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遼寧

? ? ? ?十優戰法戰法案例

————————正文開始——————

一、公司概況與行業地位
廣東東方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167)成立于1995年,總部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全球鋯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公司業務涵蓋鋯鈦礦砂、硅酸鋯、氯氧化鋯、電熔鋯、二氧化鋯、復合氧化鋯、氧化鋯陶瓷結構件及海綿鋯等八大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光學儀器、陶瓷材料、新能源等領域。2024年,公司通過股權轉讓銘瑞鋯業實現扭虧為盈,但主營業務仍面臨挑戰,扣非凈利潤虧損1.09億元,顯示其正處于傳統業務轉型與新能源賽道突圍的關鍵階段。
二、2024年財務表現:扭虧為盈背后的結構性矛盾
1. 核心財務指標(單位:億元)
項目 | 2023A | 2024A | 同比變化 |
---|
營業收入 | 14.46 | 15.43 | +6.72% |
凈利潤 | -0.78 | +1.77 | 扭虧為盈 |
扣非凈利潤 | -0.82 | -1.09 | -33.66% |
經營性現金流 | 0.69 | 7.18 | +943.81% |
研發投入 | 0.74 | 0.50 | -32.70% |
2. 財務亮點與挑戰- 扭虧為盈的關鍵通過轉讓澳洲銘瑞鋯業79.28%股權,確認投資收益2.81億元,成為凈利潤扭虧的主要驅動力。
- 主營業務承壓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反映傳統鋯制品(硅酸鋯、電熔氧化鋯等)毛利率下滑(2024年毛利率10.39%,同比下降3.55個百分點)。
- 現金流改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大幅增長至7.18億元,主要得益于應收賬款回收加強(存貨周轉率提升至2.38次),但長期借款同比增加110.81%至3.75億元,債務結構需優化。
三、行業格局與市場需求:傳統領域疲軟,新能源賽道崛起
1. 鋯石材料行業現狀- 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鋯石市場規模預計達29億美元,中國消費量占全球50%以上,但國內鋯英砂對外依存度超90%。
- 需求結構
- 傳統領域建筑陶瓷、耐火材料需求疲軟(2024年全球建筑陶瓷產銷量同比下滑9.7%),導致鋯英砂價格下跌30%。
- 新興領域航空航天(耐高溫部件)、光學儀器(精密元件)、新能源(固態電池電解質)需求增長顯著,其中固態電池用氧化鋯2025-2028年將迎滲透率拐點。
2. 競爭格局- 國際巨頭澳大利亞Iluka Resources、俄羅斯Uralmash占據高端市場,技術優勢明顯。
- 國內對手三祥新材通過氯氧化鋯擴產構建原料壁壘,東方鋯業則以超50%市占率領跑固態電池用納米氧化鋯領域。
四、技術研發與專利布局:固態電池材料的技術突圍
1. 研發投入與成果- 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費用0.50億元,同比下降32.7%,但聚焦固態電池核心材料:
- 技術突破與中科院合作開發“鋯鈦協同LLZO”固態電解質,鋰離子電導率達2.1×10?3S/cm,界面阻抗降低42%。
- 專利布局擁有立方相/四方相缺陷控制技術專利,覆蓋全球氧化鋯晶體結構優化領域。
2. 產能規劃- 固態電池材料2025年Q2投產年產500噸納米氧化鋯產線,已與清陶能源、衛藍新能源簽訂3年長協,鎖定60%產能。
- 傳統業務優化電熔氧化鋯擴產降本37%,廢料回收率提升至85%。
五、未來戰略:資源整合與新能源雙輪驅動
1. 短期目標(2025-2026)- 產能擴張規劃2025年實現1萬噸高純度納米氧化鋯產能,2026年擴產至2萬噸。
- 市場拓展深化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合作,拓展固態電池材料應用場景。
- 債務優化通過定向增發、可轉債等方式籌集資金,降低長期借款占比。
2. 長期愿景(2027-2030)- 技術生態構建從單一材料供應商向“鋯基材料+解決方案”轉型,開發鋯鉿分離、核級鋯材等高附加值產品。
- 全球化布局依托澳洲WIM150項目(總資源量16.5億噸)和Mindarie項目(剩余可開采年限7-10年),保障原材料供應穩定性。
六、風險因素與應對策略
1. 主要風險- 技術迭代風險若氧化物固態電池技術路線被硫化物替代,公司研發投入可能落空。
- 原材料價格波動鋯英砂價格受資源爭奪影響,2024年價格下跌30%已侵蝕毛利率。
- 政策與市場風險各國新能源補貼退坡可能延緩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
2. 應對策略- 技術多元化同步布局氫燃料電池用氧化鋯材料(用量為固態電池三倍),分散技術路線風險。
- 供應鏈整合通過長期協議鎖定鋯英砂供應,并加大廢料回收力度(目標回收率90%)。
- 政策響應積極參與國家鋯鎂產業專項政策,利用地方政府基建投入(如寧德市6000畝產業園)降低運營成本。
七、總結:傳統巨頭的涅槃之路
東方鋯業2024年年報揭示了一家傳統鋯業巨頭在行業周期底部通過資產處置實現扭虧為盈,但其核心盈利能力的恢復仍依賴新能源賽道的突破。公司憑借在固態電池材料領域的技術領先(全球市占率超50%)和資源壁壘(澳洲鋯礦權益儲量超79億元),有望在2025-2030年受益于全球新能源革命。然而,研發投入下滑、技術路線不確定性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挑戰仍需警惕。未來,東方鋯業需在保持傳統業務穩定的同時,加速新能源技術商業化落地,以實現從“周期股”向“成長股”的華麗轉身。
———————特別說明————————
1、感謝關注!閱讀文章后可點亮文章末尾右下角的“贊”和“在看”!
2、沒有關注十優纏論的朋友,請點擊下面公眾號名片關注,感謝↓↓↓
3、如需進一步溝通,可掃碼免費進群交流!


我喜歡,我在看?3