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山西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4年第20期72-74頁,知網、維普、萬方、超星、龍源等網站全文收錄。本文文獻著錄格式:張玲玲.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創產品設計實踐教學研究[J].天工,2024(20):72-74.

[摘???要]在當前高等教育環境中,密切聯系行業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試圖通過對鋼鐵、玉石等地域特色能源材料進行文創產品創新的研究,探討如何能夠更好地結合新技術、新想法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關?鍵?詞]文旅融合;文創產品;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J520.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2095-7556(2024)20-0072-03
基金項目:2024年度遼寧科技大學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特色能源材料與三維打印技術結合工藝研究”(項目編號:SYSKF202444);2023年遼寧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文旅經濟教學研究”(項目編號:GJ23YB14)。
一、城市文化助推文旅產業發展依托地域獨特資源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創產業,開發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創意產品是推進“振興東北”的重要舉措。在城市經濟的發展中不能忽略文化的建設,城市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同頻共振、共生共榮。2023年,哈爾濱抓住冰雪文旅的契機,打造了吃、住、玩、購的綜合文旅項目,吸粉無數繼而流量爆棚,隨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能效。在此之后,各地文旅局都緊隨其后,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文旅項目。城市品牌的建立可以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帶動當地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打造符合城市文化特色和市場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體驗,增加文化產業的收入,推動城市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深挖城市文化IP、建立城市品牌對提升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等具有積極的作用。二、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創產品設計教學如今,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能夠對地方文化旅游起到極大作用的熱門產業。隨著文創產業的興起,很多國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了巨大的創意經濟浪潮。各地文旅項目產生了讓人振奮的經濟效益,我們熟悉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等都收到了非常好的經濟收益,并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繼承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教育與經濟產業的關聯越來越密切的當下,應用型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標。高校應緊跟國家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政策,產品設計專業密切聯系文旅經濟發展動向進行文創產品設計研發實踐學習。在教學上要提倡創意先行,堅持教學革新。緊跟產業發展、緊跟市場經濟,依托項目、競賽、活動等實踐教學研究,使學生掌握更加實際的實踐設計能力。改變傳統課程考核形式,以階段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秉承著考核是為了推動學習進步,而不是為了評價學習結果的目標。根據以往教學方法單一、虛擬命題項目等環節導致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等教學問題,此次教學改革進行了相對更加合理的教學設計。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定位進行了課程內容的梳理和教學方法的研究。(一)與優秀企業、工作室緊密聯系,協同育人以“金屬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課程需要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產品設計材料與工藝理論基礎上進行實踐制作。因此課程需要前期設置相應課時的理論講解內容。在學生已經對相關課程材料有了相應了解、掌握后再進行實踐操作。授課教師以實踐設計項目或專業設計競賽為依托進行實踐內容設置,讓學生從理論(72頁完,下接73頁)到實踐,再從實踐總結回歸到理論。課程建設包括課程骨干教師走訪地方龍頭企業、與企業設計師進行訪談。了解目前市場情況以及企業對就業人員的用人需求。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以及課程實踐教學的設計。通過走訪優秀企業、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各級博物館,我們針對文創產品市場進行梳理,主要圍繞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工藝技術講解、組織調研、實踐操作等環節。教師在課程之余緊密聯系企業設計師、工藝大師、高級技工等相關人員,確保課程的講授以及產品的制作都能夠得到專業的保障和引導。(二)加強任課教師的實踐能力任課教師由于長期處于高校教學環境中,對目前市場形勢缺乏了解。通過定期走訪企業及設計部門,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及時了解市場形勢發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學習方法。與設計師及匠人一起探討課程內容,也是促進課程升級的好方式。我校目前建有非遺傳承人工作室、玉石藝術家工作室、文創研發中心等多個研發部門,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課程內容的建設和相關設計研究。(三)地域特色與教學資源相結合東北具有豐富的工業文化以及地方非遺特色資源,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是最好的設計土壤。我們的教學將會圍繞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開展。通過宣傳鋼鐵工業文化及鞍山豐富的玉石文化,將高校的發展與地域經濟發展相融合,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資源都將成為專業教學發展的源動力。三、地域特色材料文創產品設計實踐教學研究(一)文創產品材料探索——鋼鐵材料課程針對地域特色文化以及資源進行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這些年,隨著我國文化傳承工作的大力開展,工業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深入地融入我們的生活。這些優秀文化飽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審美觀念和設計巧思。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將非遺與科技、教育、旅游等領域進行跨界融合。我們對課程內容的研究也有很多相似的探索。強調在跨界融合的概念下對工業文化、非遺進行創新和發展。這樣可以通過對非遺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價值的深入挖掘,結合現代審美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共同推動東北工業文化、地域非遺的創新和發展。通過對鞍山本地具有悠久歷史的鞍鋼企業文化協同育人,與鞍鋼相關部門一起打造體現鞍鋼鋼鐵企業文化的文創產品,為打造鞍山本土特色鋼鐵文化助力。基于鋼鐵文化元素,運用新主題、新材質、新載體和新展示手法進行文創產品設計創作,以更多的展現形式,更多的應用場景,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二)文創產品材料探索——玉石材料目前國家對非遺產業有非常大的支持,使得很多瀕臨消失的非遺得以傳承。有學者認為,“非遺產品”的概念是以非遺為基礎,運用傳統手法或現代技藝,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創新、設計和生產,以滿足消費者在審美、文化體驗等方面的需求。結合目前的文旅經濟市場和東北文旅項目,未來的非遺產品設計、創新都將成為學術界、文旅部門、景區等相關業界的關注主題。基于鞍山岫巖玉石的非遺,可以進行多種風格的生活用品和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玉石材料不但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也具備很好的審美裝飾性。充分利用不同等級的岫巖玉石是設計制作文化產品和生活用品非常好的處理方式。更好地對價值較低的玉料、剩余邊角料進行設計是我們教學及創新創業項目中的一個目標。在以往的課程探索中,我們進行了多種風格和形式的文化產品設計,在未來的課程中,我們還會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更多的工藝和材料的結合嘗試。例如,將三維打印技術與傳統的金屬工藝、玉石材料相結合,將金屬和玉石更有創新性的結合更多元化的設計等。目前的教學內容針對鋼鐵工業文化元素以及玉石文化的產品設計都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將傳統的玉石文化與當代設計相結合,運用多樣的藝術(73頁完,下接74頁)形式和方法進行設計,可以使傳統玉石文化煥發新生機,找到玉石的現代表達形式,爭取讓玉石成為年輕人繼珍珠、黃金之后偏愛的傳統材料。四、實踐教學設計與實施(一)調整課程內容架構,引入企業實戰項目高校需要緊密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企業文化進行課程設計建構,通過與地方企業協同育人、項目合作等,可以對當地文化、經濟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文創產品設計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結合實踐項目案例進行設計。通過企業實踐設計項目,將課程教學內容與鞍鋼企業文化、鞍鋼文旅活動、鞍鋼博物館等結合,減少枯燥的理論內容,側重文化創意案例的講解。在課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設計。在實踐環節中,學生可以挖掘自身的動手能力,嘗試解決相關的制作問題。
1.首飾文創產品設計

2.遼寧科技大學文創產品設計——床頭燈
(二)改革授課方式以往的課堂缺乏實踐氛圍感。現在課程實踐環節的場所改為學校文創產品研發中心。研發中心配備金屬切割、玉石雕刻、金屬鍛打等設備工具。并且有以往各年級的課程完成作品陳列,能夠對學生學習能動性起到激勵作用,方便他們了解、掌握以往同學的設計方法、制作流程,也為以后的課程提供了借鑒。此外,結合目前信息化時代特點,根據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制作課程的特點,以提高教學效果選擇教學模式。1.針對學生個人特點布置課程任務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設計能力。除布置整體的課程任務之外,也會依據不同的學生特點進行一對一指導。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和能力特征進行引導。結合以往同學的設計制作經驗來提升作品表現特點,規避容易出現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性格細膩,制作實踐嚴謹周到,能夠將細節完善充分,表現力較強。這樣的同學在指導中偏重相對細致風格的設計方案,并在制作中加強工藝表現。而有的同學細節表現較弱,適合設計較為大型的造型產品,在設計時需要引導其注重作品整體的造型方案。因而在方案的引導上,這類同學需要任課教師課前充分了解其學習情況以及藝術表現特點。針對學生的優勢進行引導,彌補短板。
3.玉石文創飾品設計2.堅持教師思想主導、學生學習主體的教學原則在教師和學生的課程角色中,教師是重要的主導者,在教授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是學習的方法。如何針對每個學生定制適當的學習思維導向是課程目前改革的重點。要讓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如今創新創業的經濟背景影響下,培養具備綜合學習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高校的培養目標。3.學生作品需要與競賽、企業需求緊密聯系加強學生專業實操能力是文化創意設計很重要的一環。學校在企業的專業建議下建立文創產品研發中心、金屬工藝實驗室、玉雕實驗室等工藝實踐場所,進一步加強了相關專業文化氛圍的建設。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關企業和工作室的觀摩走訪,帶領學生到城市文創產品中心、景區的文創銷售區、博物館的文創店等地方進行實地調研。其次,考察環節后,學生提供考察調研報告,考驗報告將根據考察結果進行設計構想。包括文化創意構思、材質、工藝、實踐過程等都要進行總結匯報。最后,設計實踐過程中,與非遺大師、高級工藝師等專業人員進行溝通,解決遇到的實踐問題。五、結論近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轉型與文化發展已有很大進步,工業文化旅游市場日益火爆。作為老牌工業基地,鞍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工業企業轉型、工業遺產再利用、城市品牌的建立都是我們課程教授的基本思路。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行業的攜手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轉機。針對高校育人的目標,我們會更好地調整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通過各種方式讓更多人看見東北工業文化,為我們城市的文化新面貌貢獻力量。參考文獻:[1]陳庚,李晨鷺.博物館文創產品消費獲得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湖北省博物館和武漢博物館為例[J].東南文化,2024(1):179-189.[2]趙越.應用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應用型課程研究:以《文創產品項目實訓》課程為例[J].設計,2020,33(5):93-94.[3]季榮,王燕.旅游文創產業發展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23):118-119.[4]劉洋,王佳慧.工業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探析:以首鋼園區為例[J].包裝工程,2022,43(24):294-301.(74頁完)
作者簡介:張玲玲,女,1981年生,遼寧鞍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文化創意設計、金屬產品設計。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 編輯:李爭??《天工》雜志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2095-7556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國最美期刊
RCCSE中國準核心學術期刊
CACJ中國應用型核心(擴展)期刊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并州北路31號
電話:0351-836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