。近年來,醫院黨委嚴格按照《關于加強自治區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辦法》,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黨委會、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和決策機制,修訂完善醫院章程,切實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管理各環節和全過程。醫院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穩步提升,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思想政治建設持續深化、黨的組織力進一步提升、干部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合理、精神文明建設亮點突出,為醫院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有力的人才支撐,引領推動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全方位提升,醫院黨委先后于2018年、2020年獲得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落實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先進黨組織”,2021年,被評為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模范單位”。
近年來,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辦院方向,砥礪奮進、創新發展,醫院門急診人次、住院病人數和開展的各類業務工作量較2016年(建院30年)比均翻了一番多,其它各項工作數、質量指數也都達到自治區下達的指標要求,更趨合理,更加優化。先后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全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優秀示范醫院、中國醫院管理“春潮杯”全國十佳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醫院、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醫療衛生育才先進集體,連續多年獲得全區安全生產先進集體、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先進單位等。2021年,醫院榮獲國家第一屆評選的全國中醫醫院“患者、醫務人員雙滿意”第二名,連續四年獲評自治區于2017年開始的全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年度綜合績效考核優秀等次,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2018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中,醫院位列419家全國中醫醫院第22名,2019年名列414家全國中醫醫院第31名,均列西北省區之首,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加強質量內涵,滿足群眾中醫藥服務需求
近年來,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中西醫并重強院方向,不斷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著力在強化質量安全、提升服務內涵上下功夫,先后制定完善院內醫療質量評價標準、臨床診療規范和崗位制度職責,深入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行動,認真落實按病種付費和按病種分值付費政策,持續開展病歷質量監測、感染管理控制工作。開設無假日醫院、增設專家門診、夜間門診、特需門診,購進128排螺旋CT等高端設備設施、高標準建設綜合導管室,推行“全院一張床”管理模式、針灸一體化服務模式、足底反射治療進科室、建立慢病管理中心等,不斷優化就醫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2021年,在上級部門關心支持和醫院積極爭取下,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全區首個醫療保障互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全區首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中醫醫療機構相繼落戶醫院,獲批組建自治區中藥制劑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順利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驗收等,進一步促進醫院更好建設發展平臺和綜合服務能力提升,使群眾就醫獲得感、滿意度得到明顯增強。
2021年,醫院門急診接診人次77.27萬人次、出院人數2.02萬人次,門急診患者次均費用275.23元,出院患者次均費用5548.32元,平均住院日9.99天,西成藥占比10.70%,主要業務工作數、質量指數均達到或優于上級下達的各類指標,結構更加合理。
強化教學科研,深化科研院所體系化建設
近年來,醫院在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做大做優綜合醫療服務的同時,著力推進中醫研究院的科研院所體系化建設,發揮好應有的醫、教、研、發、產綜合建設,全面發揮一體化大平臺作用。現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中醫肝膽病學、中醫皮膚病學),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2個(腎病科、骨傷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4個(骨傷科、腎病科、中醫婦科、針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區域中醫診療中心培育學科1個(婦科);自治區級優勢專科2個(骨傷推拿科、兒科),自治區級重點專科5個(中醫婦科、針灸科、兒科、糖尿病內分泌科、腫瘤血液科);院級重點專科6個(男性專科、心血管專科、乳腺專科、腫瘤專科、皮膚專科、脾胃病專科);國家級重點研究室1個(慢性腎衰中醫升降理論及應用重點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1個(中醫骨傷實驗室),國家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8個。
醫院先后獲批寧夏中醫骨傷研究人才小高地、寧夏中醫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保健研究人才小高地。設有國醫堂、治未病中心、體質辨識體檢中心、康復中心、兒童保健康復科(小兒治未病中心)等特色專科。先后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三等獎、自治區衛生健康系統科研成果獎等多項。院內科研成果轉化形成了11個劑型、30多個品種的院內制劑,研發有140多種科研制劑等。2021年,醫院積極爭取與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共同設立科技廳和醫院專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每年各投入100萬,三年共600萬元,專門用于本院科研立項和資金支持,并且,所有立項、研究均等同于自治區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去年已初步立項15項,力爭將醫院建設成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顯著,發展中西醫并重服務優良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創造出良好的社會、經濟兩個效益。
醫院始終創新發展,內結外聯,與區內外多家醫療機構建立了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友好協作關系,建有中醫藥特色遠程專家門診、遠程會診中心。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眼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廈門市中醫院等協作醫院;牽頭成立了寧夏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皮膚美容整形專業委員會、骨病專業委員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不孕不育專業委員會、寧夏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康復專業委員會、膏方專業委員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中藥專業委員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寧夏老年醫學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十六個專業委員會”。與陜西省骨科醫院(西安紅會醫院)聯合成立了跨區域醫聯體,加入了中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聯盟、全國科研型腎病重點專科聯盟、中國中醫藥腫瘤防治聯盟、泰山急救醫學聯盟、中日醫院肛腸專科醫聯體和寧夏吳階平泌尿外科聯盟等,廣泛參加參與、開展學術交流和臨床實踐工作。建立了院士專家咨詢服務站、國醫大師工作站、全國名中醫工作站等,有石學敏院士、張大寧國醫大師、李佃貴國醫大師、金世元國醫大師、夏桂成國醫大師、陳彤云全國名中醫、武維屏名中醫、郁仁存首都國醫名師等著名專家學者入站支持、幫助、指導工作。
強化基礎建設,滿足群眾中醫藥服務需求
針對醫院當前院落地域狹小,已是人流擁擠、車滿為患、建筑布局無法滿足廣大患者日益增長的中醫藥診療服務需求的實際,醫院堅持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牽引,持續提升群眾就醫體驗。2020年11月,在自治區政府、發改委和衛健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三五”國家項目建設庫項目,自治區2020年80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總建筑面積36180平方米,分兩個單體樓,將于2022年底建設完成。其中門急診綜合樓32500平方米,已于去年9月30日順利封頂,另一單體制劑中心樓3680平方米也要于今年開工并建設完成。該項工程的實施完成將給中醫院工作帶來諸多利好,特別是由此跨出醫院擴建設、謀發展,對醫院“百年大計”建設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和里程碑價值。
在醫院積極申報爭取下,2020年底,醫院又作為寧夏唯一建設依托醫院,榮列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疫病防治基地、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依托醫院,該項目的實施建設,將助力醫院進一步持續高質量發展。此外,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文件通知精神,目前,醫院已申報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并已由自治區發改委和衛健委共同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為醫院更好建設發展搭建更大平臺和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發揮引領作用,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基層發展
擷取岐黃精華,匯聚精誠大醫。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辦院方向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對口幫扶和“千名醫師下基層”等工作。醫院先后牽頭成立包括寧夏全區所有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內蒙等周邊毗鄰地區民族醫院和部分其它醫療機構共31家成員單位的“寧夏中醫醫院醫療集團”和涵蓋轄區基層醫療機構為主的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醫療聯合體,在成員單位間實行資源共享、優先轉診、檢驗項目互認、人才合作培養等工作機制,累計選派針灸、肛腸、骨科、護理等專科累計15批、200余名業務骨干,赴各基層醫院因地制宜開展對口幫帶、業務扶持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工作。每年舉辦院士、國醫大師、名中醫學術思想、醫療業務傳承學習班等,邀請全區中醫藥同仁免費學習、免費用餐。為此醫院每年拿出100萬元舉辦全區培訓班、高級研修班等,顯著提升了全區各級中醫醫療機構臨床診療、教學、科研、學術水平。
2019年,由醫院牽頭,組建成立了涵蓋西夏區屬地自治區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共計35家單位的“銀川市西夏區醫療健康總院”。總院成立以來,圍繞“聯合、整合、綜合轄區醫療資源,創新城市緊密型醫聯體和網格化醫共體管理服務模式”,初步開展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建設了遠程心電、遠程影像診斷中心等,為基層免費提供診斷服務,并定期選派專家、高年資醫務人員下基層指導、幫扶業務工作等,為提升區域醫療保障和衛生服務能力水平做出了一定的努力。2020年、2021年,醫院連續獲評全區“千名醫師下基層對口支援優秀單位”。
強化疫情防控,堅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院按照國家、自治區和上級衛健委的部署要求,緊急啟動、全員參與、精心組織,及時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各類工作分組專班。先后出臺醫院12版防控方案、3版應急預案,修訂100余項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成立了中醫藥專家、核酸采樣、醫師援助、預檢分診等7支后備隊伍,并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四查”“二問”工作要求。前后四次改造擴大規范布局建設發熱門診,緊急采購方艙CT、建設封控門診、調出門診部呼吸病診區,調整病區封閉老住院部整棟三層樓全部用于接診、留觀、處置發熱、可疑病人等,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全力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做好本院疫情防控的基礎上, 醫院圓滿完成了支援寧夏第四人民醫院、銀川市臨時急救醫院、湖北武漢漢陽體校方艙醫院抗疫救治工作和銀川市西夏區大規模核酸采樣檢測工作,以及沙特、科威特國際援助任務,并積極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及時研發新冠肺炎預防院內制劑“益氣防疫合劑”等,累計向醫院職工、第四人民醫院等兄弟醫院醫務人員、新冠確診病例、疑似病人、社區工作者、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免費發放近100萬元預防湯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使命和擔當,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我院將以“對標國內一流中醫院,建設西北地區領先的現代化、智慧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為目標,繼續秉承“救死扶傷,恪盡職守,團結和諧,奮發有為”的醫院精神;遵循“弘揚祖國醫學瑰寶,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辦院宗旨;奉行“仁愛,誠信,嚴謹,樂業”的核心價值觀;體現“關注細節,精益求精,始終無間,全面周到”的服務理念;落實“以人為本,高效創新”的管理理念和“職工是醫院第一財富”的人才理念。持續加強醫院黨的建設、深入推進綜合改革、不斷強化質量內涵,立足當下、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為本院和寧夏中醫藥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奮斗!
專家推薦銀川市中醫院有兩個院區,分別位于銀川市興慶區解放西街231號和銀川市金鳳區燕然路1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較大、技術力量雄厚,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自治區離休辦、市醫保中心、市離休辦首批定點醫院,寧夏醫學院的定點教學醫院。該院創建于1958年,是寧夏最早建立的中醫醫院。50多年來,醫院堅持中醫為主的辦院方針,走名醫、名科、名院發展之路,成為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中醫特色鮮明、中醫優勢突出的三級中醫院。
醫院開設有50多個專業科室,門診設有心病、肺病、脾胃病、糖尿病、腎病、腫瘤、針灸、康復、腦病、風濕病、肝病、骨傷、肛腸、男科、皮膚科、推拿科、外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專病專科門診,三樓“名醫堂”有20余名中醫內科專家坐診,還有疼痛科、理療科、外治室等特色科室。門診、住院均已開通醫生工作站,實現病歷信息化管理。科室設置齊全,建立有銀川市“治未病”中心、銀川市回族醫藥研究所。住院部設有心病科、肺病、脾胃病、糖尿病科、腎病、腫瘤、針灸康復中心、腦病、風濕病、骨傷科、肛腸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病區。其中,肛腸科是自治區級重點專科、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心病科為國家中醫重點學科建設單位。糖尿病科、康復科為國家“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自治區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有糖尿病科、針灸康復中心。銀川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有針灸康復中心、骨傷科。
目前開放床位410張。全院職工498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00余人,碩士研究生學歷40余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8名,自治區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9名,自治區名中醫4名、銀川市拔尖人才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有國家名中醫工作室3個,銀川市名中醫工作室2個。2011年,該院總診療人次407754人次,門急診人次為309126人次(其中急診6371人次)。平均日門診847人次。出院病人5799人,出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15.07天。
銀川市中醫院現有螺旋CT、DR、CR、彩超、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腹腔鏡、宮腔鏡、呼吸機、麻醉機、結腸透析機、生物刺激反饋儀及移動式C形臂X線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100余臺現代化診療設備。
銀川市中醫院堅持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承擔著寧夏醫科大學中醫學院、陜西中醫學院畢業生實習等教學工作,醫院自承擔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以來,近年承擔國家、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醫科大學科研項目50余項,取得科技成果10余項。
銀川市中醫院始終秉承“厚德載物、博愛至誠”的辦院宗旨、“團結、仁愛、傳承、創新”的院訓,打造“中醫治療在銀川”的品牌理念,先后榮獲了“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先進管理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五創工作先進集體”、“公眾滿意的國有醫院”、“服務態度最好的醫院”、“就醫環境最好的醫院”和“收費最合理的醫院”等榮譽。
專家推薦銀川市口腔醫院(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銀川市口腔醫院)銀川市口腔醫院(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銀川市口腔醫院)始建于1989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大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公立口腔專科醫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中華口腔醫學會團體會員單位及理事單位,自治區醫學優勢專科建設單位,省級干部醫療定點醫院,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專業護士臨床實踐培訓基地、寧夏口腔防治健康教育基地、中華口腔醫學會“西部行”教育培訓基地以及寧夏醫科大學口腔臨床教學基地。是國內唯一一所與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牙醫學院建立“友好醫院”合作關系的醫院,先后與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等國內著名院校建立協作關系,牽頭成立寧夏口腔專科聯盟。是是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空軍軍醫大學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
醫院現有職工471人,專業技術人員432人。中高級職稱人員164人,聘請國內外知名客座教授10名,自治區特聘專家2人。自治區“313”人才1名,銀川市科技明星2名,鳳城名醫4人,自治區勞模1人,銀川市勞模1人,自治區三八紅旗手1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1人,銀川市青年崗位能手2人。中國醫師協會及中華口腔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常委1人、委員18人,青年委員2人。口腔種植科、牙周黏膜病科為自治區級醫學優勢重點專科,預防保健科、牙周黏膜病科、牙體牙髓病科、兒童口腔科、正畸科為銀川市級醫學優勢重點專科,此外老年口腔病科、急診綜合科等為區內知名特色專科。各學科專業技術及治療設備均位于全區領先水平,部分專業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近年來我院共申報各級科研百余項,正式立項47項,共獲批經費1776.2萬元。其中國家級1項,學會級1項,自治區級32項,銀川市級13項,經費百萬元以上項目4項。獲得銀川市科學技術創新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銀川市醫療衛生技術創新獎2項,獲批專利1項,登記科技成果12項。共發表醫學論文百余篇。
按照“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規劃思路,銀川市口腔醫院總建筑面積27449.48㎡,地上16層,地下2層,擁有床位66張,椅位228把。鼓樓門診部總建筑面積2759.03㎡,地上三層,擁有椅位65把。西夏門診部建筑面積472㎡,擁有椅位8把。醫療服務覆蓋全區乃至周邊內蒙、甘肅、陜北等地區人口半徑達1000萬。現擁有3D成型儀(3D打印)、牙科用數字印模儀(3shape)、CAD/CAM、口腔CT、牙種植系統、口腔顯微系統、口腔數字觀察儀、牙科全麻治療椅等多種國際國內最先進診療設備,擁有目前國內高標準的口腔專科消毒供應中心和手術室,設置頭模教研室,遠程口腔醫學中心和口腔數字化技術中心。
建院以來,醫院積極致力于口腔公共衛生事業,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口腔健康。積極與美國“微笑列車”基金會、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等部門合作承擔國家公益性項目5項,同時承擔區、市兩級民生工程3項,免費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免費為適齡兒童進行窩溝封閉,開設口腔健康知識講座,此外大力推動口腔醫療服務向老、幼、孤、殘、貧等特殊人群延伸,為南部山區唇腭裂患者免費手術治療,同時為寧夏孤殘兒童免費診療、低保無牙頜老人鑲牙。
未來醫院將以“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內涵建設、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爭創全國先進口腔專科醫院”的發展目標,抓好“一個高地、兩個平臺、兩個中心、三個基地、四個體系”建設工程,以學科建設、互聯網+口腔醫療建設為創新驅動進一步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進一步促進醫院向內涵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以三甲創建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醫院對寧夏區域口腔醫療健康事業的引領。力爭將醫院發展成為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技術領先、設備先進、環境優美、管理精細、服務智能的先進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
專家推薦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醫院已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二醫院,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勝利街893號。創建于1946年9月,醫院占地面積29.5萬平方米,開展床位800張,開設33個科室,建有解放軍銀川血站、全軍三級計量檢查站和全軍區域性銀川三級設備維修站。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二醫院的重點建設專科,在醫院的領導下,科室人員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現已發展成為醫療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科室。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乃至軍區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近年來更是積極引進先進診療設備和專家人才,在院黨委的領導下,逐步發展成西北地區現代化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二醫院全體醫護人員以病人為中心,不斷開展新項目、新技術,一直致力于開展微創傷內鏡手術。作為駐寧夏回族自治區唯一一家解放軍醫院,醫院是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商業醫療保險協會定點醫院,先后兩次被自治區授予"物價、計量信得過最佳單位",被銀川市人民政府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2004年7月醫院被中華醫學管理會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
醫院堅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堅持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務、營造人性化環境、實施人性化流程,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面實施服務多維延伸戰略,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快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專家推薦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腦血管病醫院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的分支機構,地處銀川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是自治區內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為特色并涵蓋相關支撐學科的公立醫院,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醫保定點醫院。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腦血管病醫院依托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雄厚的醫療技術力量,權威的專家團隊和技術骨干,人員實行統一調配,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與心腦血管病醫院之間即時、靈活流動,包括門診、住院、會診和手術等,以最大限度保障病人能得到最優質的醫療服務。目前醫院開放床位600張。醫院設有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普內科、婦科、特需病房、骨科、血管外科/普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重癥醫學科(ICU)、急診科等14個臨床科室,麻醉科、手術室、檢驗科等9個醫技科室。設有體檢科,同時門診還設有激光科、中醫骨傷科、兒童神經病專科門診、血液外科、風濕科、皮膚科、眼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感染科等其他20多個專業的專家門診。設有更年期疾病診療中心,變態反應性疾病診療中心、胸痛中心、垂體相關疾病診療中心等特色診療中心,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就近治療的條件和環境。
醫院配備有GE寶石能譜CT、GE1.5T磁共振、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DSA)平板機、GE全電動數字化攝片系統、TCD、頸部血管B超、數字化乳腺機、數字減影儀等國際先進的儀器設備。建有寧夏第一間國際先進水平的規范化復合手術室。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腦血管病醫院將以先進的醫療技術、領先的醫療設備、舒適的就醫環境和科學的就醫流程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解除身體疾病,還您一個健康的人生。
專家推薦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銀川市兒童醫院)成立于1986年,是銀川市衛生健康委直屬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婦幼保健機構。2012年增掛銀川市兒童醫院牌匾。2016年牽頭與銀川市轄區、吳忠市、石嘴山市和陜西定邊、內蒙等臨近的12家婦幼保健院(所)組建成為銀川市婦幼保健醫療集團。2019年6月17日閱海分院兒科綜合樓全面投入使用,新建婦產科大樓于2020年5月22日投入使用并成功掛牌寧夏醫科大學附屬婦兒醫院,2020年12月正式獲批成為第三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總占地面積47399.0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8241.16平方米,其中本部占地面積10512.78平方米,建筑面積34240.76平方米,閱海分院占地面積36886.26平方米,建筑面積兒科大樓17650平方米,產科大樓26350.4平方米。本部編制床位340張,閱海分院編制床位300張。設有功能完善、組織健全的孕產保健部、兒童保健部、婦女保健部、生殖健康部“四大部”和6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婦女兒童提供從出生到老年,內容涵蓋生理和心理的,主動連續的“全生命周期”醫療保健服務與健康管理。
醫院堅持“立足銀川、面向全區、輻射周邊、爭創一流”的戰略方針,秉承“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辦院理念,不斷加快專科建設發展。擁有區級重點專科2個、市級重點專科5個、市級質量控制中心3個。生殖醫學研究中心是自治區優勢重點專科,2004年誕生了寧夏第一例試管嬰兒。產科是自治區重點專科、銀川市重點專科、銀川市質量控制中心。產前診斷中心是銀川市重點專科,也是自治區產前診斷分中心。婦科是銀川市重點專科和銀川市產科質量控制中心。小兒康復科是銀川市重點專科,是自治區首家開展小兒腦癱系統康復診療的專業科室。兒童保健科是銀川市質量控制中心,也是銀川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承擔著全市兒童保健業務指導工作。新生兒科是銀川市重點專科,是“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巾幗文明崗”科室。普兒科、乳腺外科、超聲診斷等十多個特色專科在區域內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醫院業務工作量處于我區婦幼同行業前列。
醫院先后榮獲“2018年度國家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全國婦幼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先進集體”、“全國醫保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優秀愛嬰醫院”等榮譽稱號。
專家推薦如需咨詢更多相關問題,請添加紅桃醫生微信,留言:999
【更多地方醫院排名】
2025年廣東廣州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湖南長沙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天津塘沽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吉林長春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甘肅蘭州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西藏拉薩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云南昆明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福建福州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湖北武漢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2025年北京石景山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專家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