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我廳擬對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新能源二期輸變電工程220kV
(略)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7月19日-2024年7月26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
(略)
傳真:
(略)2
通訊地址:
(略)
(略)B1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廳
郵編:550002
(略)
建設項目名稱:
(略)
建設地點:
(略)
建設單位:
(略)
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單位:
(略)
建設項目概況
主要環(huán)境影響和環(huán)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1
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新能源二期輸變電工程220kV
(略)項目
貴州省
(略)、順場鄉(xiāng)、野鐘鄉(xiāng)、果布戛鄉(xiāng)、蟠龍鎮(zhèn)、猴場鄉(xiāng)、陡箐鎮(zhèn)
(略)
(略)
本工程由220kV陡箐大撈地匯集站新建一回220kV線路至220kV龍場匯集站,采用單回架空設計。線路起于220kV陡箐大撈地匯集站220kV側出線構架,止于220kV龍場匯集站220kV側進線構架。
本工程需新建220kV
(略)徑總長度約51.4km,全線按10mm冰區(qū)和20mm冰區(qū)設計,其中10mm
(略)徑分別在220kV陡箐大撈地匯集站~小城、石板水井~舊寨、店子上~余家寨段,路經長16.8km;20mm冰區(qū)分別在小城~石板水井、舊寨~店子上段、余家寨~220kV龍場匯集站段,路徑長約34.6km。新建鐵塔共146基(其中耐張塔91基,直線塔55基);全線導線采用2×JL/LB20A-500/45型鋁包鋼鋼芯鋁絞線,地線兩根均采用OPGW-24B1-150光纖復合架空地線。
一、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
1、生態(tài)環(huán)境
(1)避讓措施
合理規(guī)劃堆料場、牽張場等臨時場地,合理劃定施工范圍和人員、
(略)線,避免對施工范圍
(略)域的動植物造成碾壓和破壞。
(2)減緩措施
①嚴格控制施工占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場地布置。桿塔施工時臨時占地應選擇周邊現有空地進行布置,減少植被破壞,嚴禁破壞征地范圍外以及不影響施工的樹木。線路跨越生態(tài)公益林和其它植被較好
(略)時,應采取高跨方案,采用呼高較高的塔型高塔架設等控制導線高度方式:
(略)
②對施工場地先進行表土剝離,將表土單獨堆存并做好覆蓋、四周攔擋等防護措施,后期用于植被恢復。
③桿塔定位時,優(yōu)先選擇荒地,減少對農田的占用和植被的破壞。
(略)沿線空地布置,減少植被破壞,如需臨時占用農田,可采用鋼板鋪墊,減少傾軋。
④
(略)、
(略),
(略)的占地范圍內,禁止隨意穿行和破壞占地范圍之外的地表植被,
(略)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⑤對于塔基周圍的臨時
(略)和材料堆場采用彩條布鋪襯,臨時堆土四周采取攔擋措施,堆土表面采用苫布進行覆蓋。
⑥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設計和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占用場地和砍伐林木,通過優(yōu)化施工平面布置,做到少砍樹,少占地。
⑦施工現場使用帶油料的機械器具,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對土壤和水體造成污染。
(3)臨時占地的生態(tài)恢復措施
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及時清理并進行跡地恢復,根據其原有土地功能恢復原貌。對
(略)形成的裸地要及時采取植物措施,可綠化的土地要全部進行綠化。對于塔基
(略)(除塔基基腳外),施工結束后對塔基臨時占地進行清理,并采取復墾或植被恢復等措施;牽張場、材料
(略)域使用完畢后,進行全面土地整治,恢復原有土地功能,并進行撒播草籽綠化;施工期臨時沉淀池均用土石填埋至原高程,并在上面覆土30cm,種植草種。
(4)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①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打擊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
②提高施工人員的保護意識,嚴禁捕獵野生動物。施工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嚴禁在
(略)及其周圍捕獵野生動物,特別是國家保護動物。
③人類的活動增加,會給環(huán)境污染帶來新的隱患。從保護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的角度出發(fā),建議本工程開發(fā)建設前,盡量做好施工規(guī)劃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工作,以盡量減少植被破壞對動物棲息地的不利影響。
④嚴格控制施工影響范圍,確定適宜的施工季節(jié)和施工方式:
(略)
⑤塔基定位,避開動物巢穴和主要
(略)域。合理規(guī)劃施工季節(jié)和時間,盡量避讓動物的繁殖期、遷徙期。
⑥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過程中,應盡量保留原有生態(tài)群落和生境類型,減輕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加強施工人員生態(tài)保護教育,嚴禁傷害和捕獵、捕食野生動物。
(5)水土流失的影響
①線路施工臨時棄土在桿塔
(略)附近的空地上集中堆放,施工結束后剝離的表土用作綠化覆土,多余土方平整在塔基處。
②土方采取編織袋裝土堆砌成護坡,對臨時堆土進行防護,減少水土流失產生。
③基礎開挖施工應盡量避開雨季,施工中及時對裸露地表進行整治綠化。
④在鐵塔
(略),對開挖出來的土石方采用裝土麻袋攔擋,對于容易流失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等)及臨時棄土集中堆放、加強管理。
(6)對生態(tài)保護紅線的保護措施
①嚴格按設計要求落實生態(tài)保護紅線的避讓和保護措施。線路跨越生態(tài)保護紅線時需嚴格采取架空高跨方式:
(略)
②禁止隨意擴大或變更工程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范圍。同時優(yōu)化工程施工設計,禁止施工生產、生活設施占用生態(tài)保護紅線。
③施工場地要遠離生態(tài)紅線保護,并劃定明確的施工范圍,不得隨意擴大,嚴禁施工場地進入生態(tài)紅線保護的范圍內。
④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培訓,增強他們對生態(tài)紅線的保護意識,同時應加強施工管理,并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納入對施工單位:
(略)
⑤在生態(tài)紅線保護紅線附近施工時,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應及時清運。不得向生態(tài)保護紅線范圍內丟棄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
綜上,施工期采取本評價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tài)保護、恢復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對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影響較小。且施工期環(huán)境影響是短暫的,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而消失。施工單位:
(略)
(7)對千人以下農村飲用水水源的影響
本項目有兩處塔基在龍場鄉(xiāng)麻窩村夢之克水源和花戛鄉(xiāng)搓播村狗爬巖尖山組水源
(略)范圍內,兩處水源地屬于千人以下農村飲用水水源,塔基離取水點距離分別為69m、93m;施工期間塔基施工產生的施工廢水經臨時沉淀池收集回用不外排,盡量避開雨季施工,避免雨水沖刷產生的廢水排入水體;嚴格限制施工活動范圍,設置水源
(略)內施工活動的警示牌,標明施工注意事項;施工結束后,立即采取植被恢復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影響水源。本項目塔基為四腳挖填,挖填深度淺,且離取水點較遠,塔基占地面積小,不屬于嚴重污染、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項目,經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本項目塔基修建對龍場鄉(xiāng)麻窩村夢之克水源和花戛鄉(xiāng)搓播村狗爬巖尖山組水源影響較小。
2、水環(huán)境
①施工單位:
(略)
②落實文明施工原則,項目無棄土棄渣產生。
③線路工程施工人員居住在沿線村鎮(zhèn),
(略),不單獨排放。
④施工期過程中混凝土養(yǎng)護保濕水采取少量多次施水,通過自然蒸發(fā),無廢水外排。
⑤施工期嚴格控制施工場地,不在附近水源
(略)范圍內設臨時占地,不向水源保護內丟棄棄土棄渣、建筑垃圾等。
⑥
(略)段施工場地內地勢低洼處設置臨時沉淀池,收集施工廢水,沉淀處理后用于灑水降塵,不外排。
⑦線路在跨越河道時,嚴格按設計要求,采取一檔跨越河流,不在河流水域內和河道中立塔,不對跨越河流構成影響。
3、大氣環(huán)境
(1)施工揚塵防治措施
①優(yōu)先采用先進的低塵施工工藝,采用濕法作業(yè),從源頭控制施工揚塵產生量。
②加強運輸車輛的管理,
(略)線,避讓居民
(略),
(略)管理和維護,
(略)面常年平坦、無損、經常清掃,按時灑水。
③運輸土方和建筑材料采用封閉運輸,車輛不應裝載過滿,以免在運輸途中震動灑落。
④施工作業(yè)應盡量避開大風天氣,并且定期對
(略)和交通沿線灑水降塵,在大風、干燥日則加大灑水量及灑水次數。
⑤施工結束后對臨時
(略)及時進行植被恢復。
(2)燃油廢防治措施
①選用符合國家有關環(huán)境標準的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盡量選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機械和車輛,對于廢氣排放超標或排放量大的車輛,應安裝尾氣凈化裝置。
②運輸車輛和以燃油為動力的施工機械應使用合格燃料,嚴禁使用劣質燃油,
(略)線,保證行駛速度,減少怠速時間,以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
③加強對施工機械、運輸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禁止施工機械超負荷工作和運輸車輛超載,保持設備在正常良好的狀態(tài)下工作。
(3)運輸車輛廢氣防治措施
①密閉、包扎、覆蓋運輸沙土等散體材料、粉狀物料,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揚塵污染,并清掃車輪泥土等,減少運輸揚塵的產生;
②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交通運輸車輛,嚴禁冒黑煙,以減輕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③運輸車輛在經過居民點時,減緩車速;在進入施工場地后減速行駛,行駛車速不大于15km/h,以減少施工場地揚塵。
(略)兩側敏感點的大氣環(huán)境影響降到最低。
5、聲環(huán)境
①施工單位:
(略)
②施工單位:
(略)
③本工程塔基在建設過程中應依法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禁止夜間施工,避免對周圍居民產生影響。
④在施工過程中,強噪聲源應盡量設置在遠離敏感點的地方,減少擾民現象的發(fā)生。
⑤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盡量縮短施工工期。
⑥運輸車輛在途經
(略)時,應盡量保持低速勻速行駛。
⑥選用先進低噪聲施工設備,搞好維護維修工作,避免因部件松動或損壞而增加其噪聲源強,暫不使用的設備及時關閉。
6、固體廢物
①土石方
(略)工程產生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綠化或基礎平整使用,無廢棄土石方量產生。土石方挖填過程中需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適當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設置臨時圍擋和截排水設施。表土應單獨堆放,周邊砌袋裝土進行臨時圍擋,表土堆表面采用彩條布臨時防護,周圍根據地形設置簡易排水溝,及時進行表土回填利用,減少堆放時間。
②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由當地環(huán)衛(wèi)部門清運。
③建筑垃圾
本項目建設產生的少量廢棄建筑垃圾經分類收集后,其中廢混凝土、
(略)鋪設,廢金屬、廢木料、廢紙、塑料賣給當地廢品回收站,不能利用的廢物收集后統(tǒng)一運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場處置。
二、營運期的污染防治措施
1、生態(tài)環(huán)境
(1)
(略)維護和檢修中僅對影響安全運行的樹木進行削枝,不進行砍伐。
(2)建設單位:
(略)
(3)對塔基處加強植被的撫育和管護。
(4)
(略)巡視時應避免帶入外來物種。
(5)
(略)(略)段,
(略)維護,保證在此附近活動的動物安全。
2、電磁環(huán)境保護措施
①線路選擇時盡量避開敏感點,與其它電力線、通信線、公路等交叉跨越時嚴格按規(guī)程要求留有凈空距離。
②
(略)運行后,定期巡檢,
(略)故障造成工頻電磁場異常增大,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影響。
③采用良導體的鋼芯鋁絞線,減小靜電感應、對地電壓和雜音。
④本工程220kV
(略)非
(略)導線離地距離6.5m、
(略)導線離地距離10m時,可滿足《110kV-750kV
(略)設計規(guī)范》(GB
(略))和《電磁環(huán)境控制標準》(GB
(略))要求。
⑤嚴格按照《110kV~750kV
(略)設計規(guī)范》(GB
(略))選擇相導線排列形式,導線、金具及絕緣子等電氣設備、設施,提高加工工藝,防止尖端放電和起電暈。
⑥對員工進行電磁環(huán)境影響基礎知識培訓,在巡檢帶電維修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暴露在電磁場中的時間;
⑦線路桿塔上設置警示標志,線路及桿塔下方嚴禁長時間停留;
(略)鐵塔座架上需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標明嚴禁攀登、線下高位操作有防護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項;
⑧線路廊道征地范圍內禁止新建任何建筑物。
⑨建立健全環(huán)保管理機構,搞好工程的環(huán)保竣工驗收工作。
3、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不產生廢氣,對大氣環(huán)境影響較小。
4、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不產生廢水,對地表水環(huán)境影響較小。
5、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略)架設高度達到設計規(guī)范高度,基本不影響外環(huán)境。但還應采取相應措施盡量降低噪聲影響。合理選擇導線截面積和相導線結構,
(略)的電暈。在滿足相關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導線對地高度,
(略)運行產生的噪聲影響。
(略)進行巡視,
(略)良好運行。
6、固體污染物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固廢主要為運行維護更換的絕緣子等金屬,經統(tǒng)一收集后交由廠家直接回收。
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表)---報批稿(公示版)
公示版+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新能源二期輸變電工程220kV
(略)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pdf
評估意見
〔2024〕376號關于對《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新能源二期輸變電工程220kV
(略)項目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的評估意見.pdf
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略)
貴州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窗口
(略)8
(反饋時間:自本公示生成后5個工作日內)
注:根據《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有關規(guī)定,上述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表不含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以及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內容。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燕 |
 |
【聯系電話】 |
13335654237 |
【客服微信】 |
198106409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