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看2025全國兩會,“人工智能+”舞動春潮;2.高端國產CIS崛起,產業格局加速重塑;3.特朗普呼吁終止《芯片法案》,引發三星等韓企擔憂;4.白宮:美國對加墨汽車關稅延遲一個月實施;5.美媒:特朗普仍考慮對臺芯片加稅;6.蘋果新品連發!M4芯片版MacBookAir亮相MacStudio也升級;7.集邦調查:臺積電擴大美投資估到2030年臺灣產能仍逾80%;8.英國撤回對微軟與OpenAI合作調查稱未構成壟斷風險;
1.近看2025全國兩會,“人工智能+”舞動春潮;(文/姜羽桐)春潮澎湃啟新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一直是觀察中國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回望過去一年,我國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我國經濟體量躍上130萬億元新臺階,“超出預期”“驚喜”,成為國際觀察人士和外國媒體評價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高頻詞。步入2025年,“十四五”規劃迎來收官,“十五五”規劃將謀篇布局。新的一年,新的目標已經排定,代表委員們談期盼、話共識,這場春天的盛會有哪些重要看點?政府工作報告: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華社記者丁海濤攝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2025年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務,其中之一就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下所需、發展所急。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方位、深層次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各國都在搶占科技制高點、爭奪產業主導權,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圍繞前沿技術、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顯然,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適應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從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培育新動能、新優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略)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據了解,“人工智能+”,是過去一年新質生產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的鮮明亮點。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國至少13個省份出臺人工智能專項政策,涉及“AI+金融”“AI+教育”“AI+醫療”等多個領域。近年來,
(略)產業為擺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嚴峻局面而持續努力,取得長足進步。而每年兩會期間,
(略)這一關鍵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能力有新提升,
(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取得新成果”,這是一種激勵,更是對產業的極大鼓勵。兩會“通道”:人工智能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會今年是全國兩會“代表通道”開設的第八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前,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舉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與媒體“面對面”,講述自己的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首個亮相。他介紹,5年前就下決心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規劃5年投入1000億元的研發費用。5年過去了,大約投了1050億元,一些前沿技術創新已經逐漸開花結果。全國人大代表雷軍接受采訪。
(略)記者葛泰佚攝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略)上跑出中國加速度”的問題時,雷軍表示,制造業是我國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小米作為制造業的建設者和受益者,
(略),
(略),加大培育新質生產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各個終端上,讓廣大的消費者能夠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3月4日,雷軍圍繞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向大會提交了五份建議,聚焦AI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7.7%,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10.4%。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說:“人工智能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會,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不斷創造出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周云杰強調,科技創新是一個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關鍵變量,一個企業要走向世界,必須錨定科技創新這個基點,不斷地去尋尖、拔尖,才能真正地成為頂尖。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還舉行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接受采訪。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接受媒體采訪。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今年春節,我國AI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的開源模型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名副其實的“爆款”,并在全國兩會期間被多次提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說:“DeepSeek和機器人在最近一段時間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我想它從一個方面也說明了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效果。但與此同時,它也向我們提出了面對重大科技變化和產業變革,我們的教育如何應對。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對社會提出了特別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對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機遇。”代表委員:
(略)產業帶來機遇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提及優化中國科技制造業融資環境。他解釋道,與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相比,中國科技制造業還處于追趕超越階段,
(略)制造、半導體顯示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在這個階段,
(略)、半導體顯示沒有足夠融資支持的話,很難發展起來。以臺積電、三星半導體舉例,它們擁有的總資產、凈資產遠遠超過競爭對手,每年產生的經營現金流、利潤都非常大,不依靠對外融資就可以支撐自身的投資計劃。而中國這些投資主體的發展還遠沒有到臺積電、三星半導體的水平。“一是對頭部科技制造業提供
(略)廠剛量產,P2、P3仍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至2028年間啟動量產。近日宣布新增
(略)實際執行時間尚待觀察,短期內尚未對產業造成實質的沖擊,中長期是否會因成本壓力而導致成本轉嫁仍值得關注。8.英國撤回對微軟與OpenAI合作調查稱未構成壟斷風險;英國競
(略)場管理局(CMA)于周三(5日)宣布終止對微軟(MSFT-US)與OpenAI合作的反壟斷調查,表示微軟對OpenAI的控制程度不足以進行全面調查。該合作始于2019年,當時微軟對OpenAI進行10億美元的初期投資。盡管該合作關系在英國和美國引發了反壟斷審查,CMA表示微軟雖然自2019年起對OpenAI有實質影響力,但自那時以來并未實際控制OpenAI,因此該合作不符合英國合并控制法規的審查標準。CMA指出,這一結論不代表其認為該合作不會引發競爭問題,意味著即便不繼續調查,微軟與OpenAI的合作仍可能存在某些競爭風險。微軟發言人表示,與OpenAI的合作及其持續發展有助于促進競爭、創新及負責任的人工智慧(AI)發展,并對CMA在充分考慮商業現實后結束調查的決定表示歡迎。近年來,CMA
(略)與AI
(略)之間的合作進行了調查,已經審查微軟與MistralAI、亞馬遜(AMZN-US)與Anthropic、以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L-US)與Anthropic的合作。但這些合作均未達到需要進行全面調查的控制門檻。此外,CMA在今年獲得了新的權力,除了合并控制外,還可以調查那些被認定為具有“
(略)場地位”
(略)。今年CMA已啟動了對蘋果(AAPL-US)和Google
(略)及Google搜索服務的調查。然而,有分析師和律師指出,CMA在今年1月任命前亞馬遜高管DougGurr為臨時主席,這一決定可能表明未來CMA在審查交易時會變得更加寬容。
(略)熱點聚焦:
1.突發!國產半導體重磅收購終止!2.MCU大廠將裁員!芯片巨頭擬重磅收購;
3.日賺346萬元?DeepSeek首次披露成本利潤率4.小米15Ultra核心供應鏈廠商名單一覽5.特朗普對華再加征10%關稅,PC巨頭裁員2000人!6.6英寸SiC晶圓,中企降價三分之二7.芯片巨頭啟動全球裁員2400人!8.傳微軟大砍算力AI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球分享
球點贊
球在看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臺灣招標信息專屬客服 |
臺灣招標信息專屬圖片 |
【聯系電話】 |
臺灣招標信息專屬電話 |
【客服微信】 |
臺灣招標信息專屬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