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打印
讓教育更有溫度——吉林省教育廳積極推進民生實事落地見效
冬日傍晚,伴著瑟瑟寒風,臨近年終歲末,省教育廳大部分工作都進入收尾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很多處室的同志都主動加班加點地工作。
提起教育系統即將收尾的工作,年初確立的幾件民生實事尤其令人關注。2022年即將過去,這些項目落實得如何呢?
吸音棚板的吊頂、塑膠地板、全向拾音器、功放音箱、定向麥克、互動電視、常態化錄播系統,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樣一套一應俱全的錄播設備會出現在安圖縣松江鎮三道中心學校的教室里。
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廳相繼出臺了《吉林省“互聯網+教育”雙優試點校信息化建設民生實事工作方案》《吉林省“互聯網+教育”結對幫扶校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出,支持學校完善信息化硬件設施與軟件資源,通過互聯網建立優質城鎮學校和鄉村薄弱學校結對幫扶機制,實現城鄉教學教研一體化、優質服務共享化、幫扶工作精準化,縮小城鄉教育數字差距,努力讓鄉村學校加快跟上教育現代化步伐,推動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眼下,通過互聯網,“同一個課堂,兩間教室;同一位老師,兩個地點”,這樣的網絡“專遞課堂”已經成為結對幫扶學校間教學的常態。截至目前,全省有60對120所學校參與了此項目。工作人員介紹,預計到“十四五”末期,將有約850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實現結對幫扶,并且力爭實現脫貧縣、重點幫扶縣百人以上學校全覆蓋,培育出能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的若干地區及一批學校。
“互聯網+教育”結對幫扶校建設項目的實施,不僅為教學資源薄弱、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學校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更帶動了校際之間的教學交流與研討,提升了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
對此,磐石市煙筒山鎮中心小學校副校長邸強深有體會。“作為‘雙優試點校’結對中被幫扶的學校,在磐石市實驗小學的幫扶下,不僅讓我們的學生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樣的教學內容,同時通過‘雙師課堂’、集體備課等形式,也實現了城鄉線上同步教研,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更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走近名師’‘跟崗名師’的機會,為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不僅要為鄉村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還要讓鄉村孩子擁有一個溫暖整潔的學習環境。
眼下正值采暖期,前郭縣的幾所學校的教室內溫暖如春,走廊里空氣清新,曾經因生火爐、燒鍋爐取暖而隨處堆放的煤灰不見了,冒著滾滾濃煙的大煙囪也“歇業”了。
這一切,都得益于省教育廳落實的民生實事——電清潔取暖項目。2022年,在省財政廳、省能源局的配合支持下,全省有9個縣市27萬平方米取暖面積實現了“煤改電”,僅前郭縣就改造了11所學校、1.78萬平方米,受益師生達2040人。
前郭縣教育局后勤保障負責人說:“自從安裝了電采暖,一按遙控器,教室里幾組電暖氣自動調節溫度,省事,沒有了原來的烏煙瘴氣,學習環境變好了,老師和學生們都特別高興,家長們也滿意,校園電清潔取暖改造項目是真正‘暖心窩’的民生工程。”
民生實事就是解決老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安心、舒心。今年以來,省教育廳還在有關部門的配合支持下,實施了中小學校教室照明改造工程,依托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培訓,為100所普通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購置設備。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工作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始終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愁,讓教育真正增進民生福祉,在新時代趕考路上團結奮斗,書寫讓人民滿意讓黨放心的合格教育答卷。”
“眼下,我們相關處室正在緊鑼密鼓謀劃明年的民生實事,關乎民生的實事沒有終點,我們要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謀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工作人員話語堅定。
吉林省地區相關部門招標采購推薦:
吉林省政府采購網
長春市水務局長春市水系連通和河道生態補水專項規劃中標公告
吉林農業大學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基礎能力建設(進口設備)采購項目01包合同公示
遼寧省政府采購網
吉林市教育局
吉林省人民政府
中國招標與采購網
吉林省人民醫院
中國招標與采購網文章,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angqifeng.com/about/read/id/59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