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珠時尚火得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市場胃口到了什么狀態呢?
我們不妨看看保利(香港)2018年4月春拍出現的幾條古珠鏈。
這些古珠鏈由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各式金珠及金花項鏈。
所謂“蝕花肉紅石髓珠”(EtchedCarnelianBeads),是一種經化學腐蝕花紋的石髓工藝品,又稱“紅玉髓”或“光玉髓”,是一種晶質體玉石,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它和瑪瑙一樣,都屬于玉髓(Chalcedony)類礦物,區別在于瑪瑙帶有自然條帶、環帶,而肉紅石髓本身結構均勻無條紋。
“蝕花肉紅石髓珠”,公元前3000年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古文明,而且很早就傳入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
據英國學者培克(
(略))研究,古代肉紅石髓珠可分三期——
早期:公元前2000年以前,
中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200年,
晚期:公元600至1000年。
早期石珠,花紋以眼形紋(即圓圈紋)為主要特征,最早見于公元前3000-前2000年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遺址,英國考古學家馬歇爾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文明古遺址發現許多蝕花肉紅石髓珠。很早就傳入美索不達米,見于伊拉克吉什(Kish)、烏爾(Ur)等蘇美爾文化遺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有公元前2113-前2006年烏爾王陵發掘品。
后來,蝕花肉紅石髓珠向西傳入伊朗西部的泰培·希薩(TepeHissar),乃至埃及阿拜多斯(Abydos)和安納托利亞的呂底亞王國,向北傳入哈薩克斯坦草原,乃至阿爾泰山西部。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項鏈
亞
(略)
長:105cm
重:54克
估價:30萬-50萬港元
成交價:41.3萬港元
主珠左右兩側各有一顆琉璃珠,年代較紅石髓珠晚。此珠串由各式紅石髓珠相連而成,珠子造型各異,染色紋飾有眼紋、橫紋、網格紋等,極為珍罕。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各形金珠項鏈亞
(略)
長:156cm
重:107克
估價:50萬–80萬港元
成交價:82.6萬港元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各形金珠項鏈
亞
(略)
長:140cm
重量:85g
估價:50萬-80萬港元
成交價:82.6萬港元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各形金珠項鏈
亞
(略)
長:145cm
重量:98克
估價:50萬–80萬港元
成交價:94.4萬港元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珠配亞述金花項鏈
亞
(略)
長:159cm
重:44克
估價:50萬-80萬港元
成交價:106.2萬港元
此項鏈以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各式金花,金花形態各異,裝飾性極強,蝕花肉紅石髓珠應源于印度河河
(略)與王族生活的最佳寫照。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珠配亞述金花項鏈
亞
(略)
長:72cm
重:43克
估價:50萬–80萬港元
成交價:106.2萬港元
公元前8-7世紀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圓形金吊墜大錢紋金珠項鏈
亞
(略)
長:80cm
重:175克
估價:100萬–150萬港元
成交價:141.6萬港元
此串蝕花肉紅石髓珠配圓形金吊墜大錢紋金珠項鏈裝飾繁復、鑲嵌多枚紅石髓及一顆尺寸較大的瑪瑙眼珠,極為珍罕。眼珠的出現與人類在舊石器時代的許多宗教行為有關,亦是一種最原始的裝飾紋樣,通常帶有驅邪、避難、防身等力量。以圓圈為形的眼紋本身可以繪于各種材質之上,而材質等級越高,眼珠所帶有的附加價值也就越高,通常以瑪瑙繪眼紋則極為珍罕,尺寸越大越難得。
(略)再設計的圓形大錢紋吊墜上以點狀裝飾,為典型蘇美爾金匠常用的裝飾方法,為亞
(略)所沿用,后影響了整個地中
(略)的裝飾紋樣。
公元1-3世紀肉紅石髓珠配長金管項鏈
地中
(略)
長:88cm
重:33克
估價:30萬至50萬港元
成交價:47.2萬港元
這條肉紅石髓珠配長金管項鏈的年代為古代肉紅石髓珠使用中期,即公元前30年至公元200年,搭配附有地中海風格的錐形吊墜,管形、圓形、陀螺型金珠,應屬于地中
(略)公元1-3世紀。由此也可以看到早期蘇美爾金飾對于整個希臘羅
(略)藝術風格的影響。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香港招標信息專屬客服 |
香港招標信息專屬圖片 |
【聯系電話】 |
香港招標信息專屬電話 |
【客服微信】 |
香港招標信息專屬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