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廳擬對
(略)法地儲能電站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4月25日-2025年5月6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
(略)
傳真:
(略)2
通訊地址:
(略)
(略)B1區生態環境廳
郵編:550002
(略)
建設項目名稱:
(略)
建設地點:
(略)
建設單位:
(略)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單位:
(略)
建設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1
(略)法地儲能電站項目
貴州
(略)法地村
(略)
(略)
本項目規劃建設規模100MW/200MWh儲能電站,
(略),儲能電站電氣一次設備、電氣二次設備、電站輔助設備及建筑;本工程配套建設升壓設備,包括一臺220kV主變、35kV配電裝置、接地變及二次設備等,位于馬鞍山匯集站內,與匯集站同期建設。
一、施工期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1)環境污染源
施工期產生的廢氣主要來源于材料運輸時產生的揚塵和粉塵,機械施工、機動車運輸產生的廢氣等。由于揚塵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屬無組織排放。受施工方式:
(略)
(2)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本工程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小,施工揚塵影
(略)域小、影響的時間短。通過施工管理措施如灑水抑塵、遮蓋等可以減少場地開挖產生的揚塵,大氣環境隨著施工結束而恢復至原來的水平。
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1)環境污染源
施工期廢(污)水包括施工本身產生的施工廢水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產生的施工廢水主要為混凝土養護排水、車輛沖洗廢水、
(略)廢水等,產生量約為2m3/d。施工期不設置生活營地,施工人員居住在工程施工點附近的村莊居民房,生活污水排入居住點化糞池處理后用于農灌。
(2)施工期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的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回用于施工,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居住點化糞池處理后回用于農灌,不外排,對本工程
(略)的地表水環境影響不大。
3、聲環境影響分析
(1)環境污染源
施工階段的噪聲主要來自于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運作,該噪聲為暫時性的,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對環境的影響也隨之消失。
(2)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施工期的噪聲對環境的影響是小范圍、短暫的,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對環境的影響也隨之消失,對聲環境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
(1)環境污染源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基礎施工產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等。
(2)施工期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本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為可逆的、短期的,建設單位:
(略)
5、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①土石方平衡
根
(略)布置情況和場地條件,結合土石方工程量,除清除表層耕雜土以外,按土方挖填平衡設計考慮。開挖時產生的表土臨時堆存于場地一角,施工結束后用作牽張場施工跡地的綠化覆土。施工時應注意避開雨季施工,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及水土流失。
②植被破壞
施工造成直接
(略)域內地表植被受到破壞,周圍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受影響植被類型主要為少量的荒草灌叢等,植物種類主要為常見物種等,無特殊的保護物種,不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影響。
③對動物的影響
工程施工期對
(略)內的陸生動物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工程占地、開挖和施工人員活動增加等干擾因素將縮小了野生動物的棲息空間,樹木的砍伐使動物食物資源的減少,從而影響部分陸生動物的
(略)域、遷移途徑、
(略)域、覓食范圍等;另一方面表現在施工人員及施工機械的噪聲,引起動物的遷移,使得工程范圍內動物種類、數量減少,動物分布發生變化。
由于
(略)受人為干擾大,野生動物種類較少,現有的野生動物多為一些常見的鳥類、嚙齒類及昆蟲類,未見珍稀瀕危動物,也未見其棲息地及遷徙通道,因此,項目建設施工不會造
(略)野生動物數量和種類的銳減,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甚微。
④水土流失
本工程的建設水土流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施工過程中對地面的擾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破壞了原有地貌及植被,擾動后形成的松散土層,表層抗侵蝕能力減弱,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防風的能力。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
(略)
以積極的方式:
(略)
⑤生態影響小結
綜合上述分析,工程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小范圍的、短暫的;同時,設計及施工階段均將充分考慮環境保護要求并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因此,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對環境的影響也將減小。
二、運營期
1、電磁環境
根據類比站驗收檢測結果類比分析,本項目投運后,四周墻外的工頻電場強度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均低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略))中4000V/m及100μT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2、噪聲
本項目運行期噪聲主要是變壓器噪聲、SVG裝置運行噪聲、水泵房水泵運轉時的噪聲。根據《變電站噪聲控制技術導則》(DL/T
(略)),本工程主變冷卻方式:
(略)
3、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營運期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管理人員餐飲油煙,本項目食堂使用液化氣和電能清潔能源,設1只基準灶頭,該食堂提供三餐,一般食用油消耗系數為30g/人·d(按員工8人,一日三餐計),則食用油消耗量為0.24kg/d。烹飪過程中油煙揮發量占總耗油量的3%,即油煙產生量約為0.0072kg/d。油煙廢氣經家庭式抽油煙機抽至屋頂排放,項目處于
(略)域,環境容量較大,且周圍環境較空曠,油煙廢氣經空氣擴散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4、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運行期主要是管理人員生活污水影響,員工生活污水經化糞池(容積為2m3)預處理后,再進入馬鞍山匯集站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食堂廢水經隔油池(容積為1m3)隔油沉淀后進入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處理達標后,回用于綠化用水,不外排。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
(1)生活垃圾
需
(略)設置分類垃圾桶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2)危險廢物
①冷卻油
變電站的主變壓器為了冷卻和絕緣的需要,其外殼裝有冷卻油。變壓器油的更換主要是看油在運行中的狀態,根據變壓器油的檢測規范,運行中的變壓器油每過一段時間就要進行油質分析的檢測,根據變壓器的使用年限,通過最近一次對變壓器油絕緣電阻、吸收比、極化指數、介質損耗、繞組泄漏電流、油中微水等綜合分析,綜合判斷受潮情況、雜質情況、油老化情況等,如果不合格,過濾再生后繼續使用。特殊情況不方便過濾再生的,也可以考慮更換新變壓器油。一般變壓器油更換周期為10~20年。或當主變壓器出現事故時,會排出其外殼的冷卻油。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5版),冷卻油為危險廢物,類別為HW08(
(略))。建設單位:
(略)
②廢舊蓄電池
變電站運行期產生更換的廢蓄電池,一般更換周期為5-8年,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5版),更換下來的廢舊蓄電池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31含鉛廢物,廢物代碼為
(略),具有毒性和腐蝕性(T,C),更換后暫存于馬鞍山匯集站內危險廢物暫存間(面積24m2),集中收集后交由資質單位:
(略)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報批稿(公示版)
(略)法地儲能電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公示稿).pdf
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略)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窗口
(略)8
(反饋時間:自本公示生成后5個工作日內)
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有關規定,上述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不含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內容。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燕 |
 |
【聯系電話】 |
13335654237 |
【客服微信】 |
198106409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