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RAC設計留學
在終審現場“吵翻天”的時候,他們的項目依然拔得頭籌?
他們是如何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呢?
本周01.18本周六晚上19:00我們邀請了來自天津大學建筑專業的Chen Qi學長,分享他們團隊的獲獎項目《地下城的頌歌》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地下城的頌歌?
獲獎類別
UIA 霍普杯2024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一等獎
獲獎團隊
Chen Qi;Chang Yuxin;Fang Lujie;Liang Xinyue
主講人
Chen Qi
本科:天津大學 建筑
碩士:天津大學 建筑
掃碼進群
如何準備國際競賽?
掃碼備注【競賽】
即可進群參與討論啦
更多深入剖析,盡在本周六公開課
?/ 01?
?獲獎作品介紹?
項目名稱:地下城的頌歌
作品關鍵詞:城市密度, 民俗, 文化, 下沉式建筑, 坎兒井
項目總體介紹
項目總體介紹:
在過去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中,往往追求快速的建造以承載城市內大量流動人口,因此均質化、標準化的住房足以滿足城市居住的基本需求。但城市資源是有限的,無論是土地資源阻止了城市在水平面的擴張,還是采光資源限制了城市在空中的發展。當城市的密度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人類又該向哪里尋求更多的空間?
那么在干旱地區,水資源的分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密度的擴張。因此我們嘗試在新疆創造一個“地下城”,既依托于當地的地下、半地下式的夯土民居原型,又依托于吐魯番獨特的坎兒井文化,創造出一種地下城市的生活運作體系。同時,在“地下城”的主要四個空間分別置入了需要補充的城市功能,彌補了老城區內缺乏的公共空間,希望實現新舊街區更好的融合。
?▎反向城市的建造?
在傳統城市的建造中往往向上求取生活空間,是為了尋求更好的采光和景觀視野。但隨著高度的增加,太陽輻射和氣流的影響又會降低居住的舒適度。向天空生長的住房高度經過多種因素的影響,最終被限制在某個范圍。那么從容積率的角度,城市的居住空間也就有了上限。如果向上的密度已經飽和,那么我們開始思考城市向下建造的可能性。
我們最先聯想到的是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印象中的地下室往往是陰暗、潮濕、幽閉的代名詞,但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與窯洞類似的地下、半地下式的夯土民居反而更加適應干旱燥熱的當地氣候。因此我們產生了基于傳統地下夯土民居建造地下城市空間的想法。
?▎設計亮點?
可能我們的方案采用了很大膽的設計方式會獲得評委老師更多的關注,同時我們也在盡力完成方案設計的系統性和真實性,期望能用建筑學的方法為解決城市問題提供一點點思路。方案著眼于中國西北很多省份具有的普遍性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依托,諸多民俗民居的設計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現實參考,我們的方案里注重當地民居和民俗生活等鄉土文化,有了地方文化的體現也會讓方案設計顯得更加真實且生動。
?▎設計結果?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做競賽是一個很好的打開思路的平臺,很多學生都會主動參加競賽,一方面檢驗自己的設計基本功,另一方面可以在最少的現實限制的情況下盡可能完成一些超越性的想法。24年的霍普杯題目很有趣,而且有很大的挑戰性。我和其他幾位組員一拍即合,在很多想法上達成了共識,在方案推進過程中每個人都在發揮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積極分享想法和努力的付出也是我們選擇參加競賽的一大動力。
在最開始,我們面對題目也有些摸不著頭腦,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討論我們一拍即合決定做一次大膽的嘗試,因此對于這個結果感到非常的意外和驚喜。不過我們也很開心可以獲得這么多的肯定,這是對我們在建筑領域中一次小小探索的莫大鼓舞。在當下建筑行業中,或許正是需要尋找一種全新的突破口,在一片混沌中找尋那個不確定的答案。這個過程必然是辛苦的,但設計就是在向著目的地行走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結果,并非一蹴而就。在本次競賽中我們也看到了其他同學優秀的作品,也激勵我們不斷學習和反思。最后感謝團隊每一位成員的付出,在未來我們也會踐行自己的理念,繼續探索中國城市的發展與機遇。
研究過程
?▎設計階段?
1、 概念討論:小組內的成員各自分享自己的家鄉文化以及去過的城市,前期以討論為主,每個人各抒己見,討論出至少三個可以發展的設計方向作為基礎。
2、 概念生成:上述選定的初步方向的基礎上查找相關論文作理論支撐,更深入的了解方案實施的可能性以及方案設計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3、 概念確定:最終選定中國西部的幾個城市作為初步選址,分析當地民風民俗和當地的建筑特點,在解決城市密度問題的前提下,盡可能保護好城市的肌理和歷史文脈。
4、 概念深化:城市是復雜的系統,我們希望我們的設計在城市中不是異類而是為原有的系統進行完善和補充,希望以一個新的思路為現今城市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同時我們的設計不僅是原城市系統的一部分更要形成新的自我協調的系統,以點線面三個不同維度的方法重構城市密度。
5、 成圖:以大量凌亂的草圖作為組內溝通的媒介,雖然有時候畫的過于凌亂復雜,但是這種模糊的不確定性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討論的過程中不斷把一些不太肯定的線條變成肯定的具體的設計,由于我們組內彼此之間的默契以及各自表達想法的能力,最終還是通過這樣一種模糊的操作方法制作出一套肯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自洽的方案設計。
?▎如何解決設計難點??
設計過程中遇到最大的難題是我們討論的問題不夠聚焦,設計伊始我們著眼于中國西北的大部分城市,在方案推進過程中發現有些問題討論的不夠深入,經過我們不斷的篩選,最終以資源作為討論的要點,坎兒井的形式啟發我們并作為溝通城市和資源的紐帶。問題聚焦之后,能夠很快的推進方案進展,同時也能夠為概念性的方案帶來真實的文化觸動和民間的煙火氣。
?/ 02?
?講座信息?
講座主題
霍普杯獲獎經驗分享
講座大綱
Part01:選址概況
方案選址過程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在選址確定后對當地文化的挖掘和對概念的完善。
Part02:坎兒井概念的深入設計
坎兒井文化深深啟發著我們,在挖掘坎兒井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我們對方案設計的初步意向。
Part03:水資源的利用和分配
由于選址在中國西部,水資源一直是限制城市發展的重要難題,在設計過程中我們也著重討論了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水資源和分配水資源。
Part04:系統的建立
我們的方案不能是城市中的異類,而是應當順應城市肌理保護城市文脈,在順應傳統的前提下設計一套新的自洽的體系對現有系統進行完善。
Part05:Q&A
講座時間
1月18日 周六?19:00
掃碼報名
轉發本篇文章至朋友圈
掃描上方【干貨滾滾】二維碼
發送截圖并備注【霍普杯】
即可預約課程獲取直播鏈接
想知道更多作品相關的設計細節和背后的隱藏小故事,本周六19:00來直播間聽聽設計師本人的思路吧~
?更多競賽講座?
國際競賽入圍率低就真的不能參加嗎?只有大神才會獲獎?一些“接地氣"的競賽技巧你真的知道嗎?2024WLA、霍普杯這兩項國際競賽不久前公布了獲獎名單,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到這些獲獎背后的故事,我們邀請到了2024WLA分析規劃類榮譽獎、UIA-霍普杯2024一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得主們分享國際競賽水準項目!
2024霍普杯一等獎、WLA分析規劃獎等獲獎經驗分享!國際競賽入圍率低,憑什么他們就能拿獎?
揭秘在國際競賽中,如何定位選題方向?如何在遞交環節脫穎而出?作品背后隱藏的設計邏輯與技巧是什么?快來聽聽獲獎者含金量爆表的競賽經驗與心得分享,助力大家下次拿下大獎!
?獨家福利?
點贊/轉發本文到朋友圈
還可獲得海量霍普杯、ASLA、天作杯等
建筑景觀城市競賽歷年獲獎作品圖紙分享!
掃描上方【干貨滾滾】二維碼
發送截圖并備注【競賽獨家福利】
即可免費獲取海量資源
?寒假建筑軟件營?
2025寒假,RAC超值全能軟件營火熱來襲!
給你一次快速提升的機會!
?V我50,立享價值990元的全套軟件課程?
?我們為你準備了涵蓋多款必學軟件的全能訓練營?
輕松應對競賽、課設、留學作品集等各類挑戰
全程采用限時闖關模式,玩法刺激,關關有驚喜
成功闖關即可解鎖作業評圖、千元福利等豐厚獎勵
這個寒假RAC助你彎道超車,變身大神!
更有首節課程限時免費試看
【ChatGPT/Midjourney/SD等AI工具的應用】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參與
文中作品及圖片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如需轉載可后臺留言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