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湖南
上??萍即髮W(ShanghaiTech University,簡稱上科大),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成立于2013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試點高校,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位于上海市,現任黨委書記李儒新、校長封東來。校訓為"立志、成才、報國、裕民"。
上??萍即髮W是一所研究型大學,根據2024年6月官網顯示,學校有浦東和岳陽路2個校區,占地面積約900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下設學院、書院、研究院所、科研中心等19個。開設本科招生專業12個,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學校選聘常任教授322位、特聘教授290位。截至2023年12月,學生總數6041人,其中本科生1871人,碩士研究生(含國科大學籍)2791人,博士研究生(含國科大學籍)1379人,教職工總數1522人。
上??萍即髮W位列2023年ABC中國大學排名第38名、
軟科2022中國大學排名第55名。
|
|
收起
校園景色(6)2004年6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開始籌劃在浦東共建一所研究型大學。
2005年8月19日,中科院上海分院提出將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虛擬)實體化,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2006年4月14日,上海市同意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包括一所綜合性科研機構和一所大學)。同年,上海市劃撥1500畝土地用于科技園建設。
2008年9月26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簽訂《進一步深化院市合作協議書》,決定合作建設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充分利用雙方的資源和優勢,共同建設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
2008年12月,中國科學院上海浦東科技園開工建設。
2010年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籌)正式入駐中國科學院上海浦東科技園。
新校園航拍全景(2017年9月5日)
2011年5月23日,上海市、中科院決定共同成立上??萍即髮W籌建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011年9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向教育部申請建立上海高等研究大學。
2012年1月16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了2012年工作要點,其中包括全力推進浦東科技大學(暫定名)的籌建工作。同年,上海市教委向教育部申請變更籌建中的上海高等研究大學(籌)校名。
2012年2月23日,上海科技大學籌建領導小組確定選用美國MRY事務所的校園規劃方案。
2012年4月28日,教育部批準籌建上??萍即髮W。上??萍即髮W由上海市和中國科學院共同領導,由上海市負責管理。
2012年6月,上海科技大學(籌)第一屆國際青年科學家講習班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成功舉辦。
2012年9月,上海科技大學校園規劃設計榮獲美國加州建筑師協會2012年度最佳城市設計獎。
2012年12月9日至13日,上??萍即髮W成功舉辦2012年國際前沿信息科學技術研討會。
2012年10月12日,上??萍即髮W免疫化學研究所揭牌成立,Richard .A Lerner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2012年10月29日,上海科技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協定在今后五年開展教育、文化與科研合作。
2012年11月12日,諾貝爾獎獲得者Roger D. Kornberg受聘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教授。
2012年11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揭牌成立,Raymond C.Stevens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2012年12月9日至13日,上海科技大學成功舉辦2012年國際前沿信息科學技術研討會。
2012年12月28日,上??萍即髮W校園建設正式啟動,學?;I建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2年12月28日,上??萍即髮W教授聘任大會成功舉行。
2013年3月26日,諾貝爾獎獲得者Kurt Wüthrich受聘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教授。
校園景色2013年5月11日,上??萍即髮W新校區工程開工儀式在浦東科技園校園建設工地舉行,校園工程建設進入施工階段。
2013年9月3日,上??萍即髮W首屆研究生開學典禮在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舉行。
2013年9月25日,上??萍即髮W與美國安進生物技術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協定在上??萍即髮W校園內設立安進中國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2013年9月30日,教育部批復同意正式建立上??萍即髮W。
2013年9月,學校招收了首屆296名中科院聯培研究生。
2013年12月28日,上海科技大學校務委員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議。
2014年1月24日,教育部批準上海科技大學2014年本科招生方案。
2014年2月,上??萍即髮W首任校長江綿恒、黨委書記朱志遠正式任命。
2014年6月18日,上??萍即髮W與芝加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協定將在科研、學術、文化教育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2014年6月23日,上海市中心圖書館上科大分館揭牌儀式在上海科技大學舉行。
2014年9月30日,上??萍即髮W首屆(2014級)207名本科生正式開學。
2014年11月17日,安進亞洲研發中心落戶上海科技大學。
2015年4月,上??萍即髮W宣布與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啟動全面合作,建立了上海地區獨家合作伙伴關系。
2015年11月30日,上??萍即髮W召開教授委員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
2016年4月11日,學校與復旦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2016年4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明確指出上海科技大學在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承擔重要任務。
2016年6月3日,舉行上??萍即髮W—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屆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畢業慶祝會。
校園春景(10)2016年11月,學校牽頭或參與建設的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與功能成像等線站、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光源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開工。
2017年5月,學校通過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的本科專業授權評審,獲得了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6個首批本科專業的學士學位授權。
2017年10月,教育部批準學校開展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在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7個一級學科首次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465名,博士研究生200名。
2017年7月,入選國家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
2017年12月15日,學校作為項目法人單位,國內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獲批啟動。
2018年2月1日,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8年3月31日,共青團上??萍即髮W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萍即髮W第一次學生代表大會召開。
2018年4月11日,學校與IBM簽署了《新工科建設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合作協議》。
2018年6月8日,上??萍即髮W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
上??萍即髮W校門2018年6月16日,上??萍即髮W首屆199名本科畢業生、150名2018屆聯培碩士研究生、首屆41名聯培博士研究生順利畢業。
2018年7月29日至31日,由上??萍即髮W與美國化學學會共同主辦的“材料科學前沿”全球科技研討會在上科大成功舉辦。
2018年9月,上海科技大學新增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新增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授權點。
2018年10月8日至12日,第十四屆國際電子能譜與電子結構大會在上科大成功舉辦。
2018年11月19日-20日,學校舉辦首屆拓撲量子信息國際研討會。
2019年4月30日,入選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10月,學校獲批設立首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20年7月,入選上海市級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0月,上??萍即髮W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大科學中心。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上??萍即髮W在列。
院系專業
校園景色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學院、書院、研究院所、科研中心19個。本科招生專業12個,涵蓋物理、化學、材料、生物、信息、管理、創意與藝術、數學等。
各學院和研究所的研究領域和方向為:
● 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
1、新材料的發現、設計與合成
2、材料物理與凝聚態物理
3、光譜儀器科學
4、材料系統工程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校園景色1、蛋白質科學與生物技術
2、系統生物學與轉化醫學
3、干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
4、定量生物學與分子影像學
5、化學生物學與創新藥物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1、電子科學與技術
傳感器技術、低能耗與智能系統研究、光電技術、集成電路與設計、電子器件與材料
2、計算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視覺、智能算法、信息安全、機器學習
3、信息與通信工程
無線通信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理論與編碼、跨學科研究
●創業與管理學院
1、行為科學
包括心理學、實驗經濟學、消費者行為與市場營銷、管理學等具體研究方向
2、商業大數據
包括應用微觀經濟學、房地產,保險和金融學等具體研究方向
3、創新創業
包括研究創新創業生態方面的各類課題
4、中國宏觀經濟
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潛力、財政穩健度等方面的課題研究
●創意與藝術學院
●免疫化學研究所
擁有抗體設計學、抗體化學、表觀篩選學、結構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干細胞生物學、抗體工程學、抗體結構學和生物工程學等九個核心實驗室,以免疫化學基礎理論為核心,專注于抗體技術和藥物研發。
●iHuman研究所
由化學生物學、計算生物學、超高分辨率成像、結構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核磁共振影像、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藥物化學和醫藥轉化研究等在內的跨學科研究團隊組成,聚焦于跨空間和時間尺度的數據整合及通過構建原子分辨率的虛擬人體深入理解人類疾病,研發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藥物。
●數學科學研究所
1、代數、代數幾何、組合數學和數論
2、分析
3、微分幾何、拓撲學和幾何分析
4、動力系統和偏微分方程
5、金融數學
6、數學建模
7、數學物理
8、概率論、統計學、運籌學、計算數學和數據科學
9、理論計算機科學
師資力量師資概況
上科大與上海交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7)
截至2023年12月,教職工總數1522人,其中常任教授序列和教學教授序列教師376人、特聘教授序列教師288人。
杰出人才
常任教授:曹克誠、陳剛、陳宇林、鄧昊、Franklin?Kim、馮繼成、管曉飛、郭碩、郭艷峰、高得偉、黃逸凡、Jeremy Krogman、John A. McGuire、姜珊、季泉江、江懷東、江綿恒、紀清清、蔣易凡、柯友啟、凌盛杰、劉一凡、劉偉民、劉健鵬、劉小井、劉巍、劉志、劉曉平、劉朋昕、劉灰禮、李一凡、李健、李儒新、李軍、李剛、李智、李濤、李潤澤、林柏霖、柳仲楷、柳學榕、梁廣鑫、陸衛、米啟兮、馬延航、馬貴軍、寧志軍、Osamu Terasaki、彭鵬、濮超丹、喬博、齊彥鵬、任毅、孫兆茹、沈曉欽、萬唯實、王宏達、王文波、翁祖謙、薛加民、許超、謝琎、嚴佳駿、于奕、于平、印杰、葉春洪、葉柏華、楊帆、楊曉瑜、楊楠、楊永、楊波、顏世超、卓聯洋、張洪題、張石磊、朱幸俊、朱志遠、甄家勁、章躍標、翟曉芳、趙愛迪、鄭宜君、鄭帆
教學教授:韓福祥、洪潔
特聘教授:包信和、崔平、崔錚、成會明、曹榮、程亞、程建功、褚君浩、陳以昀、陳衛標、陳學元、陳小源、陳忠寧、陳效雙、陳立東、陳立桅、丁奎嶺、戴寧、戴志敏、董顯林、董紹明、郭國聰、何濤、洪曉瑜、洪茂椿、胡金波、胡鈞、黃乘利、黃偉光、黃富強、黃政仁、黃曉宇、黃正、江玉海、靳健、康經武、冷雨欣、劉嘯嵩、劉嘯嵩、劉正新、盧柯、盧燦忠、廖新浩、李圣剛、李賓、李永祥、李清文、李燦、李燕、李超忠、林國強、梁曉燕、羅軍華、毛江高、馬余剛、馬大為、喬山、秦華、齊鳴、孫予罕、宋力昕、宋志棠、施劍林、沈學礎、沈文慶、蘇偉平、邵建達、唐勇、湯文軍、邰仁忠、陶虎、吳東岷、吳國忠、文珂、溫兆銀、王東、王中陽、王小泉、王強斌、王曦、王鎮、魏偉、徐洪杰、徐科、徐至展、許鈁鈁、謝曉明、俞躍輝、俞飚、葉寧、楊學明、楊輝、楊輝、楊銳、游書力、袁峰、周圣明、周常河、張健、張振波、張躍鋼、張龍、朱健強、趙景泰、鄭慶東、鐘良樞
IBM與上科大簽署新工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合作協議截至2023年5月,上??萍即髮W致力于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培養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科技解決方案及發揮思想庫作用,積極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上??萍即髮W的定位是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研究型大學,所以招收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合理,理工科基礎扎實,在科學創新、批判思維、人文素養、溝通協作及社會責任等方面綜合素質優秀并具備學科特長的優秀學生。學校將堅持正確導向、公正公開、科學有效的原則,通過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多元選擇的模式選拔招錄人才。
而且學校接收的來華學生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校際協議前來我校進行科研的長期或短期學生;一類是院所層面接受短期來華學生,如教授通過海外科研合作邀請來上科大的海外學生。來華學生的相關管理辦法請參考《上??萍即髮W接受訪問學生管理辦法》[12]。
校園景色上??萍即髮W已經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首批32名本科生已于2015年暑期赴加州伯克利、芝大進行課程學習和文化交流;與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合作開辦的首期電影編劇培訓班獲得成功。
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展教育、文化及科研合作。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與上海科技大學共享部分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相關材料和在線課件。
與芝加哥大學在科研、學術、文化教育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包括交流與互訪、聯合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共同參與學術會議和活動等。在科研方面,將與芝加哥大學計算研究所、保爾斯基創業和創新中心探索和發展學術科研項目。
與德雷塞爾大學將在教育、科研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與加州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南加州大學、布朗大學、牛津大學等院校的全方位合作框架也正在對接中。2017年93名本科生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意大利帕多瓦大學、耶魯大學進行暑期課程學習和交流。2017年秋季,學校派出了21名優秀本科生赴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專業課程學習和交流。
桑坦德銀行項目
桑坦德銀行為該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海外學習交流的機會和一定的資金資助。所有在冊學生可依托此資助項目,申請桑坦德大學網絡成員學校,包括美國麻省理工、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
校園景色2013-2014 學年,上??萍即髮W成功舉辦了多場國際性學術論壇,如第一屆上海 GPCR 論壇、2013 新藥研發協同合作前沿論壇等。還邀請到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庫爾特·維特里希(Kurt Wuthrich),世界知名學者、英國石油集團(BritishPetroleum, BP) 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魯爾(Christof Rühl)博士等世界知名專家來校開展了學術講座。
學校還成功舉辦了多期 Shanghaitech Inno-Forum,邀請到了免疫化學研究所特聘教授、2006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Roger D. Kornberg, iHuman 研究所特聘教授、2002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Kurt Wüthrich 博士,在細胞內囊泡運輸分子機制領域取得“教科書”級科研發現的著名科學家、201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上科大特聘教授 James E. Rothman,在商業航天、新能源汽車、可再19生能源、電子商務等領域引領產業變革的高科技創業奇才、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 Elon Musk,以及破譯孿生素數猜想的華人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做客 Shanghaitech Inno-Forum。
科研平臺
校園景色據2022年9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上??萍即髮W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所屬各研究院所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學校與各研究院所的教育資源、科研設施、技術平臺等相互開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作為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依托單位,學校正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負責或參與建設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上海光源二期線站工程(納米自旋與磁學線站、高性能膜蛋白晶體學線站),牽頭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的規劃和建設,承擔“多空間多時間尺度生物成像平臺”“機器學習與虛擬現實平臺”等科創中心建設重點建設工作,實施一系列重大科學研究項目。截至2019年9月,學校已建立249個研究組。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英文縮寫為SHINE)
學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合作的設施資源有: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上海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上海材料與制造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
學校與其他機構合作的設施資源有: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上海超級計算中心
高通量高內涵細胞分析儀 | 雙光子激光共聚焦顯微鏡 | 質譜儀 |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 | 分選型流式細胞儀 | 熒光光譜儀 |
長時間動態活細胞成像及數據分析系統 | 高分辨率質譜儀 | 核磁共振波譜儀-500MHz |
流式細胞儀(分選) |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分選型流式細胞儀 |
原子力顯微鏡 | 多標記微孔板檢測系統 |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 |
膜片鉗記錄分析系統 | 全自動結晶及晶體觀察分析系統 | 微生物克隆挑取系統 |
多功能激光掃描儀 | 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 | 全自動低溫樣品存儲儀 |
實驗動物監測系統 | 超高分辨率液質聯用儀 | 蛋白晶體觀察成像分析系統 |
多標記微孔板檢測系統 | 激光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 | 流式細胞儀(分析) |
2024年6月,學校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準基礎研究前沿領域,推動學科交叉和科教融合,在光子科學、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能源科學等重大創新領域積極布局,取得了多項重大原創性成果。截至2023年12月,在《科學》《自然》《細胞》期刊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26余篇??萍汲晒D化成效顯著,近年來專利許可合同金額位居全國高校前列[7][8][3]。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型 |
---|---|
2017年度基因組學、干細胞、組織再生學術研討會 | NSFC-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 |
果蠅脂肪體中內質網應激IRE1通路的代謝調控作用與機制 | NSFC-面上項目 |
利用新型的飛秒受激拉曼光譜研究熒光蛋白的超快結構動力學 | NSFC-面上項目 |
鈰催化的環醇碳碳鍵斷裂-插入反應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細胞間隙連接通道和Connexons半通道輸運功能的多尺度分子動力學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牙釉蛋白功能狀態下的高分辨率結構 | NSFC-面上項目 |
帕金森病相關α-突觸核蛋白的纖維狀聚集形成和降解機制 | NSFC-面上項目 |
粘附型G蛋白偶聯受體的活化機理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針對綠膿桿菌三型毒性分泌系統關鍵調控蛋白spuE的抗體開發及機理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神經元軸突起始端和小膠質細胞之間的結構及功能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控制白色脂肪組織棕色化的神經機制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腫瘤新基因C7orf24在細胞增殖、衰老以及腫瘤發生中的功能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全基因組RNAi篩選鑒定細胞蛇組裝的新的調控因子 | NSFC-面上項目 |
RNA結合蛋白Dnd1動態聚集在小鼠精原干細胞維持和熱激耐受中的影響和分子機理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機構投資者交易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miR-221/222-Wnt/β-catenin正反饋環路促進三陰性乳腺癌發生發展的機制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SERPINA3K抑制TNF-α誘導的角膜內皮間隙連接功能障礙及其機制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原子分辨的分子自主裝石墨烯納米帶光激發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表面修飾高分子的新方法開發以及其對二氧化碳捕集性能影響的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高效、不對稱催化合成手性苯并螺環縮酮方法研究以及其在rubromycin家族天然產物的對映選擇性合成中的應用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螺烯的手性自組裝及手征性光學性質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靶標誘導的核酸適配體鏈構象轉變的計算機模擬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雙頭分子策略的Smoothened受體作用機制的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利用CRISPR/Cas9篩選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影響生物膜形成的細胞壁表面蛋白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轉錄起始過程通用轉錄因子TFIIH結構生物學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靶向鈉離子通道 Nav1.7毒素多肽的篩選系統的構建和應用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鈣成像技術在體觀測成癮進程中腹側被蓋區神經元活動的動態變化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全氟苯基疊氮偶聯劑的納米材料功能化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壓縮感知熱聲成像的實時監控技術應用于非侵害聚焦式乳腺癌微波熱療的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RFX7在乳腺癌發生及轉移中的功能與機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偏向性5-羥色胺2C受體激動劑的設計和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血管局部炎癥免疫調控網絡及干預靶點 | NSFC-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 |
腫瘤細胞代謝重編程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機制研究 |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 |
拓撲量子材料電子結構的調控和器件開發 |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 |
東方科技論壇(鐘超) | 市科委-東方科技論壇 |
基于光場信息的面向三維場景感知的深度神經網絡研究 | 市科委-基礎研究項目 |
合成生物學方法構筑和調控生物被膜技術 | 市科委-基礎研究項目 |
新型固體超強酸的分子設計及其在生物燃料催化轉化中的應用 | 市科委-基礎研究項目 |
基于5d鋨系氧化物的“鐵電金屬”或相關相轉變新材料探索及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生理活性天然產物高效、不對稱全合成及活性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手性分子篩晶體結構、形貌及形成機理的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光注入量子級聯激光器非線性動力學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利用壓縮感知熱聲成像進行多重實時監控的非侵害聚焦式乳腺癌微波熱療技術的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負鏈RNA病毒核蛋白初始組裝的分子機制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RNA甲基化識別蛋白Ythdf1參與記憶調控的機制研究 | 市科委-啟明星計劃 |
基于鈣鈦礦/硫化鉛量子點復合結構太陽能電池性能及機理的研究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基于螺旋共軛結構分子的手性自組裝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特異性誘導t(8;21)急性髓性白血病細胞分化的化學生物學研究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基于LXRβ選擇性拮抗機制的槐角苷及利用CRISPR-Cas9技術對其治療脂肪肝機制的研究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拓撲量子材料在微納自旋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磷化銦襯底上短波紅外雙色探測器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光場虛擬現實平臺:重建從微觀到宏觀的世界 | 市科委-優秀學術帶頭人 |
基于電子晶體學的金屬有機框架結構解析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磁性分子自旋態的量子調控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銥及鋨基新金屬-絕緣體轉變氧化物探索及其量子調控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新型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高效天然產物合成基因簇的抓取技術開發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CRISPR/Cas9隨機文庫的構建和鑒定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多功能海洋仿生水下粘合膠的研制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2016年度開放基金 |
可見光催化的醛的γ位官能團化反應研究 | 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碲鎘汞雪崩光電二極管的蒙特卡洛模擬 | 中國科學院紅外成像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型 |
---|---|
包含自旋軌道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量子輸運方法的發展及應用 | 市教委-曙光計劃 |
基于拓撲復用技術的新型車載超電容/鋰電池復合電源管理系統的關鍵問題研究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密集移動霧計算接入網絡中大規模優化算法研究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新型拓撲材料表面新奇量子態的探究與調控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基于Lyapunov理論的網絡優化算法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實用可驗證計算及相關數據安全問題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表面引發的嵌段聚合物活性自組裝的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利用無規共聚物輔助合成具有殼核結構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真實反應條件下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單分子技術研究核酸酶在DNA修復過程中的功能機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癌細胞DNA單鏈斷裂修復引發突變的分子機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ACBD3/KDELR1對于蛋白質轉運和自噬作用的調控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單甲基支鏈脂肪酸對mTOR信號調控的機制探尋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多結構域G蛋白偶聯受體結構域之間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C7orf24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氫氘交換質譜技術研究癌癥靶標蛋白gp96與底物的互作機理 | 市科委-浦江人才 |
柔性量子點紅外到可見上轉換發光晶體管探索 | 市科委-基礎研究領域 |
復雜網絡中的大數據優化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聚合物活性自組裝的功能納米刷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拓撲絕緣體/超導體異質結中新奇量子效應的探索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多結構域G蛋白偶聯受體整合結構模擬 | 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 |
高穩定性、全光譜、高效率太陽能電池材料探索和器件實現 |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專項 |
帶高維隨機參數的偏微分方程的新型模型化簡算法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拓撲外爾半金屬薄膜材料的制備及其表面量子特性的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摻雜,尺寸及界面效應的拓撲半金屬電子能帶調控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金催化乙炔及丁二烯選擇性加氫反應機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聚合物多齒配體的上轉換納米粒子—抗體單偶聯熒光探針的制備及應用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用于膜蛋白研究的復合型去垢劑的設計 | NSFC-面上項目 |
路易斯酸催化的酯類C-O鍵活化機理與應用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結晶性嵌段共聚物活性自組裝用于構筑功能化表面的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中介體中部模塊核心復合物Med7-21-4-9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gp96及其輔助分子伴侶PRAT4A幫助Toll樣受體膜外區正確折疊的分子機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FACS的AT1R偏向性激動劑的超高通量篩選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TET介導的DNA主動性去甲基化與基因組多樣性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純化ZFN、TALEN及Cas9核酸酶蛋白質的“綠色”基因編輯技術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人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細胞“自塑”微環境的解析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胰高血糖素及其受體的核磁共振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人源Apelin受體的晶體結構研究與藥物設計 | NSFC-面上項目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編碼的RNA結合蛋白Rev對宿主轉錄組的調節作用 | NSFC-面上項目 |
基于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及CRISPR遺傳篩選技術對CD28共刺激分子機制的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電突觸耦合調節哺乳動物大腦皮層興奮性神經元分化 | NSFC-面上項目 |
清醒小鼠梨狀皮層神經元對嗅覺信息的編碼 | NSFC-面上項目 |
乳腺上皮組織形態發生的分子機制 | NSFC-面上項目 |
車用復合電源管理系統的拓撲集成與控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廣播信道容量區域的Marton內界最優性分析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本地信道信息的CRAN物理層系統設計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觸感網絡中移動邊界計算的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安全外包數據上的實用可驗證計算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解決多智能體系統中大規模優化問題的高性能算法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研究抑制干細胞相關基因HIWI以及與肺癌靶向藥物聯合使用在基因突變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Lgr5陽性無長突細胞再生視網膜神經細胞的分子機制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利用CRISPR-Cas9系統構建Oct4gfp基因敲入猴模型 | NSFC-面上項目 |
聚合物膠束多層次自組裝作用機制的同步輻射小角X射線散射研究 | NSFC-聯合基金項目 |
膠體量子點缺陷的精細結構表征 | NSFC-聯合基金項目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結構與性能的同步輻射研究 | NSFC-聯合基金項目 |
全無機膠體量子點發光二極管 | 市科委-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
聚合物納米結構體高級自組裝作用機制的研究 | 市教委-曙光計劃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型 |
---|---|
三維微納米結構銅鍍層的生長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 市教委-晨光計劃 |
合成生物學戰略工程生物靈感水下粘合材料 | 市教委-曙光計劃 |
基底前腦膽堿能系統和杏仁核之間雙向投射對恐懼情緒的作用 | NSFC-情感和記憶的神經環路基礎重大科研計劃培育項目 |
廣播信道的分解及其容量區域的估計 | 市科委-揚帆計劃 |
二維材料的電子學性質研究 | 市科委-啟明星計劃 |
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理論和應用 | 市科委-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 |
真核多藥抗性次級主動轉運蛋白的結構與轉運機理研究 |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
生物靈感工程多功能自組裝水下抗濕粘合材料 |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
寄生蟲表面復合體蛋白MIC-M2AP的結構測定 |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
新型催化標記技術研究蛋白蛋白質間微弱相互作為 | 市科委-浦江人才計劃 |
生物靈感工程淀粉樣蛋白水下粘合材料 | 市科委-浦江人才計劃 |
Operando紅外質譜對甲醛合成轉化相關催化反應的在線機理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計劃 |
基于監視視頻的魯棒人臉識別研究 | 市科委-浦江人才計劃 |
二維主族金屬硫屬化物電子學性質的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非天然氨基酸定點突變的曲妥珠單抗介導的抗體藥物偶聯物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多孔框架材料 | NSFC-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量子點鈣鈦礦復合材料的開發及其在光電轉換器件中的應用 | NSFC-面上項目 |
在線紅外與質譜實控表征手段對碳一能源相關合成轉化催化機理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膜錨定狀態Rab11的構象變化與功能關系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RNA m6A甲基化識別蛋白YTHDF1,3在小鼠抑郁行為中的作用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抗體誘導成纖維細胞向肝實質細胞直接重編程的靶點及機制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轉分化 | NSFC-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應用NEDDYLATOR技術研究IAP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組及其在細胞死亡過程中的調節功能 | NSFC-面上項目 |
內質網膜錯誤折疊蛋白的泛素化降解機制 | NSFC-面上項目 |
基因模塊戰略工程多功能淀粉樣蛋白水下粘合劑及其粘合機理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MicroRNAs在線蟲不同發育時期對樹突生長的調控 | NSFC-面上項目 |
程序性細胞壞死執行效應蛋白MLKL活化與調控的分子機制 | NSFC-面上項目 |
肝再生過程中細胞外基質對肝臟結構重建的時空調控機制 | NSFC-面上項目 |
基于結構特征的人臉識別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在復雜幾何邊界下基于帶權最小二乘徑向基函數的無網格格子玻爾茲曼流體仿真方法及其可視化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基于草圖的幾何處理和應用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隨機文法作為通用統計模型的擴展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網絡化非線性系統的協調控制及其在分布式可重構航天器中的應用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人體抑癌蛋白AZ1調控腫瘤相關小分子多胺合成限速酶ODC的機理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銅氧化鋅硫蛋白的小分子模擬及同步輻射研究 | NSFC-聯合基金項目 |
基于同步輻射XRD和SAXS技術研究基因工程修飾的功能化淀粉樣蛋白CsgA的結構和自組裝過程 | NSFC-聯合基金項目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型 |
---|---|
附睪基底細胞與其它細胞相互作用在精子成熟過程中對鈣穩態的調控機制 | 上海市曙光計劃 |
GPCR結構,功能與藥物開發的研究 |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
可規?;乩锰柲芊纸馑迫〖儦錃馀c純氧氣 |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
電信級超高速無線局域網組網技術研究 |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 |
d0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帶隙與晶體拓撲結構之間的普遍關系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果蠅冷覺感受機制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鈉鈣交換體離子轉運機制的結構和功能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附睪基底細胞跨膜傳感與鈣穩態的功能對精子成熟和儲存在男性生殖道的研究 | NSFC面上項目 |
多核處理器供電網絡的有效CAD方法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壓電動能收集電路極限俘能性能研究 | NSFC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網絡編碼在MIMO多向中繼信道中的優化設計與性能分析 | NSFC面上項目 |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to Ethylene and Dioxygen | Shell-CAS Frontier Sciences Program |
學校標識
上科大的?;罩?,蘊含著這個年輕校園的夢想,展現出學校蓄勢待發、志存高遠的蓬勃向上精神,突現了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校徽中間的八字校訓體現出上科大人的精神追求,體現出上科大的使命擔當。
校園景色舉辦了主題為“領導力與創新”、“創業營銷”、“如何走向納斯達克”、“家族企業的傳承與退出”、“互聯網金融將行至何方”、“創新自信力引領人生”等多場主題講座及實踐活動。
舉辦了主題為“如何自我關愛?-----聊聊愛情心理”、“境由心生:健康生活好心態”的心理講座、“誰能借我一雙慧眼-----研究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自我知覺及應對”等多個主題講座,開展“你—我—TA——交流與合作”“遇見一年后的你”等多個主題活動。
(二)藝術類活動
舉辦了“The Night of ShanghaiTech”為主題的上海科技大學首場新年師生聯歡會。
舉辦了“SAY LOVE 三行情書”活動,征集到了一百多份“情”書,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表達親情、愛情、友情、學術情、師生情、校園情的平臺。
(三)體育類活動
定期組織開展了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瑜伽、游泳等項目的常規活動,舉辦上科大首屆籃球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等活動。
校園剪影(30)據2024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上??萍即髮W設有綜合辦公室、教務處、研究生院、本科招生辦公室、教學發展中心、學生事務處、科技發展處、技術轉移辦公室、國際事務處、人力資源處、財務處、公共服務處、基建管理中心、設備與資產處、圖書信息中心、環境安全與健康處等16個職能部門[3]。
現任領導
照片 |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李儒新 | |
校長 | 封東來[2] | |
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 | 印杰 | |
副校長 | 朱志遠 | |
丁浩 | ||
席南華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吳強 | |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江舸 |
校務委員會
主任 | 江綿恒 | |
委員 | 丁仲禮 |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 |
陳 ? 群 |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
周小川 |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 | |
傅成玉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 | |
張 ? 杰 | 李政道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原黨委書記、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 | |
龔 ? 克 | 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當選主席、南開大學原校長 | |
李儒新 | 上??萍即髮W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16] |
上海科技大學(6)上海科技大學張江校區(校本部)地址為上海市浦東新區華夏中路393號,占地約900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岳陽路校區地址為上海市徐匯區岳陽路319號8號樓。所有專業錄取新生就讀校區為校本部。
獲得榮譽
上??萍即髮W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中再獲金獎并勇奪全球季軍。
2020年5月15日,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上海科技大學位列全國排名第62名。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排名第95位。
2023年5月,軟科2023中國大學排名發布,上??萍即髮W位列第45名。
2023年5月,上海科技大學位列2023年ABC中國大學排名第38名。
所有專業入學外語考試語種不限;所有專業教學外語語種為英語。
以教育部、原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及有關補充規定為依據,考生須據實上報健康狀況。若隱瞞病情病史,學校將按照本校學籍管理規定中有關退學與休學的規定執行[20]。
校園景色
據2020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上??萍即髮W本科人才培養強調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相互融合。學校先后成立了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科學研究院,承擔本科培養的思想政治、人文社科、體育健康、科學素養等教育教學工作,負責相關各板塊必修課、選修課體系研發及實施。學校實行書院制,學院、書院分工協作培養人才,其中學院側重于專業能力的培養,書院側重于綜合素質培養和人格養成。
2018年6月,學校迎來首屆本科畢業生。在184名本科畢業生中,約37%選擇前往國(境)外攻讀研究生。境外留學的畢業生中,5人進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5人進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51人進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總畢業人數的28%。約36%的畢業生選擇在上??萍即髮W、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高校攻讀研究生;約27%的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工作單位包括通用電氣、諾華、AMD、和輝光電、上海證券、上海銀行、漢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1.學科專業
截至2024年6月,上海科技大學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生物學
可獨立招收、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一級學科: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名稱 | 一級學科授權情況 | 專業名稱 | 專業授權情況 |
---|---|---|---|
物理學 | 博士點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博士點 |
凝聚態物理 | 博士點 | ||
光學 | 博士點 | ||
化學 | 博士點 | 有機化學 | 博士點 |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 博士點 |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博士點 | ||
分析化學 | 博士點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博士點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博士點 |
材料學 | 博士點 | ||
電路與系統 | 博士點 |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博士點 | ||
天文學 | 博士點 | 天體物理 | 博士點 |
天文技術與方法 | 博士點 | ||
光學工程 | 博士點 | 光學工程 | 博士點 |
核科學與技術 | 博士點 | 核技術及應用 | 博士點 |
核能科學與工程 | 博士點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博士點 | 化學工程 | 博士點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無 | 制冷及低溫工程 | 碩士點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無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碩士點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博士點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博士點 |
物理電子學 | 博士點 | ||
電路與系統 | 博士點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博士點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博士點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博士點 | ||
生物學 | 博士點 | 微生物學 | 博士點 |
神經生物學 | 博士點 | ||
遺傳學 | 博士點 | ||
發育生物學 | 博士點 | ||
細胞生物學 | 博士點 |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博士點 | ||
生物信息學 | 博士點 | ||
計算生物學 | 博士點 | ||
藥學 | 博士點 | 藥物化學 | 博士點 |
藥理學 | 博士點 | ||
藥物設計學 | 博士點 | ||
生物醫學工程 | 碩士點 |
2.培養模式
校園景色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其中學術型博士研究生以碩博連讀為主。 實行本碩博課程貫通制和學分制,采取責任導師和導師指導小組制度,責任導師全面負責研究生的全過程培養,包括指導學生選課、開題、論文研究、中期、答辯等;實行實驗室輪轉10制度,以擴大研究生對學科、導師、課題的選擇權;學校利用中科院上海分院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的資源,支持研究生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同時學校也根據與中國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合作協議,為研究生提供參與高新技術研發的機會。
自2013年成立以來,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各研究院所開展研究生培養,首屆(2013級)118名中科院聯培碩士研究生已順利畢業,整體就業升學率100%。2013-2016年,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招收了4屆碩博連讀研究生1550名。學校已獲教育部批準,將結合上??苿撝行慕ㄔO以及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從2017年起在7個一級學科獨立招收和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首批項目:“圍繞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
3.課程建設
2013-2014 學年,全校開設研究生公共課、專業課共計102門。
對“研究生思想政治課”,實行模塊化教學和課程融合的方式,將課堂講授、專題講座、經典著作選讀和討論、社會實踐和報告相結合。
對英語課程,采取通過制、分階小班化教學,結合外教、討論課等模式,重點開設科技英語寫作,還開設了多門英語高階和二外課程供學生選擇。
此外學校還開設“學術報告”、“創新與創業基礎”等公共特色課程?!皩W術報告”主要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院士等開設,同時增加報告評論作業?!皠撔屡c創業基礎”通過報告講座、案例討論、師生互動、角色模擬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
專業課程主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和要求,參照國際認證標準,設置“專業必修課”、“專業主修課程群”和“專業選修課程群”等,80 余門專業課程由學校聘任的教授(包括國家和地方“千人”、國家“杰青”,中科院“百人”等)開設。大多使用國際流行的英文原版教材和參考書,部分課程采用全英文教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專門為學校開放該校工程學院的在線課程供學生選擇,并對每門課程接受該校委派的青年教師進行 1-2 學期的進修。
2016年6月,上??萍即髮W通識教育中心成立。通識教育中心承擔本科培養的思想政治、人文社科、體育外語、科學素養等通識教育教學工作,負責相關各板塊必修課選修課體系研發及實施;每學期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幾十門課程,主要有六類必修課和綜合素養通識選修課。
4.創新實踐
4.1美國博通實習生項目
學生參與研發的 Smart Ring學生參與了基于物聯網的可穿戴移動產品的設計、開發以及測試工作。學生參與研發的 Smart Ring 在嘉定物聯網展會上亮相。
4.2 巴斯夫夏令營
該校多名研究生參加了于今年暑期舉辦的巴斯夫夏令營,包括工廠和實驗室參觀、員工交流等,面對來自汽車、建筑、食品、新能源等行業的未來挑戰,給出的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上??萍即髮W2018屆畢業典禮(19)本科生培養遵循“寬口徑、厚基礎、小規模、國際化”的原則,突出“通(通識教育)、專(專業人才)、新(創新創業)”的特色,建立了由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個性化教育構成的本科培養體系,專業課程體系和標準與世界一流大學接軌,選用國際經典教材;所有本科生必修數、理、化、生、信息,打下堅實理工科基礎;加強中華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學校為每位本科生配備導師,在學習生活、創新實踐、生涯規劃等多方面為學生提供指導。學校注重社會創新實踐、科研創新實踐及產業創新實踐:2015年開展了首次本科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地點遍布全國8省/自治區。2017年,全體2016級本科生前往全國13個基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體2015級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50家企業和園區開展暑期產業實踐活動,近30%的大二大三本科生在學院/研究所實驗室參與科研實踐活動。學校為優秀學生提供充足的海外學習交流機會:2017年,93名本科生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意大利帕多瓦大學、耶魯大學進行暑期課程學習和交流,21名本科生赴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專業課程學習和交流。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創管學院為本科生設立三個輔修專業,分別是金融學輔修專業、創新與創業輔修專業和工商管理輔修專業。
培養單位 | 專業名稱 | 專業類名稱 | 門類名稱 | 修業年限 | 批準時間 |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生物科學 | 生物科學類 | 理學 | 四年 | 2014年 |
生物醫學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類 | 工學 | 四年 | 2018年 | |
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 | 化學 | 化學類 | 理學 | 四年 | 2014年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類 | 工學 | 四年 | 2015年 | |
物理學 | 物理學類 | 理學 | 四年 | 2015年 |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子信息類 | 工學 | 四年 | 2014年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類 | 工學 | 四年 | 2015年 |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數學類 | 理學 | 四年 | 2019年 |
上海科技大學附屬民辦學校(小學,初中)、上??萍即髮W附屬民辦幼兒園
1 / 3
上??萍即髮W
校園景色
校園春景
上科大與上海交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校園剪影
上??萍即髮W
上海科技大學2018屆畢業典禮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