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山西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以下簡稱“四鏈”)融合,就是要在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共同作用下,通過“四鏈”之間的彼此牽引、互為支撐、深度融合,促進創新要素集聚水平的整體提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年來,山西圍繞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高地,統籌推進“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條發展,在制氫、用氫兩端取得優勢。但也存在產運儲用等產業鏈關鍵技術突破緩慢,氫燃料電池汽車購置運營成本高、競爭優勢小,加氫市場需求不足等短板。面對能源系統的革命性重塑,氫能作為二次能源,具有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等優勢,在世界能源舞臺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大力發展氫能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意義重大。山西應立足氫源富集和應用場景豐富優勢,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高效融合發展體系,有序開展示范項目,推動全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產業鏈為主線,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樹立“一盤棋”思維,緊盯市場需求和國家發展導向,充分運用“鏈長”工作機制,落實“鏈主”“鏈核”企業責任,適時調整產業布局策略、升級技術標準與安全規范,促進氫能產業鏈均衡有序發展。在上游推進減碳降本,逐步實現低碳化、低成本化和制氫技術多元化;有序開發利用綠氫,謀劃再生電力制氫的“電氫”耦合路徑,逐步擺脫“化氫”傳統路徑,推動氫能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補利用。在中游充分考慮集中式和分布式制氫用氫需求、規?;头稚⒒瘍淠芰?、中短距離和長距離輸氫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完善儲、輸、加等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氫能應用的便利性;加大對壓縮機、空壓機、氫氣循環系統、膜電極、雙極板等氫能設備及零部件的生產配套,加氫機、加氫槍、控制閥組等加注設備研制,為氫能儲運環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下游積極探索交通配套、熱電聯供等應用技術,拓展氫能在交通、工業、化工、建筑等領域的應用,推動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同時,結合開展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申報工作,依托氫能產業鏈“鏈主”“鏈核”企業,優先補鏈,擇優擇強,認定并支持一批氫能產業集群。
以創新鏈為抓手,激活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已經成為破解氫能產業鏈難點、堵點的重要方式。當前,山西應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擴大氫能研發投入、聚集創新資源等方面全面部署,提高企業創新發展質效,推動產業發展壯大。一是推行“鏈主企業聯合出資掛榜”制度,由我省氫能產業“鏈主”企業和省、市兩級政府共同出資,在全國范圍內掛榜,聯合組織出題、選帥、驗榜到應用推廣等環節。鼓勵“鏈主”企業帶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積極承擔國家和我省重大科技項目,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科技攻關、技術標準研制和成果產業化聯動機制,打通“研發-標準化-產業化”鏈條,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支持“鏈主”企業上云建設虛擬實驗室,并將云端研發的網絡資源免費或以低成本向氫能企業開放共享。支持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氫能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等科研機構的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向全社會開放共享。三是支持“鏈主”“鏈核”“鏈上”企業,加強與國內外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技術交流、創新合作,特別是圍繞“京津研發、山西轉化”,強化與京津冀的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帶動我省氫能產業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以人才鏈、資金鏈為支撐,推動產業鏈穩定、高效運轉
發展氫能產業,離不開產業鏈與人才鏈、資金鏈的無縫對接。人才是第一資源,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同樣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支撐。資金深度融入產業鏈的全流程,是保障產業鏈正常運轉的“血脈”。在人才鏈方面,圍繞氫能產業鏈及“鏈主”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定期公布緊缺產業人才目錄,制定招才引智方案,向引進的核心技術攻關團隊、科技領軍人才、產業創新人才等提供經費支持,并允許企業將引進緊缺人才時支出的安家費、住房補貼、科研啟動費等進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支持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科研院所與“鏈主”“鏈上”企業設立氫能產學研實訓基地、職業教育基地;引導“鏈主”“鏈上”企業設立創新崗、產業顧問、首席專家等崗位,吸引教育和科研人才兼職,對引進外省“兩院”院士、設立專家科研工作站等的民營企業視情況給予經費等支持。在資金鏈方面,建立氫能產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和銀行、金融機構協調對接體系,篩選形成覆蓋氫能全產業鏈各環節,包括中小微企業在內的產業鏈企業名單,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綜合運用信貸、債券等工具,為產業鏈“舒筋活血”。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氫能產業仍處于政策引導局部示范的導入期,促進“四鏈”深度融合,還應有效發揮政府作用,為產業發展起到政策調控、產業引導、金融服務和市場規范等作用。一是精準把握市場消納能力,落實配套政策。根據國家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在綠氫項目謀劃、制氫加氫一體站可在非化工園區建設、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標準、高速公路通行費減免等方面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不斷健全我省氫能產業政策體系,促進產業鏈穩定有序發展。二是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鼓勵各市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化氫能產業區域布局,形成各有側重、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各市應對列入國家政策規劃或承擔重大任務的氫能重大項目給予重點支持,不斷提升項目建設質效。鼓勵在項目審批、安全監管、能源電力、人才引進、補貼制定等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探索,如在可再生資源條件優越地區開發電氫一體化項目、鼓勵氫能車輛在生產企業優先排隊裝卸、減免氫能車輛過路費用、推廣氫能共享單車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三是加強政策宣講、指導服務,狠抓氫能主體培育。鼓勵省屬國企依托自身技術優勢和產業基礎,結合自身轉型發展需要,聚焦氫能產業鏈中間薄弱環節,積極承擔氫能產業補鏈強鏈責任,努力形成省屬國企與民營企業互補優勢、互利共贏良好局面。加強本省氫能企業同央企、氫能產業頭部企業合作,謀劃布局一批可再生能源制綠氫、風光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重點建設項目,推動我省氫能產業做大做強。以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領域的示范應用為牽引,加快培育引進一批氫能產業制造業龍頭企業。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全方位用好創新激勵政策,培育一批氫能產業領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作者:劉 琪??單位:山西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本文系2023年度科技戰略研究專項“基于產業鏈的山西省氫能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304031401160)
山西省投資促進局
辦公地址:太原市小店區龍盛街15號轉型綜改區科技創新孵化基地1號樓4層
辦公電話:0351-4675511 ?
傳真:0351-4675000
網址:www.shanxiinvest.com
郵編:030032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