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規定,現將
(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經濟產業園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有關信息公開如下:
一、規劃概述
規劃背景:近年來,
(略)按照省、市委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工
(略)、產
(略)”戰略,聚焦打造“浙西第一門戶”,持續深化“五鏈融合”,圍繞“一只果、一張紙、一方石、一片芯、一滴油”“五個一”特色產業,以工業思維做透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大文章,積極招引落地哲豐系、先導系、柚香谷等一批龍頭企業,努力推動把“金名片”轉化為“金飯碗”。當前,
(略)特色產業、公用品牌、民生事業等全面步入發展快車道,特別是在特種紙行業,常山起步較早,2003
(略),2014年哲豐新材料落戶常山,開啟了常山“一張紙”發展新階段。截至目前,全縣已有“一張紙”規上工業企業9家,2023年實現產值50.4億元,同比增長34%,高
(略)規上工業產值增速28.5個百分點。但受紙漿
(略)場波動大、竹制漿技術門檻高等原因,目前常山“一張紙”產業仍尚未落地竹制漿產線,日常生產基本采用價格高昂的進口木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壓力,獲得高品質、低成本的造紙纖維原料成為眾多造紙企業的迫切需求。
為進一步貫徹國家關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構建的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縮小“三大差距”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委“工
(略)、產
(略)”的戰略要求,推動造紙上下游產業鏈聯動,加速做大做強常山“一張紙”產業,特編制了《
(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經濟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
規劃范圍:北臨高壓走廊,
(略)、
(略)、譽寶新材料、萬友大道、盛東制冷、
(略),
(略),
(略)。四至范圍內規劃土地面積1694.4畝,截至目前,累
(略)塊已供應土地面積1387.2畝,均已全部建成。區塊內已批未供土地面積307.2畝。
規劃定位:——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高地。通過“生態+”或“+生態”的模式,推進竹生態產品供需對接,拓展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促進竹生態產品價值增值,形成“竹林資源生態養護—一二三產融合開發—轉化價值反哺生態”良性循環。
——打
(略)縣生態富民惠民樣板。建立健全竹資源流轉與資產增值機制、就業創業精準幫扶體系,完善收益分配長效機制,推動竹產
(略)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廣“生態資源入股”“保底收益+二次分紅”等模式,構建“公司+村集體+農戶”等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運營格局,加快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
——打造浙西特種紙綠色產業基地。立足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落實產業鏈“鏈長制”,統籌抓好產業培育工作,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漿紙升級、園區循環改造等工程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紙漿產能,加速做大做強“一張紙”特色產業,力爭打造浙西特種紙綠色產業基地。
功能定位:按照“一年強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新跨越”的“三步走”策略,奮力躋身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經濟產業園領頭羊。
到2025年,生態經濟產業園整體框架基本形成,鶴豐漿紙升級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持續完善,生態資源變資源資產的轉化途徑不斷拓寬,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60億元,新增稅收3.5億元,紙漿廢液無害化處理率須達到100%,中水回收率達到40%,竹制品價值轉化帶動群眾增收超7億元,生態富民惠民范圍進一步擴展。
到2028年,生態經濟產業園發展格局全面形成,建成具
(略)特色的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產業集群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一二三產融合更加緊密,
(略)徑更加豐富,以共富為導向的生態產品價值收入分配體系日趨完善,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5億元,中水回收率提升至50%,帶動群眾增收超10億元。
展望至2030年,生態經濟產業園高質量綠色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園區循環發展體系全面構建,
(略)徑更加多元,生態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經濟帶動作用更加凸顯,“三大差距”縮小取得實質性進展,生態經濟產業園發展成為
(略)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力、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實踐高地。
二、規劃實施單位:
(略)
單位:
(略)
地址:
(略)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單位:
(略)
評價單位:
(略)
聯系地址:
(略)
傳真:
(略)9電子郵箱:
(略)
四、提交公眾意見表的方式:
(略)
公眾可通過發送信函、傳真、撥打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
(略)
公告發布單位:
(略)
2025年4月16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王智芬 |
 |
【聯系電話】 |
19235653958 |
【客服微信】 |
19235653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